第333章 新界囤地計劃
2024-09-22 14:14:08
作者: 水下野魚
第333章 新界囤地計劃
與伍沾德告別後,楊文東也叫來了鄭志傑與劉華宇。
在香港做服務業,肯定也是非常依賴地產的,因此,在內部兄弟公司之間,家樂福與長興地產的合作是最多的。
「楊生。」二人趕來後,都招呼說道。
「坐。」楊文東揮揮手,助理上完茶之後,楊文東說道:「美心食品那邊,我已經與伍沾德溝通好了,入股30%,然後他們進入我們家樂福超市做糕點生意。
不過入股的價格、進入家樂福的租金位置大小等等問題,還是需要你們協商的。」
作為老闆,他出面是為了快速解決意向問題,但具體的數據,自然是不會討論的,他也不清楚各種合作問題。
「好的,我們會儘快與他們談好價格。」鄭、劉二人回道。
楊文東又道:「還有一件事,伍沾德想要在合資之後,再借入一筆錢,我們可以牽線與恒生或者東亞銀行,然他拿一筆大的貸款進行擴張。」
鄭志傑笑問道:「楊生是想讓美心食品與怡和打價格戰?」
楊文東點點頭說道:「算是其中原因之一吧,美心的伍家兄弟是有實力的,只是缺乏資金,被怡和給壓住了;現在多了我們的支持,那就能快速成長。
這樣一來,我們本身的投入也會有巨大回報,而且美心擴張很快,怡和那邊要麼放棄要麼就更投入資金跟上,對他們來說,也會是一種資源的消耗。」
「好的,我明白了,額度方面,我會跟兩家銀行的負責人商量一下。」鄭志傑答應說道。
「那好,美心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後面就看他們自己的能力了。」楊文東點點頭,隨後問道:「在新界那邊,找到合適建牧場的地方了嗎?」
隨著家樂福規模的擴大,對於雞肉與雞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這個時代,海外運輸食物或者活畜的成本還是太高了,那自己投資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最重要的還是有理由在新界囤地。
鄭志傑回答說道:「楊生,這件事我也已經在與港府地政署與農業局溝通了,他們是支持我們在香港建大型養雞基地的,但是在選址以及地皮面積上還有爭議。」
楊文東問道:「你們想在哪買地?」
鄭志傑回道:「我們是想在將軍澳買一片沿海土地建養雞場,但港府那邊不同意,他們建議我們再向北邊去。」
「將軍澳那邊,也算不上經濟有多好吧?這個地方為什麼港府不同意?」楊文東想了想問道。
60年代初的九龍,其實也就幾個靠近港島的地方,經濟發展的還不錯,其他地方,就差遠了,跟鄉下是沒什麼區別的。
鄭志傑說道:「據說,是港府在未來的規劃中,將軍澳會是下一批開發的地方,畢竟這裡與港島也不算遠,且這個地方如今居住的人已經不少了,未來,只要香港經濟發展,這裡應該也是能發展起來的。」
「嗯,倒也是。」楊文東點點頭,又問道:「你們準備要多大面積的地皮?」
鄭志傑回道:「我們的第一期養殖數量,是5萬隻,即使採用按照一隻雞5尺地(0.5平方米)的需求,加上公共區域,也是需要大概30萬尺(3萬平方米)的土地的。」
「1隻雞要5尺地?」楊文東連忙問道:「現在養雞,是在籠子裡養的,還是散養的?」
鄭志傑回答說道:「我們會散養,籠養那種方式,需要投資很大,建基建、裝冷氣機,不然夏天雞都會熱死,香港這邊,也沒有這種養殖技術。
而且最重要的是,籠養的環境下,太容易滋生雞瘟,一旦出現,後果不堪設想。」
「嗯,那就散養,出現雞瘟的確是麻煩。」楊文東也點頭說道。
沒有現代化的技術,籠養的成本可能更高,這種養殖方式,只適合土地價格較貴、且養殖技術較強的地方。
鄭志傑跟著說道:「是的,即使是散養,很多雞在一起都容易出事,所以衛生這一塊,是重中之重。」
「那有這方面的管理人才嗎?」楊文東又問道。
這個時代,醫學與免疫學都不是很發達,連人類都沒有很多疫苗與病毒特效藥,更別說雞鴨牛羊豬等等了。
瘟疫一旦出現,損失畜牧是小事,萬一反過來傳染給人,那就是大事了,特別是流感,在後世很多人不在意的病毒,在這個時代,是非常致命的。
而想管控好這一切,就迫切需要依賴專業的管理團隊,控制好衛生以及外源性的污染,比如鳥糞等等。
鄭志傑說道:「我已經安排人與香港的多家養雞場聯繫了,挖他們的人過來不難,另外,我也專門讓人事部門開始尋找從內地過來的這方面人才,隔壁粵東省曾經大規模養殖供應香港,這方面的人也有不少。」
「嗯,行,那養殖這一塊,還需要多參考西方現代養雞法,一定要注意控制。」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好的。」鄭志傑答應說道。
楊文東接著說道:「30萬尺還要靠海的地皮,在將軍澳買的確有點難了,那就往北部遷移一點,找個新地方。」
想囤地不假,但也不能盲目囤,要不然置地也不需要在9年後強行收購牛奶公司,直接自己也養牛囤地就行了。
港府也不是傻子,很多事情大家都是看破不說破,大概也能猜到目的,就算真的建養雞場,但順帶的目的,也是港府需要控制的。
「後備的選擇我們也有。」鄭志傑又說道:「我還去沙田看了下,那邊的地也挺平坦的,可以建養雞場,而且荒地更多,我們買下更多的地皮也不是問題。
只是那個地方有點偏了,離港島就九龍要遠不少,從地產收益角度來考慮,未來十年,港府也不一定會開發這裡。」
「沙田?」楊文東隨後從旁邊拿過來一張大的香港地圖,這是他辦公室常備的。
「在這個位置,海灣這裡。」鄭志傑上前指著沙田區的一塊地方說道。
「這個位置也還行。」楊文東看了之後,說道:「如果港府那邊沒什麼問題,那就拿下這塊地,也不要太耽誤家樂福的計劃。
另外面積可以適當拿大一點,這樣以後擴大規模也容易,養殖的時候,衛生風險也低一點。」
沙田鎮,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沒什麼開發的,但其在70年代就會成為港府重點開發的城鎮之一,因為港府準備將這裡建成大型的居住城鎮。
其最著名的項目,就是沙田第一城,這個項目是未來香港四大家族在歷史上唯一一次一起合作的大型項目,不過這塊地在哪,楊文東就不知道了。
現在自己早一步過去囤地,先將優質位置買了再說,還能配合家樂福的商業計劃。
「好的,那我就選擇在沙田拿地。」鄭志傑說道:「我這邊會馬上再與港府地政署及農業局協商這件事。」
「行。」楊文東點點頭,又問:「剛剛你說到第一期計劃,那後面還有多大的擴張計劃?」
鄭志傑說道:「這一點我也與一些養殖專家聯繫過,他們的意思是只要資金足夠,那年養殖100萬隻都不是問題,因為香港內部是需要這麼多數量的雞與雞蛋的。
不過,他也建議,哪怕是第一期,也得一步一步的來,開始頂多養個幾萬隻,而且還要分開來養,等所有員工熟悉了之後,再逐步擴大規模。」
「100萬?」楊文東想了想說道:「一隻雞的平均周期多長?」
鄭志傑回道:「差不多6個月左右。」
這個時代,也沒有速成雞,激素可能也有,但如果沒有大規模普及使用,那成本可能比養雞還要高。
楊文東點點頭說道:「那一年200萬隻雞出籠?香港300萬人口,這個數量也不算很多吧?」
鄭志傑笑道:「楊生,這看起來是不多,但這活雞供應,我們也不太可能控制整個市場,無論是華潤還是東南亞那邊,跟我們也都會是競爭關係。
如果哪一天,香港市場需求變大,或者我們的最終成本比進口雞或者雞蛋要低,那再擴大規模?不過即使再擴大規模,也不能放在一起,主要是考慮到衛生風險」
「嗯,那行,這些事情你們自己根據市場來決定吧。」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其實活雞或者新鮮雞肉的市場是有限的,因為運輸成本太高了,但如果加工成方便運輸的油炸雞肉、零食甚至香腸、火腿腸等等,那運輸成本就低多了。
在這個時代,這些東西也不是很常見,或許也會有商機,但這就需要等到自己有著足夠的肉食供應,才能考慮,不然再有創意也沒用。
「好的,我會儘快拿下這塊地。」鄭志傑答應道。
一周後,鄭、劉二人再次前來。
鄭志傑匯報說道:「楊生,我與劉生已經跟伍家兄弟定好了入股資金,一共是420萬港元,獲得30%的股份,這個資金會直接成為未來合資公司的款項。」
「那就是總市值1400萬?」楊文東立刻心算了下,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是的,我們之前對美心食品的總估值為980萬港元,按照協議要求,入股的資金伍家兄弟不得單獨拿走,所以全部入了公帳。」鄭志傑解釋說道。
「那行,這個價格我會再安排總部與三方審核去查一下。」楊文東點點頭說道。
不管信不信任手下,涉及到大的投資,他都會找總部與三方調查的。
其中總部這邊與各個分公司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單純的生意往來的,也不容許結交,這是硬性規定,從而相互之間可以制衡監督。
至於三方,就更是獨立在外了,單獨對楊文東負責,對大型收購、集團子公司或供應商內部審計等等。
內部人或者外部人也別想提前勾結,因為選哪一家去參與審核,都是楊文東臨場決定,他自己提前都不知道,內部身邊人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好的。」鄭志傑又說道:「另外我還聯繫了東亞銀行,他們願意對美心食品提供600萬港元的支持,利息也比市場低,如果後續還需要,也是可以再商量的。」
「行,這個美心那邊自己決定,只要經濟上沒有重大風險就行。」楊文東道:「讓他們儘快擴張,我倒是希望看到怡和也跟上了。」
「沒問題,伍家兄弟現在野心可是很大的。」鄭志傑笑說道。
楊文東道:「那就好。」
鄭志傑又說道:「楊生,沙田那塊地,我們已經拿下來了,一共,35萬尺地,港府批的是農業畜牧用地,加上位置較偏,一元一尺。」
「一共才35萬?」楊文東笑了笑:「行,那就買下來,然後後面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農業用地的價格比工業用地還要便宜多了,以後改商業用地也是需要補差價的,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掌握了這塊地,那以後,到了合適的時機,再補差價就行了。
不過沙田這個地方,十年內應該不會被大規模開發,那自己這邊就先安心做個小型牧場就可以了。
等以後有經驗了,還可以在新界繼續囤地做養殖,哪怕養殖本身不賺錢或者虧錢都無所謂,囤的地未來價值夠高就行。
再說,如果將農業品再豎向擴張,比如養豬之後再做香腸或火腿腸加工廠,也不可能虧了。
「好。」鄭志傑答應說道。
「嗯」楊文東點點頭,又說道:「對了,老鄭,有兩個人你去幫你查一下,叫做李兆基與郭德勝,我要他的全部資料。」
未來香港的四大家族,其中李嘉成、鄭宇彤他已經見過了,他們這兩人的事業都算有成,想投資也不太容易,而另外兩個,他就沒在上流社會聽過,這就說明還沒有起勢。
可畢竟自己腦子裡沒有百度百科,他也只知道這兩個人名字,在60年代他們在哪?做的什麼生意就不知道了。
「李兆基、郭德勝。」鄭志傑沒有多問,答應道:「好的,我這就去調查一下。」
……
PS:求月票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