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投身軍旅
2024-10-13 20:33:12
作者: 周府
正月,張虞、郭圖獻萬民傘,以求漢帝劉宏赦免王允。張虞因為救王允,無詔入京,擅離職守,被羈押於詔獄。
劉宏召見王允,諮詢豫州諸事,王允答之有物,並獻治政五條,劉宏大悅之。
得聞音訊,何進與袁隗聯名上疏,再奏以王允治豫州功績,並明細功績。
劉宏下詔,命廷尉釋放王允,並准王允官復原職,仍為豫州刺史。
當天下午,劉宏以黑山軍張燕屢犯河內為由,王允以豫州刺史遷為河內太守,安撫黑山軍。
進了趟監獄,王允從六百石的刺史升遷為兩千石的河內太守,屬實是賺到了。
不僅於此,王允因豫州士民進獻萬民傘之故,收穫了大量的名聲,由此廣受士民稱讚。
與歷史上,出獄之後狼狽逃竄於江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張虞正在冰冷的詔獄裡呆著,不得不說詔獄裡很冷。
而王允反轉了角色,由刑徒變為兩千石的上卿,與郭圖、程普、王晨前來看望張虞。
「濟安為某奔走多時,而今反入詔獄,實有慚愧!」
王允語氣中有些許的感激之情,說道:「若無濟安獻萬民傘,恐某至今仍在詔獄。」
作為當事人的王允很清楚,他得罪了張讓,局勢對他非常不利。若不是張虞通過程夫人的路子見到陛下,並上獻萬民傘,估摸劉宏對王允沒什麼印象,更別說會親自召見,以及提拔自己出任河內太守。
然因是長輩的關係,身份卡在這,王允有很多話無法直白說,僅能點到為主。
幸張虞聽出王允語氣中的感激,笑道:「使君不僅為我尊長,更是虞之故主。今使君有難,虞豈敢坐視不理?且今時入獄,非使君之故,而實乃律法如此,地方長吏無詔入京,如若不罰,律法不存!」
王允感嘆不已,自己與兄長真沒看錯張虞,如此好兒郎,能收下當王氏門婿,實乃王氏之福。
當初自己感覺張虞有高攀之嫌,今時看來張虞用自身的才能足以配得上諸多士族。縱使無自己提拔,張虞也絕對不會碌碌無為。
「濟安放心,我已與諸卿上表,追溯濟安功績,並崇儒學典籍,請求陛下釋濟安出獄。」王允保障說道。
「多謝使君!」
「稱叔父便可!」王允慈愛說道。
在出獄這件事上,張虞並不怎麼擔心。他的行為貼合當下的社會道義,今時他所觸犯之事,其實是情理與律法的衝突,
為救故主奔波,並觸犯了律法,這種充滿話題性的行為,會讓許多人興奮,為了維護社會價值,自然會主張張虞無罪。
而王允出去之後,有王允的幫襯,他豈會長久呆在監獄裡。更別說自己名氣大了,袁術、程夫人二人出於投資的需求,大概率會幫襯自己。
二人為何會呢?
其實不難理解,張虞為了王允都會入監獄,那麼他對有恩於他的人,怎麼可能會反咬一口?
從利益角度而言,知恩圖報其實是一種投資行為,畢竟沒有人會幫助白眼狼。
如劉備在入益州之前,換了很多上級,但名聲依舊很好,其根本在於劉備懂得回報上級,從不干背叛之事。即便是背刺曹操,但劉備依舊是師出有名。
故在入獄前,張虞考慮過得失。為了自己更進一層,有必要暫忍下詔獄環境的不堪。
張虞沉吟少許,勸道:「叔父,張讓深受陛下寵幸,其勢力遍布朝野。今時若非借叔父治理豫州舊功,縱有萬民傘,亦難令叔父出獄。」
說著,張虞湊到王允的耳畔,低聲說道:「據河南尹言,大將軍有意圖謀宦官。叔父應當留得有用之身,不可操之過急。今若打草驚蛇,或是說折損叔父,豈不可惜?」
何進圖謀宦官的消息,算是袁術近日透露於張虞。今為了避免王允繼續與張讓作對,張虞不得不這麼說。
王允微微頷首,說道:「張讓深受陛下寵幸,憑奏疏彈劾已是不足以令張讓伏法,故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今有大將軍為主,事可緩圖矣!」
若張虞之前這麼說,王允可能無動於衷。但王允今時在詔獄裡吃足苦頭,已是心有餘悸,且有何進作為大將軍領頭,王允自是聽進去了。
頓了頓,王允笑道:「大將軍聽聞濟安名聲,今有意徵辟濟安為大將軍府吏。」
張虞思慮片刻,說道:「不瞞叔父,虞無意為大將軍幕僚,今國家多危,虞願投身軍旅,以來報效國家。」
別看張虞才二十歲左右,但憑藉為故主奔走而入獄之事,算是在雒陽出了名。同時王允因豫州百姓進獻萬民傘之事,並被劉宏提拔為河內太守,已是成為了海內著稱的名士。
當下為了拉攏王允,何進打算徵辟張虞,其實也不難理解。但張虞並無入何進幕府之意,畢竟入了幕府,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會受到限制。
至於投身,算是張虞經他一番深思,思考出的發展道路。
他今為縣令,按照俸祿來說,他往上升遷,可以任太守、刺史、尚書令、國相等相關行政官職。但以他目前的資歷、才能,不具備出任以上官職的資格。
為了能儘快升遷,無疑是從縣令轉職武將,且論升遷快速,非軍功莫屬了。
在東漢社會,以軍功入仕很慢,但官員如能立下軍功,其便能快速升遷。以朱儁為例子,他家境貧寒,欲想成為上卿,顯然是痴人說夢,但朱儁卻憑藉軍功強勢崛起。
在出任蘭陵縣令時,交州發生嚴重的叛亂,朱儁以縣令拜交州刺史,率五千兵馬平定交州叛亂,朱儁便被徵召入朝出任諫議大夫,之後便是朱儁率兵平黃巾了。
朱儁的例子給了張虞效仿的方向,此番如能統兵作戰,回到熟悉環境裡的張虞說不準能用軍功快速升遷,在亂世開啟前,儘量做好準備。
王允點了點頭,說道:「大將軍府中多海內名士,濟安年歲不長,至府上任職,雖能向先賢學習,但亦難出頭。濟安有謀略,善弓馬,投身軍旅,或能有所建樹。」
說著,王允想起一事,說道:「濟安,據兵報來稟,鮮卑南下劫掠幽并。」
張虞眉頭緊蹙,說道:「漢與鮮卑互市兩年,邊境素無戰事,今怎忽然南下劫掠?」
「暫不知具體詳情,今畢刺史正在遣人出塞,詢問鮮卑單于為何忽然南下劫掠。」王允說道:「如有參合塢音訊,當會告知濟安!」
「多謝叔父!」
突如其來的消息,確實驚擾了張虞思緒,心中頗是擔憂。但因遠在雒陽,僅能希望家人無事。
而張虞也格外疑惑為何鮮卑忽然撕毀互市條約,舉眾南下劫掠。
看出張虞的擔憂,程普、王晨、郭圖三人說了安撫的話。
因所呆時間太長,受到獄卒催促,王允便欲帶人離開詔獄。
臨行前,張虞思索著鮮卑南下劫掠之事,忽然有了想法,喊道:「叔父稍等下!」
「何事?」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今鮮卑南掠邊境,我願回并州任軍職,不知叔父能否~」
「可!」
王允點頭說道:「濟安自疏一封,我當上呈於陛下,看能否讓濟安回并州任職。」
「多謝叔父!」
張虞招了招手,說道:「兄長過來下!」
王晨將耳朵湊了過去,張虞嘀咕幾下,告訴王晨去找程夫人,便讓王晨走了。
今西北戰事焦灼,張虞理應前往西北任職,而今為何回并州任職?
其實道理很簡單,張溫所率的漢軍在西北叛軍前連連吃癟。今投身西北軍,張虞恐難以有施展的空間。
以當下的情報而言,叛軍因糧草不濟退走,漢軍分兵追擊,結果除董卓外,各路兵馬都有折損。據形勢來看,叛軍所占據的郡縣,漢軍暫時收復不了。
既然西北戰場形勢不利,而今并州出現戰事,張虞不可能舍并州而去西北。
畢竟回家鄉任職,張虞既熟悉邊境環境,又有根基可用,更有王氏為助力。且自他離開家鄉以來,至今已有近兩年,此番回去還能與王霽成婚。
同時,他在并州任職,立下軍功的話,還能反哺參合塢,壯大自己的根基。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