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穿在1977> 第549章 多贏

第549章 多贏

2024-09-20 06:29:22 作者: 狸貓換銀子
  第549章 多贏

  盧家灣村小。

  陳凡的第二次公開課終於開講。

  除了學校里的學生和老師,還有聞訊而來的幾個小隊長,以及十六個知青。

  這是陳凡和他們的第二次見面。

  第一次便是在油菜花田裡,那次陳凡開著小遊艇路過,看到的那群「遊客」便是這些人。

  竟然還有人帶著照相機,果然這些知青沒一個簡單的。

  陳凡也沒管他們,自顧自地背著雙手來回踱步,在課堂上開講,「咱們生產隊這幾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小高的大爺爺來找他回去。同學們都看過小高的大爺爺嗎?」

  一群孩子們懵懵懂懂地或點頭或搖頭。

  「看過了。」

  「沒看見。」

  「我看見了小汽車。」

  陳凡笑著壓壓手,教室里瞬間鴉雀無聲。

  他雙手扶著講台,笑著問道,「那我就問問看過的同學們,你們看見他,腦子裡想的是什麼?」

  這下沒人回答了。

  陳凡環視一眼,啟發道,「蘇勇,你剛才說看見了,那你看見他穿的衣服,坐著小汽車,想的是什麼?」

  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站起來,眼神忐忑地四下亂飄,「emmm,他的衣服很好看,坐小汽車很威風。」

  陳凡壓壓手,示意他坐下,「嗯,衣服好看,坐車很威風。好,這也是一種印象。」

  隨即又問道,「那麼當你看見他穿著好看的衣服、威風地坐著小汽車的時候,會怎麼去猜想其他小本子的樣子?」

  蘇勇眼珠轉了幾圈,「就和他差不多吧。」

  陳凡看向蘇玉軍,問道,「蘇隊長,你是怎麼想的?」

  蘇玉軍沒想到會問到自己頭上,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訕訕地笑了笑,「也、也差不多吧。」

  陳凡點點頭,再次看了一眼全場,正色說道,「看看,這就是通過一個人的形象,去聯想到一個群體。但是,你們看到的好看的衣服、坐小汽車的威風,其實只是一種表象。

  李先生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具體問題就要具體分析。

  小高的大爺爺穿著好看的衣服、坐著小汽車,有很多人就會認為小本子都是這個樣子。那麼是不是呢?其實未必。

  另一個,我們還要更深入一層去想,這些衣服是誰造出來的?小汽車又是怎麼生產的?

  這裡又可以一分為二,第一,他們的技術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可以生產出這種好看的布料、舒適的汽車。我們國家能不能做到,能?可以做到哪幾點?不能?差距在哪裡?

  第二,參與生產環節的工人,他們能不能享受到價值創造的過程中帶來的福利,再往上去溯源,種地的農民、挖礦的工人,他們也能穿像小高大爺爺那樣的衣服、威風地坐小汽車嗎?」

  話音落下,教室里立刻響起嗡嗡的討論聲。

  「陳老師講的有道理啊,一個人好,不代表個個都好。」

  「要我說肯定不一樣啊,農民、工人創造的價值,都讓資本家拿走了,要不然資本家憑什麼威風?」


  「昨天我就說了,老高他大伯是資本家,日子肯定過的好啊,老百姓多半就水深火熱了。」

  話里話外,頗有「我與陳老師所見略同」的意思。

  這些議論的自然是肖校長、蘇隊長他們這些成年人,十幾個知青學生也在教室後面小聲討論。

  倒是聽課的學生,基本上都懵懵懂懂,不知道他們說的是啥。

  不過也聽出來一些陳凡話里的意思。

  小高的大爺爺看上去日子過得很好,卻不能代表所有的小本子日子都好過,說不定人家這時候正在受苦呢。

  所以要謹記李先生的教導:解放全人類!

  然後一下子就熱血沸騰起來了。

  這也是陳凡用高橋英夫舉例的意義所在。

  等再過幾年,許多人爭相往國外跑,那些人出國之後,看見高樓大廈、車水馬龍,那種對心理的衝擊,是兩千年以後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想像的。

  當時也因此產生了許多羨慕、嚮往國外的人,其中包括很大一部分公派留學生。

  陳凡現在也做不了太多,但可以種下一粒種子,給盧家灣這片地方的學生們打個預防針。

  這也是他講這些公開課的本意之一。

  至於能起多少作用?

  總比一點都不講的強吧。哪怕只有一個人在出國以後,因為他的話而不盲從,多思考一番,也不枉費他這番口舌。


  陳凡吧啦吧啦講了一通,抬手看看時間,一節課已經過去,……下課鈴聲就別想了,那個鐵片正在肖校長手裡提著呢,他自己都聽得忘了神,哪還記得打鈴。

  便也只能將手一揮,宣布下課。

  然後指著最後面的知青說道,「知青同學留一下。」

  在許多好奇的目光中,十六個知青乖乖坐在原地,忐忑地看著陳凡。

  來這裡的知青,他們只知道陳老師本事很大。

  懂醫術、會寫作,是省作家協會的幹部,卻又甘願紮根農村,一方面帶著盧家灣發展致富、建設新農村,另一方面還能培養人才,將基礎薄弱的農村學子培養成大學生。

  所以家裡才想方設法送他們到這裡下鄉。

  不管是跟著陳老師學習、考上好大學,還是能跟陳老師攀上關係,就像他的幾個學生一樣,無論去哪個單位,都有三分面子,如此便都能獲得很大的好處。

  卻沒想到,來了盧家灣,竟然連陳老師的面都沒見到,甚至沒幾個人願意搭理他們。

  只有知青院裡一間小小的學習室,讓他們自己去看資料。

  他們這些人哪個不是來自幹部家庭,幾時受過這種委屈?

  當時便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紛紛給家裡寫信。

  但是家裡的回信,無一不是要求他們沉下心來、紮根農村,以陳老師為榜樣,老老實實幹活、勤奮努力學習。

  甚至還有幾位家長親自跑過來面授機宜。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他們按照父母的意見,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對著學習資料認真學習,很快便得到社員們的認可。

  緊接著陳老師三位考上了重點大學的學生,也願意過來指導他們功課。

  當他們看見那三位比他們年紀還小的女生、竟然能輕鬆解答他們的所有問題,他們第一次認識到自身與考上重點大學的優秀學生的差距。

  原來她們能考上重點大學,真的是靠真本事,而他們自己沒考上,也確實是因為底子太弱。

  如此一來,對楊菊三人口中推崇備至的陳老師,就更加敬畏和感興趣。

  同時也更加努力工作、認真學習。

  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跟陳老師見面。

  卻沒想到被留堂了,也不知陳老師要跟自己說點啥?

  在十六雙忐忑的目光中,陳凡徑直走到教室後面,隨意拉了張板凳坐下,看了他們一眼,笑道,「前些天去春遊了?」

  十六個人面面相覷。

  最後還是一個大姐大訕訕笑著,小聲說道,「就、就是那天下午,楊隊長宣布不用出工,我們就坐船去青山公社的油菜田玩了一會兒。」

  然後小聲問道,「您、看見啦?」

  陳凡哈哈一笑,擺擺手說道,「不用這個樣子,春遊嘛,清明時節正是賞油菜花的時候,要不是我忙著工作,也一定要去看看的。」

  不等知青們臉色好轉,他便將口風一變,正色說道,「不過你們跟普通遊客不一樣,遊客們玩了也就玩了,開心就好。你們卻是準備要參加高考的學子,……」

  他突然頓了兩秒,兩眼意味深長地打量眾人,「別告訴我,你們沒打算參加今年的高考?」


  知青們面面相覷、呵呵乾笑著不敢吱聲。

  陳凡笑了笑,「明白,都是為了理想嘛。不過,既然是為了理想,就不能輕易放鬆,這樣,我給你們出道題目。

  你們去了油菜田,看了油菜花,就以此為題,每人寫一篇作文。」

  他指了指眾人,「各寫各的,不許商量,更不許抄襲借鑑。題材不限,想寫什麼都行,但一定要認真寫,字數不許低於500字,不能高於600字,有沒有問題?」

  知青們硬著頭皮回答,「沒問題!」

  作文好寫,可是以油菜花為題,還要能寫得讓陳老師滿意,這可就有難度了。

  陳凡微笑著點頭,「好,明天晚上6點前交給楊梅。」

  說完便揮揮手,起身離開。

  出門的時候,還回頭瞟了一眼。

  哼哼,讓你們去玩,還玩得這麼開心。

  玩完就要寫作業,看你們以後還敢出去玩不?!

  看著陳凡離開的背影,知青們不自覺地各自呼出一口長氣,隨後便小聲議論。

  「寫油菜花?怎麼寫啊?」

  「喂,別說這個啊,陳老師剛才說了,不許商量。」

  「他又不知道。」


  「別。不管他知不知道,咱們自己知道,最好還是老實點。」

  然後壓低聲音,「這個村里都是陳老師的眼線,你可別想瞞著。」

  「對,沒聽楊梅她們說嗎,陳老師最厲害的還不是會的東西多,而是他教人的本事,你以為玩小心思能瞞得過他?」

  「行行行,那不聊這個了。……可是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寫啊?!」

  「慢慢想吧,哎喲,頭疼。」

  「唉,那天是誰提議去春遊的?」

  「我!怎麼啦?那天你不也玩得很開心嗎。」

  「呃……,我的意思是,這是個好事。對,是好事,你們想想啊,陳老師給咱們布置作業,是不是準備教咱們學習知識了?」

  「哎喲,有道理哦。」

  「這麼說,陳老師接納我們啦?」

  「嗯嗯,應該是,我也是這麼想的。」

  「想什麼想,你還是想想作文怎麼寫吧。」

  「啊……,頭疼。」

  ……

  今天已經是4月14日,陳凡回到家裡便收拾行李,準備明天一早出發。


  因為後天便是4月16日,他要去江南大學報到,到時候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導師是誰了。

  什麼?

  明天晚上知青們要交作文?

  那跟他去大學報到有什麼關係?

  他只是讓知青們明天晚上前交作文,又沒說自己什麼時候審稿,完全不耽誤啊。

  此時他倒是滿腦子想著,自己的導師到底是哪個?

  根據目前江南大學的教授名單,他心裡有三位猜測人選。

  這種猜測並不是毫無由來,而是綜合各種因素之後的結果。

  首先他自己並不是素人一個,無論是「知名作家」的身份,還是省作協副處級幹部的職位,都決定了能當他老師的,絕不會是普通人。

  其次便是他的學識有目共睹,現在的老教授們都是要臉的,能夠自認有本事教他的,恐怕也是寥寥無幾。

  最後便是能讓何青生三緘其口的身份,絕對很不一般。

  綜合起來看,目前江南大學中文系裡面,最德高望重、最合適的人選,無疑是「國學三老」(杜撰的)。

  這三位都出生於清末,年長的已經近90歲,年紀最輕的也已經過了80,他們雖然不是出自什麼豪門家庭,卻也是殷實之家,否則可支撐不起他們的學業。

  在他們的學習生涯中,都是各自拜得名師,哪怕在戰亂時期,也始終苦心研讀,鑽研本國文化,早早地便在國學界成名。

  尤其在五十年代,這三位幾乎齊肩挑起江南地區文學重擔,在全國國學界顯赫一時。


  如果要做個類比,便是每一位都可以穩穩壓倒北大季老一頭的那種。

  不是季老不行,而是季老研究的主要方向在「梵文、吐火羅文、中亞古代語言、印度文學與印度學、佛教語言」等方面。

  雖然他在國學上也有不俗的造詣,卻算不得真正的頂尖。

  而江南大學的國學三老,無一不是專研於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方向,在國學領域,幾乎無出其右者。

  就連他們的學術方式也與古代的大儒如出一轍,比如專精一本《禮記》、或者《春秋》,可以為這類經典重新注釋的那種。

  只是因為學術成就和著作太過專業,本身又沒有「名人學生」,才在圈外聲名不顯。

  其實這樣的專業學者還挺多,幾乎各個學術領域都有,就是「圈內無人不知、圈外無人知曉」。

  目前江大能夠堂而皇之指導陳凡的,估計也就是這三位,即便是北大或復旦中文系的頂級大佬,也最多與他們相當,絕不敢說超過。

  只是不知道具體是其中哪一位?

  ……

  第二天,帶著心裡的疑惑,陳凡背著背包,踏上求(du)學(jin)之路。

  可第一站,卻落在了地委。

  雲湖棉紡廠,廠長辦公室。

  姜恆看著陳凡,感慨地說道,「你可真夠累的,前幾天來我這裡,還是要去省城,這才過了幾天,結果你又說要去省城,你這是跑了幾趟啊?」

  陳凡喝著茶,抬頭笑道,「也沒幾趟,就是第二趟而已。」


  頓了一下,他解釋道,「小本子尋親的事情已經結束,剩下的就是等外匯到帳。我聽省宣傳部的趙科長說,他每天都在關注外匯動向,目前這筆錢已經到了香港中銀,剩下的等外匯局和省外貿公司那邊核實完相關信息、再走完流程,就能把匯款單發過來。

  不過外匯已經被截留,發給我的匯款單也只是人民幣,如果你們要申請外匯,就要抓緊時間了。」

  旁邊沈雪怡提著茶壺給他續水,笑道,「這事我們跟輕工處和省廳做了匯報,如果是小額外匯需求,省廳可以批准,如果要大額外匯,就需要經過紡織工業部同意。」

  她說著看了看姜恆,再轉頭看向陳凡,「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目前還在梳理棉紡廠的工作,幸運的是,前幾年的大風並沒有影響到生產,需要矯正的問題不多,但機械老化、高級技工、高級機修工不足等問題越來越嚴重。

  如果不著手進行改變,會對棉紡廠的生產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再一個,現在棉紡廠承擔著很大一部分棉紡任務,所以我們想申請外匯,購買一批現代化的生產線。」

  她突然呵呵笑了幾聲,「只是這樣一來,你賺的那點外匯就不夠用了,這事兒急不來,還是要從長計議。」

  陳凡緩緩點頭,笑道,「我賺的那點外匯,也只是個添頭,也就小單位看著眼紅,想著能分點額度買點外國的資料或小型設備,像棉紡廠、機械廠這樣的大型工廠,就幾乎沒用了。這事兒我都沒跟機械廠那邊說過。」

  姜恆笑了笑,說道,「也不是說沒用,還是有點用的。我也跟上級部門做了匯報和申請,他們聽說是你賺回來的外匯,答應先給我們廠批5000美元,用於購買國外的圖書資料。

  技術科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個都開心得不得了,他們還嚷嚷著要請你吃飯呢。」

  陳凡哈哈笑道,「吃飯就不用了,要是他們能多學點新技術,那這些外匯就沒有白費。」

  聊了幾句,陳凡又問道,「姜叔,棉紡廠想要進口國外先進生產線,想好做什麼樣的產品沒有?」

  姜恆不假思索地說道,「棉紡廠承擔著國家紡織任務,重中之重就是棉花,所以我們想的還是棉紡織這個方向。」

  陳凡沉吟兩秒,說道,「如果是棉紡織的話,其實我國的棉紡技術並不落後國外多少,麗麗現在在紡院上學,這點她應該比較清楚。」

  姜恆心裡微動,看著他問道,「聽你的意思,似乎有其他方面的建議?」


  現在雲湖汽車廠已經正式掛牌成立,陳凡為機械廠設計了兩款汽車的事情,也徹底在地委工業圈子裡傳開。

  他倒是希望能從陳凡這裡聽到一些不一樣的建議。

  只不過,自己這個准女婿,還懂紡織方面的東西嗎?

  看著姜恆,陳凡笑了笑,說道,「建議算不上,只是一點想法吧。」

  頓了一下,他將話風一轉,問道,「姜叔,您對羽絨服有過了解嗎?」

  「羽絨服?」

  姜恆轉頭看了一眼沈雪怡,再回過頭來看他,輕輕搖了搖頭,「聽說過,但是了解不多。」

  這時沈雪怡突然說道,「我知道一點。」

  陳凡和姜恆立刻將目光投向她。

  沈雪怡邊想邊說,「羽絨服的特點是輕、軟、暖,面料是『塗層尼絲紡』,這種面料具有防水、透氣、密度高等特點。

  內里使用鵝絨、鴨絨這樣的天然生物材料進行填充,然後用尼龍布做內里,將絨毛密封之後,就可以使用其他布料做里襯。

  但是,儘管這樣的布料密度很高,可想要完全不跑毛,還是比較困難,所以一般會採用兩層、甚至多層布料,最多的好像是可以做到6層。」

  姜恆邊聽邊思考,等她說到這裡,當即問道,「那這種服裝對比傳統棉衣有什麼明顯優勢?」

  沈雪怡立刻說道,「我看的資料上面說,200克的羽絨,相當於400克的絲綿、或者600克的棉花,衣服越大,優勢越明顯。而且羽絨面料可以防水防風,又很輕便透氣,非常適合冰上運動員使用,包括登山運動員也是很好的選擇。」

  說到這裡,她忽然想起來什麼,「哦,75年5月,女登山運動員潘多一行9人,就是穿著羽絨服,從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

  為她們研製登山裝備的,就是上海延吉服裝廠,登山隊員的裝備,是他們工廠自行研製的羽絨服面料生產線生產出來的。

  除此之外,江西的『鴨鴨』公司也從72年開始生產羽絨服,最早的布料是從國外進口,現在就不清楚了。不過他們在72年就對外出口羽絨服創匯,生產的產品也主要面向國外,承擔國內生產任務比較少,所以商場裡的羽絨服一直都是緊俏貨。」

  姜恆聽完之後,不禁摸了把腦袋,苦笑道,「燒了三四年鍋爐,連這些『前沿』科技都快脫節了,要不是今天小凡聊起來,我還真不太了解。」

  沈雪怡笑著安慰道,「你是棉紡方面的專家,跟羽絨面料不是一個路數,不了解也很正常。我說的這些,也是這些天翻閱舊資料的時候看到的。」

  她轉頭看了看陳凡,「要是小凡早兩個月來,我也是兩眼一抹黑。」

  陳凡則滿臉好奇,他只是想著建議棉紡廠引入一條羽絨服面料生產線,沒想到如今國內已經有了,就是不知道上海那邊賣不賣?

  姜恆轉頭看著他,問道,「你是想讓棉紡廠做羽絨服面料?」

  陳凡點點頭,笑道,「剛才阿姨解釋得很詳細,羽絨服對比棉衣,有很大的優勢,現在只是受困於相關廠家產能不足,才使得羽絨服成為緊俏品。

  我是這麼想的,如果棉紡廠能夠引進一條羽絨服面料生產線,盧家灣那邊依靠豐富的雞鴨鵝絨毛資源,就可以開辦一家羽絨服裝廠。

  如此一來,棉紡廠拓寬了業務渠道、盧家灣多了一條財路,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產品可供選擇,豈不是多贏?!」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