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2024-10-03 10:17:12 作者: 有利又有幣
  第51章

  於是,在那個春意盎然的季節里,因為李清歌那超凡脫俗的能力與卓越的政績,她如同璀璨星辰般在朝堂之上熠熠生輝,最終被提拔為了朝廷六部之首,也就是那權柄顯赫的吏部尚書。她的任命,如同春風拂過冰封的河面,為整個朝廷帶來了勃勃生機。

  那日,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上,為這莊嚴的場合增添了幾分溫暖。蔣勁松,這位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官員,一踏入宮殿,便感受到了那股不同尋常的氣氛。他身著整潔的官服,步履穩健,眼神中透露出對李清歌的敬畏與欽佩。

  李清歌坐在高高的案幾後,一身華貴的朝服映襯著她那張清冷而睿智的臉龐,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小覷的威嚴。她沒有急於給蔣勁松安排任務,而是以一種近乎溫柔的語氣,讓他先匯報了最近的工作情況。這一舉動,讓蔣勁松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信任。

  「女王陛下,」蔣勁松恭敬地行了一禮,聲音沉穩而有力,「各地方州縣的官員,我們皆按照您的旨意,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對於那些在基層默默耕耘、有實幹精神的小官吏,我們已悉數提拔,以期他們能更好地服務於民。」

  李清歌聽後,嘴角勾起一抹滿意的微笑,那笑容雖淡,卻如春風般和煦,讓人心生暖意。她輕輕點了點頭,眼神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很好,這樣做就對了。以政績論英雄,方能激發官員們的積極性,保持朝廷體制的活力。」

  說完,她微微一頓,目光穿過窗欞,望向遠方那片廣袤的天地,心中涌動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片刻後,她收回視線,繼續對蔣勁松說道:「在分配土地時,我已預留了一部分用於教育事業的發展。之前提倡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現在正是實施的好時機。」

  蔣勁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敬佩。他深知,李清歌對於教育的重視,遠超常人。於是,他立刻表態:「陛下放心,臣已做好詳盡規劃,只待陛下批准並撥款,我們便可立即動工,讓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個角落。」

  李清歌再次點頭,聲音堅定而有力:「好,那就儘快去辦!所需費用,我定會如數撥給你們,絕不可讓教育之事因資金短缺而受阻。」

  隨著土地制度的變革和抄家所得的巨額銀兩(多達七億餘兩,幾乎相當於清廷國庫十五年的收入),李清歌在民生和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了大量心血。雖然這些開銷巨大,但她心中明白,這些錢花得值,因為它們將為國家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推行,李清歌的耳邊突然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那聲音清脆悅耳,如同天籟之音:「叮!恭喜宿主成功建設道路交通網絡,特賜全品類交通工具製造大全及製造設備!」

  「叮!恭喜宿主推廣九年義務教育,特賜加爾瓦油田!」

  李清歌聞言,心中一陣激動。她雖早已有所準備,但聽到這兩個獎勵時,還是忍不住大喜過望。那些全品類的交通工具,包括家用的汽車、電動車、摩托車,以及公用的公交、地鐵、輕軌等,甚至還有用於建設、生產和運輸的各種重型機械,它們的技術都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製造設備和人才也都已經準備就緒,只需要一些時間,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然而,這些工具都需要油或電來驅動。電的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因為南方雖然煤礦不如北方豐富,但也足夠用來火力發電了。而且,等陳宏謀的水利工程完成後,還可以增加水力發電的供應。但油氣資源在南方就比較匱乏了,因此這次系統獎勵的加爾瓦油田,無疑是雪中送炭。

  李清歌仔細研究後發現,這個油田竟然是世界最大的陸上油田之一,儲量高達幾百億立方米,占波斯灣石油資源的三成之多!這樣的油田,簡直就是富國的搖錢樹啊!而且,加爾瓦油田的石油質量還很好,是輕質油,方便運輸。有了這個油田,南方的工業甚至全國的石油供應都可以自給自足了!

  「哈哈哈,加爾瓦油田來得真是太及時了!」李清歌高興得大笑起來,那笑聲清脆悅耳,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不過,她也注意到,「加爾瓦」這個名字有些拗口難記,而且老百姓可能也不太明白它的意思。於是,她決定給這個油田改個名字,就叫「大炎油田」吧!這個名字既簡單明了,又能讓老百姓一聽就知道是自己國家的東西。

  有了這些全品類的工業產品和龐大的石油資源,李清歌感覺自己的國家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樣,即將展翅高飛。工業機器轟鳴聲響徹雲霄,鋼鐵、水泥、化工、紡織等各行各業都蓬勃發展起來。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老百姓在工廠里賺錢,然後又用這些錢去消費。

  消費的增加帶動了需求的增長,工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又需要招聘更多的工人。這樣一來,錢就越來越多,消費也越來越旺盛,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經濟體系。整個國家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活力,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然而,就在李清歌正沉浸在這份喜悅之中,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時,系統的聲音突然響起,打斷了她的思緒:「叮!系統任務觸發!察覺到國內商品消費已接近飽和,請宿主開放沿海通商口岸,發展對外貿易,與世界經濟接軌!完成任務後,將獎勵世界級氣田一塊!」

  李清歌聽到這個任務後,愣了一下。以前的任務都是有很多選擇的,怎麼這次就只有一個選項了呢?她不禁陷入了沉思。不過轉念一想,她也明白了其中的緣由。以前之所以有那麼多任務,是因為封建社會的弊端太多了,需要一一解決。而現在,地主士紳已經被消滅,男女平等也得到了實現,黑惡勢力也被清除得差不多了,所以任務自然就少了很多。

  想到這裡,李清歌不禁感到一陣欣喜。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來,終於取得了一些成就啊!然而,她也有些疑惑。南方人口這麼多,市場這麼廣大,怎麼商品就飽和了呢?

  正當她沉思的時候,禮部尚書潘曉明走了進來,躬身說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報,請陛下聖裁!」

  李清歌挑起眉頭,目光銳利地看向潘曉明,問道:「什麼事?」

  「是關於紡織廠的事情。」潘曉明回答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憂慮。

  原來,由於李清歌提倡男女平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進了工廠,成為了紡織工人。這導致紡織廠的生產能力大大提高,鞋襪服飾等商品產量激增。然而,市場需求並沒有跟上,導致商品大量積壓,倉庫都快放不下了。而且,市場價格也因為供過於求而不斷下跌。如果再不開拓新的銷路,恐怕這些商品就要積壓成災了。

  李清歌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紡織業暴增了啊!」她心中暗自思量,這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在古代,衣食住行中,「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價格也很昂貴。一般的中等家庭,一年到頭也只能在過節的時候做一件新衣服穿穿。但是現在,紡織廠大量生產出來的商品卻賣不出去,這確實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她沉吟片刻後,對潘曉明說道:「你回去後,立即組織人手,對紡織廠的產能進行摸底調查,同時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然後,制定一份詳細的報告給我。我要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商品積壓,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潘曉明領命而去,心中對李清歌的敬佩又多了幾分。他知道,這位女王陛下不僅有著超凡的智慧和膽識,更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力。在她的領導下,這個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

  說到咱老百姓啊,那日子可真是過得緊巴巴的。一年四季,就那麼一兩件衣服輪換著穿,穿破了,縫縫補補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兒了。小孩子長得快,衣服換得勤,家裡經濟壓力大,常常是爸媽的衣服改小了給孩子穿,哥哥穿不下的衣服弟弟接著穿,弟弟穿完可能還有更小的弟弟等著。就這麼一件衣服,傳個四五代,到最後都破得不成樣了,補丁摞補丁,卻也捨不得扔。

  那是一個春日的午後,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老舊的石板路上,給這清貧的生活添上了一抹溫暖的色彩。村頭的老槐樹下,幾個孩子穿著改小的舊衣,追逐嬉戲,笑聲清脆,仿佛能穿透歲月的艱辛,直達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衣服和食物啊,在古代那可是貴得嚇人,普通百姓只能望而卻步。所以說到有錢有勢的人,人們就會羨慕地說他們是「錦衣玉食」,「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那些華麗的衣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夢中的彩虹,遙不可及。

  為啥珍妮機能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呢?還不是因為它大大提高了紡紗的速度,降低了布料的價格,讓那些原本花大價錢在衣服上的錢流向了其他行業,促進了生產的繁榮。這就像鯨魚死後滋養了萬物一樣,一個行業的革新,往往能帶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人們總說房子是剛需,但仔細想想,吃穿用度才是真真切切的日常所需。房子可以租,但吃和穿怎麼租呢?在這方面,古代的紡織業,那才是真正的硬通貨,比商業地產還硬核。它不僅僅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經濟的晴雨表,反映著一個時代的繁榮與衰敗。

  隨著紡織廠和機器的發展,鞋襪衣服的價格大跳水,曾經昂貴的布料變得觸手可及。紡織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多機器足,產能驚人啊。現在咱們大炎國內,衣物鞋帽的價格,連以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貨物多得跟流水似的。市場上,五彩斑斕的布料堆積如山,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

  然而,繁榮的背後也隱藏著危機。商人們最怕的就是庫存積壓,貨囤多了,成本收不回,新貨又賣不出去,資金鍊一斷,工廠就得關門,工人就得失業。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一不小心,就可能引發社會動盪。

  所以啊,得想辦法開拓外貿市場,把貨賣出去,這樣才能賺錢,還能吸引外面的財富進來。可你瞧瞧明清兩代,那是閉關鎖國的政策。明朝還好點,清朝那是幾乎完全封閉了。沿海通商這事兒,可不是小事兒,潘曉明站在窗前,望著遠處忙碌的港口,心中五味雜陳。他不敢擅自做主,得請示李清歌陛下。

  清歌陛下,一位英姿颯爽的女皇,她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卻絲毫沒有帝王的架子。她穿著簡單大方的衣裳,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智慧。當潘曉明將問題拋出時,她淡定地說:「開放才能繁榮,閉關只能落後,落後就要挨打。唐朝為啥那麼牛,開元盛世為啥那麼輝煌?還不是因為開放了海禁,貿易往來頻繁,經濟才昌盛起來,引得萬國來朝。咱們大炎現在就像初升的太陽,更應該堅持開放,互通有無,才能重現盛世。」

  潘曉明一聽,覺得在理,就問:「陛下打算開哪些口岸呢?」

  清歌陛下笑了,那笑容如同春日裡綻放的花朵,溫暖而明媚。「就開一兩個口岸?那也太沒格局了吧!既然要開,那就全面開放!」她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礙。

  潘曉明一聽,驚了。這要是在清朝,誰敢跟皇上說「冒進」?但咱們大炎是君主立憲制,清歌陛下改革決心大,對官民又溫和,沒有文字獄那套。所以大家相處久了,都知道她的脾氣,說話也就直來直去了。

  「全開放?這會不會太激進了……」潘曉明還是有些擔憂。

  清歌陛下笑著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初生牛犢不怕虎嘛,新朝代就得有股子衝勁兒,激進點怕什麼?」她的聲音里充滿了自信與豪邁。

  潘曉明點頭稱是:「陛下說得對,要是沒其他意見,我這就去辦!」

  「好,我這就下旨,你去聯繫外商吧。」清歌陛下轉過身,眼神中閃爍著期待與希望。

  「遵命!」潘曉明行了個禮,轉身離去。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信心。他知道,在清歌陛下的帶領下,大炎國一定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咱們大炎的紡織技術那是一流的,產量高成本低,價格還親民。這麼好的東西,還愁賣不出去嗎?清歌陛下原本想先賣給北方的百姓,讓他們也享受到工業化的好處。但她老爹權力大,怕民心不穩,就禁止了南北貿易。清歌陛下雖然有這心,但也無奈啊。她只能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機會,讓大炎的紡織品走遍天下。

  現在好了,通商口岸一開,咱們的布匹就像裝了船帆一樣,嗖嗖地往東南亞運。那些色彩斑斕的布料在陽光下閃耀著迷人的光芒,仿佛是大炎國的一張張名片,向世界展示著我們的實力與魅力。雖然價格是國內的十倍,但在那些小國看來還是便宜得不得了,老百姓都搶著買。咱們大炎的紡織品啊,就這麼在東南亞火了起來。

  接著又順著海路,賣到了地中海、西歐。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貴族們,如今也能穿上大炎國的布料了。他們驚嘆於這布料的質地與色彩,紛紛搶購一空。特別是紫色的布料啊,那叫一個搶手。在古代啊,紫色可是個稀罕物兒,製作難價格高,只有貴族才穿得起。西方的紫色多是從腓尼基的海螺里提取的,貴得離譜。現在雖然有了苯胺紫降低了成本,但咱們大炎還是控制著產量,出口價格也是高高的。即便如此,西方的貴族還是爭相購買啊。畢竟,以前一小塊紫色披肩的價格,現在能買整匹的紫色布料了,誰能不心動呢?

  清歌陛下站在宮殿的高台上,望著遠處繁忙的港口和來來往往的商船,心中充滿了自豪與欣慰。她知道,這一切的繁榮與昌盛,都離不開她的開放政策。而這一切的起點,不過是一件件衣服、一匹匹布料。她笑了,笑得那麼燦爛、那麼自信。她知道,大炎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西方各國,那些融合了東方韻味與實用主義的布料,如同絢爛的彩虹,橫跨在東西方之間,成為了搶手貨。它們不僅美觀大方,更以實惠的價格贏得了市場的青睞。而這一切的源頭,正是東方大炎王朝。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國度,其貨物逐漸成為了物美價廉的代名詞,仿佛一股清新的風,吹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清歌陛下,這位大炎王朝的女皇,不僅擁有超凡的智慧,更具備前瞻性的眼光。她曾深入研究過現代經濟學,對於金本位、銀本位等貨幣制度了如指掌。在她的治理下,大炎王朝的經濟如同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她深知,錢財雖好,但過多則易傷國本。因此,她下令管出口的人,在賣完貨後,不要帶回太多的白銀,而是要多換取工業上急需的稀有礦產。這一招,如同點睛之筆,使得大炎的國庫迅速充盈起來,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有了充足的資金,清歌陛下並沒有選擇安逸,而是將銀子投入到了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她深知,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於是,道路、學校、醫院、碼頭,以及那些商業地標和公共設施,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使得整個大炎王朝呈現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工廠的機器日夜轟鳴,仿佛是在訴說著大炎王朝的繁榮與昌盛。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成為了這個時代最美的風景線。他們不僅有著豐厚的報酬,更有著充足的休息時間。因為清歌陛下深知,只有保障了工人的權益,才能激發出他們更大的工作熱情,從而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出口貿易的繁榮,為清歌陛下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超級大獎——一座巨無霸天然氣田。這座氣田的儲量之大,足以讓後世那個有名的北方-南帕斯氣田黯然失色。有了這座氣田,大炎王朝的發電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煤發電雖然便捷,但污染嚴重。而天然氣發電則既乾淨又環保,還能有效減少工業對環境的污染。這一發現,無疑為大炎王朝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大炎的工廠里,工人們並不像後世那些血汗工廠的勞工一樣辛苦。他們享受著每周五天的工作制,每天工作八小時,有著充足的休息時間。為了保障老百姓的權益,清歌陛下還特地設立了工會,對任何壓榨百姓的行為都絕不姑息。這樣的制度,使得大炎的工人們能夠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

  而後世的工廠之所以加班加點,拼命增加產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核心技術,只能為外國公司打工,賺取微薄的利潤。但大炎王朝則不同,他們掌握著產業鏈的上下游和核心技術,產品利潤豐厚,工廠里勞動力充足。因此,他們能夠賺大錢,給工人發高薪,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隨著各地工廠的建立和開工,各行各業都呈現出了興旺發達的景象。大基建的推進,使得南方的老城區煥然一新,新城一座接一座地湧現出來。時間如同白駒過隙,轉眼間半年就過去了。

  南方這邊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雨水和熱量都充足得讓人心曠神怡。水稻在這裡一年能種兩季,春天種下的稻子,秋天就能收穫滿滿的希望。這天傍晚,清歌陛下忙完政務後,心情格外舒暢。她決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這美好的時光。

  「皇上,微臣有急事稟報!」劉墉的聲音從殿外急匆匆地傳來,打破了這份寧靜。


  清歌陛下聽他那聲音挺激動,心中不禁生出一絲好奇。她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說道:「進來吧!」

  話音剛落,劉墉就像一陣風似的衝進殿來。他高興得差點兒沒站穩,還踉蹌了一下。清歌陛下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暗自嘀咕:這劉墉平時挺穩重的一個人,今天怎麼這麼失態?

  「陛下恕罪,臣失態了。」劉墉連忙站好,連聲道歉。他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後繼續說道:「陛下大喜啊!天降祥瑞!您推廣的那種水稻成熟了,每畝產量超過了一千五百斤!這可是天大的祥瑞啊!天佑我大炎!」

  清歌陛下初聽之下有些驚訝,但很快就喜上眉梢。她站起身來,走到劉墉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真的?那太好了!走!帶朕去看看!」

  群臣一聽水稻高產了,也都想跟著去湊個熱鬧,頌揚一下女王的功德。他們紛紛表示要跟隨清歌陛下前往稻田,親眼見證這一奇蹟。

  不一會兒,一行人就到了稻田邊。除了清歌陛下和劉墉之外,其他大臣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稻浪翻滾,金黃色的稻穗沉甸甸的,仿佛要壓彎了枝頭。它們隨風搖曳,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它們的豐收和喜悅。

  戶部尚書陶力農驚訝得嘴巴都合不上了。他瞪大眼睛,看著那片金黃色的稻田,仿佛在看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他喃喃自語道:「這麼飽滿的稻穀,我以前可從沒見過啊!」

  其他群臣也紛紛驚嘆不已。他們有的搖頭晃腦,有的嘖嘖稱奇,仿佛都在為這一奇蹟而感到震撼和驚喜。

  「這簡直是神跡啊!」一個大臣感嘆道。

  「陛下以前說畝產千斤我們還半信半疑呢,現在看來恐怕超過一千五百斤都不止啊!」另一個大臣補充道。

  清歌陛下聽著群臣的讚嘆聲,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喜悅。她笑著嗔怪道:「什麼萬歲不萬歲的?這世上哪有能活一萬歲的人啊?」然後她下令道:「割一畝稻子來稱稱看!」

  眾人一聽令下,立刻揮鐮開割。烈日當空,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背,但他們的心中卻充滿了喜悅和期待。不一會兒,一畝地的稻子就被割完了,堆得像小山一樣高,裝了七大袋。

  清歌陛下親自動手稱重,旁邊的人幫忙計數。隨著秤砣的移動,數字不斷攀升,最終定格在了一千七百二十三斤。這個數字,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在場的所有人的心田,讓他們再次為清歌陛下的智慧和決策而折服。

  清歌陛下看著那些沉甸甸的稻穀,心中充滿了感慨。她知道,這一切的成就,都離不開她和大臣們的共同努力。她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大炎王朝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成為世界的矚目之焦。

  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那片豐收的稻田上,仿佛為這片土地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清歌陛下帶著群臣們踏上了歸途,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期待。他們知道,在未來的日子裡,大炎王朝將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這話一說出來,滿朝文武都驚呆了,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半天說不出話來。大殿之內,一片寂靜,只有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似乎在為這突如其來的喜訊伴奏。那些平日裡沉穩老練的官員們,此刻也失了態,一個個張大了嘴巴,仿佛能吞下整個雞蛋。

  咱們這些管農業的官啊,心裡最清楚,國家的根基,老百姓的日子,全看糧倉滿不滿。大炎能興旺起來,可不是無緣無故的。想當年,南邊水災泛濫,莊稼顆粒無收,老百姓活不下去,這才鬧起了革命,差點沒把大炎的江山給掀翻了。現在,有了這高產的稻子,對國家、對老百姓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訊,讓人心裡頭那個激動啊,就像久旱逢甘霖,沙漠遇清泉。

  有了這千斤重的稻種,老百姓吃飯不愁了,誰還會想著去造反呢?大炎的江山,這下子是穩如泰山,千秋萬代都能穩固了!不光是當官的這麼想,老百姓更是感激涕零。那些靠天吃飯的人啊,手都抖著揮鐮刀,收割那金黃的稻穗。稻穗沉甸甸的,仿佛每一粒都蘊含著無盡的希望。看著糧倉滿滿當當的,交了稅之後還有餘糧,大伙兒都感動得哭了,做夢都沒想到家裡能有這麼多米啊!

  想想以前,要是能有這樣的收成,親人們怎麼會活活餓死?那種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大伙兒都知道,這好稻種是女王陛下給的,田地也是陛下分的。心裡頭那個感激啊,就像江河之水滔滔不絕。自發地跪在地上,朝著金陵城的方向磕頭,嘴裡喊著:「女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那聲音響徹雲霄,仿佛要將這份崇拜和感激傳遞到天際。那份崇拜和感激,簡直比三皇五帝在世時還要強烈,仿佛女王陛下就是他們心中的神明。

  老百姓常說,吃飯是天大的事。現在衣食無憂了,都夸清歌陛下是聖明的君主。他們還把陛下的像供在家裡,天天燒香拜佛,祈求陛下長命百歲,永遠安康。陛下的畫像被掛在了最顯眼的位置,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裊裊的香菸升起,那是百姓們對陛下無盡的感激和祝福。

  不過,也有那麼幾個老頑固,腦子裡還留著男尊女卑的老思想。在市集上胡說八道,說女子不應該當政。結果立馬就被大伙兒給抓住了,一頓好打,說他是不知好歹的混蛋!那些老頑固被教訓得服服帖帖,再也不敢胡言亂語了。

  這超級雜交稻的高產,不光讓老百姓吃飽了飯,還大大增加了國家的稅收。按規矩說,畝產千斤以下的免收田租地稅,超出的部分才收一半。現在老百姓的畝產都超過了一千六百斤,稅收自然就多了。每畝地能收個三四百斤的稅,再加上土地都歸國家管,想逃稅都沒門兒。這麼一來,南方的稅收竟然比大清國鼎盛時期七八年的總和還要多!

  之前為了搞基建,國庫都空了。現在稅收這麼豐厚,又可以大展拳腳了。但清歌陛下心裡明白,這只是暫時的辦法。要想國家長遠發展,還是得靠工業和城市化。不過這樣一來,農民可能會進城打工,田地就沒人種了。陛下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裡,眉頭緊鎖,思考著國家的未來。她決定,現在用農業稅收來支持工業發展,將來工業發達了,再用工業反哺農業,用真金白銀來激勵農民多種田。

  正當南方大地一片豐收景象的時候,系統又給清歌陛下下了個任務:「叮!糧食多了價格就會跌,時間一長農民就沒積極性了。請陛下趕緊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吧!獎勵是一場靈雨哦!」清歌陛下一聽就皺起了眉頭,她深知穀賤傷農的道理,這個教訓可不能忘!

  於是,陛下又下了一道旨意,鼓勵大家搞副業種植玫瓏瓜、金煌芒果、蜂糖李這些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水果。旨意一出,全國上下一片沸騰。老百姓對陛下那是言聽計從啊,官員們也是因地制宜地鼓勵農民們多種果樹增加收入。

  清歌陛下還用了兩招來解決糧食過剩的問題:一是把多餘的糧食出口到國外去,減輕國內市場的壓力;二是成立了「大炎糧食集團」來收購市場上的糧食作為國家儲備。這個集團就像個大型的水庫一樣,在豐收的時候蓄水,在歉收的時候放水,這樣就能調節糧價,穩定民心。

  那些想趁火打劫的奸商們,本想囤糧抬價,結果呢,卻是血本無歸。他們望著堆積如山的糧食,欲哭無淚,只能自認倒霉。而百姓們則拍手稱快,都說陛下英明神武,為他們解決了大難題。

  系統又傳來好消息:「恭喜宿主隱患已除,獎勵一場靈雨!」清歌陛下有點懵,她問系統:「靈雨是啥玩意兒?」系統解釋說:「靈雨就是能讓植物快速生長的甘露啊!只要雨一落下,不管是啥作物,都能一年就成熟,而且品質還特別好!」清歌陛下一聽,高興壞了。她想像著果樹種植本來就需要很長時間,現在有了靈雨,一年就能結果子了,這簡直就是民富國強的加速器啊!

  不過,靈雨也不是隨便就能下的。得等到各地都種滿了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之後,才能降下來,這樣才能最大化它的效益。清歌陛下決定,先派官員去各地巡視,確保農產品種植情況良好,然後再擇機降下靈雨。

  這一決定得到了全國上下的一致好評。百姓們紛紛表示,一定要努力種植,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那些官員們,也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為陛下分憂解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炎的農業越來越繁榮。高產的稻子、高品質的水果、豐富的糧食儲備……這一切都讓大炎的國運昌盛到了極點。百姓們安居樂業,國家富強昌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大炎的崛起而歡呼。

  而清歌陛下,也因為她的英明神武和深謀遠慮,成為了百姓們心中的神明。她的名字,被永遠地鐫刻在了大炎的歷史上,成為了後世傳頌的佳話。

  時間過得飛快,仿佛只是眨眼的功夫,三個月的光景便悄然而逝。在這段日子裡,大炎王朝的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那位坐在龍椅之上,心懷天下的女王——李清歌。

  李清歌,這位年輕而富有智慧的女王,她的心中總是裝著百姓的福祉。這日,她收到了來自各地的奏報,得知瓜果種植已經廣泛推廣,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欣慰。她深知,這一切的成就,離不開那些辛勤耕耘的百姓,更離不開她心中那份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深熱愛。

  於是,按照系統的神秘獎勵,李清歌決定在大炎的土地上降下一場前所未有的靈雨。那晚,天空仿佛被一層神秘的紗幔籠罩,雨絲綿綿,如細針般密密地織在空中。百姓們紛紛躲進家中,心中卻充滿了對這場雨的期待和敬畏。他們知道,這雨,是女王陛下賜予他們的甘霖,是上天對他們的恩賜。

  等到天亮,百姓們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驚嘆不已。那些原本弱不禁風的小樹苗、小種子,此刻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嗖嗖地往上長,變得茁壯有力。綠葉在晨光中閃爍,仿佛每一片葉子都蘊含著生命的活力。百姓們歡呼雀躍,他們知道,這場靈雨,是女王陛下帶給他們的吉祥之兆,是上天對女王陛下德行的肯定。

  雖然科技和工業化已經在大炎王朝發展了不短的時間,科學的觀念也漸漸深入人心,但這樣的景象還是被大家視為吉祥之兆。他們紛紛感謝女王陛下的英明領導,認為這場靈雨是上天對女王陛下的庇佑和恩賜。

  從大基建項目立項到動工,已經過去了八個多月。金陵,這座南方的領頭羊城市,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庫充盈,資金如潮水般湧來,現代化都市的輪廓已經漸漸清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寬敞的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然而,李清歌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發展還需要時間。現在的金陵,就像是一座毛坯房,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內部的裝修還差得遠呢。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