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光宗耀明> 第265章 大明天子的意志抵達遼東

第265章 大明天子的意志抵達遼東

2024-09-23 00:31:21 作者: 冬三十娘
  第265章 大明天子的意志抵達遼東

  田樂默默看著期待的皇帝,又看了看老邁的邢階。

  生不逢時,只怕是朝堂一些還有報國之志的老臣心中最遺憾的一點。

  遙想太岳當年,四十二入閣,再六年為首輔。十年新政,太后信重,先帝敬畏,百官俯首。

  太岳盼不盼輔佐的是一個如今上一樣的皇帝,田樂不好去猜測。但如今皇帝盼朝中多一些太岳,有能力有抱負有擔當,這是一定的。

  只可惜,萬曆十一年以後慢慢爬上高位、如今在朝中舉足輕重的這一批臣下,大多既無那份銳氣,也習慣了爭權奪利。

  田樂自知是不及太岳公的。不論讓他去哪一院,田樂自信都能辦好。

  但是國事千頭萬緒,積弊盤根錯節,皇帝需要的至少是中樞里有好幾個田樂這樣的人物。

  而若當真再能有太岳公一樣的大才……田樂看著談笑風生的皇帝,心想他恐怕也並不吝於只設一個真正的宰輔。

  可千百年來,又能有幾個聖君、幾個不世賢臣?

  所以現在這樣分設諸相,是更合理的。

  大好相位虛位以待,皇帝卻仍舊不能等到足夠多的中樞賢臣。

  這個局面總要打破才是。

  御駕緩緩前行。從北京城出發,到順天府最東北角的遵化,要經過通州、三河、薊州。

  皇帝安排下來的行程,還要經過馬蘭峪關,看看邊牆,然後再到馬蘭峪關東面的遵化。

  那裡距離邊牆也只有區區十幾二十里路了,邊牆和遵化城東的軍工園之間,天樞營正在做著準備。

  俞大猷的兒子、靖夷侯俞咨皋奉旨提督天樞營已經五年多。

  從泰昌元年京營較技開始籌備這天樞營開始,每年一百精銳編入天樞營,這就已經有六百。

  而從錦衣衛、上直衛、腹地諸省的衛所、武舉等多種渠道,這麼多年又陸陸續續補了一些人進來。

  泰昌三年京營三路大軍拉練出去,到泰昌四年秋天悉數回來,更是一次性補足了兩個千戶所的兵力到天樞營。

  如今,天樞營只有三千。除了沒動邊軍,當真是集合了京營、親軍和地方衛所當中的大多精銳。

  六年多以來,皇帝直接掌握勇衛營、天樞營,樞密院管著京營,這便是朱常洛下一步打開局面的本錢。

  這打開局面,是物理意義上的打開。

  旨意已經傳來,俞咨皋點了自己麾下的兩個游擊將軍,還有自己直接管著的中軍參將。

  左掖、右掖各領兩總,再加上中軍的兩總之一,五個把總也都在。

  另一個中軍把總是張神武,他在伴駕而來的路上。

  「旨意明白。」俞咨皋看著他們,「除了檢閱天樞營和巡視軍工園,陛下此來還要為後面外藩朝覲布置安排。」

  他指了指身後的輿圖:「地點就在薊州鎮城三屯營北、灤河西面。解元,你和王名世先去薊州鎮城安排好行殿督造之事,三天後趕回來一同迎駕。」

  「末將領命!」

  這個解元就叫解元,萬曆十一年的武舉會試第一。現如今,他以衛指揮使武職品銜擔任天樞營左掖游擊將軍。

  而王名世則是先於萬曆二十五年從武舉鄉試中會元,又在萬曆二十六年武舉會試中第一,是大明繼已經去世的尹鳳之後第二個武三元。他之前在錦衣衛做千戶,現在也被調到天樞營,擔任天樞營右掖游擊將軍。


  俞咨皋先行安排了他們兩人去和薊州鎮巡撫、總兵溝通外藩朝覲的御駕行殿督造事宜,然後才讓其他人先好好整頓營務,準備迎接皇帝檢閱。

  這一次,他們要演練軍工園那邊的新火器,還有因之而變的新戰陣。

  「你們麾下都是京營精銳。年年抽調編入天樞營,這回不僅陛下要看,樞密使、寧遠侯也會看。」俞咨皋肅然吩咐著,「別丟份!」

  「督帥放心!」

  從天樞營的將官配置就能看得出來,他們都是武舉出身。

  譬如俞咨皋中軍的另一個把總,也是萬曆二十二年的武舉解元、萬曆二十六年的武舉進士黃朝聘。

  大明的武舉考試除了考武藝,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要考程文。

  也就是說能成為武進士的,並不能只靠武藝。

  這當然代表了皇帝對天樞營更高的要求,至少不能像過去的傳統軍隊一樣,而是一定要有更強的學習和接受能力。

  俞咨皋雖然沒有武舉出身,但他本來就在備考。蒙俞大猷的恩蔭,他直接承襲了靖夷侯,但這幾年裡,他的本事也得到了麾下將官的認可。

  天樞營那邊開始準備,朱常洛剛剛到薊州驛站。

  薊州是薊州,薊州鎮是薊州鎮。

  如今,遵化、平谷、玉田、豐潤四縣都歸薊州管。

  見完了薊州知州等當地官員,來到朱常洛面前的則是熊廷弼。

  他是專門從遼東先過來的。


  「臣叩問陛下聖安?」

  朱常洛笑著看他:「起來吧,朕好著呢。去遼東快兩年了,還習慣嗎?」

  「臣年輕,不畏遼東苦寒。」

  熊廷弼起來之後,又謝了皇帝賜座,然後頗為感激地看著皇帝。

  萬曆二十六年中進士之後,萬曆二十八年還只是個七品推官。

  新君登基後,先是補了他做兵科右給事中,專職籌備當初的京營重整。

  而後又被皇帝派去做關鍵的南直隸學籍監察御史,到泰昌五年再考察過一次南直隸士紳,他居然就直接被皇帝越級提拔為遼東巡撫。

  從區區七品的基礎科道言官直接升到正四品的右僉都御史,能夠去巡撫遼東當然還靠了他的另一重身份。

  熊廷弼是文武雙解元。

  他也考過武舉,並且在湖廣武舉鄉試里排第一。

  一開始他是想直接從軍的,畢竟考過兩次湖廣文舉鄉試都沒中。

  不過萬曆二十五年湖廣鄉試一舉奪魁,次年又聯捷高中進士之後,熊廷弼還是走上了文官一途。

  而現在皇帝讓他巡撫遼東,自然是看重他能文能武。

  今年虛歲三十九的熊廷弼還掛了個兵部右侍郎的銜,明顯將來該是樞密院的人。

  「那就說說這一年多在遼東的收穫,尤其是汗庭、女真諸部的動靜。」


  「是!」熊廷弼嚴肅了起來。

  皇帝委以重任,自然很早就在密信中讓他留心一些東西。

  朱常洛相信熊廷弼的能耐和戰略格局,正是年富力強建功立業的時候。

  「臣奉樞密使之令,這一年多首重驛站……」

  他此來,也是以遼東巡撫的身份參與樞密院對下一步行動的具體謀劃。

  書信和奏本題本往來,當然比不上當面商議。

  外藩朝覲時該採取什麼策略,下一步整個遼東及宣大、西三邊該怎麼配合布置,都要有全盤考慮。

  此時此刻,禮部右侍郎方從哲安排的使者才剛剛出了邊牆。

  撫順關再東面,沿著蘇子河往上遊走不遠就是赫圖阿拉城。

  泰昌三年,努爾哈赤「遷都」至此。雖然如今正式建國稱汗,但他心裡是有這個夢想的。

  使臣未至,消息先行。

  聽到三子阿拜說的內容,努爾哈赤站了起來:「要女真諸部帶著全部敕書都去薊州鎮城北朝覲?」

  「沒有假,大明欽使已經出了撫順關,再有兩三天就到了。巡邊將士打聽了一下,自是因為烏拉部。阿瑪,大哥二哥正率兵攻打宜罕山城,怎麼辦?」

  努爾哈赤緊緊握著拳頭。

  烏碣岩一戰大勝之後,正是一鼓作氣擊潰烏拉部的良機。

  但如今大明天子詔令,他聽還是不聽?

  忘記定時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