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 第一百七十章 江南多好臣

第一百七十章 江南多好臣

2024-09-21 10:47:42 作者: 霸道總裁胖總
  翌日。

  樂安城中火勢已經被撲滅,除了軍械武庫被燒光殆盡,城中糧倉倒是連夜搶救及時,得以保全大部。

  這也是城中叛軍文武權衡過後做出的決斷,失去了漢王這個邀功贖罪的奇貨,那就只能儘可能的保全城池、糧倉等重要設施,以求減輕些罪責了。

  樂安城門從內大開,所有叛軍將士、文武盡皆放下武器,乖乖束手就擒。

  他們不奢求朝廷能夠從輕發落,只求不要禍及家眷就行。

  薛祿很謹慎,先派了一部軍兵入城控制了城防,又將兵甲入庫,民眾遣散。

  而後,天子旌旗儀仗入城,那面繡有年號洪熙、龍鳳日月在旁的玄黃旗幟,隨著清晨的和風搖曳擺動,好不威嚴。

  樂安城兩側,本來被特意安排來「夾道相迎」的士紳百姓,還沒有得到指示,只看到那面威嚴的龍旗,便自發的跪了下去。

  「皇上萬歲!」

  「皇上萬歲!」

  「……」

  亂糟糟的齊呼讓負責組織的官員有些措手不及。

  等他想要阻止,卻是已經晚了。

  這些樂安本地的士紳百姓,在漢王朱高煦叛亂的時候,被強行裹挾著一起上了賊船。

  不僅要為漢王捐輸錢糧、民壯,而且還整日的擔驚受怕,害怕朝廷什麼時候就發大軍過來,把漢王乃至整個樂安城,都給夷為平地。

  匪過如梳,兵過如蓖。

  這可不是隨便亂說的。

  朱瞻基騎著高頭大馬,就這麼環顧城中一邊跪地叩拜,一邊激動哭嚎的百姓,差不多也明白父皇為何會派老將薛祿領兵了。

  靖難諸將之中,薛祿算是少有的,既敢戰能戰,又治軍嚴明,不隨意劫掠地方的宿將。

  沒有讓人阻攔這些百姓宣洩情緒的嚎哭,朱瞻基騎馬進城,而那面天子旌旗則直接著人插上了城頭,用於安撫城中躁動不安的民心。

  相比起沒啥好名聲的官兵,百姓往往更願意相信幾乎見不到面的皇帝。

  官員貪污,那是官員壞,皇帝一定是正義的!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百姓還能過得下去,且貪污的官員都得到了應有的「懲治」。

  一旦這兩個條件都無法滿足……那就要打倒皇帝!

  漢王靖難,就這麼草率地結束了。

  一如林煜此前所說:漢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

  一轉眼半個月後。

  洪熙元年已來到了二月末,朱瞻基在樂安逗留了半個多月,一邊主持賑濟恢復地方的生產,一邊也在清除可能潛伏起來的不穩定因素。

  比如漢王餘孽、造反聯絡的書信等等。

  按照朱瞻基的估計,雖然他的好「二叔」已經先被打趴下了,但後面朝堂怕是還得掀起一場大風波。


  不僅僅是慣例的朝堂政治勢力洗牌,同樣也是他的父皇需要借題發揮,好清除朝中關於新政改革的反對因素。

  尤其是江南官紳集團,他們的勢力在朝堂顯得太過強大了。

  當然,這也與太祖高皇帝晚年的臨時決策密不可分。

  因為朱標、朱雄英父子的英年早逝,導致朱元璋原來的部署被全盤打亂。

  立其他的皇子,比如老四朱棣,這不合乎規矩。

  也違背了《皇明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要是真這麼幹了,那永樂大帝繼位的那一天,就是大明往後皇室內戰爆發的開端。

  不這麼幹,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從朱標留下的兒子中選一個。

  朱允熥先被一票否決了!

  朱允熥跟朱雄英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不假,但他終究不是嫡長子(嫡次子)。

  對朱雄英來說,母親是大明戰神(真戰神,不是調侃)常遇春的閨女,而大明唯一封狼居胥的大將藍玉又是常遇春的妻弟,這算是雙重的政治加成。

  對朱允熥這個弟弟而言,這兩樣都是他難以駕馭的東西。

  一旦朱允熥繼位,稍微操作不當,那就是外戚坐大。

  而後,東漢末年外戚、宦官循環副本2.0上線!

  所以,朱元璋不可能選擇朱允熥,那麼就只能選朱允炆了。


  因為朱允炆的背後是江南官紳集團,與藍玉這些外戚武勛不同,江南官紳不掌握軍權,也不是外戚,就算江南官紳掌權了,也不會對大明江山造成威脅。

  朱元璋這時候已經老了,他的時間已經不多。

  兩害相權取其輕,為了江山的延續,他別無選擇。

  而且,他只殺了藍玉這些外戚武勛,其餘武勛的實力依舊強大,足以壓制江南官紳的坐大。

  就連朱允炆後來削藩,某種意義上也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認,那部當年的老電視劇確實沒有亂說。

  按照史書的記錄,大致差不多是這樣:

  朱元璋說:孫子,爺爺我給你留了這些叔叔,幫你擋著韃靼人,你可以穩坐江山了。

  朱允炆說:韃靼人南下,叔叔們能擋住,可要是叔叔們南下,誰來擋住?

  朱元璋問:你想怎麼做?

  朱允炆說:先講道理,和平削藩,不行就派兵討伐。

  朱元璋說:你自己看著辦吧!

  ……

  這段對話出自《皇明史竊》中的記載,雖然是明朝學者的私人著作,但取材較為嚴謹,就連「竊」字也是作者表示自己只是記錄前人遺留,不是獨立創作。

  而後,這本書就被乾隆給封了,就像封他爹用來安撫人心的《大義覺迷錄》一樣。

  可以說,朱元璋幾乎把能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

  他唯獨沒想到的就是,江南官紳的勢力如此盤根錯節,而且發展得如此迅猛激進。

  只看建文帝後來削藩的政策,完全不像其跟自己的皇爺爺當初說的那樣,懷柔為主,鎮壓為輔。

  根本就是打著把武勛、藩王一網打盡,徹底掃進垃圾堆的毀滅算盤!

  與其說是在削藩,不如說是在平叛了!

  這誰受得了?

  如今,建文朝早已過去,但江南官紳集團,卻是從未消逝,反而在朝中不斷積蓄力量。

  江南多好臣嘛!

  現在明初,倒是還沒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那麼誇張。

  內閣四輔臣雖然有兩個出身江西,另二人也出身浙江、福建,但內閣目前只負責提供建議,沒有決策權力。

  而六部尚書加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八個人中也只有三個是南方人,而且其中一位還是出身重慶巴縣(蹇義)。

  總體而言,問題不大!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