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嘉靖承明> 第231章 新嘉靖的格局,非只做中興之主!

第231章 新嘉靖的格局,非只做中興之主!

2024-10-14 23:54:18 作者: 楓渡清江
  第231章 新嘉靖的格局,非只做中興之主!

  朱厚熜下達此旨後,毛紀一臉錯愕。

  他是真沒想到皇帝會來這麼一旨。

  他不得不承認,天子這道旨是真強勢!

  縉紳欠稅,就要革除辛苦一生所得的官爵功名。

  「臣不是說了嗎,要想抵禦外侮成功,就得先內修和睦,君臣如一,政通人和。」

  「可現在人家縉紳欠稅擺明是了不滿新政,需要您這做天子安撫一下,您卻繼續針尖對麥芒,人家欠稅,您就革功名,互相加碼。」

  「怎麼能沒完了呢,這還怎麼政通人和啊!」

  「這不是逼著地方豪右恨不得趕緊改朝換代,而寧肯讓佛朗機人統治天下嗎?」

  「陛下您應該明白的,天下勢豪之家,不會在乎坐天下的皇族是漢還是夷,只在乎誰對他們仁愛。」

  「您不是把北宗孔氏的醜陋都揭了個底朝天嗎?所以,您應該明白的呀!何況,您也不是昏庸之主,不至於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啊!」

  毛紀雖然在心裡如此腹誹不斷,但在明面上沉默許久後還是拱手回了一個字:「是!」

  他是真不敢忤逆聖意。

  畢竟蔣晟的下場擺在那裡。

  而天子又把內廷後宮看得很緊。

  「陛下,這樣做固然能起震懾之作用,但我們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把秋糧徵收上來,為了政通人和,與天下縉紳豪右一直這樣對抗,也是不利於我們抵禦外侮、推行吏治新政之目的的。」

  楊一清這時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毛紀跟著頷首:「陛下,臣也這麼看,我們是要君臣如一、政通人和,而不是上下如仇,互相敵視啊!」

  朱厚熜也不是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但他更清楚地主階級都是一群給鼻子就上臉的蟲豸。

  他要君臣如一、政通人和,但也得鐵拳在先,甜棗在後。

  何況,在朱厚熜看來,納稅那是大明所有子民的基本覺悟,也是他這個皇帝要求天下人必須遵守的基本規矩之一。

  還是那句話。

  朱厚熜不是不願意讓利給天下縉紳豪右,也不是不願意看見他們發財。

  如果天下縉紳利用自己資產雄厚的條件來向興明銀行借低息貸然後去通過做買賣造工場取利,他甚至會很歡迎。

  乃至,縉紳們如果利用自己擁有了更多知識和信息資源去改進相應時新技藝進而取利,他也會非常歡迎。

  但是,規矩不能壞,特別是納稅的規矩,這關係著他帝位是否穩固的基本條件。

  朱厚熜因而笑道:「規矩還是要有的,納稅這事不能由著他們!如果縉紳不配合,就得視為心裡沒有國家,那還受什麼國恩?如果官員不配合,就得視為心裡沒有朝廷,那就該撤職換人!等都換上心裡有朝廷的,剩下心裡有國家的官僚縉紳後,這才能真正的政通,然後才能通過施恩促使人和。」

  「陛下既如此說,那臣請擴招大明實政學堂之學員。」

  「大官可以升小官以補,但小官還需立即進以實政之幹才為可,不然大規模撤人後,新補者當能儘快熟悉地方政務,能統籌能燮理能斷刑獄能行文,乃至熟悉稅政錢法和風俗人情,如此才能不耽誤朝廷大略。」

  楊一清回道。

  朱厚熜道:「那是自然!楊閣老未雨綢繆,朕很欣慰!」


  「臣不敢當!」

  「你當得的。」

  朱厚熜微微一笑。

  ……

  ……

  且說。

  在毛紀和楊一清離開乾清宮後,也依舊為這事擰眉不已。

  毛紀忍不住先開口問道:「公剛才怎麼不繼續勸,而是為陛下出應對之策了?

  「因為陛下其實也沒說錯,規矩是不能壞的。」

  「這也是陛下要重振軍戶地位的原因,本朝眼下壞就壞在沒有真正願意維護君主之權於地方的一類與國同休者。」

  「藉此革除一些縉紳功名也好,這樣還能培養更多軍籍之人做官,乃至借新政立功授世職,使之能夠與天下豪右縉紳抗衡,而能立起朝綱來!」

  楊一清說道。

  毛紀聽後不由得苦笑道:「可這哪裡會這麼容易實現!」

  「對於天下縉紳而言,自其以下,貴賤有別可以,但要在其之上,還要有能替君父壓制他們的貴族,那他們萬難接受!」

  「再則,公也應該明白,國朝之所以走到現在軍戶十不存一的地步,還不是因為天下財力有限,養不了那麼多權貴!畢竟如今連宗室都不能保證足俸足祿,何況軍戶!」


  「元輔沒說錯,所以,也不知陛下這樣做的信心來自何處。」

  「天下之利,確如司馬光所言,有限且不多,除非是讓百姓過的更苦,或者是外來盤踞中華者為主族,能以整族之前途逼著同族之人防範漢人縉紳!」

  「可陛下是漢人,他要培植親黨,那就得給足好處!」

  楊一清說到這裡就也苦笑道:「這麼說來,若這漢家天下是異族為主子,反而更易使天下縉紳勢豪為臂指!」

  毛紀突然嚴肅起來,道:「公別再說了!再這麼說下去,好像將來能代國朝者又是異族似的!」

  「那就讓陛下試一試!」

  楊一清也突然嚴肅地說了一句,看向毛紀。

  毛紀沉思起來。

  「陛下何等聖明天子,自然也能看到這一點!」

  「而陛下也應該是因為此,才要看看能不能從海外增加天下之利,來維繫國運。」

  「確切地說,陛下已不是為維繫國運而勵精圖治,而是為維繫整個漢家之運而勵精圖治!」

  「天下人都小瞧了陛下!都以為陛下在乎的只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但其實陛下在乎的是整個漢家的將來!」

  「如果只以一家一姓之衰亡來看陛下,是不會理解陛下為何如此勤政圖變的,但要是以漢家之衰亡來看,就能夠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了!」

  楊一清這時,倒是已經自言自語地半感嘆半解釋地對毛紀說起,自己為何說要讓陛下試一試的原因來。

  毛紀這時也明白了過來,便笑道:「這麼看來,陛下是謀在國家之上的雄主!那我等也就只能聽其命而行,若能成,自是讓大明遠邁漢唐之千古帝王;若不能成,陛下應該也會安心做守成之君。」


  「或許會徹底絕望!乾脆連守成之君也不做,跟天下許多心灰意冷之人一樣,只圖自己快樂。」

  楊一清回道。

  「不會吧!」

  「但願不會!」

  兩人說著就回到了內閣,然後就照朱厚熜的口諭擬了天下縉紳今年夏稅徵收結束之前不繳齊欠稅就革除功名的諭旨。

  一時,朝野譁然!

  許多朝中敢諫之臣因而上疏言這樣做對縉紳太苛刻,請改以不足稅者予以寬免。

  內閣對此票擬的聖旨自然是不允。

  而湖廣這邊,鄧墨和黃文升等鄉宦在知道此旨後非常驚愕。

  且說。

  因為遼王朱致格被抓,許多湖廣縉紳紛紛上疏舉證說巡撫蕭琮之死是遼王朱致格欲謀反所致後,朱厚熜就結束了在湖廣的嚴打,恢復了正常的司法制度。

  即刑案還是要經刑部和大理寺最終審判為準,勾結他人生死依舊原則上只能由天子決定,以避免地方官府借著嚴打過度懲治地方士民,而造成恐怖氣氛加重,同時也避免巡檢官兵從屠龍變成惡龍。

  但這讓鄧墨和黃文升等湖廣鄉宦因此更加大膽的欠起秋糧來,以表達對朝廷在湖廣打擊寺院經濟和設置觀風整俗官的不滿。

  可鄧墨和黃文升等湖廣鄉宦沒想到的是,朝廷雖然結束了嚴打,不會讓地方官府對欠稅者以嚴打之名用極刑處置,而達到催征的目的,但卻對縉紳採取了不納稅就革功名的嚴厲警告。

  「內閣諸輔臣者都不諫阻嗎?」


  黃文升甚至不由得問了這麼一句。

  鄧墨道:「沒辦法,皆跟憲廟是一樣,皆成紙糊閣老了!」

  黃文升聽後不由得咬牙道:「我不信,我好歹也在翰林院待過,不信他們真的這麼懦弱,連諫言也不敢提,何況今上雖強勢,也不至於是昏暴之君。」

  「那也許只是天子和當國執政在故意恫嚇,為的是能儘快推廣新政,老實的自然也就把秋糧交了,如此也就能保證秋糧能多收上來一些,免得影響新政的推廣。」

  「眼下朝廷的新政是費錢糧的新政,自然是能多收上來些就要多收上去一些,也就為此不得不採取一些恫嚇威脅的手段。」

  「我們可以試探一下,故意繼續拖著不繳,看看形勢,甚至公這個翰林還可以故意就只把稅糧交個大部分,然後只欠一斗糧,看朝廷會不會真的為一斗糧革一翰林!然後看朝中執政是不是真的要如此刻薄!」

  鄧墨這時一邊分析也一邊提議起來。

  黃文升頷首:「有理!」

  於是,黃文升接下來還真的把稅糧只交得只剩下了一斗糧,而選擇了和歷史上滿清奏銷案中探花葉方靄故意只欠一文錢一樣的挑釁當局的行為。

  且說。

  縉紳對繳稅這件事的確是缺乏積極性的。

  甚至是能拖欠就拖欠,而沒有所謂的納稅意識的。

  在家天下的時代,本質上所謂忠君愛國也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

  實際上拖欠稅賦,逼迫官府把本該他們承擔的稅賦轉嫁到庶民身上,才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因為這樣會隨著縉紳欠稅越來越多,導致官府因不敢對縉紳徵稅,而把越來越多本該縉紳承擔的稅賦加到庶民身上。

  這樣就會加劇庶民賣田納稅,乃至不得不低價賣田,使得縉紳可以趁機兼併,或者接納更多躲避沉重稅賦的庶民的投獻。

  總結性的說,就是拖欠稅賦利於縉紳兼併。

  所以,讓他們積極繳納稅賦,是在逼著他們與自己的欲望做鬥爭,讓他們不積極兼併。

  當然。

  也不僅僅是縉紳,誰都會想著儘量少給官府交點錢,都想能逃就逃,能欠就欠。

  想盡辦法逃稅是從古至今都存在著的問題,而縉紳因為地位超然,在官府和民間都更有影響力,自然也就更加大膽。

  朱厚熜這欠繳就革功名的旨,也就沒有嚇到所有縉紳,甚至像鄧墨和黃文升一樣以為朝廷只是嚇唬嚇唬他們的人不在少數,甚至還激起了許多縉紳的反抗心理,覺得朝廷不該這麼刻薄,也就故意繼續欠稅。

  他們堅定認為,朝廷要維系統治,那就離不開他們這些地方豪族,不會真為了只秋糧欠繳不足就要嚴格追究。

  在他們看來,現在已不再是國初,土地兼併導致貧富差距早已拉大,庶民與士族的教育差距也已經拉大,朝廷革功名等於拒絕和他們合作維繫地方的穩定。

  地方不少撫按也因此紛紛上疏言此旨太過苛責縉紳,不利天下清平。

  「陛下,山東巡撫周季鳳、江西巡撫盛應期、四川巡撫訴庭光、陝西巡按喻茂堅皆上疏言催征縉紳之懲太過,言非長治久安計!」

  這一天,毛紀就向朱厚熜匯報了相應地方督撫反對此旨的情況。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