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的筆友朱元璋> 第67章 蒸汽機,整起

第67章 蒸汽機,整起

2024-09-24 02:54:08 作者: 咖啡就大蒜
  第67章 蒸汽機,整起

  老朱的畫像,雖然以目前的狀況而言,自然遠沒有《攜琴訪友圖》值錢,但對於李晗來說,意義卻更加重大。

  朱元璋親自送的畫像,其價值和意義,絕非是用金錢所能衡量的。

  不說此畫的畫紙如今只有博物館裡才能找到,其製造工藝早已失傳。

  單說這繪畫之人,從顏色和繪畫技巧來看,很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御用畫師之一——孫文宗的手筆。

  洪武年間,宮廷御用畫師有很多,但能夠傳世的,只有三人,沈希遠、陳遠,以及孫文宗。

  三人中,又以孫文宗名氣最大,乃明朝傑出的丹青之手,尤善傳神,能夠準確的捕捉並表現出人物的神態和情感。

  也只有他的手筆,才能將老朱那威嚴肅穆的氣質,描繪得如此栩栩如生。

  仿佛朱元璋此時就坐在他眼前一般。

  況且,這是世上唯一一幅,描繪了老朱真實面貌的畫像,而且還是新鮮出爐的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相貌,其歷史文化價值不言而喻。

  不過對於李晗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老朱那一番深情厚誼。

  這幅畫,得作為傳家寶,給子孫後代流傳下去。

  嗯,得趕快裱起來,李晗在店中一通翻找,然後發現,最好的裱框已經用在《攜琴訪友圖》上了。

  好嘛,又得出去買了。

  不過不急於一時,還是先看信吧。

  將畫小心翼翼的攤在一邊,然後打開信件來。

  看到第一句話,李晗便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我在哪?

  還雲遊四方?

  老李我此時就在家中老老實實的待著,出門往左前方一百米左右,就是老朱你的家紫禁城。

  嗯,在我這裡叫明故宮遺址。

  某種意義上而言,咱倆還算得上是不得拜的街坊呢。

  至於太平洋上翱翔?

  額……

  雖說太平洋上翱翔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老李不喜歡坐飛機,恐高!

  誒,老朱看見細菌了?

  看來,顯微鏡已經用上了,細菌或是細胞的發現,對於生物學而言,是跨越式的進步。

  只是,李晗自己也沒想到,原本設想中,在大明朝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學科,應該是工科方向的。

  沒想到竟然是生物學,頗有一種科技樹點歪了的荒謬既視感。

  不過,生物學的進步,也能帶來醫藥方面的長足發展,希望樓英能成為大明朝,乃至世界上第一個生物學家吧。

  當看到朱元璋對於徐達、李文忠以及湯和三人對於針發槍的看法時,李晗不由肅然起敬。


  湯和對於槍械運用的方法,最切合大明的實際,他顯然將大明官軍的優勢和槍械的優勢兩相結合了。

  而且湯和能考慮到子彈產量的問題,看來在參加義軍時沒少管過後勤。

  而徐達的想法,便是讓李晗感到驚艷了,他所提出來的槍陣,不就是十八世紀,普魯士軍隊所採用的線式隊形麼?

  線式隊形,又名線列戰術,能夠能夠在戰場上形成密集的火力網,實現了火力的最大化和持續性輸出,對敵軍形成了強大的壓制。

  況且,大明的對手,還處於鳥銃的時代,無論射程還是射速還是威力,簡直有著天然之別,一旦遇上大明線式隊列,那將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單方面屠殺。

  徐達一人,領先世界好幾百年啊!

  李晗肅然起敬,不得不嘆服古人的智慧,限制他們的,只是時代而已。

  如果能打破時代的桎梏,他們能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奇蹟!

  但最令李晗意想不到的,卻是李文忠提出來的法子了。

  這特喵的不就是狙擊小組和特種部隊夜襲麼?

  雖然大明也有斥候,但運用方式顯然和李文忠提出來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歷史上,李文忠打仗的風格類似常遇春,擅長利用快速機動和靈活的戰術,各種奇招妙招百出,行事絕不拘泥一談。

  在常遇春逝世後,他將這種風格更進一步發揚光大,橫掃草原!

  這天才般的腦子,在見識到針發槍的實力後,能夠迅速想出狙擊戰術,倒也符合李文忠的個性。

  能夠成為開國功勳的,都是經歷過萬千場戰鬥,戰爭早已融入他們的血液,沒有一個是善茬。


  按照李晗的想法,其實三人的觀點都沒錯,各有優劣勢,事實上,將三人的法子結合起來,才是最優解。

  對於朱元璋提出來的,如何開展工業革命,這個李晗倒是得好好考慮了,這事兒可不是一撮而就的。

  工業革命,你得先工業起來再革命呀。

  瓦特也不是一拍腦袋就改進了蒸汽機,人家可是做著鑄造機的買賣的。

  有現實需求才有動力,那麼大明的現實需求是什麼呢?

  海洋貿易,造船!

  這不光是經濟的需求,還有更急迫的軍事需求,對日征服,哪怕有高麗作為跳板,那起碼也有兩百里地的跨海區域,就更別提猖獗的海盜倭寇了。

  況且要控制馬六甲海峽,也得需要排水量更大、馬力更足的船才行。

  那麼蒸汽機,確實該提上日程了。

  除此之外,工業發展還需要兩個至關重要的東西,鋼鐵和煤炭。

  煤炭好辦,這玩意中華最不缺,某著名產煤大省不就在中原那塊兒待著麼?

  至於鐵礦的話嘛。

  李晗倒是想立刻把西伯利亞、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位置告訴老朱,只是這明顯不現實。

  突然間,他一拍腦袋,自己鍵政多了,陷入常識性誤區了,總以為中華缺鐵礦!

  事實上相較而言,和其他國家比起來,中國鐵礦儲存量嘛,也就世界第三,和巴西相當。

  之所以會造成中國缺鐵礦的印象,除了不少是貧礦外,完全是中國鋼鐵產量過大的原因。

  舉個例子,在2023年,中國鋼鐵產量大約是10億噸。

  什麼概念呢,彼時全世界的鋼鐵產量一共19億噸,也即是說,僅中國一家,就占了全世界的一半還多。

  更直觀一點而言,中國的鋼鐵產量,是冷戰美蘇巔峰時期鋼鐵產量之和的三倍還多!

  而這還是在限制產能的前提下的產量。

  所以說,中國不缺鐵礦天理不容!

  但,這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於大明而言嘛,那簡直就是躺在鐵礦山上過日子了。

  而且,誰說大明不能擁有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的?

  多謝書友們的票票,請各位繼續支持,給大蒜持續輸出火力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