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農業狂魔> 第46章 打秧子

第46章 打秧子

2024-09-24 05:37:24 作者: 好多牛
  第46章 打秧子

  接送老余的車隊,直接開進余家村。

  等待許久的余老六,看到AMG虎頭奔,一邊招呼倆兒子點燃鞭炮,一邊帶上媳婦,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衝上來。

  「我的二哥哎,你終於回來了。」

  「是啊,回來了。」

  對於老余和余媽來說,半年過去,余家村已經變得極為陌生。

  不止眼前的事物,還有昔日沒什麼來往,現在卻熱情打招呼的村民。

  若非遠處的高速公路,以及那個萬惡的橋洞子,夫妻倆還以為走錯了地方,認錯了人。

  「嗚哇吹起來!」(嗩吶)

  「踩高蹺的呢,快上!」

  「秧子,打起來!」

  不知因為太窮,還是各地民俗不一樣。

  十里營每逢重大節日,或者隆重慶典,又或者紅白事,全都不流行舞獅、舞龍。

  而是吹嗩吶,踩高蹺、打秧子。

  前兩者不必多說。

  打秧子帶個『秧』字,卻與秧歌完全不同。

  大概意思是,把鄉里最魁梧雄壯的漢子們,聚集在一起,穿上金黃色的衣服,帶上金黃色的頭巾,收緊褲腿和袖口,人手兩支鼓錘,腰間再加一鑼一鼓。

  起手扎馬步,左右雙腳輪番踩踏大地,後續全是莊稼把式,或刨地,或鋤草,或拔苗,或扶犁、搖耬、駕車、壘垛、踩實,放邊,起頂……

  所有動作粗獷剽悍,各種步伐樸實穩健,口中吼著嘿哈呵呦,遠遠望去氣勢磅礴,熱烈奔放,節奏感極強。

  處處彰顯了魯西人的勤勞與豪邁。

  卻又猶如南邊的水泊文化,夾扎著些許山寨之風,義匪之氣。

  傳聞該民俗舞起源於商周巫祝,常常用於祈福、驅邪、示威、慶豐收。

  小時候,余陽曾見過千人場面,步伐踩踏的聲音,蓋過鑼鼓喧天,並且隔老遠都能感受到大地在震顫。

  後來公社解散,人心就沒那麼齊了,加上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事兒,願意配合訓練的人也越來越少。

  大概從96年二月二的廟會開始,十里營再也沒舉辦過打秧子。

  現在讓自家156個壯漢施展出來,整齊劃一的動作,沉悶渾厚的吼聲,整個場面遠比以往更震撼。

  以至於儀式性質的節目表演,反而成了人們駐足欣賞的重點。

  包括高速公路上,也有人圍觀。

  「看著真帶勁!」

  「他們這是在練武嗎?」

  「水滸拍早了啊。」


  就在高速上的人,越聚越多的時候。

  招商辦主任拉著木排車衝上來,「豆苗,新鮮的豆苗,本地特產,錯過了可就買不著咯……」

  「咋賣啊?」

  「15塊錢一盒。」

  「這麼貴?!」

  「看牌子,出口俄羅斯!」

  圍觀者拿起一瞧。

  名稱:有機黃豆苗。

  產地:十里營。

  公司名:東山省……

  種類:有機蔬菜。

  形狀:如圖。

  種子:本土野生大豆。

  成分:碳、鈣、鉀、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抗壞血酸……

  功效:利尿、消腫、助消化、調節血壓、清腸通便。


  適宜人群:普通群體、高血壓群體、便秘患者。

  禁忌:豆苗過敏者禁食。

  不宜同食:無。

  食用方法:爆炒、涼拌、醃製、涮鍋。

  生產日期:……

  常溫存儲有效日期:……

  冷藏存儲有效日期:……

  「出口不應該用英文嗎?」

  招商辦主任當場拿出俄文標籤,「給你們貼上,你們也看不懂啊。」

  「看來是真的,給我來2盒!」鄉里的託兒,一邊大聲喊著,一邊打開桑塔納後備箱。

  當初招商引資大獲成功,縣裡獎勵的這輛八成新小轎車,終於派上用場。

  緊接著,剛從縣城回來的三輛桑塔納,也陸續靠邊停車。

  旋即一輛66666牌照的虎頭奔,來了個急剎,鄉長落下駕駛室玻璃,「嘿,老漢兒,給我來10盒!」

  在眾多託兒的帶動下,高速上的人們,瞬間不嫌貴了,三下五除二,就把木排車搶了個精光。

  遠處。


  副鄉長也拉著木排車,將剩餘的幾十盒火鍋蔬菜包送上高速。

  「黃瓜!」

  「茼蒿!」

  「火鍋大禮包便宜啦!」

  不得不說,這年頭的車主,確實真·有錢。

  但凡停車問價,就沒有不買的。

  ……

  …

  老余的洗塵宴,設置在老2號塑料大棚。

  這座占地2.25畝的場地,經過大嫂的精心布置,再次發生巨大變化。

  地面鋪著花磚小路,四周圍著竹製籬笆。

  遠處垂著葫蘆藤、黃瓜藤、絲瓜藤,近處種植著一片片茄子、西紅柿、青紅辣椒……

  另有驢拉磨、手推磨、石碾子、豆腐作坊、豆皮晾曬區、乾麵條晾制區……

  若非十里營北側為了避免黃河潰堤,不讓開渠挖河,或許還會出現小橋流水人家。

  而條凳方桌,便設置在三條花磚小路的兩側。


  等全村人到齊,從磚窯趕來幫忙的二嫂、三嫂、四嫂等等,打開各自負責的土灶,盛裝一盤盤美食,再讓村里小伙端去上席。

  負責統計人數的余瘸子,粗略數數人頭,拿起小喇叭,「開席!」

  156個壯漢率先端起大碗酒,「恭迎老寨主歸家!」

  「老債主?」

  老余臉色一變,格外心慌。

  扭頭看向自家的獨苗苗,「咋這麼多?」

  「今後還會更多。」

  「???」

  余陽只以為老余問壯漢人數,隨口回上一句,繼續翻看禮單。

  鄉書記200

  鄉長100。

  副鄉長100。

  招商辦主任100。

  「奇怪,鄉里怎麼忽然有錢了?」

  「你不知道?」六叔湊到身旁,「鄉里搞了個鄉辦企業,主要面向高速上的優質客戶,就像保溫盒盛放的豆苗,批發價2元,哪怕拉到京城,頂多賣5元,但在高速上,15元起步。」


  「這也太黑了吧?」

  六叔挑挑眉,「你沒吃過火車上的盒飯?」

  「……」

  ……

  吃喝到晚上九點。

  洗塵宴終於散了席。

  余陽帶著老余、余媽、家政張老師,來到停車場的東側。

  這裡的民舍,用於安置壯漢,清一色的四室兩廳一廚房,外帶五十平方的小院,以及一個旱廁。

  雖然暫時沒有鋪設排污管,也沒集體供暖,但條件肯定遠超以前的宅子。

  來到客廳。

  椅子凳子、床鋪櫥櫃,均採用鋼管和鋼板焊接而成,然後鋪上木板或三合板。

  「這是公司集體供應,如果不喜歡,就退回去,再置辦自己喜歡的。」

  余陽叼著煙,眯著眼,掏出特意準備的皮夾子,數出一沓特意準備的藍色偉人鈔,遞給老余,「二娃子啊,不夠花,回頭再打電話,咱現在不差錢。」

  「???」

  「哎呦,咋就酒後吐真言了。」


  「我忍你一天了!」

  ……

  第二天一早。

  前往東北的車隊傳來消息,說是已經過了山海關。

  路上還算平安,只遇到兩次劫道的。

  余陽掛了電話,起床洗漱,順便走到小洋樓二層的窗戶邊,瞧瞧老余家的小院。

  老媽正在整理院子。

  老余已經簽到上班,此時正坐在停車場南門的傳達室中,翻看著今天鄉大院攤派的報紙。

  「這就對了。」

  「男人有錢就變壞,我可不想多幾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和妹妹,來跟我爭奪億萬家產。」

  余陽洗漱完,裹上軍用棉大衣,戴上火車頭帽,踏著羊絨高筒膠靴,來到余家村。

  磚窯的壯漢已經全部撤出來。

  加上留在余家村的主力,總計156人。

  每人持有一分地,自家也有可以種植15.6畝的真·塑料大棚。

  按照自家建造火炕的標準,一座塑料大棚2.25畝。


  15.6除以2.25,約7座。

  如果不採用流水式種植。

  單座塑料大棚上午產出750筐豆苗,下午產出750筐,全天1500筐。

  1500x7座,總計10500筐。

  如果採用流水式種植。

  也就是把7座塑料大棚分區,令單位面積內的農夫數量達到飽和,農夫種了女工收割,女工收割了男工裝車,接著勞力鬆土、老漢撒糞……

  余陽算了N遍,愕然發現流水式種植的產量,竟然沒有常規種植的產量高。

  單座產出2500,上午種1號棚的東區、中區、西區,中午種2號棚的東區、中區、西區,下午3點種3號棚的東區、中區、西區。

  然後就到了傍晚,無法再種植4、5、6、7號塑料大棚。

  最終產量僅為7500。

  余陽思索片刻,懂了。

  人不夠,流水線轉不過來。

  其思索片刻,當即把種植方式改為最初的方式。

  一個塑料大棚2.25畝,一個農夫負責一分地,由23人負責。

  7座塑料大棚需要161人。

  自家有156個農夫,再補5個農婦。

  如此,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單座日產1500筐,一共7座,日產10500筐。

  單筐批發價90元,日入94.5萬。

  不過,自家有一部分採用保鮮盒包裝,規格較小,即便去掉包裝費,也比筐裝豆苗賺得多。

  如此,至少日入百萬。

  「一天一個百萬富翁……」

  余陽琢磨著,再次看向塑料大棚規劃。

  除了7座真·塑料大棚,自家現有23座虛假的塑料大棚。

  這些東西花錢支起來,總不能閒著。

  隨便種點,也能止損。

  「既然自家的豆苗味道更好,不如拿出一座真塑料大棚,讓豆苗完全成熟,然後把種子種進虛假的塑料大棚,等到再次成熟,算算大豆的畝產量。」

  「這樣一來,3萬畝廠區也就可以合理利用起來,同時還給自家新增一個種子業務。」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