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第71章 《忌日快樂》的米國現實基礎

第71章 《忌日快樂》的米國現實基礎

2024-09-24 17:43:37 作者: 書荒仙人
  第71章 《忌日快樂》的米國現實基礎

  「原版國內觀眾不會接受,沒有社會基礎。」

  沈三通梳理完原版劇情,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

  除了一個腦洞和故事結構之外,劇情元素基本上要全部魔改。

  文藝作品是有社會環境基礎的。

  電影從一誕生就是商品,只是因為種類不同,回本方式不同。

  院線電影尤為特殊。

  說白了,是觀眾買票進電影院,在一個半小時,或者兩個小時,也有三個小時的時間裡,進入導演創造的一個世界。

  如此,有兩個重要的信息。

  第一,買票進場。

  電影是花錢的,和電視劇生態截然不同。

  電視劇可以弄得很悲劇,反覆的折騰,幾條線里來回的拉扯,電影不行。

  觀眾花錢是消費,工作繁忙,進電影院單純想放鬆一下。

  必須對得起觀眾的電影票,否則能騙一次,騙不了第二次。

  沈三通在《屠屠公寓》《恐怖遊輪》《忌日快樂》中選擇《忌日快樂》,最根本的依據是觀眾喜好。

  八成以上的觀眾期待他下一部戲帶有喜劇元素。

  說明觀眾不在乎什麼腦洞、什麼創意,那是電影背後的故事。

  在這一點上,沈三通沒什麼糾結,和藝術理念沒有關係,只是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想掏觀眾的口袋,賺觀眾的錢,拍觀眾喜歡的電影,是最基本也是最底線的職業要求。

  第二,電影是一個小世界。

  讓觀眾沉浸在電影世界,真實感就很重要。

  目前大部分觀眾對國產片抱著謹慎態度,不光是觀眾有偏見,也是國產導演自己造成的。

  觀眾看國產片是很小心翼翼的。

  很怕突然餵屎,導演忽然來點自我表達,特別是那種很莫名其妙的自我表達。

  沈三通稍微好一點,超市的成功,賺足了觀眾緣。

  有了超市給予觀眾的信心,大部分觀眾進入影院,是願意沉浸在他創造的世界裡面。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抽離的。

  往往是影評人、同行。

  他們看的不是電影表面,而是想要探究電影背後的故事。

  這樣的人很難感受電影的快樂。

  還有極少部分,扛精,花錢進電影院對抗導演創造的世界。


  沈三通要考慮的是大部分觀眾的代入問題。

  《忌日快樂》是一部外國片,照搬觀眾肯定無法代入。

  《忌日快樂》的女主設定,是一個讀大學濫藥、嗑交的女海王。

  轟派之後,可以隨便在別人床上出現。

  默認誰都能用的爛貨。

  她和自己媽媽同一天生日,媽媽去世了,所以她不想過生日,對待周圍的人,帶著刻薄。

  實話實說,從中國人角度來說,女主完全是爛貨。

  《忌日快樂》原版的創造背景是在米國校園,有這樣的人設完全可以理解。

  一個米國人,從小到大很難說不遭遇搶劫、盜竊。

  大部分還會遭遇兇殺。

  在外面吃著飯,一輛車開過來,搖下車窗,幾槍把人打死,屬於是一件好兇殺案。

  因為帶有明確指向的兇殺,往往是幫派動手。

  目標明確,和旁人無關。

  當然因為沒有人報案,往往也不計入米國兇殺案統計數據之中。

  更可怕的兇殺不是出自幫派動手,而是隨機殺人。


  音樂會、校園裡隨機進行。

  沈三通想了想,《忌日快樂》上映在17年,這部戲創作、拍攝的時候應該是16年左右。

  這個時間點,米國教育已經徹底爛完。

  校園裡各種強化劑泛濫。

  女生在趴體之中被弄的現象很普遍,說白了就是強,但是一般沒有人報案。

  統計數字,只是統計數字。

  米國青少年三成想過自殺,接近兩成有過強迫行為性。

  統計數字之外,這個數字只會更誇張。

  考慮到隨著教育爛完,中小學學不到東西,想要學到東西,必須上大學。

  大學學費非常昂貴,助學貸款的利率是十一個點以上。

  導致米國大學生畢業必須在一個月之內搞定自己的工作,能夠覆蓋助學貸款的工作。

  如果不行,就很容易滾雪球,人生徹底毀掉。

  所以很多米國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沒有找到工作的,會出賣自己的寵物,各種紀念品。

  男的賣血,女的賣身,都很正常。

  甚至為了還貸款,在大學自己弄強化劑,種毒蘑菇,或者參與強化劑買賣。


  能找糖爹已經是很幸運和幸福的了。

  有人會問家庭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學貸,父母也有自己的學貸。

  沈三通進一步思考,以上只是從個體方面,不考慮宏大敘事。

  什麼工業空心之後,為了刺激消費,制度性的消滅儲蓄,大的方面就不提了。

  特別是08年之後,米國中產不少要依靠賣血周轉過活。

  順便說一下,米國是世界第一血液製品國。

  在一個自我安全很難保證,無法保證自己出門一定不被搶;

  不參與趴體可能要被霸凌,參與了可能要被強;

  不上大學學不到東西,上大學要背上巨額貸款。

  這種環境之下成長生活的大學生,醉生夢死、有一日享受一日,是非常正常的。

  長遠?

  沒有長遠。

  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臨,這可不是文青矯揉造作的發泄。

  在米國,是現實生活。


  一個乖乖仔學生,什麼壞東西都不碰,好好學習。

  忽然有一天,某個米國警察進錯了房間,嘭嘭嘭清空彈夾,把人打死了。

  如此環境之下,與其不知道什麼時候完蛋,大部分人選擇爽一爽,才是一種老百姓的生存智慧。

  也就是說在米國,除了百分之一的統治人口,可以用五年十年的目光對待生活。

  大部分人,只能五天、十天的周期來過日子。

  沈三通總結了一下,《忌日快樂》誕生的社會現實就是如此。

  還沒考慮LGBTQIAPKDXUC+的影響。

  原版電影票房非常成功,說明米國觀眾很有代入感,至少認為合理。

  迎合了過一天算一天的生活節奏。

  沈三通要拍《忌日快樂》,明顯不能直接抄。

  老中沒有如此魔幻的環境。

  哪怕是05年,治安比不上後世,也沒有那種朝不保夕的癲狂勁。

  而且國內觀眾看進口片,因為受教育影響的關係,看待外國,是抱著看優點的心態。

  國外片子看優點,而看國產片,不能說找缺點,但也不是特別寬容,對於代入感要求特別高。

  哪怕是對港台地區片子的寬容度,也要遠超過本土片子。

  沈三通版本的《忌日快樂》必須符合老中的實際情況,這樣觀眾才有代入感。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