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人一家,一朝一代皆小事?(求訂閱)
2024-09-25 17:36:29
作者: 沉默的不言
第136章 一人一家,一朝一代皆小事?(求訂閱)
聽到兩人稱讚。
書生並沒有絲毫欣喜,僅是搖了搖頭,忽然說起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兩位前輩,你們可知眼前這家茶寮的主人家一年能盈利幾何?」
趙處敬和王龍虎眉頭皺起,不解其意。
書生不管不顧的繼續道:「這塊地方人來人往,做點小本生意其實很合適的。」
「賣茶、賣水,雖然利薄,一文錢一大碗茶水,兩文錢三碗。」
「但靠著來往商客行人,每天的盈利還是非常可觀的,至少能有盈利幾百個大錢。」
「然而,除非你與城門的甲士說好,分他幾分利,然後再拿出一部分錢來打點下附近的幫派和地痞,向朝廷府衙繳納一些攤位費,否則做不下去。」
「再加上每日的吃食,生活用度等。」
「所以哪怕這爺孫兩人一年勞作不歇息半日,最後能剩下的也不過是幾兩銀子罷了。」
「甚至這剩下的幾兩銀子,還要向朝廷繳納人頭稅等。」
「如此一來,爺孫兩人勞作一年,莫說是賺錢了,生意能不賠本就已經很不錯。」
「事實上,如眼前這爺孫倆,在底層百姓中,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畢竟能有一個養活自己的營生,日子過的雖然艱難,卻總歸是餓不死。」
「但,你若換做天京城外的底層百姓?」
書生說到這裡,眼中露出悲憫之色,沉痛道:「莫說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營生了,恐怕就連一畝薄田都沒有,只能租種地主豪強,或者世家大族的田地,朝不保夕,一年到頭甚至都吃不到一頓飽餐。」
「一旦有遇到天災人禍,便會成為流民,易子相食,餓殍遍野。」
「更有甚者,很多村鎮中的百姓,有超過十之八九,皆已賣身於地主豪強之家,為奴為婢,生死不自由。」
「兩位前輩,如今的神州百姓,真的是太苦了。」
「我李文道不自量力,卻是想為這天下百姓做一些微不足道之事。」
如今的神州百姓太苦了。
而未來的神州百姓將會更苦。
成仙路的真相如何?
李文道作為太陰學宮的左司業,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真要讓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等人操縱血魔教,掀起席捲神州的王朝魔劫,神州天下百萬萬的大乾百姓,最後能活下來的恐怕不超過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
成仙路的開啟,對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的大人物們來說,是一場千年難遇的天大造化。
但是對底層的神州百姓而言,卻是一場真正的大劫難。
李文道深吸一口氣,看向趙處敬和王龍虎,一臉堅定道:「我自幼開蒙,天資聰慧,少有所成,恩師言稱我有宿慧。」
「猶記得,我少年立言時,恩師曾問我志向。」
「我當時不知天高地厚,聖人之言脫口而出,更有對恩師胯下海口說:我若為官治理一方,必定造福百姓,讓天下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若為相,當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共享太平盛世。」
「當時恩師搖頭,不發一言。」
「起初,我認為恩師小看於我,未來一定要讓恩師刮目相看。」
「然而當我讀過萬卷書,行過萬里路,方知自己當初的豪言壯語是何等的可笑。」
「天人境的最後一步是心靈,需要把守本心,強大與否,就是自身心靈是否強大,故而天人強者和天人強者之間,雖然同處一境,實力卻天差地別。」
「在天人境的修行中,我們儒家有立言,立行,立心三個階段,分別對應天人境的三個階段,需知行合一,方能成就儒家聖人之位。」
「晚輩狂妄,以聖人之言立言,當知行合一,立聖言,遵聖行,塑聖心,否則心靈蒙塵,又何談成就武道仙神?」
「此雖蚍蜉撼樹不自量力,卻也是晚輩的修行之道。」
「所以說,如果兩位前輩前來尋晚輩,是想讓晚輩放棄心中志向,代表太陰學宮一同向大乾朝廷施壓,卻是尋錯了人。」
李文道似是感慨,低頭望著茶碗裡的兩文錢。
銅錢外圓內方,好似有蘊含人道至理,讓他心緒萬千。
事實上。
這一次他前來天京城,是主動申請前來,為的就是近距離觀察下那位傳說中的大乾十三皇子。
大乾十三皇子楊安在海洲的所作所為,如今已然轟傳天下。
李文道很清楚。
這位十三皇子已經是自己的最後選擇。
倘若這十三皇子楊安真的有傳說中的那般妖孽,且有志於革舊鼎新,開創大乾王朝的第二世千年輝煌。
自己或許真的就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立言。
立言,立行,立心。
知行合一。
最終成就儒道聖人境界。
趙處敬和王龍虎聞言,卻是眉頭緊緊皺成一團。
因為他們不知道,李文道這番話究竟是代表他自己,還是代表整個太陰學宮。
如果僅是代表李文道自己。
一個天人強者,雖然稍微有些麻煩,對九宗六道和天下十二世家而言,卻根本不值一提。
就像李文道自己說的一樣,他這般選擇完全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畢竟聖賢種子,也僅是聖賢種子,並非真正的儒道聖人。
甚至就算李文道真的成為了儒道聖人,對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來說,也僅是比較麻煩而已,並非不可力敵。
但如說過,李文道的這番話代表著整個太陰學宮。
那就麻煩了。
雖然太陰學宮在九宗六道中,屬於墊底,根本就不是紫霄宮和武帝城的對手。
但太陰學宮能成為一方宗門聖地,其勢力和底蘊,依舊是不容小覷。
倘若太陰學宮徹底倒向大乾朝廷。
這對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趙處敬想到這裡,眉頭擰得更緊,沉聲道:「這是李司業自己的意思,還是太陰學宮的意思?」
「李司業,伱作為太陰學宮的左司業,莫要以一人一家,一朝一代之小事,耽誤代天行道,維持神州秩序之大事!」
「歷朝歷代難道沒有出過明君?」
「可該亡的,不照樣亡了。」
「想那八千年前的大嵩王朝,歷代天子皆仁德施政,愛民如子,甚至有選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你們太陰學宮成為神州第一學閥。」
「結果如何?」
「那大嵩王朝在巔峰昌盛之際,還不是被你們上陰學宮屠龍了?」
趙處敬冷笑說道,對太陰學宮的行為打心底看不起。
什麼立聖言,遵聖行,塑聖心。
他是一個字都不相信。
八千年前,自那大嵩王朝的開國天子知曉成仙路真相和神州天下真相之後,便選擇了同滿口道德仁義的上陰學宮眾人聯合在了一起,甚至有做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事,將儒家捧上神壇。
結果又如何?
還不是被十二世家扶持的黃天教搞得元氣大傷。
甚至就連大嵩王朝的最後一任天子,都死在了上陰學宮大祭酒手中,被上陰學宮屠龍成功,讓大元王朝的開國天子,兵不刃血的拿下了天京城。
若非如此。
以太陰學宮的道統理念,後世王朝又怎麼可能對太陰學宮如此防備?
所以趙處敬相信此時的李文道說的這些話是真的,但是他卻不相信太陰學宮中的那些老傢伙們還能保持年輕時候的雄心壯志,心中立言。
李文道聽到這話,沉默不語。
直到許久之後,他才沉聲說道:「這番話僅是晚輩一人之言,同太陰學宮無關,若是趙前輩想要知曉太陰學宮的態度,卻是尋錯人了。」
太陰學宮的態度是什麼?
李文道同樣知曉。
或者說,在一代代太陰學宮子弟,以及太陰學宮的儒生修改曲改下,如今的太陰學宮已經不再是曾經的太陰學宮。
很多儒家聖人典籍,也都已經遺失,沉入了書山學海的最底部。
這裡面的原因很簡單,卻也很複雜。
因為對天下士子而言,他們並不需要一尊真正的聖人,也不需要真正的聖人之言。
他們只需要一尊聖人雕塑,一部符合自己立言和信念的聖言解析。
畢竟想要成為真正的儒道聖人太難了。
反倒是借儒家的修行功法,成為武道仙神強者,卻是還有著那麼一絲絲的希望。
再加上成仙路的存在。
所以在太陰學宮內部,像李文道這般將真正聖人之言作為自己立言根本的人,終究是極少數。
故而,李文道很清楚,自己就算是太陰學宮的左司業,論地位僅在大祭酒和祭酒之下,也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太陰學宮。
「一人一家,一朝一代,都是些小事嗎?」
李文道聽到趙處敬話後,看著茶碗中的那兩枚外圓內方銅錢,輕聲說道。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在紫霄宮趙處敬眼中,神州百姓和大乾王朝都是微不足道的,所謂的天地秩序,完全掌握在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手中。
而所謂的代天行道。
則是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的共同意志,天地間無人能夠反抗。
當然,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之間,也不是真正一體。
恰恰相反,這些頂級聖地世家之間,各種齷齪不斷,明爭暗鬥不休,又怎麼可能成為一體。
只不過九宗六道和十二世家雖然不是一體,但是在成仙路開啟這件事上,卻是少有的團結一體,不容任何人破壞。
畢竟這可是關係到成仙啊。
相較於飛升成仙,長生不死。
神州百姓和一朝一代的朝廷,又算得了什麼?
甚至在那些真正追求大道的武者眼中,莫說是一個王朝崩塌,神州百姓死傷九成了。
只要自己能夠成仙,飛升仙界。
這天下就算徹底毀滅,眾生絕滅了,又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我若能飛升成仙,長生不死,哪還管什麼洪水滔天。
這樣的理念,跟上陰學宮的儒家真正聖言,無疑是截然相反的。
所以李文道才會對眼前兩人,乃至是如今世家宗門等勢力武者的理念不認可。
可惜。
他只是一個初入武道一品天人大宗師境界的武者,並非真正的儒家聖人。
所以他能只能代表自己,也改變不了什麼。
他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那為傳說中的大乾十三皇子真的是自己尋找的明君,是自己要尋找的人族聖皇。
「算了!」
「天京城中物價頗貴,能省則省,下次有空再請兩位前輩喝茶吧。」
李文道將茶碗中的兩枚銅錢再次拾起,輕笑著說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
既然不能聊到一起,又何必浪費自己的錢財請人喝茶?
他這是用行動拒絕了趙處敬和王龍虎邀請,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李文道的話音落下。
趙處敬這位來自紫霄宮的道家高功便忍不住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甚至就連來自武帝城的副城主王龍虎,同樣搖頭,消失不見。
轉眼間,茶寮之中,那張桌上僅剩下李文道一人面色平靜的坐在那裡。
他捏著手中的兩枚銅錢,輕聲說道。
「萬民如水,世家宗門為舟,殊不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翌日。
十月初十。
六辰值守,最宜龍相。
這一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
楊安的太子封冊大典在乾明殿中舉行。
他先是在禮部官員和宗人府大宗正的引領下,祭告天地宗廟。
等吉時到了,則是由宗人府和鴻臚寺的眾多官員引導,過金水橋入皇宮。
這一套流程繁瑣且複雜,弄完下來,花費了大概有兩個時辰。
待楊安進入皇宮,來到乾明殿之後。
則有恢弘的禮樂奏起,宏大的天籟震動人心。
在這大氣磅礴的禮樂中,泰隆帝身邊的傳旨太監面色肅穆的邁出御道,看向乾明殿外的文武百官,高聲道:「聖上有旨,宣十三皇子楊安入殿。」
聲音由近及遠,高亢嘹亮,抑揚頓挫,很快便朝著四面八方傳播開來。
「兒臣遵旨!」
楊安身穿絳紗紫金龍袍,在三師、三傅等東宮屬官的擁護中信步走入乾明殿中。
此時的乾明殿內,身著袞龍袍的泰隆帝端坐於乾明殿中的九十九道白玉長階之上,而在下方的御道中,則分別立著文武百官,公卿勛貴,宗室親王等。
等到楊安來到御道中央位置。
立於泰隆帝身側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沈千秋,突然向前一步,高聲道:「陛下有旨,太子封冊大典開始!」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