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貧道張三丰,請五大派赴死> 第六十一章 誰苦百姓就讓他去當老百姓(大章)

第六十一章 誰苦百姓就讓他去當老百姓(大章)

2024-09-28 19:55:24 作者: 我本拙計
  江湖中人講究的就是一個快意恩仇,有仇必報。若是打不還手,那還練什麼武功,趁早回家讀春秋去算了。

  張無忌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能減少江湖紛爭。可是,卻忽略了一點。武者若是沒了血性,那還能叫武者嗎?

  甚至有人懷疑,此舉將來是不是會禁止習武。畢竟,沒有切磋和打鬥的環境,武功還能有什麼殺傷力?只會剩下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

  見眾人議論紛紛,張三丰輕咳了一聲,剎那間,全場鴉雀無聲。

  張三丰淡淡道:「大明以武立國,絕對不會禁止習武!不禁止報仇鬥狠。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但是,雙方約斗,需要提前上報官府,簽生死狀。只要不對普通百姓出手,你們打生打死,都是自己的事。」

  眾人紛紛鬆了一口氣。真要是讓他們守各種規矩,連動手都不行,

  隨後,群雄解散。

  具體分封,賞賜還需要後面慢慢清算。

  回到大殿後,張無忌有些不解,問道:「太師傅,這些武林門派的人,行事毫無顧忌,張揚肆意,若是不禁止他們爭強鬥狠,豈不是很難管理?」

  張三丰淡淡道:「如果連給血親報仇都不允許,那這個民族豈不是都成了軟弱綿羊?沒有血性,將來韃子入主中原的情況遲早要重演。」

  頓了頓,他再次提醒道:「所以,你作為皇帝,更要以身作則。不能失去血性,大明以武立國,不但是你,包括你的子孫後代,都要勤練武功,不能丟了上陣殺敵的本事。我讓你把大明的國都定在北京,便是要你這個天子,親自守國門,抵禦北方異族。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死也要死在戰鬥的路上,決不能學南宋,龜縮一隅,貪婪享樂。此志,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無忌懂了!」張無忌點頭,目光充滿了堅定。

  ……

  在攻占京都一個月後,經過各方協調,安排,把燒毀的房屋,街道重建後,張無忌將蒙元大都改名北京城。

  並於十一月十五日,在北京設天壇,舉行開國登基大典。

  張無忌稱帝,定國號「明」,啟用新年號「洪武」以彰顯大明以武立國,武風昌盛之意。

  同時,冊封張三丰為國師,武當為國教。

  殷天正加封太傅,謝遜加封太保,楊素加封太師並列三公之位。

  楊逍,范遙,殷野王,五散人,五行旗主也各自封侯。

  連鄒金子和空明和尚也封了伯。空明已經改回了俗家本名姚震卿,如今也不再遮遮掩掩,帶著老婆孩子全搬到了京城,依然負責戶部錢糧後勤之事。他有個兒子叫姚天禧,十歲出頭,聰慧異常,對戶部的各種帳本十分精通,張無忌看他天賦不錯,便召進宮,做了伴讀。

  張無忌登基之後,張三丰沒有再插手政務。有殷天正等人的輔佐,張無忌也不會犯大錯,一些小問題,需要他自己去成長磨礪。

  這一日,張三丰跟張無忌交代完後,就開始了閉關。

  他已經達到了這個世界的巔峰,隱隱已經感覺到有一股排斥的力量。閉關,一是壓制天地對自己的排斥力,其次他讓人把天下武學全部收集起來,想要看看,能不能觸類旁通,讓修為更上一層樓。

  張三丰隱隱有一種感覺,無論修為能不能更進一步,等他下次出關,恐怕就必須離開這個世界了。

  第二年開春,張無忌命令五行旗兵分五路,清掃國內韃子餘孽,平叛各地,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將整個中原徹底平定。凡是和韃子勾結,殘骸百姓的地主鄉紳全部斬首,抄家滅族,土地分發給百姓。

  第三年,王保保在草原統一了潰散的蒙古各個部落,捲土重來。

  張無忌派出五行旗拒敵於國門之外,同時以殷天正,楊逍等武林高手組建的特戰隊,直入草原襲殺,抄了韃子的老巢。將草原韃子徹底打崩,一路追殺到了北海。

  飲馬北海時,楊逍發現水中竟然有一種形似豹子的動物,覺得十分珍奇,便抓了幾隻,帶回來敬獻給皇帝和國師。

  第四年,波斯明教總壇派人前來,要求大明皇帝,向波斯總壇稱臣。張無忌一怒之下,派遣二十萬大明軍隊西出波斯,不破波斯誓不還。

  半年之後,波斯滅,大明軍隊大勝而回的路上繞道天竺,順路滅天竺,平安南。自此大明疆域,北至北海,西至波斯,南至安南。四海平定。

  洪武五年,張無忌大婚,冊封楊悠為後,大赦天下,四海昇平。


  多年未曾插手政事的張三丰也終於出關。

  得知張三丰出關,武當門人,殷天正,楊逍,青翼蝠王,謝遜,楊素,楊悠等人,以及滿朝文武百官全部早早在門外等候。

  「拜見國師!」

  「太師傅!」

  張無忌十分親近,依然保持著最開始的稱呼。

  張三丰點點頭,問道:「戰船打造得如何?」

  張無忌道:「戰艦早已打造完畢,如今已有大小船隻數百艘。按照太師傅的要求,招錄了三萬精通水性的士兵,由陳友諒統領,日夜操練,未曾停歇。知道太師傅要出關,我早在一個月前便讓其回京。」

  早在大明初立,張三丰便命人打造戰船,把陳友諒負責這一塊。

  陳友諒出身漁民,對水性和駕船頗有天賦,很快就不負眾望,造出了大明第一艘戰艦。可是張三丰並不滿意,覺得太小了,便讓陳友諒收集圖紙,聘請天下能工巧匠,務必要打造出能航海遠洋的戰艦。

  對此,張無忌等人雖然不解,甚至有文官覺得勞民傷財。不過張三丰的命令,誰也不敢阻止。

  如今五年過去,造船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早就按照張三丰所說,打造出了一隻完整的艦隊,而且日夜操練,就等著張三丰出關。

  聞言,張三丰點點頭。

  陳友諒到來,見到張三丰,當即恭恭敬敬的磕了三個頭。若是沒有張三丰,現在的他說不定還在南陽當一個店小二。

  「陳友諒,讓你訓練的水師如今怎麼樣了?可有一戰之力?」

  陳友諒聞言,十分自信,道:「臣統帥水師在浙江沿海一帶日夜操練,按照國師要求,一切以實戰出發,早在去年便將附近海域的海盜全部清剿一空。儘量也有一些倭寇犯境,通通被我打退。只是沒有命令,我不敢遠航追擊。」


  「小小倭寇,不知死活!竟敢犯我大明?」眾人紛紛皺眉。

  也有人無奈道:「那些倭寇狡猾得很,仗著在遠海之島,時常偷襲中原沿海,前朝蒙元也曾派兵前去圍剿,結果在海上遇到風暴,全軍覆沒。」

  「韃子沒有海船,我們可不一樣。打造海上艦隊,不就是為了今天嗎?」

  張三丰目中閃過一絲凌然,似乎想起了數百年後民族受辱的畫面,冷聲道:「從今以後,水師改名海軍。海上之軍,自然要遠洋征戰。揚我國威的海上第一戰,就選倭寇吧!」

  「是!」陳友諒神情十分激動。他早就被那些倭寇搞的不耐煩了,只不過礙於沒有命令,不能遠航,現在終於可以大展身手,狠狠出一口氣。

  眾人暗道,難不成,張真人早在幾年前,就想到了對付倭寇?否則,怎麼會要求必須打造能遠洋的戰艦?

  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

  不少文官,覺得,因為區區幾個倭寇在沿海擄掠,殺了幾個無足輕重的漁民就派大軍征伐,未免過於勞民傷財。

  「老臣覺得,此事需從長計議。出兵打仗不是小事,所耗費的錢糧無數,勞民傷財。倭寇在沿海擄掠,並不是天天發生,只是小概率事件,只是殺了幾個漁民而已,搶走的財富也沒多少,為了幾個漁民大動干戈,實在是不划算。」

  開口的是一個老書生。

  張三丰掃了他一眼,根本沒問他是誰,淡淡道:「把他全家流放,送到沿海去打魚。讓他嘗嘗漁民的日子。」

  「國師,我乃禮部侍郎,你不能這樣對我,陛下,陛下……」話沒說完,便有人將其直接拖了出去。

  霎時間,所有文官噤若寒蟬。這些文官,基本都是大明建立之後,通過考試,推薦選拔上來的讀書人,從來沒和張三丰打過交道,只知道國師是陛下的太師傅,陛下非常敬重國師。可見堂堂禮部侍郎像死狗一樣被拖下去,陛下一言不發,甚至從眼神來看有種覺得處罰太輕的味道。才知道,國師之地位遠超過他們的想像。

  此時這些文官才明白,往日武官勛貴之間流傳的一句話:得罪陛下不一定有事,還有國師能救你,得罪國師,天上地下沒人能救得了你。

  而那些武官個個都是戰場殺出來的,出身於各大門派,哪能不知道張真人的脾氣,心中暗道這老傢伙真是廁所點燈,沒砍了這傢伙就算是法外開恩了。

  見眾人噤若寒蟬,張三丰淡淡道:「以後,誰不思疾苦,覺得苦一苦百姓無所謂,就送他去種地,讓他體驗一下百姓的苦日子。」

  「國師體恤百姓,乃天下之福!」

  「我等平日坐在高堂之上,卻忘了百姓才是國家根本,實在是慚愧!」

  眾人哪敢有二話?紛紛稱讚。

  PS:要上架了!臨時得到通知,晚上十二點上架!幾年沒寫,不清楚起點流程,搞得這本小說,比別人少上了兩周推薦,現在只上了兩個推薦,實在是鬱悶。前幾年看過我小說的都知道,這幾年我家裡出了一些情況,抑鬱了三年,好不容易走出來,又接連生病,一直在鄉下休養。今年總算是好點了就開了這本新書。希望大家支持,給個訂閱,現在沒有收入,全靠這本書吃飯!感謝大家!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