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為他人做嫁衣?張碩:一天完成研究!
2024-10-02 13:18:14
作者: 不吃小南瓜
第166章 為他人做嫁衣?張碩:一天完成研究!
「白送的任務……」
「好啊!」
張碩自認為對於利普洛斯-帕米爾方程已經非常理解了。
任務的理解加成,帶來的幫助並不大。
但是,任務可是有科研幣獎勵的,科研幣永遠都不嫌多,若是有足夠多的科研幣,什麼研究任務都能夠快速完成,他還打算『氪幣』到1000點,能再開一個任務了,就能同時做更多的研究。
利普洛斯-帕米爾方程,詮釋粒子對撞實驗中電磁能量損耗以及力場混亂之間的關係。
這是一種能量和力的關係研究。
關係研究,並不是說能量轉化為了力,能量就是能量,力就是力,兩者並不存在直接的轉化關係,否則能量就不會再守恆了。
力場混亂,是電磁力帶來的。
粒子對撞實驗中,力與力之間的轉化,可以理解為出現電磁力和其他力之間的『交點』,就好像一條直線中間出現了幾個分叉口,從而導致了力場混亂。
之所以實驗過程中會出現能量損耗,主要還是力場混亂帶來的測定問題。
比如,一個金屬球攜帶的電磁能量,小球在向左運動,同時也具有動能。
小球的整體能量就是20。
在電磁力讓小球不斷加速的過程中,電磁力忽然轉化為了其他力,其他施加的小球上的力並不是向左,而是向右的。
這樣一來,小球的速度就會比預計的低,最終測定小球的總能量下降了,並且出現了和預計的運動偏差。
當然,粒子對撞實驗相對要複雜的多,過程中是力的場轉換為了力場,利普洛斯-帕米爾方程,闡述的就是這種數學關係模型。
所以研究本身是通過高能所計算中心發布的數據,來做底層的計算、研究分析,塑造出實驗參數之間的關係,已經知道答案,過程也知道該怎麼推導,研究自然就非常容易了。
即便研究任務的難度是A級,但知道全部的答案,難度級別就不重要了。
「雖然數據很複雜,統計起來也很複雜,但研究應該也是一樣的。」
「就是篩選出那些主要數據,然後做數據模型,並進行各類型的分析。」
「之後就可以塑造函數、推導方程……」
「如果不了解利普洛斯-帕米爾方程,研究確實是非常有難度,但是現在……」
「馬上要完成a級任務一級任務了。」
張碩想想都感覺非常的期待,他帶著滿心的熱情投入到了研究中。
一整天時間,就悶在辦公室里。
中途孫興利來過一趟,李劉雙悅中午的時候來過,譚友銘下午也過來轉了一圈。
他們看到張碩正忙研究,就沒有打擾。
下午六點鐘,李劉雙悅拎著精緻的餐盒走到了張碩辦公室的門口。
她正好看到孫興利走過來,頓時問道,「大力教授,今天他在做什麼啊?」
她指的是張碩。
孫興利低頭掃了一眼飯盒,用力吧唧了下嘴,調侃道,「裝的什麼?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李劉雙悅立刻護住了自己的飯盒,滿是警惕的看向了孫興利。
「開個玩笑!」
孫興利鬱悶道,「你看我像是那種搶食的人嗎?」
李劉雙悅都想點頭了,她知道孫興利和張碩很熟,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朋友,可正因為是好朋友,才會發生『搶食』的事情。
孫興利乾脆道,「我也不知道張碩在研究什麼,今天一天都沒出門了,不過也正常,他偶爾就會這樣,可能是有什麼靈感吧。」
這時候,譚友銘推門走了出來。
他說了句,「可嗯,可能是NS方程的研究吧,我上午過去看一張草紙上寫的都是很複雜的內容。」
他說著搖了搖頭,就直接走開了。
譚友銘剛要走,楊海峰就來了。
楊海峰和譚友銘打了個招呼,上樓才注意到張碩辦公室關著門,還有一男一女堵在門口。
他指著張碩的房門,問道,「怎麼回事?」
「楊院士。」
孫興利禮貌地喊了一聲,也順帶提醒一下李劉雙悅,眼前貌不驚人的老頭也是個院士,隨後小聲道,張碩應該是在做研究吧?一天了,也該出來了。」
「你是找他有事?」他問道。
楊海峰點頭道,「高能所要進行新實驗,還邀請了很多理論物理方向的學者,要召開理論物理的研究會議,我是想問張碩去不去。」
「我幫你敲個門吧。」
孫興利聽罷很乾脆的走過去,敲向了辦公室的門,就聽裡面傳來一聲『進』。
幾個人呼啦啦的走進去。
張碩正在整理著桌子上的文件,見來了這麼多人就把資料放在了一邊,轉而站起來問向楊海峰道,「楊院士,有事?」
「是這樣的。」
楊海峰坐在了沙發上,就說起了是高能所的實驗和會議。
高能所的實驗年前就發布了,主要是對cp組的支持實驗,也引起了國內外的重點關注。
這倒是有預料的。
高能所要召開理論物理會議,則是全新的消息,他們準備召集理論物理領域的學者,針對計算中心發布的時間大型實驗偏差分析數據進行研究討論。
計算中心發布的數據,可以說是理論物理領域的一場盛宴。
全新的實驗分析,可能蘊含著一種未知的物理現象,可以根據數據進行研究。
「國內理論物理領域召開的會議,規模一般都很小,而這次高能所牽頭,而且是針對計算中心發布的數據,有很多著名的學者都在受邀之列。」
「我也被邀請參加,張碩,你要去參加嗎?」楊海峰沒問張碩受邀與否,因為根本不需要詢問。
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本來就是張碩力主研究出來的,他以自己的研究的理論支持cp組的實驗,他去了甚至不能說受邀,而是半個東道主了。
「下個月初,對吧?嚴明教授聯繫過我,應該會去。」
「那就好,到時候一起去。」楊海峰和張碩約定好以後,說起了相關聯的一件事,「你注意國內新聞了嗎?有關計算中心數據信息的討論。」
「什麼新聞?」
張碩還真不知道,他一天都在做研究,根本沒有關注新聞問題。
「這個我知道。」
孫興利忽然開口道,「輿論上批評說,計算中心不應該共享數據。」
「為什麼?」張碩聽的一愣。
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確實是計算中心獨有的,不共享數據的話一般是牽扯到應用,理論研究方向保密性並不高,也沒什麼意義。
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成果都是國外的!」孫興利道,「我看到好多人討論,好多國外的學者根據數據研究出了一些東西,還公開發表了論文,國內這方面就很少。」
楊海峰接著說道,「我看了好幾篇研究,都是那種看著就很假,但也沒有辦法證否的研究。」
他說起了看過的幾個理論研究論文。
現在國際上已經有一些理論物理學家,針對計算中心發布的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的數據進行研究並發表了相關的論文。
「有一種研究認為,之所以出現偏差,是粒子碰撞不完善導致的統計問題。」
可以想像兩個球體碰撞,如果不是正面的碰撞,就只是邊緣接觸了一下,碰撞自然是不完全的,後續數據統計就會受到影響。
楊海峰繼續道,「還有一種研究是以空間維度來解釋這個問題,認為有大量極為微小的粒子跳轉進入到第五維空間。」
「這就造成了統計偏差。」
張碩一時間都不知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空間維度是一個帶有些『玄幻』色彩的物理內容,但還是有很多理論物理學家相信高維度空間的存在,只要相信高維度空間存在,粒子對撞實驗中微小粒子進入其他維度空間就存在可能。
從物理和數學角度上來說,高維空間的存在永遠都無法否證,區別只是相信還是不相信。
「還有一種說法是複合型偏離,可以理解為大粒子的影響,就像是小型實驗偏差分析中出現的粒子空白區域,可以理解為大粒子的阻擋作用。」
楊海峰說著搖頭,「這個解釋實在有些離譜,但竟然發表在了物理學刊上,論文作者是劍橋大學的教授。」
他連續說了好幾種研究。
張碩問道,「都是國外學者的研究嗎?」
「對,都是發表在有一定影響力的物理期刊上。」楊海峰道,「這就是問題。」
「在基礎物理方向上,國外學者的名氣更大,研究投稿也更容易通過,因為是理論物理的研究,而且是全新的未知現象,他們甚至都不需要什麼嚴格的證明,只要冒出個想法就可以發表出來。」
「國內的情況不一樣,我們的研究的投稿必須要有完善的數學邏輯,或者個人有一定影響力。」
楊海峰道,「我也針對做了研究,但根本不完善。」
「輿論上說的就是這個問題,計算中心發布了數據以後,就感覺好像都是國外學者在研究,發表了一篇又一篇的論文,國內到現在還很少見,更不用說在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了。」
他說的就是發表難度不同的問題。
如果做對比的話,國內學者發表論文的數量在全世界是排名第一的,但也要分領域、分影響力,理論物理領域,國內發表的論文數量並不占優勢,甚至說有很大的劣勢。
理論物理領域,國內的知名學者數量很少,他們要把理論物理研究論文發在二區以上的物理期刊上,難度要比國外知名學者高很多。
這就是問題所在。
當高能所計算中心發布了數據以後,還沒過多久就感覺國外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而國內相關的研究數量非常稀少。
新聞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計算中心發布了數據,好像成了國外學者的物理盛宴,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就好像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這就是輿論討論的內容。
既然大部分研究都出自於國外學者,那麼就乾脆不要再共享數據,或者是只把數據提供給國內學者。
張碩聽罷點評了句,「國內有影響力的物理期刊太少了,有成果都往國外投,這種事也是正常的。」
他旋即道,「但研究是否正確,不看論文數量吧?不管發布的論文數量再多,粒子對撞實驗中蘊含的未知物理現象也不會有變化。」
「實驗研究還在繼續,分析也還在繼續,發表的數量再多,最終只會有一種理論是正確的。」
他說著笑道,「楊院士,我也對這個問題也進行了研究,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剛才正在整理資料,準備投稿給JHEP(《高能物理學雜誌》)。」
「你說起這個問題,我要再考慮考慮,是不是投稿到國內雜誌。」
「投什麼國內雜誌!」
楊海峰頓時給了否定,他搖頭道,「有研究成果就往國際龍頭頂杆,能發頂刊就發頂刊,不要受到國內輿論的影響。發一個國內沒影響力的雜誌,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有什麼意義?」
「雖然國際上相關的研究有很多,但真正公認的頂刊還沒有發表過相關的研究,如果你能發第一篇,那才能夠把情況扭轉過來!」
「國內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少,可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
楊海峰說著忽然反應過來問道,「你什麼時候做的研究?成果夠得上投JHEP?」
「昨天分析了一下計算中心發布的數據,可能夠的上吧。」
「……」
楊海峰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昨天做的分析,今天就有了成果,還想投一個高能物理的頂刊?
這聽起來過於離譜了。
他對於研究內容不報抱什麼希望,大概張碩說『可能夠得上』,確實是『可能』。
他還是點評了一句,「如果是你……JHEP,應該會考慮給通過吧?你在上面發過論文。」
他的意思就是張碩的個人影響力很大,尤其是高能物理領域,即便是研究內容差一些,JHEP可能也會給論文通過。
張碩並沒有解釋太多,他總不可能說自己在數據發布之前就完成了研究吧?
一天完成研究,也是超乎預料的順利。
整個研究過程就是按部就班的做統數據統計、做計算,感覺就像是解一個複雜的數學題目,解題過程都已經在腦子裡,要做的只是寫出來而已。
所以研究就完成了。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