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單機南北朝> 第340章 掣肘

第340章 掣肘

2024-10-03 00:25:59 作者: 肥鳥先行
  第340章 掣肘

  輪番表演下,最後葛榮還是沒有答應宇文泰的勸進。

  他朗聲說道:

  「真王之死,罪在賊魏,沒有為真王復仇,有何臉面晉位?當務之急還是整頓軍隊,和元深楊昱決戰,替真王報仇!」

  眾人紛紛跟隨葛榮喊道:

  「報仇!報仇!」

  但是這句話說完後,所有人也都明白了葛榮的意思。

  不是不願意登基稱帝,而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擊敗了北魏圍剿的官軍,那時候就可以稱帝了。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大家變得更有幹勁了,立刻開始了吞併鮮于修禮部眾。

  其中宇文家得利最大,葛榮將鮮于修禮麾下的三千戶武川人交給了宇文洛生,算是獎勵了他父兄的功勞,再加上宇文家的舊部,宇文家成了葛榮麾下的一股大勢力。

  高歡等懷朔人也趁機拉攏吞併不少懷朔舊部,只可惜人數和質量上都遠不如宇文家得到的。

  但是高歡也因為自己的果斷投靠,得到了好處。

  葛榮終於將他拉進了身邊的圈子,在宇文肱宇文連父子死後,開始諮詢起高歡一些打仗的事情。

  懷朔人在六鎮軍中的地位也開始逐漸提高。

  六鎮義軍內部發生動亂,在五鹿擊敗了宇文肱的楊昱得到了消息,立刻派人向靈丘的元深急報,請他立刻出兵乘亂進攻葛榮。

  但是接到了楊昱的軍情之後,元深卻猶豫了。

  他身邊的參謀裴衍有些疑惑,元大都督作戰從來都是很能把握機會的。

  當年第一次平定六鎮的之後,就是元深抓到了機會,引柔然兵攻打破六韓拔陵,然後自己死守白道拿下了戰爭。

  在裴衍看來,元深對於戰機的把握,是當世頂級的。

  可是這樣一名善於把握戰機的頂級將領,如今遲遲不肯下決斷。

  裴衍看著來回踱步的元深,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

  「大都督,如此良機您還有猶豫什麼?現在賊軍內亂,正是發兵的好時機啊!」

  元深又走了一會兒,長嘆了一聲說道:

  「我當然知道這是出兵的良機,但是監軍那邊?」

  原來從年後以來,胡太后對於元深的不滿已經達到了極點,在年後向軍中派遣了監軍。

  當然,胡太后也沒有冒天下之大不韙派來內侍,但是他派來的監軍是一名年輕的中書舍人,據說是胡太后新晉寵信的面首,抵達元深軍中後,就一直非常的跋扈。

  這名監軍不僅僅公然向元深索要賄賂,還對元深的軍令都表現出質疑。

  元深陳兵在靈丘,這名監軍就向朝堂上書,說元深「挾寇自重,圖謀不詭」。

  元深準備動兵了,這名監軍又說元深「貪功冒進」,是去主動送死。

  這可就把元深也給整不會了,從此之後他事事都要上奏朝堂,不敢自專。

  裴衍連忙說道:


  「大都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如果不趁著賊軍內亂,葛榮立足未穩就進攻,等到葛榮收編了鮮于修禮殘部,那就更難對付了!」

  元深長長嘆了一口氣,他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

  可是這麼大的軍事行動,如果不請示朝堂就動兵,如果打勝了還好,要是戰敗了,那年輕的監軍又不知道要怎麼彈劾元深了。

  裴衍說道:

  「我去和那監說!如果貽誤戰機,他能承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元深看著走出大帳的老搭檔,再次重重的嘆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折磨,他出征的銳氣早就被折騰光了。

  要不是這是北魏朝堂最後的軍事力量,他身為宗室,實在不忍心葬送於此,他早就已經辭官返回洛陽了。

  難道自己真的要做大魏的東海王司馬越?——

  只不過裴衍的努力註定也是徒勞,胡太后派來的監軍死死不肯的鬆口,要求元深必須探明了叛軍內部情況再動兵。

  結果就是孝昌三年元月末發生的叛亂,一直到了二月中,靈丘依然沒有一點發兵的樣子。

  但是元深沒有發兵,兗州刺史元延明忍不住了。

  兗州在河東的南部,從鮮于修禮和葛榮起兵以來,元延明就立刻起兵保護兗州邊境。

  河東的殷鑑在前,看到那些逃亡湧入兗州的河東士族豪強,兗州豪族們迸發了強烈的抵抗意志,也因此元延明得到了兗州豪族的大力支持。

  在兗州邊境上,元延明多次擊敗了鮮于修禮派出來的別將。

  在元深用兵半年毫無進展,楊昱敗退虧庫支撐,河東五州的官軍屢戰屢敗,元延明這份戰績算是亮眼了。


  而經常在朝堂中攻擊元深的河間王元琛,為了批評元深無所作為,也經常在胡太后面前誇讚元延明的功績。

  胡太后聽到整個潰爛的河東,竟然還有元延明這個亮眼的宗室大將,也對元延明不吝嗇賞賜,不僅僅將他的王爵增邑,還冊封他的長子為郡王,在洛陽給他賜大宅。

  過完年之後,胡太后又想起了元延明,再次派遣使者前往兗州,要求元延明從南線發動進攻,收復失地。

  同時還讓使者暗示元延明,如果他能夠打出戰果,那征討大都督就可以改授給他。

  得到了使者的暗示後,元延明大喜,先是重金賄賂了使者,接著開始聚集部將,商議出兵反攻的事項。

  讓元延明疑惑的是,他的部下全部都激烈的反對了他出兵的想法。

  元延明手下的先鋒,東平畢氏的家主畢祖暉反對的最為激烈。

  東平畢氏,是孝文帝親訂的乙等士族,北魏建國初期就遷居到東平後,當年劉裕北伐占據兗州,畢氏曾經在劉宋擔任高官,後來到了劉宋丟了兗州,畢氏又在北魏出仕,同樣做到了朝堂的高官。

  畢祖暉作為兗州士族的代表,向元延明進言分析道:

  「之所以賊軍幾次進攻兗州都被大王擊潰,是因為兗州有黃河天險。」

  「賊軍沒有能力製造戰艦,渡河的船也是老舊的破船,也沒有得力的船工,所以大王只要把守渡口就能守住。」

  「我們要進攻賊軍,同樣也要渡過黃河,一旦渡河後勤補給就困難了,這可是兵家大忌!」

  元延明聽完甚為不屑,他說道:

  「賊軍的戰力你我都知道,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只不過仗著人多勢眾,嚇得廣陽王元深不敢進軍。」

  「如今朝堂寄厚望於我們兗州,又豈能因為這點困難就言難事?」


  說完這些,元延明又說道:

  「平叛之事,捨我其誰?」

  看到元延明這幅上頭的樣子,畢祖暉又是一陣苦勸,最後還是拗不過元延明,從兗州各地徵調糧食十萬斛,準備在二月份就出兵北上征討葛榮。

  其實十萬斛看起來很多,實際上用在元延明一萬大軍根本就是很少。

  北朝的一斛大概等於西晉的兩到三斛,約等於東漢的斛,也就是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

  一名普通士兵,作戰的時候大概一個月要吃一斛的糧食。

  這麼看來,一萬人的軍隊,十萬斛糧食是綽綽有餘才對。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這十萬斛糧食,是從兗州徵調的糧食數量,並不是發到士兵手裡的糧食數量。

  且不說徵收糧食時候的問題,將這些糧食跨過黃河運到前線,十斛的糧食在途中就能損耗掉七斛。

  這是因為運輸糧食需要動用民夫,而民夫運糧的時候也是要吃的。

  另外用車運送糧食,還有車輛的損耗,再加上各種意外事件,加上渡過黃河的風險,能有三斛運輸到黃河對面,都算是後勤系統的高效了。

  可是糧食運到了前線,一斛糧食就是一百二十斤,士兵是無法背著這些糧食作戰的。

  這時候同樣需要民夫將糧倉的糧食運到最前線,這樣又是巨大的損耗。

  這十萬斛糧食,最後能支撐一萬人戰鬥一個月,已經是相當理想的情況了。

  所以兗州豪族都清楚,這十萬斛其實只是元延明徵收的第一批糧食。

  兗州現在帳面上的存糧是三十萬斛,這其中有多少水分就不說了,反正在戰時無論是官府還是豪族,都要將這些水分吐出來補上。

  可這些糧食,也只夠元延明作戰三個月的,前提還是元延明不能追擊太遠,如果他的戰線拉的太長,那就只夠兩個月作戰了。

  官軍沒有軍糧補給,那是瞬間就會崩潰的。

  那真的打起仗來,最後還是要向世族豪強征糧,這也是兗州豪族反對的原因。

  可是如今元延明手握大義,又有威望,兗州豪族也不敢反抗,只能按照他的吩咐開始備戰。

  ——

  和兗州一樣,西北也在備戰。

  蘇綽拿著帳本,向蘇澤匯報去年一年考課的最終結果。

  包括寧朔縣長在內的,凡是虛增土地盤剝地方的官員,蘇澤已經派出檢校郎前往檢地,一旦核實就會立刻罷黜。

  多征的糧食,退回是不可能退回了,糧食運輸損耗太大,這點糧食退回不到百姓手裡,路上就損耗掉了。

  所以蘇澤下令給多征的百姓免稅一年,並且要求檢校郎要宣傳到位,由三長通知到百姓,告訴他們免稅的政策。

  政務堂完成了去年課稅的統計工作,蘇澤終於看到了自己休養生息一年攢下的家底。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