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婚寶典> 三、正確處理家庭人際關係

三、正確處理家庭人際關係

2024-09-12 19:37:04 作者: 張南
  家庭人際關係是複雜的、多層次的,其中主要的人際關係,概括地說,不外夫妻、父母、兄弟姊妹三種。

  夫妻關係

  夫妻是家庭中最基本的成員。由於有了夫妻生兒育女,才產生了父母和兄弟姊妹的關係。所以夫妻關係是家庭人際關係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關係。夫妻關係是一種特殊的親密的關係。結為夫妻,就意味著兩個人相依為命,白頭偕老。但是,一對夫妻,即使思想觀點一致,性格脾氣相投,相愛很深,感情很好,也總有某些差異和不一致的地方。何況天長日久生活在一起,難免會發生一些磨擦,說點氣話,爭吵兩句,這是不足為奇的。那麼,對於夫妻間的矛盾應該怎樣處理呢?

  第一要互敬

  夫妻之間要平等相處,相敬如賓。男尊女卑的封建夫權思想,固然要堅決反對,現代的「妻管嚴」式的大女子主義也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在家庭中,夫妻之間不能一方統治一方,支配一方,也不能一方對另一方指手畫腳下命令。這都是對另一方人格的不尊重。有的青年同志認為,結婚後沒有談戀愛時那麼客氣了。這反映了實際情況,可以說這是一種普遍現象。結為夫妻,關係更親密了,不必那麼拘謹,不必句句都是客氣話。但是關係親密了也不能對另一方的人格蔑視,說話隨便放肆,甚至口出惡語,行為粗暴。那種無視對方的種種言行,都是不文明的表現。應該要尊重對方所從事的職業,積極支持對方。輕視對方的職業,就是對對方的不尊重。要以平等的態度待人,遇事共同商量,即使是一些家庭生活瑣事,如日常開支,接濟親友,贍養老人和養育孩子等等,都不要一個人說了算。雙方都要充分發表意見,多方考慮,共同研究,以求得到妥善合理的解決。

  第二要互愛

  有的青年同志認為,喝酒不如吃菜,結婚不如戀愛。好像婚前甜甜蜜蜜,婚後就沒有什麼愛情可言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結婚是愛情發展的必然結果,但結婚決不是愛情的終結,而是愛情發展到內容更加豐富的新的階段。愛情不僅存在於婚前的熱戀時期,而且存在於婚後的漫長的歲月里。愛情應該而且可以和婚姻共存。只有夫妻恩恩愛愛,才有家庭的幸福溫暖。因此,作為新婚夫妻,應該珍惜自己的愛情,使之更加鞏固和發展。

  第三要互信

  互相信任,這對於年輕的夫妻,尤其重要。夫妻之間如果彼此不信任,在一起生活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對方一和異性接近,就疑神疑鬼,望風捕影,你疑我有外心,我猜你有他遇,你監視我的行動,我限制你的時間,這樣必然造成隔閡,傷害夫妻感情。猜疑是心胸狹窄的表現。夫妻間毫無根據的猜疑,是造成夫妻不和、家庭不合的禍根,其害無窮。

  第四要互勉

  夫妻間要互相勸勉鼓勵,這是夫妻真誠相愛的重要內容之一。互勉可以使夫妻雙方在遇到困難挫折甚至失敗時,不垂頭喪氣,怨天尤人,而是鼓起勇氣克服困難,攻克難關。互勉還可以使夫妻雙方在人生道路上闊步前進,使生命大放光彩。

  第五要互幫

  夫妻之間要互相幫助,首先要在工作學習上,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不僅如此,在生活上也要互相幫助。就以家務事來說,夫妻雙方應該共同負擔。如買糧、買菜、做飯洗衣,帶孩子等,不是註定是某一方的事情。特別是某一方工作較重,身體不好時,另一方應主動地把家務承擔起來。夫妻間這種互相關心體貼,不僅能使一些已經出現的分歧煙消雲散,而且使雙方的感情進一步加深,夫妻恩愛,家庭生活更加美滿融洽。

  第六要互讓

  夫妻互讓,是關心和尊重對方的崇高品德的重要表現,互讓,表現在生活上,要吃苦在先享樂在後。家務事自己主動地多承擔一些,在吃飯和穿衣等方面,都要優先考慮和滿足對方的需要。互讓,就是在夫妻雙方發生矛盾和磨擦時,如果不是什麼原則問題,就要遇事讓三分,多聽取對方的意見,不要去爭什麼高低。決不要你說我一句,我回敬你十句。姿態要高一些,多檢查自己,向對方道歉,陪個不是,也就雨過天晴,言歸於好了。常言說,夫妻吵架不記仇,幸福生活無盡頭。互讓,在討論有關問題

  (包括政治理論、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子女教育等方面)時,可以各抒己見,熱烈爭辨。但要心平氣和,多考慮對方意見有無合理之處,誰講的正確就服從誰,不要強詞奪理,明明自己錯了,也不服輸。要勇於在愛人面前「甘拜下風」,這說明自己寬宏大度,並不是什麼不「光彩」。應該說,恩愛夫妻沒有一對不是互讓的。遇事搶三分的夫妻,是不大可能融洽和諧的。經常互讓不但能加深夫妻的感情,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

  第七要互諒

  有道是理解是愛情的別名。夫妻之間的了解,應該深入到對方的內心世界,把握對方思想感情的脈絡。互諒,是兩顆心意相通的重要標準,在夫妻之間,或因家事分歧,或因對問題的見解不一,或因工作中遇到不順心之事,或因一方身體欠佳、心情不好,難免不發生爭吵,甚至說些過頭話,有傷對方的尊嚴。在這種時候,千萬不能感情用事,要冷靜下來,多設身處地為對方想想,體諒對方的苦衷。諒解對方,正是一個人多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的表現。

  第八要互慰

  互相安慰,是夫妻互相愛護、互相關心的表現,當一方因事不順心,心裡煩惱時,另一方的關心和慰問,會使之思想開朗,愁雲飛逝。當一方工作一天,十分勞累地回到家中時,另一方的關心和慰問,會使之消除疲勞,精神振奮。當一方忙著操持家務、照管孩子,另一方的關心和慰問,會使之感到溫暖歡快,當一方患病痛苦呻吟時,另一方的關心和安慰,會使之增加占勝病痛的信心和勇氣。總之,夫妻互慰,可以給雙方帶來歡快、幸福和力量。

  父母子女關係

  父母子女關係是家庭人際關係中極為重要的方面,父母子女關係處理好了,一家老小歡歡喜喜,共敘天倫之樂。這樣的家庭該是多麼幸福。

  父母子女關係包含著這樣兩層意思:一層是年輕夫婦和自己父母的關係,這裡應包括男方同岳父母、女方同公婆的關係。另一層是年輕夫婦和自己孩子的關係。這裡實際上是三代人的關係。作為年輕的夫婦一要尊重贍養自己的父母,二要撫育好自己的孩子。作為年老的父母要關心愛護和教導自己的子女。

  第一、尊重贍養老人

  尊重贍養老人是對子女的起碼要求,也是做子女的應具備的道德品質,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也是子女應盡的法律義務。

  尊重贍養老人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一是對老人要有禮貌。要用尊敬的口吻文明的語言稱呼父母和長輩。二是要虛心向老人學習。老人久經風霜,是後輩之師,有很多長處值得後輩學習。三是要尊重老人的意見,家庭和個人的大事,要和父母商量,只要他們的意見是正確的,就要採納。如果意見不正確,也要耐心說服,千萬不要頂撞。四是要關心和愛護老人。老人無生活收入或收入較低的,子女有責任擔負其一定的生活費用,使老人吃飽穿暖有生活樂趣。老人有病時,更要給予積極治療精心照料。總之要想方設法,使老人幸福地度過晚年。

  第二,關心愛護子女

  作為長輩的父母,要關心愛護自己的子女,這裡主要是指已經成年的子女。

  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子女。作為父母遇事一定要以平等的態度和子女商量。要尊重子女的人格,不要隨便訓斥,特別是有親朋在場的時候,更要注意這一點。不要損傷子女的自尊心。屬於子女個人的事,包括戀愛婚姻等,應該提出自己的意見,當好參謀,但主要應讓子女自己去處理,不應干涉過多。

  其次,要關心子女的進步。俗語云: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有教育自己子女的責任。應該承認,年輕的一代,思想比較解放,接受新東西快些,知識也比較廣泛,是有作為的一代。但是,青年人缺乏實踐經驗,比較幼稚,有的人思想上也難免受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侵蝕。對這些不能僅僅看不慣或感嘆一番了之,要主動和子女談心交流思想,給予必要的幫助。要看到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有利條件。在子女心目中,父母是有著特殊地位的,父母批評的話,即使尖銳些,也較易接受。同時,父母最了解子女,做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容易解開子女思想上的疙瘩。

  再次,要關心子女的生活。做父母的如果收入較多,子女成家之後生活有困難時,可以在經濟上給予適當的幫助。如果父母年老退休,而子女工作又忙,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幫助照管孩子,這樣既減輕了子女的負擔,又是一種天倫之樂。


  最後,要把兒媳當親生女兒看待。作為長輩的婆婆,要體諒兒媳的難處,關心和幫助她。要心胸開闊,不要在一些小事情上糾纏。這樣,遇到問題,應容易解決,使家庭能保持寧靜和睦。

  第三、精心培育孩子

  父母疼愛孩子,這是人之常情。因為兒童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做父母的要對國家和社會盡到責任。

  培養孩子,首先要在生活上關照他們,使他們吃得好,穿得暖,從小就能健康發育,茁壯成長。但是,有些做父母的,把孩子視若掌上明珠,寶貝得不得了,對孩子過分溺愛。須知溺愛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培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長久的老師。要從小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質。教育要採取生動活潑易於為孩子接受的方式進行。父母教育子女不僅要講道理,最重要的是以實際行動去感染影響子女。身教重於言教。凡是要求子女做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孩子可塑性大,模仿性強。父母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父母的表率作用,對孩子的成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培養孩子還要從嚴要求。從小就要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之逐步養成勤勞的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對於孩子身上的弱點,特別是品德方面的弱點,不要掩飾,不要護短,要批評教育。事情再小,也要防微杜漸,克服於萌芽之中。要從嚴,決不是打罵訓斥。打罵訓斥孩子,是不少父母的通病,「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打罵可以使頑皮的孩子老實一陣子,使犯錯誤的孩子低頭求饒,但是打罵不能從根本上使孩子懂得好壞對錯的道理,心悅誠服地知錯改錯。同時打罵會使孩子產生懼怕心理,輕則和父母疏遠,重則情緒對立,這樣,父母的話再好,也難以聽進去了。因此,教育孩子要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恆。要以無限的深情,懇切的語言,和善的態度,生動的事例,去感染、影響和教育孩子。

  培養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只要有正確的教育目的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聰明才智才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道德情操才可以受到良好的薰陶。

  兄弟姊妹關係

  兄弟姊妹關係也是家庭中的一種主要關係。所謂兄弟姊妹,有著豐富的內涵。同父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孩子,都應是兄弟姊妹。還有姑嫂、妯娌、叔伯兄弟姊妹等。

  兄弟姊妹關係,是由血緣關係為紐帶聯繫起來的親密關係。人們常常用「手足之情」來說明這種關係。一個家庭中,兄弟姊妹關係處理得好壞,上影響到老人,下影響到孩子,是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大事。每一個家庭都要珍惜這種關係,處理好這種關係。

  第一,要互相尊重

  兄弟姊妹是手足關係,同輩關係,比較容易做到互相尊重。所謂互相尊重,這裡是指兄弟姊妹要平等相處,要尊重彼此的人格、職業和意願,遇事共同商量,民主解決彼此之間和家庭內部的問題。

  第二,要和睦相處

  團結和睦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保證,兄弟姐妹一定要以實際行動維護好這種團結。其中有兩個方面的問題,應該引起特別的注意。

  一是姑嫂妯娌都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員,理應感情融洽親密相處。只要彼此心胸都開闊一些,多檢點自己的言行,體諒對方的處境,不在一些小事上糾纏,姑嫂妯娌關係是完全可以處理好的。

  二是為了家庭財產鬧糾紛。這突出地表現在分家和遺產繼承上。應該肯定,按照法律規定,兄弟姊妹應該分得或繼承一份家庭財產。而且在分配和繼承家庭財產時,可以請公證人、律師,使分配儘量公平合理些。但是,作為兄弟姐妹,決不要斤斤計較誰多分了幾塊錢,誰多分了幾件家具。要多讓一些。兄姐應主動讓弟妹多分一些,經濟寬裕的,應自覺少要些,這才是真正的手足之情。千萬不要因為爭財產而傷害了兄弟姊妹的感情。

  第三,要相互幫助

  首先,在學習工作上兄弟姊妹是同代人,精力、處境、觀察問題的角度都差不多,有共同語言。因此,兄弟姊妹要推心置腹交流思想,學習上有長進事業上有成就,兄弟姊妹要展翅齊飛。其次,在生活上兄長和姐姐有責任關心自己的弟弟妹妹。這包括經濟上的援助,生活上的照料等。俗話說,兄長是半個父親。有些家庭父母早逝,就是兄長或姐姐把弟弟妹妹撫養成人的。

  第四,要共理家事

  一個家庭的幸福要靠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兄弟姊妹一般是家庭中的「少壯派」,理應是料理家事的主力。作為兄弟姊妹,每一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所能,為家庭多辦好事。就以勞務管理來說,像做飯、洗衣、照料孩子,及在農村中養雞、餵豬、放羊等,就應該分工合作,大家一起動手。這樣家務勞動可以幹得又快又好,通過勞動,還會增強家庭內部的團結。

  第五,要共同贍養老人。做子女的要贍養老人,贍養老人是子女共同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所能,儘量多地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經濟寬裕一些的,可多出點贍養費,身體好的,多在生活上照料一下老人。看到父母年紀大了,兄弟姊妹盡心贍養。有的兄弟姊妹已家分幾處,獨立門戶,但都爭著請老人到自己家中去。老人這家住住,那家走走,處處受到孝敬款待,豐衣足食,心情舒暢,安度晚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