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崇尚金錢但別沉溺其中
2024-09-12 19:38:15
作者: 馮化平
崇金錢是一種優良品質,但不要過分沉溺於其中,不要貪財,也不要吝嗇。下面我們來看看馬登和萊茵教授的故事。
馬登在7歲時就成了孤兒,這時他不得不自己去尋找住宿和飲食。早年他讀了蘇格蘭作家斯邁爾斯的《自助》一書。斯瑪爾斯像馬登一樣,在孩提時代就成了孤兒,但是,他找到了成功的秘訣。《自助》一書中的思想種子在馬登的心中形成了熾烈的願望,發展成崇高信念,使他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值得生活的更美好的世界。
在1893年經濟大恐慌之前的經濟繁榮時期,馬登開辦了4個旅館。他把這4個旅館都委託給別人經營,而他自己則花許多時間用於寫書。實際上,他要寫一本能激勵美國青年的書。正如同《自助》過去激勵了他一樣。正當他勤奮地寫作時,令人啼笑皆非的命運捉弄了他,也考驗了他的勇氣。
馬登把他的書叫做《向前線挺進》。他採用的座右銘是:「要把每一時刻都當作重大的時刻,因為誰也說不準何時命運會檢驗你的品德而把你置於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
就在這個時候,命運開始檢驗他的品德,要把他安排到一個更重要的地方去了。
1893年的經濟大恐慌襲來了。馬登的兩家旅館被大火燒得精光,即將完成的手稿也在這場大火中化為灰燼。他的有形財產都付諸東流了。
但是馬登具有積極的心態。他審視周圍,看看國家和他本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的第一個結論是:經濟恐慌是由恐懼引起的,諸如恐懼美元貶值、恐懼破產、恐懼股票的價格下跌、恐懼工業的不穩定等。
這些恐懼致使投票市場崩潰。567家銀行和貸款信託公司以及156家鐵路公司,都破產了。失業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而乾旱和炎熱,又使得農作物欠收。
馬登看著周圍物質上的和人們心靈上的空虛,覺得有必要來激勵他的國家和人民。有人建議他自己管理其他兩個旅館,他否定了。占據他身心的是一種崇高的信念。馬登把這種信念同積極的心態結合在一起。他又著手寫一本書。他的新座右銘是一句自我激勵語句:「每個時機都是重大的時機。」他告訴朋友們說:「如果有一個時候美國很需要積極心態的幫助,那就是現在。」
馬登在一個馬廄里工作,只靠1.5美元來維持每周的生活。他日以繼夜不停地工作,終於在1893年完成了初版的《向前線挺進》。
這本書立即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它被公立學校作為教科書和補充讀本,它在商店的職工中廣泛傳播,它被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以及牧師、商人和銷售經理推薦為激勵人們採取積極心態的最有力的讀物。它以25種不同的文字同時發行,銷售數高達數百萬冊。同時,馬登也成了一個百萬富翁。
馬登和我們一樣,相信人的品質是取得成功和保持成果的基石。並認為達到了真正完滿無缺的品質本身就是成功。他指出了成功的秘密,他追求金錢,但是他反對追逐金錢和過份貪婪。他指出有比謀生重要千倍的東西,那就是追求崇高的生活理想。
馬登闡明了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已成為百萬富翁,但仍然是徹底的失敗者。那些為了金錢而犧牲了家庭、榮譽、健康的人,一生都是失敗者,不管他們可以聚斂多少錢財。
金錢可以做壞事,也可以做好事,關鍵在於用之有道,金錢除了滿足基本生活花費外,還可用於慈善事業。
洛克菲勤家族,通過贈給金錢,給成千上萬的人帶來了幸福。
在19、20世紀之交,許多曾使美國工業蓬勃發展的大人物開始陸續離開人世,他們的龐大家產將落在誰的手中,不少人都極為關心。
人們預料那些繼承人大多數將難守父業,會白白地把遺產揮霍掉。
就拿大名鼎鼎的鋼鐵大王約翰·W蓋茨來說,他曾在鋼鐵工業界因冒險而贏得「一賭百萬金」的稱號。後來他把家產傳給兒子,兒子卻揮霍無度,以致人們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一擲百萬金」。
因此,人們自然也以極大的熱情關注著小洛克菲勒。
1905年《世界主義者》雜誌發表了一組題為《他將怎麼安排它》對小洛克菲勒的論點,開場白這樣寫道:「人們對於世界上最大的一筆財產,即約翰·D·洛克菲勒先生的財產今後的安排感到很大興趣。這筆財產在幾年之中將由他的兒子小約翰·戴·洛克菲勒來繼承。不言而喻,這筆錢影響所及的範圍是如此廣泛,以致繼承這樣一筆財產的人完全能夠施展自己的財力去徹底改革這個世界……要不,就用它去幹壞事,使文明推遲四分之一個世紀。」
此時,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牧師蓋茨先生的勤奮工作和真心的建議下,他已先後把上億巨款,分別捐給學校、醫院、研究所等,並建立起龐大的慈善機構。對所建立的慈善機構,老洛克菲勒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在感情上對這種事業,他還是冷漠的,他更看重賺錢這門藝術,怎樣從別人口袋裡把錢賺到自己手中,是他畢生工作,也是他生活的惟一動力。
這就給小洛克菲勒提供了一個機會,他同時又牢牢地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小洛克菲勒曾回憶說:
「蓋茨是位傑出的理想家和創造家,我是個推銷員——不失時機地向我父親推銷的中間人。」
在老洛克菲勒「心情愉快」的時刻,譬如飯後或坐汽車出去散心時,小洛克菲勒往往就抓住這些有利時機進言,果然有效,他的一些慈善計劃常常會得到父親同意。
在12年的時間裡,老洛克菲勒投資了446719371元給他的4個大慈善機構:醫學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員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和蘿拉·斯佩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會。
在投資過程中,他把這些機構交給了小洛克菲勒。在這些機構的董事會裡,小洛克菲勒起了積極的作用,遠不只是充當說客而已。他除了幫助進行摸底工作,還物色了不少傑出人才來對這些機構進行管理指導。
1901年,小洛克菲勒應慈善事業家羅伯特·奧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車考察南方黑人學校,作了一次歷史性的旅行。回來後小洛克菲勒寫了幾封信給父親,建議創辦普通教育委員會,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後兩個星期內,就給了他1000萬美元,一年半以後,又陸續捐贈了3200萬美元。在往後的10年裡,捐贈額不斷增加。
在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後,蓋茨憑他牧師的神聖靈感和商業的敏銳性,已預見到了洛克菲勒的慈善事業可能產生的國際影響了。
出於商業和殖民統治的考慮,1914年,蓋茨建議創設中國醫學會,並擬訂計劃在中國北京建立一些現代化的醫學院。
於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和協和醫院誕生了。小洛克菲勒親自到北京參加了落成儀式的典禮,並在講話中稱它是「亞洲第一流的醫學院」。這兩座先進的醫院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健康的福音和曙光。
在洛克菲勒的慈善機構中,小洛克菲勒最關注並最有感情的是社會衛生局。
1909年,紐約市長競選活動中一個主要的爭論問題是賣淫問題。結果成立了一個大陪審團調查買賣娼妓的生意,被人們看作「好好先生」的小洛克菲勒,應邀當上了這個大陪審團的陪審長。
他接受任務後,就把全部精力都撲上去,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大陪審團工作幾個月後,擬出了一份詳細報告。報告建議組織一個委員會來研究有關法律和處理這個社會弊病,但紐約市長拒絕成立這種委員會,於是小洛克菲勒決定自己幹下去。
1911年,他建立了社會衛生局,投資50多萬美元。
該局第一個行動,就是派遣弗萊克斯納出國,對歐洲國家的娼妓問題與美國的娼妓問題有何不同之處作了一番全面考察。
弗萊克斯內帶著美國國務卿的介紹信,遍訪歐洲各大城市,回來後得出結論:控制這些壞事的可能之一是驅使它轉入地下,這樣即使不能根絕它,也能在社會上起隔離的作用。
他得出的第一個結論是,不了解賣淫得以盛行的合法環境,也就是不可能了解賣淫問題。
這一結論導致該局又派人去了一趟歐洲,對警察行政進行了第一次跨國的國際性考察。
考察結論令人吃驚:專業化的歐洲警察與馬虎隨便、缺乏紀律性的美國警察,對比十分鮮明。
這項調查對完善美國的警察制度,確實功勞不小。
洛克菲勒基金所作捐贈的範圍,廣泛和複雜性,足可以寫成好幾部書,它們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賢明而造福人的超級慈善機構在高效率運轉。
事實上,美國政府在20世紀後半葉辦理的衛生、教育和福利事業許多是洛克菲勒在本世紀上半葉就發起的。
除了傾力撲滅起世界性疾病外,洛克菲勒基金會還把目光轉向世界各地的饑荒和糧食供應上。
由基金資助的一些出類拔卒的科學家,發展了玉米小麥和大米的新品種,對全球不發達國家提供了廣泛的技術援助。
某些基金還被用於資助科學技術方面的拓荒工作——在加利福尼亞州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天體望遠鏡,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裝置了有助於分裂原子的184英寸回旋加速器。
在美國,有10000名科技人員享受了洛克菲勒基金提供的工作費用,他們當中有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學家。
除經營那些龐大的慈善機構外,小洛克菲勒還獨立從事了他畢生愛好的工作之一:保護自然。
早在1910年,他就買下了緬因州一個景色優美的島嶼,僅僅是為了保護這裡崎嶇起伏的自然美。他在島上修路鋪橋,既方便了遊人又保護了自然。後來他把它們全部捐給了政府,成為阿長迪亞國立公園。
1924年,他在週遊懷俄明州的黃石公園時,看到公園道路兩旁亂石碎礫成堆,樹木東倒西歪,為此大吃一驚。一問,才知是政府拒絕拔款清理路邊。於是,他立即花了5萬美元資助公園的清理和美化工作。5年之後,清現所有國立公園的路邊就成為了美國政府一項永久性的政策。
據統計,小洛克菲勒為保護自然花了幾千萬美元:
建設阿長迪亞國立公園花去300多萬美元;
購買土地,把特賴思堡公園送給紐約市花了600多萬美元;
替紐約州搶救哈得遜河的一處懸崖花1000多萬美元;
捐贈200萬美元給加利福尼亞洲的「搶救繁榮杉林同盟」;
160萬美元給了約塞米國立公園;
164000美元給謝南多亞國立公園;
花去1740萬美萬元買下33000多畝私人地產,把大特頓山的著名景觀「傑克遜洞」完整地奉送給公眾。
小洛克菲勒最大的一項義舉是恢復和重建了整整一個殖民期的城市——維吉尼亞州殖民時期的首府威廉斯堡。
那裡的開拓者們曾經最早喊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是美國歷史上一塊「無價之寶」。
小洛克菲勒親自參加恢復和重建每一幢建築的工作。他授權無論花多少金錢、時間和精力,也要重新創造出十八世紀時期那樣的威廉斯堡。
結果,他總共付出5260萬美元,恢復了81所殖民時原有建築,重建了413所殖民時期的建築,遷走或拆毀了731所非殖民地時期的建築,重新培植了83畝花園和草坪,還興建了45所其他建築物。
1937年,美國政府通過一項法律,把資產在500萬元以上的遺產稅率增加到10%,次年又把資產在1000萬及1000萬元以上的遺產稅率增加到20%。即便這樣,老洛克菲勒20年中陸續轉移,交到小洛克菲勒手裡的資產總值仍有近5億美元,差不多同他父親捐掉的數字相等。老人給自己只留下2000萬元左右的股票,以便到股票市場裡去消遣消遣。
這筆龐大的家產落到小洛克菲勒一人身上,大得令他或其他任何人都吃喝不完,大得令意志薄弱者足以成為揮霍之徒,但他從來就把自己看作是這份財產的管家,而不是主人,他只對自己和自己的良心負責。
從走出大學以來的50年中,小洛克菲勒是父親的助手,然後全憑自己對慈善事業的熱情胸懷和眼力花去了82200萬美元以上,按照他的看法用以改善人類生活。他說:「給予是健康生活的奧秘……,金錢可以用來做壞事,也可以是建設社會生活的一項工具。」
他所贊助的事業,無論是慈善性質還是經濟性質,都範圍廣大而深遠.而且在投資前都經過了從頭至尾的仔細調查。
「我確信,有大量金錢必然帶來幸福這一觀念並未使人們因有錢而得到愉快,愉快來自能做一些使自己以外的某些人滿意的事」。
說這話的人是老洛克菲勒,但徹底使之變為現實的卻是他的兒子小洛克菲勒。
對他來說,贈予似乎就是本職,就是天職,就是專職。
毫不誇張地說,在20世紀前50年的美國社會生活中,每一個新開拓的事業,都深深打上了洛克菲勒家族的烙印。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