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在大宋做台諫官> 第51章 白璧無瑕包希仁

第51章 白璧無瑕包希仁

2024-10-05 16:26:32 作者: 上官不水
  第51章 白璧無瑕包希仁

  第二日,近午時。

  趙禎將首相杜衍、副相陳執中、吳育、樞密使賈昌朝、三司使張方平五人召入殿內。

  趙禎開門見山地說道:「朕考慮再三,覺得最適合擔當此次正旦使的人選為知諫院包拯!」

  「啊?」

  五位宰執都傻眼了。

  這個結果,實在太出人意料。

  他們甚至想到了蘇良,都沒想到會是見誰都板著臉的包拯。

  一旁的三司使張方平,更是差點兒沒有笑出聲來。

  因為他腦海里率先出現的畫面是——

  遼國國宴上,包拯面無表情地為遼主念誦賀詞。

  而後的酒宴上,遼人讓酒他不喝,遼國歌伎跳舞他不看,甚至包拯在看到遼人有失禮數時,會怒噴遼國臣子。

  ……

  緊接著。

  趙禎將蘇良所言的「鄰國無友,善易被欺,大宋不是夏遼的錢袋子」那套道理講給了五人。

  杜衍五人,都是縱橫朝堂幾十年的老狐狸了。

  這番道理,他們怎能不懂。

  他們驚訝的是,官家對遼國的態度向來柔善,而今竟突然變得強硬起來。

  杜衍和吳育心中甚喜。

  他們心裡還是主張對外強硬一些。

  賈昌朝和陳執中則甚是不喜,他們不願再起爭端,只想做一輩子的太平官。

  至於三司使張方平。

  凡是可能會導致花大錢的事情,他皆不喜。

  趙禎說完後,賈昌朝便立即出列。

  「官家,臣以為不妥。自澶淵之盟後……」

  賈昌朝剛開口,便被趙禎伸手打斷了。

  「賈樞相,你忘了慶曆二年的增幣之事嗎?忘了遼國接伴使如何戲弄我國使臣了嗎?朕遣派包拯為正旦使,不是為了引戰,而是要讓我大宋之臣知曉,與遼人交往,無須低頭諂媚,你是彎腰太多,不會直著身子說話了嗎?」

  趙禎說到最後放大了聲音,語氣中明顯帶著幾分不悅。

  這讓賈昌朝甚是忐忑。

  往昔,官家可從未如此強硬地打斷過他的話。

  這時,杜衍慢悠悠地走了出來。


  「臣以為,官家此舉甚是英明。包希仁做事嚴謹,不管是論資歷、秩階、私德,還是在朝堂民間的官聲,他都是正旦使的不二人選!」

  「臣附議!」一旁的吳育立即拱手道。

  三司使張方平見官家心意已定,想起每年給遼的歲幣,不由得也站了出來。

  「包希仁老成練達,通曉軍事,若兼察邊事,確實是不二人選!」張方平也力挺包拯。

  陳執中向來都是以趙禎之意為己意。

  他當即也站出來道:「臣附議!」

  五位宰執有四位都贊同包拯任正旦使,賈昌朝再反對也沒有什麼意義。

  他也當即拱手道:「官家,臣亦無異議!」

  趙禎不由得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發現,自己若強硬一些,只要占著道理,這些天天撕扯大道理的臣子也不過是紙老虎而已。

  「那中書便擬旨吧,若還有反對者,便由諸位去解釋了!」

  說罷,趙禎便面帶笑容地離開了。

  杜衍等人再次一愣。

  近來,官家是越來越睿智,越來能掌控大局了。

  此事最難纏的不是他們。


  而是王拱辰、劉湜、錢明逸、李定那些人。

  若他們得知包拯將成為正旦使,絕對會上疏反對。

  這時。

  杜衍緩步來到陳執中面前,道:「陳相,你與王中丞、錢正言等人接觸較多,他們若上奏反對,此事便交給伱了!」

  說罷,杜衍便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

  杜衍為首相,說的又合乎情理,陳執中還真不知如何推諉。

  ……

  午後,知諫院包拯將任正旦使的消息便傳了出去。

  蘇良甚是歡喜。

  這說明自己對趙禎的說教已經起到了作用。

  而王拱辰、劉湜、李定、錢明逸等人皆是不滿,紛紛上奏表示反對。

  趙禎將這些奏疏全都退到了中書省政事堂。

  這時候。

  陳執中圓滑的處事天賦展現了出來。


  私下裡。

  他告知一些官員,官家任用包拯為正旦使乃有深意,意味著大宋對遼國的態度已發生了轉變。

  而在明面上,他放出話來。

  「誰若自認在形象、官階、資歷、禮儀、私德、名聲、口才等方面可遠勝包希仁,或能找出包希仁不適合擔任正旦使的缺點,可繼續自薦,言之成理,本相願親自為其寫舉薦書!」

  陳執中這一明一暗的兩道信息。

  既表明官家所需的是一名態度強硬的正旦使,又表明誰若想取代包拯,找出其過錯即可。

  大宋的一部分官員,無大能耐。

  但抓人小毛病而大做文章,卻是一把好手。

  但遇到包拯,這些人都啞火了。

  論形象,為國出使,長得一副歪果裂棗貌自然不行。

  但包拯身材魁梧,長著一副廉潔奉公的國字臉,頗有士大夫官員威嚴。

  除了外放的富弼、韓琦、蘇舜卿等人能與之相比,其他官員還真無此等威嚴。

  論資歷、官聲、私德,包拯更是朝堂獨一流的存在。

  而論口才。

  放眼整個大宋,能與包拯斗上幾個來回的,恐怕只有翰林學士歐陽修。


  但歐陽修私德有瑕,重文采而略缺氣勢。

  朝堂百官最怕與自己辯論的,還是包拯包希仁。

  包拯唯一被詬病的。

  就是過於耿直,不擅人情世故。

  但當下,官家需要的是能夠展現大宋國威的正旦使。

  包拯的這些特點,恰好成了最大優勢。

  一些出言反對的官員,不願得罪包拯,擔心若被包拯揪到錯,會被往死里彈劾,故而不敢再說話。

  還有一些官員,心中不服。

  日以繼夜,動用各種人脈關係尋找包拯的過失之處。

  連包拯的遠房親戚都打聽了。

  即使能捕風捉影,找到一些流言,他們也能風聞奏事,彈劾包拯一番。

  可惜,他們失望了。

  包拯還真是白璧無瑕,水火難侵。

  如同擁有著一副官場上的金剛不壞之身。

  簡直就是一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的銅豌豆。

  這些人不但沒有找出包拯的缺點,反而意外扒出包拯在地方執政時做過的許多好人好事。

  這在民間一時成了笑談。

  此事鬧騰了六七日後,官員們便都紛紛無奈放棄了。

  感謝書友托托耶、南洋大叔的打賞,非常感謝!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