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源於生活的頓悟 未來方向
2024-10-14 02:01:29
作者: 刀9
第196章 源於生活的頓悟 未來方向
上午陽光明媚。
李建昆五人跟隨林海,不緊不慢地走在一條山野土路上,前方人如長蛇,身旁還不時有人擦肩而過。
這些都是十三大隊的社員。
往這條路去的,皆不空手,有人扛著麻布袋或者蛇皮袋,有人拎著籃筐,背著竹簍,干「大買賣」的則挑著籮筐,少有些人推著獨輪車。
這些容器或運輸工具上,滿載著貨物,李建昆一路打量,無非就是蔬菜、大米、土豆等農副產品。
這年頭,港城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內地是斷代的,只因土地資源稀缺,才讓他們對內地的農副產品略有惦記。
路過的社員們同樣在打量他們,但並不稀奇,目光反而更多停留在林海身上,充滿艷羨。
繼續前行一段路程後,李建昆發現了簡易哨所,社員們紛紛掏出社員證,憑證通行。
他們五人註定是過不去的,所幸邊境交易地入眼可及,林海領著他們爬上一個小山崗,居高臨下打量,更加一目了然。
前方是一片開闊的山地,對面也有崗哨,外頭有巡邏的白人大兵。
在這塊山地約莫正好二分之一的位置,設有一堵鐵絲牆,向著兩側山嵐中蔓延,看不到盡頭。不過視野畫面的中段位置,鐵絲牆有一部分明顯「修剪」過,矮了不少,只有一人來高。
此時在這一段低矮的鐵絲牆二面,聚滿了密密麻麻的人頭。
一面是十三大隊的社員,一面則是港城那邊的交易人員,這些港城人身後,還停著七八輛麵包車或小貨車。
一簍簍或一袋袋農產品,被十三大隊的社員,高高舉過頭頂,送到對面,那邊地上擱著幾台磅秤,很快就能得出斤兩。
確認斤兩,驗貨完畢,那邊也會有東西塞過來,但往往只有一丟丟。
雙方在貨物體積上極不對等。
李建昆留意到有推獨輪車的社員,用整整四大筐蘿蔔,只換回一個筆記本那麼大的窄小盒子,裡面裝的什麼不得而知,他揣測著不是計算器的話,就是微型收音機。
旁邊小王四人目睹這樣的場景,情緒還算正常,但他的心裡早已感慨萬千。
這一幕濃縮了多少辛酸啊,不僅是現在,未來也一樣,我們沒日沒夜的工作,用辛勞和血汗得到的勞動成果,放到外面世界卻無比廉價。
而發達國家流水線上下來的工業產品,賣給我們則堪稱天價。
以前是落後就要挨打,現在是落後就要受窮,就要被人收割。
這個現在,甚至可以延伸至他重生前的四十年後。
這一刻,李建昆似有頓悟,自重生以來,他雖然一直賣力搞錢,也立志要賺很多錢,因為他深刻明白,未來是一個金錢社會。但他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產業規劃,只覺得什麼賺錢便做什麼。
他曾跟扛把子說,他要做一個實業家,這是內心的真實想法。
他想著,只要自己有錢,可以創辦很多很多公司,建設很多很多工廠,在自己賺更多錢的同時,也能解決不少人的就業,給國家創造稅收——
是的,他確實是這樣想的。
倒不全是因為心眼有多好,他覺得重活一輩子,總該干點有意義的事,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不然死了就死了,多年後完全沒人記得,在歷史上找不到半點痕跡,實在算不上活得有價值。
此時此刻,他的想法升級了。
他想,他或許有能力小程度上,改變未來世界的格局。
他要搞高科技!
這並非一句盲目的口號,誠然,咱們國家現在確實很窮,但其實在有些方面,還是有點牛批的。
許多後來人的並不知道,我國早在1965年就研發出了光刻機。
彼時確實還落後西方二十來年,但隨後的這十多年中,我們從未放棄追趕的步伐。目前我國第二代「自動對準分步投影」光刻機,只怕都在實驗室「下線」了。
因為明年,也就是沒剩幾天的1980年,它會公布出來,然後震驚整個世界。
再後面,在1981年,中科院半導體所,開始研製更加先進的「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並在同年成功研製出兩台樣機。
1982年,科學院109廠研製出了KHA-75-1光刻機,這款光刻機,保守估計跟彼時泥轟國的光刻機巨頭canon相比,最多也就落後不到四年。
1985年,機電部45所研製的分步光刻機,達到了漂亮國4800DSW光刻機的水準,而這台光刻機,漂亮國誕生也不過七年。
別問李建昆為啥這麼了解,在2020年代生活過的國人,誰不曾因為光刻機被人卡脖子,而憋屈不已,意難平?
他曾詳細查閱過這方面的資料,得知這些信息後,當時他同樣感到十分詫異,十分震撼。
那為何後面又衰落了呢?
他翻閱很多資料,找到了根源,一個讓人更加意難平的緣由。
只因在80年代後期,不知為何一種「能買為什麼還要造」的理念甚囂塵上,巴統突然放鬆限制了,有些國家願意賣給我們落後一兩代的光刻機。
對於當時的科技水平來說,完全夠用。
於是我國光刻機的發展陷入停滯。
然而當時嚷嚷這種理念的人,大概永遠想不到,後來人家不賣給我們了。落後十代的要不要?
當然了,還有一種陰謀論,其實他們一直都知道。
晶片也是一樣,既然咱們能把光刻機搞得如火如荼,那麼靠它製造的晶片,自然不會落下。
1979年,正是今年,魔都元件五廠和無線電十四廠,雙雙成功仿製出英特爾公司1974年推出的8080CPU。
而老牌工業強國德意志,則需要明年才能仿製成功。
由此可見,在晶片製造的核心領域,咱們這年頭窮歸窮,但照樣名列世界前茅,全世界只有漂亮國和泥轟國比我們先進個幾年。日後的何蘭光刻機巨頭ASML還不知道在哪裡。
所以說李建昆想在這個年代發展高科技的想法,並非空中樓閣,根基其實有。
當然了,也沒這麼簡單就是,目前的大環境,民營公司甚至無法落地,你私人去打光刻機和晶片這種科技重器的主意?
至少也要等到84以後,這是一個長遠計劃。
一切皆源於生活,只因眼前這段小插曲,激活了李建昆的思維,替他點燃一盞明燈,照亮了未來的方向。
僅此,這趟南下就不虛此行了。
「其實我們不願意跟不認識的港城人做買賣,瑪德,摳得要死。」
耳邊傳來林海罵罵咧咧的聲音。
他曾經用兩筐土豆,從對面換回五條絲巾,拿到鎮上賣掉後,除去土豆的成本,也就賺了一塊四毛錢。
人累得個半死。
「哦?那怎麼還這麼多人?」李建昆的思緒並沒有完全拉回,隨口搭話。
「有些年紀大的人吃苦慣了,不怕累,再說也找不到什麼其他事干,沒得辦法。有些是在那邊有熟人,雙方商量好的,那邊要什麼,他們來搞。或者反著來。這樣才有搞頭。」
林海說到這裡頓了頓,笑嘿嘿道:「我也有!」
李建昆心說聽你哥講過了,側頭看向他,饒有興致問:「那不是挺好嘛,不提其他,你專門往過販菜就行,對面接頭的人拿去賣掉,賺頭不老少啊,怎麼沒見伱捯飭?」
以內地現在的物價,再以港城對於農副產品的需求來看,即便真賣蘿蔔白菜也能發個小財。
內地蘿蔔白菜多少錢一斤?
兩分。
港城怎麼的不賣到折合人民幣兩毛的價格?
溢價十倍。
稱得上是優質生意。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