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69章 問題:李善長和劉伯溫,誰的能耐大

第69章 問題:李善長和劉伯溫,誰的能耐大

2024-10-14 04:40:07 作者: 顛沛人生
  第69章 問題:李善長和劉伯溫,誰的能耐大

  聞言,朱樉大惑不解:

  「林先生,您這話什麼意思?」

  「這些人不是獄卒,還能是啥玩意?」

  說到這,朱樉撓了撓頭,自言自語:

  「只是這些獄卒,確實看著有些陌生,原來咱熟悉的獄卒都去哪了?!」

  林澈看著面前有些犯迷糊的勛貴二代,失笑道:

  「還看不出來嗎?」

  「這些都是新來的,看這些人的身手步伐,和表現的氣勢,明顯訓練有素。」

  「他們只可能來自一個地方——軍隊。」

  「軍隊?」

  朱樉驚呼出聲。

  「不錯,只有軍隊才能培養這麼訓練有素的戰士。」

  「這你都看不出來,還一天到晚嚷嚷著要去北伐!」

  「就你這眼力勁,上了戰場也就是個炮灰!」

  聽林澈這一分析,朱樉仔細回想了一下剛才的情景,也感覺到了問題,不過依然有些疑惑:

  「這些人是從哪裡調來的?」

  「這還沒看出來嗎?他們都是來自親軍都尉府!」

  林澈肯定的說道,就差說出錦衣衛的名字來。

  只是現在的錦衣衛尚未成立,說出來這勛貴二代也不明白。

  「檢校?!」

  「可…這咋可能?」

  「陛下怎麼可能安排自己身邊的人,來詔獄當獄卒?!」

  「不合理呀!」

  林澈淡淡一笑:

  「有什麼不合理的?」

  「親軍都尉府檢校,皇上身邊專門干髒活的親信。」

  「秋後問斬前突然調了這些人進詔獄當差,說明詔獄將有大事發生,皇上這是提前做準備啊!」

  「你小子這時候要鬧事,不是往槍口上撞?」

  「伱是不是也想隨咱一起赴黃泉路啊?」

  這話一說,朱樉沒感覺什麼,倒是隔壁偷聽的朱元璋大吃一驚。


  沒想到林澈的眼光如此犀利,不僅看出自己安排的獄卒是軍人,更是直接指出是親軍都尉府的檢校。

  反觀。

  朱樉剛才在詔獄門口鬧事的表現,連自己將獄卒替換了都沒看出來。

  「這兔崽子,太讓人失望了!」

  朱元璋想像著朱樉的魯莽,搖頭不止。

  另一邊。

  經過林澈一番分析,朱樉感到心裡一陣發慌。

  「如果真如林先生所言,這些獄卒被父皇換成了檢校,不會是父皇專門針對自己的吧!」

  朱樉越想越覺得可能,父皇這一招也太狠了。

  這是一點不給林先生留活路啊!

  看著面前的朱樉一臉糾結,林澈走到他身邊,拍了拍對方肩膀:

  「你管詔獄換什麼人,都和咱們無關。」

  「你的任務是詔獄反省,等你家老爺子心情好轉,自然會放你回去接著當做你的勛貴少爺。」

  「至於我過了今天,就該上路了,臨走前咱多教你點東西,不枉這段時間對我的關照。」

  「說吧,你都想聽些什麼?」


  聞言,朱樉抓了抓腦袋,突然眼前一亮,腦袋湊過去:

  「要不…林先生給我講講為官之道?」

  林澈將伸過來的大腦袋,推了回去,沒好氣白了對方一眼:

  「之前,我給你講為官之道,你覺得沒意思,說什麼討厭朝堂上的爾虞我詐。」

  「咋的,哪根筋抽了,現在又想聽了!」

  「毛病!」

  朱樉嘴唇抖了抖,還是忍了沒說話。

  若不是大哥想要聽,他才沒興趣聽這個呢!

  聽說這官場上一天到晚,算計這個,算計那個,累都累死了。

  哪裡比的上拿刀子來的痛快!

  「其實,你作為勛貴二代,遲早是要進入官場的,學習一下為官之道,對你真的大有好處。」

  「雖然醒悟的有些晚,但終究還是醒悟過來了。」

  「那咱就給你說道說道這為官之道。」

  林澈抓起面前的茶壺,給自己倒了杯茶,開門見山道:

  「開講之前,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你覺得當朝大臣中,李善長和劉伯溫,他們誰的能耐大?」

  一聽這個問題,朱樉不屑的『嘁』了聲,隨即答道:

  「要我說,他倆誰都不咋地!」

  「一個是淮西集團領袖,一個是浙東黨的魁首。」

  「一個賦閒在家依然八面玲瓏,一個整天裝病,明哲保身。」

  「兩人都是建立大明的功臣,現在卻活成了兩大閒人。」

  隔壁朱元璋聽了朱樉的評價,情不自禁咦了聲。

  沒想到這兔崽子,評價還挺到位。

  李善長在洪武四年,就離職賦閒在家,但是人老心不老,人退心不退,依然是勢力龐大的淮西集團的真正領袖。

  連中書左相胡惟庸見到他都要叫一聲恩師!

  真可謂長袖善舞,八面玲瓏。

  而劉伯溫雖是浙東集團的魁首,卻一直小心謹慎。

  尤其前浙東集團骨幹楊憲發案後,劉伯溫便一直告病在家,很少上朝。

  典型的明哲保身。

  「能讓朱樉這個榆木腦袋開竅的,怕也只有這位林先生了。」


  朱元璋閉著眼睛,暗自感嘆。

  另一邊。

  對於朱樉這番見解,林澈沒有評價,淡淡說道:

  「朱二,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兩人的性格,但你不能否認他們的能力。」

  「後人拿他們比喻為漢初的蕭何、張良,為當今皇上的左膀右臂。」

  「李善長在內政後勤方面能力突出,功勞頗大。」

  「劉伯溫追隨皇上左右,獻計獻策,決勝千里。」

  「兩人屬於不同類型,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不好分出孰強孰弱。可是大明朝的建立,離不開這兩人的貢獻。」

  說到這,林澈喝了口茶,潤潤嗓子,繼續道:

  「下面問題來了,為何兩人功勞差不多,卻在洪武帝大封群臣時,兩人差距卻變得那麼大?」

  「一個冊封為六公之首,另一個卻位列三十六功臣最後一位,只封了一個誠意伯!」

  「一個食祿四千石,一個食祿只有區區二百四十石。」

  「兩者差距未免太大了!」

  「知道其中原因嗎?」

  此言一出。

  朱樉緊蹙了眉頭,思索起來。

  雖然劉伯溫中途入伙,又擔任過前元的官,但加入洪武帝的陣營後,所立功勞並不小。

  尤其給洪武帝提出的時務十八策,簡直給尚未明朗的形勢,指明了方向。

  在陳友諒率領八十萬大軍,進攻應天時,是劉伯溫舌戰投降派,堅定了洪武帝決戰的決心。

  更有在鄱陽湖水戰時,劉伯溫力勸洪武帝,棄主船改乘小舟,避免了船毀人亡的慘劇。

  蓋世功勳,加上救命恩人,卻在分封時,只封了一個二百四十石的誠意伯。

  的確是寒酸了些,甚至有些說不過去。

  父皇是多麼精明的一位皇帝,自己都能考慮到這些,他不可能沒考慮到。

  可是,父皇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朱樉陷入到深深的沉思!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