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長城的修與扒之論
2024-10-16 11:08:58
作者: 鹹魚之夢想
強徵令下達,沒有出現大家擔心的,百姓抱怨牴觸;沒有大家擔心的,朝廷剛剛樹立起來的信譽,再次崩塌的現象發生。反倒受到了所有百姓,發自內心的擁護執行。
原因很簡單,不單單是外敵入寇國破家亡,大家同仇敵愾。主要的是百姓們知道了,這次所謂的徵召令,朝廷依舊在最艱難的時候,實行僱傭制度。
而為了填補可能出現代役錢,給百姓的工錢不足,皇上停止了皇室所有的活動,皇上皇后每日的十菜一湯,削減到了八菜一湯,這怎麼不讓百姓感動?
而更讓百姓感動的是那些官員們,為了不再白白的奴役百姓,為了給他們湊足充足的工錢,大明所有的官員,不但體恤皇上,不要了今年的例行賞賜,而且捐出了自己一個月的俸祿。
一個月的俸祿,雖然對現在高收入的官員們來說,他們的日子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是對於百姓來說,卻看到了一個與原先不一樣的官員群體。
原先是不管天下如何洶洶,不管百姓如何,那些官員們都不遺餘力敲骨吸髓,何嘗為百姓考慮一分?
而現在他們不但不再敲詐剝削百姓,反倒寧願拿出俸祿,為僱傭百姓的工錢做補貼,這是何樣的改變啊?
淳樸的小民是最容易感動的,而若論天下誰最愛國,還是這些被高高在上者輕視的小民百姓。
在這上下同心協力之下,夠資格領取工錢的百姓拼命的工作,對得起並且要超額完成自己的任務。
即便是那些不夠條件被僱傭的百姓,也都義務出力,走向了修建防禦攻勢的前線。
整個大明北方動起來了,在這個時候,北方的大明沒有一個閒人,都在為抵禦外辱竭盡全力。
「我們的首要工程,就是在三月中旬前,修繕好整個東段長城。我們將利用長城,禦敵於國門之外,絕對不能讓滿清衝進來,破壞我們百姓穩定的社會,和安定富庶的生活。」
為什麼說要在3月中旬之前呢?因為據錦衣衛暗探回報,滿清發動的三國同盟會攻大明,是在三月二十日。
為什麼這樣的日子如此準確呢?
因為在古代,戰爭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素有國之根本在祀在戍。
每一次大的戰爭開動之前,都要有一番隆重而繁瑣的祭祀問天儀式,需要得到老天的承認,更需要老天給他規定出發動的日子。這樣才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這件事,早在年前的時候,多爾袞攜順治,就已經開始祭告天地祖宗,請求神明的指點。
同時,這一次的戰爭,與往次對大明的戰爭在本質上不同。
往次對大明的戰爭就是劫掠,整個大軍,那是走哪吃哪,而且還要吃完還拿,根本不需要後勤物資的隨軍補充。
在經過了兩次和呂謀的對戰之後,終於讓大清的君臣明白了,戰爭中後勤物資的關鍵所在。
他們放棄了當初還鄙視中原的軍隊,為什麼每一次戰爭,都要冒著被敵方截獲後勤的風險,在後方向前線運輸糧草物資,這種愚蠢的行動。
結果在上兩次的戰役中,他們就被深深的教育了。這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已經不是強盜集團了,而是一個真正的國家了。一個國家發動的戰爭,和一個強盜集團發動的戰爭,在本質上的區別了。
為此,多爾袞不但要徵求老天爺的同意指示,還要募集這場規模龐大戰爭的充足後勤補給。
七十萬人一天的吃喝拉撒,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每日消耗都是天文數字。
尤其是從遼東向長城一線運輸糧草物資,那漫長的道路,所需要的車馬民夫更是達到了百萬的數字,就是這車馬民夫的消耗,其實比前線軍隊消耗的數量更加龐大。所以他必須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
這樣的戰爭動員要想保密,那絕對是不現實的。
更何況在這個年代,人們還沒有保密的切實意識。不但對這樣的戰爭不加以保密,反倒是出於動員和提振民心的角度出發,還要大張旗鼓的宣傳。
就比如說在北宋,金國圍困汴梁,宗哲準備帶兵偷襲金國的大營。
結果天剛黑,整個汴梁城的居民百姓,就都跑到了城頭,站在城牆上敲鑼打鼓,預祝偷襲的將士馬到成功。
這就足可以說明,在古代保密意識的缺失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天氣的問題。冬天的時候草原上朔風呼嘯,能凍死人的。同時他們也想在春暖花開的時候,發動對大明的戰爭,用來破壞大明春耕生產,消耗大明的實力。
以上種種原因,就給了呂謀的大明三個月的準備時間。
「三個月對我們來說,修繕加固長城,雖然時間緊迫,但也已經足夠了。這一次我們要將長城打造成一個堅固的防禦體系,將敵人擋在長城之外。讓古老的長城,再一次成為我們漢人堅固的保護屏障。」
對於呂謀這樣的說辭,坐在下面的吳三桂和齊飛,對他這種出爾反爾的論調錶示了極度的鄙夷。
想當初你第1次跨出長城,進入草原的時候,可是當著大家的面評價這個長城,說是什麼對敵人的防禦作用沒見起到多少,卻成了限制漢人對外發展的藩籬。你可是信誓旦旦的說,在你有生之年,一定要扒了他,解除害人對疆域拓展的禁錮繩索。
結果現在你又這麼說,你到底是想扒還是修?你還靠不靠點譜?
面對著兩個人充滿鄙視的眼神,呂謀一笑,大言不慚的道:「在我們弱小的時候,我們需要長城守護,而當我們強大的時候,長城就是阻礙我們發展的牢籠。一切事物的作用,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代和局勢的發展而變化,就比如——」
就比如後世大家不斷爭論的,當新中國決定拆除北京城牆的時候,那些學者們以及後世人云亦云的人,都對當時的決定加以大肆批判。認為那是對古建的破壞,是對古文明的殘忍摧殘。
咱們不說一段城牆有什麼古文明價值,全國各地這種城牆有的是,根本就不足為奇。
但是如果不扒了北京的城牆,那麼北京未來發展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就會被限制禁錮,那對經濟交通的發展就是一種災難。那就沒有現在繁華的世界級大都市的北京。
當然有人說,當時的梁先生是想保留古老的北京,而在古老北京之外建設一個新的北京。
我不說這個想法切實不切實,就是現在你看看印度的德里和新德里,你就可以看到了中間的尷尬。
德里作為古城,根本沒有發展起來,而顯得一片破敗不堪。
而新德里的發展,卻又沒有了固有的文化底蘊,顯得輕浮浮躁,根本與大國首都不相匹配。
從這一點大家要反思,到底是一群文人的目光長遠,還是偉人的心胸廣大了吧。
「所以,我們這次,不但要動用最少50萬的民夫,而且全軍將士也一起參與,我的口號是,修我長城愛我中華。諸位打錢。」
其實整個長城並不需要全部加以修繕,只要修繕完整從薊州鎮,到宣大的防線重要的幾個關口,駐紮大軍就行了。
其他險峻群山上的長城,其實不是防備人,而是防備戰馬的越過。
敵人可以翻越長城,但馬過不去啊。
而一旦滿清的大軍放棄戰馬越過長城,呂謀還求之不得呢。北方漢人對那羅圈腿,離開戰馬幾乎就寸步難行的滿蒙人,那是有一個殺一個,都不帶費力的。
所以說,自古長城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作用,不是防備敵人,是防備敵人的馬。這下,大家看到本質了吧。
所以,其實明軍只要牢牢守住,從薊州到宣大之間的四關十一口,就能讓滿清七十萬大軍不能寸進。(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