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矮莖稻

2024-10-16 13:47:59 作者: 彼更
  第19章 矮莖稻

  白天上班,慕雲恢復了狀態,不再想其他事情,專心做實驗,培養強體藥劑原材料。

  這些原材料,有的是通過細菌發酵得到,有的是幹細胞培養得到,只要逐漸量產,那麼,藥劑就會逐漸提高產量,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接下來就是藥劑帶來的社會問題,糧食,能源,環境等等。其實,即便沒有強體藥劑,藍星上也存在著糧食,能源,環境等等危機。

  晚上八點,慕雲開始靜坐,十分鐘,大腦中光亮出現,周圍漆黑一片,微微的光亮旁,希爾正望著慕雲。

  「晚上好,慕雲,昨天怎麼沒來?」

  慕雲尷尬道:「喝酒了。」

  「感情問題?」

  「嗯,不提了,其實也沒什麼,現在沒事了,大哥,智能機械人的關鍵是什麼?信息太多了,我研究了這麼些天,感覺還沒抓住重點。」

  「關鍵問題?我想想啊,第一是運算速度,第二是存儲空間,第三是對人的模仿,第四是彌補人的不足。」

  「哦,謝謝大哥,我再去看看。」說著,慕雲凝視希爾身旁,幾分鐘,嗡,站到希爾房間。那長得和慕雲一樣的生化機械人正躺在一旁的活動床上。

  慕雲過去,控制那生化機械人,站起來,去瀏覽科技資料庫。

  慕雲搜索:「智能機械人運算速度和存儲空間技術。」

  數據:「智能機械人,受體積和材料限制,運算速度和存儲空間是有限的。解決問題突破口在超距離信息互動技術,目前採用混場通訊技術。混場通訊是利用量子糾纏,製作相互聯繫的電路模塊,由混場晶石薄片、集成電路和場電路組成。通過這一技術,可以建立智能機械人和主伺服器的超距離聯繫,實現運算和存儲空間的伺服器支持。不管智能機械人離開多遠,都能與主伺服器聯繫,獲得支持。」

  慕雲接著搜索:「智能機械人模仿人類技術。」

  數據:「第一,定位技術,包括時間定位,空間定位,社會關係定位,行為定位。比如,一個人從睡眠中醒來,他首先做的就是定位,我是誰?我在哪?現在是什麼時間?我現在要做什麼?之後我要做什麼?

  這時,人的頭腦中會有一張立體的地圖,隨著時間推移,會繼續給自己定位,給其他相關的人、地點、事物定位,也就是,我現在在哪,某人在哪,某地在哪,某物在哪,我應該怎麼做,從而完成各種行為。

  第二,識別技術,涉及到觀察和思考。比如,人看到一盆花,首先是,我有必要去觀察這盆花嗎?如果沒必要,忽略,如果有必要,那開始觀察,外觀如何,以前見過嗎?有花名嗎?如果陌生,可以向人請教,查詢資料介紹,或者存疑,定性為未知花卉。從另一個角度,人還會想到,這花是誰的?我的,他人的,還是公共的?我需要對這盆花做些什麼?

  第三,行為技術,人的行為紛繁複雜,並且遵循一定規則,包括邏輯,法律法規,道德規範,民族風俗,個人喜好和習慣等。智能機械人要有自己編寫行為程序的能力,同時還要有約束行為的程序,對不合理的行為加以否決。

  第四,學習技術,包括學習新的方法,學習新的行為,學習語言表達,學習自然和社會常識,學習新的法律規範等等。

  第五,交流技術,人可以與他人交流,比如,人遇到另一個人,首先還是觀察,認識嗎?他是誰?我有必要與他交流嗎?如果沒必要,忽略,如果有必要,那就去打招呼,然後根據目的,組織語言。」

  ……

  接下來,慕雲又瀏覽智能機械人其他技術,如運動系統,材料運用,平衡系統,算法等等。

  之後,慕雲搜索:「矮莖作物。」

  數據:「矮莖作物,適用於宇宙飛船立體農業生產,需要使用植物株高調節劑。立體農業就是建造多層置物架,每層放土壤托盤,種植作物,採用人工光照、人工控溫、人工調節空氣成分和滴灌技術。」

  慕雲根據這矮莖作物數據,琢磨藍星立體農業實驗計劃:首選實驗用地,是土地貧瘠的地區,比如鹽鹼地,沙漠,凍土帶等等。農業生產建築物,是高十五米的大棚,內設二十層置物架,每層高60厘米,放置土壤托盤,種植水稻,使用植物株高調節劑,控制水稻株高30厘米,不改變水稻基因,採用人工光照,人工控溫,人工調節空氣成分,滴灌。理論上,一畝建築面積,相當於種植十畝良田。缺點,成本高,耗費能源多。

  能源?怎麼解決?慕雲繼續思考。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