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朝局變化
2024-10-16 17:58:15
作者: 黯淡星L
第512章 朝局變化
雒陽。
劉辯接到來自幽州的戰報時,完全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局面。
他近些年專注內政,還沒騰出手去讓周邊的惡鄰們感受一下爸爸的溫暖,誰曾想高句麗人竟然自己送上門了?
朝會之上,太尉皇甫嵩正親自說著遼東的情況——「今護烏桓校尉雲已占高句麗之都國內城,是去是留,還未有定!」
等到皇甫嵩說完,一些才知道此事的大臣們紛紛激動起來。
雖然他們大多數連高句麗在哪個地方都不知道。
自詡清高、向來喜歡噴人的侍御史孔融這一回罕見地唱起了讚歌:「高句麗自取滅亡,帥師以伐不道,此大義也!」
實在是趙雲幹得太漂亮了。
高句麗主動挑釁,卻連國都都被打沒了。
乾淨利落,師出有名,堂堂正正。
議郎何顒則道:「陛下,臣以為,既然已經占據了國內城,不如趁此機會遷玄菟郡於舊地,此本就是漢家領土也!」
此話一出,瞬間得到了許多朝臣的贊同。
劉辯看著這一幕,何顒的主動發言並非他所安排的,但其態度確實是他所樂見的。
在一片歌功頌德聲中,司空楊彪猶豫了半晌,終究還是決定站出來說話——「陛下,若要復玄菟郡,所需錢糧無算。」
「而如今各處生亂,還需慎重。」
然話音剛落,自覺終於揣摩對了皇帝心思的董卓立刻反駁道:「臣以為不然……」
「自去歲開始度田,中間雖有波折,但官冊之上,田畝、人口的增長卻不是假的。」
「各處雖有亂,但大都是小亂,難以影響夏收與秋收大局……但凡沒有天災,以臣估計,今歲國庫歲入可超孝桓皇帝時六十億錢!」
此言一出,朝臣們皆是振奮。
這說明什麼?朝廷不差錢了!
其實單論度田,他們的中大多數人都稱得上利益受損,但他們之所以能忍著,除了被皇帝的鐵拳壓著不得不忍之外,還有一大原因——眼看著漢室中興盡在眼前,誰還沒個以治世能臣青史留名的想法?
或者趁此機會帶著家族發展壯大——君不見盧植,雖然因年邁近乎退隱辭官,連朝會都不參加了,但他那兩個兒子盧槿和盧暢分別成了黃門侍郎和守宮令,前程似錦。
在盧植之前,有幾人知曉涿郡盧氏?可在盧植之後,只要盧氏別在對後輩的培養上出問題,將來未必不能再出幾個三公。
財產上受了損,那就在仕途上拿回來。這是朝臣們現在最樸素的願望。
眼見著朝臣們意見商討地差不多了,劉辯總結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昔日玄菟郡內附之後,郡中之事歸遼東太守所治,今既復置舊地,當另任太守!」
劉辯此言一出,算是給去留下了定論,便是不可能親自前往的公卿們聞言也是心有意動——他們不願去,但門生故舊可以去啊!
可以想見的是,玄菟太守是個需要面對極大挑戰的官職,畢竟趙雲雖打敗了高句麗人,卻一時無法扭轉玄菟郡舊地內高句麗人與漢人的力量對比。
但另一方面,這也就意味著新的玄菟郡會有不知多少戰功等著新太守去拿。
「陛下,臣願往玄菟郡,為君分憂!」
劉辯聽到這響亮的聲音,一瞧,原來是你——孔融。
他忽然明白為什麼剛開始時孔融這麼高調地唱讚歌了。
但孔融,真不行。
不用劉辯否決,何苗就迫不及待地說道:「陛下,玄菟郡地處特殊,須得有精通軍略之人為太守。臣之長史樂隱允文允武,為一時之才……」
樂隱是牽招的老師,算是何苗最信重的屬官了,雖然沒有坐鎮一方的經驗,但能替何苗管理好大將軍府,能力還是有的。
不過何苗願意將他推出來,是希望讓樂隱有個更好的前程嗎?
劉辯習慣性的思索著,面上則不動聲色,繼續聽著朝臣們的發言。
放在平時,朝臣們大概都願意給大將軍一個面子,但眼下的玄菟郡太守非比尋常,並非可以輕易放手的。
最近最是得意的董卓說道:「陛下,大將軍長史雖通武略,卻並未真正領兵作戰過。臣以為,以玄菟郡之局勢,宜先以遼東、玄菟之能軍者為太守,以便安百姓之心,又利於平息禍患。」
董卓知道皇帝應該忌諱他與舊部聯繫,是以這次他舉薦的並非他的舊部——「遼東人公孫度,先為玄菟郡人,後歷任尚書郎、冀州刺史,因治下有謠言而被免官。其刺史任上,曾率軍平叛,又久居遼東,頗得人心。」
「近十幾年來,公孫度雖未為官,但仍心念國家,度田之時,乃吏民之表率也!」
公孫度?
劉辯想著,現在這局勢,即便給公孫度成為玄菟郡太守的機會,他也做不到割據一方。
只是這樣,遼東公孫氏的勢力是否過於強大了?
劉辯將公孫度列為待定的選擇,繼續聽著。
有了董卓打頭,其餘大臣皆一一舉薦起來。
比如楊彪就舉薦了北軍校尉中的王匡,劉辯記得,兩人之間隱約有些姻親關係,近年來的確有不少交流,很合理。
崔烈、黃琬、袁術……這些來自不同郡國的大臣,說著那些與他們有關聯的名字。
由此,劉辯也能藉機一窺朝中的人事關係。
未久,太尉皇甫嵩舉薦道:「陛下,高句麗情況複雜,然臣以為,對其最了解的,當屬趙子龍。」
「竊以為可以趙子龍為玄菟太守,至於護烏桓校尉,則可另做他議。」
當初趙雲曾跟著皇甫嵩在涼州打仗,很得皇甫嵩的看重。
劉辯聽了,也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覺得趙雲只是個能帶兵打仗的將軍,竟沒考慮過立下大功的趙雲。
這年頭文武的界限很模糊,且玄菟郡對武功的要求勝過文治。
劉辯看了看群臣已經把想要舉薦的人說的差不多了,蓋棺定論道:「准太尉所言!」
但對於護烏桓校尉的爭執,遠沒有玄菟太守來的激烈,如今幽州北面的鮮卑和烏桓都很和平,護烏桓校尉立功的機會並不多。
在下朝之後,經過尚書台提供的人選篩選,劉辯將之定為了曾受楊彪舉薦的王匡。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