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刻書大佬
2024-10-21 16:50:17
作者: 無相黃葉
第6章 刻書大佬
福建建陽陸路連接江浙和江西,地形多山,在農業時代經濟比較差。
自從南宋朱熹到此講學以來,建陽人從刻印朱子講稿開始經營印刷業,依靠成本優勢漸漸承接江南和江西溢出的印刷需求。
時稱「書棚到處貪翻刻,俗本麻沙遍學堂」。
建陽書和麻沙刻,是此時讀書人眼裡廉價書籍的代表,當地已經形成了印刷產業鏈,有不少印書世家。
其實這幾年建陽書坊的經營一直面臨很大的競爭,競爭的對手就是在江浙新晉崛起的書商們。
嘉靖以來印刷業大興,江浙書商雖然用工成本較高,但是因為江浙的讀書人更多,就地印刷就地販賣,省下了運輸費用,所以稍稍價格高的書籍都有成本優勢。
這種情況下建陽的書坊主們只能開始改變經營方式以求自救。
三台館主人余象斗就是箇中翹楚。
余象斗的父親、叔祖全都是有名的書坊主,他也是讀書人出身,考中過秀才。
六年前余象斗的父親過世,他放棄科舉繼承家族的刻書事業,除了接手父親的雙峰堂,又創建了自己的三台館書坊。
然後這廝就開始了騷操作。
余象鬥成立三台館書坊之後先是繼續印科舉參考書。
過去雙峰堂的科舉書文字拙劣、諸子的名目起的相當俚俗,銷路不好。
余象斗深諳營銷之道,他接手書坊後通過金錢關係直接請來當科的會員、狀元掛名編撰。
他把自己的科舉參考書命名為「品萃」系列,提高格調,又在書籍扉頁上自誇「廣聘縉紳諸先生」吸引顧客。
這年頭的書店可沒有提供讀者預先看書的便利,翻了兩頁之後如果不買店家就要趕人。
而余象斗的品萃系列在一系列操作後就專門用來騙那些看著封皮和印刷質量便購買的顧客。
顧客往往不知內容,購買回去才發覺上當。
余象斗靠此生意穩定書坊,也把「品萃」的名聲敗光了,之後余象斗又推出「正宗」系列,同樣的套路換一個名字繼續撈錢。
積累了資本之後余象斗又開始進軍小說印刷。
這年頭百姓愛看小說,但是小說作家的寫作數量並不夠。
余象斗發現這年代許多百姓都喜歡買公案小說,但是公案內容稀缺,於是余象斗就去買通衙門裡的師爺收集真正的案件卷宗,直接把這些案件編纂起來推出了一本《皇明諸司廉明奇判公案》,宣傳是本朝時事公案,上市售賣。
讀者當做小說買回去仔細一看才發現書中全都是複雜的判案內容。
但卻錯有錯著,這類判案書比起公案小說別有風味,反而獲得一些厭煩了公案傳奇小說的讀者讚譽。
接著余象斗又用類似的套路收集神仙和古人的故事編成合集,出了一系列編本小說。
這些書的內容大多數是從其他的書本之中摘抄來的,普遍還有刪減,類似於後世的精編版小說。
這種書如果放在後世銷售絕對會被罵坑爹。
可是對於此時普通百姓來說,買一本書就能得到許多的故事,卻是非常值,再次獲得成功。
接著余象斗又發現此時市面上一些名家點評的小說傳閱很廣,於是就刊印點評本作品。
找不到名家合作,余象斗就自己上陣點評《三國》《水滸》,這廝許多點評都不如何高明,但是勝在量大。
余象斗給書中加上大量點評文字之後原本只有二十五卷的《三國》硬生生被他湊到三十五卷,於是堂而皇之加一半價格售賣。
這貨還是第一個在書坊主中通過自己的圖像來宣傳形象的人物。
他的圖書里專門會開出一頁刻上自己的畫像,並標明「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圖」,目的只是在購書者心中留下自己的品牌形象。
靠著這一系列套路,余象斗接手家族書坊不到十年就將三台館和雙峰堂都經營成了建陽一流的書坊,每年要刻十幾部書,養著大量作者、校勘先生和工匠。
三天後,王文龍來到了雙峰堂書坊。
一路走進余象斗的書房,王文龍四下打量。
余象斗雖然是個書商,但是卻學著名士的品味,書房外文士往來,書房兩邊廊柱上掛著對聯,「一輪紅日展依際,萬里青雲指顧間」,對聯雖然不太工整,但是卻豪氣干雲。
書房正中掛著一個大匾,上面筆鋒遒勁的寫著「三台館」三字。
鄧志謨為兩邊介紹之後,余象斗驚訝說道:「想不到王小友如此年輕。」
王文龍穿越之前已經二十五歲,作為後世人,生活條件和保養環境都比這年代的人要好太多,本來看起來就比此時的同齡人要年輕,加上王文龍自小身體就強壯、皮膚也不錯,總之他現在的模樣,放到余象鬥眼里也就是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
余象斗原來以為能夠寫出《儒林外史》的作者多半是個歷經沉浮的老學究,看到王文龍如此年輕自然是眼前一亮。
王文龍和余象斗見禮後從褡褳里拿出一沓厚厚的書,「余先生,這是這幾日我寫的後續內容,請余先生過目。」
「好,請兩位稍待了。」
余象斗讓自己的僕人給兩人看茶,然後便自己接過書稿坐到書桌前仔細的閱讀起來,王文龍和鄧志謨兩人則在一旁靜靜等待。
四回之後儒林外史小說的故事完全展開,嚴監生、婁少爺、馬二先生,一個一個頗有諷刺意味的人物,讓余象鬥眼前發亮。
讀完前二十回的稿子,余象斗點頭笑道:「先生真是才氣斐然,《儒林外史》寫市井人情,用筆諷刺,超過此時別家說部遠勝。」
王文龍點頭說:「不敢承受如此誇讚。」
余象斗說了說此時書坊裡面收稿子的稿費情況,然後又問王文龍這書有多少回。
聽說《儒林外史》只有五十六回,余象斗有些不太滿意,詢問王文龍:「能否增加一些內容?」
這年代的小說章回總要到八十、一百或是一百二十回為善,五十六回確實有些太少了。
王文龍搖頭說道:「大綱我已經定下,而且先生若是要印這本書,我有一條要求,就是不許隨意刪減增添。」
王文龍可是知道余象斗這人編書的風格,如果不說出這條件,他肯定直接把五十六回的《儒林外史》胡亂增添,找幾個寫手湊到八十回出版。
余象斗想想問道:「我若出成點評版,或是在書籍後面增加一些時文內容,先生可是同意?」
想到出點評版也不會損害原文的內容,王文龍點頭說道:「只要不更改小說正文就沒問題。」
余象斗這才滿意,他主動提價:「我便按照每回十兩的稿費給先生開價,等先生寫成書稿便即收購。」
之前王文龍已經從鄧志謨那裡了解過此時作者的收入水平,此時一回原稿就能賣到十兩銀子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價格。
於是王文龍點頭道:「如此甚好。」
這錢必須要等到他把書本完結之後才能夠收到,這時人買小說可沒有看連載的習慣,肯定是要買全本的。
但對於王文龍來說這也就是再忙個十來天的事情,前後不到一月能夠有五百多兩的收入。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