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那些年少輕狂的愛情> 第十三章最好的格局是做好當下的自己

第十三章最好的格局是做好當下的自己

2024-09-13 18:24:10 作者: 千樹
  「做人第一步要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顧好家人,第三步要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第四步為族群發聲,第五步為國家爭榮譽。隨意顛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1

  朋友有個老同學人稱陶哥,是做建材渠道業務的,為人豪爽,平素喜歡呼朋喚友,高談闊論。跟著朋友,我也與陶哥同桌吃過幾次飯。

  陶哥口才極佳,精力旺盛,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某段歷史隨口拈來,時政熱評、地產教育各種話題出口成章;總之,有他在的場合,不用愁冷場,兩三個小時的飯局,他一個人能從開餐前,說到杯盤狼藉後。

  有時陶哥氣憤,我國的霧霾問題,是多少問題堆積起來的隱患。

  有時陶哥會哀嘆,韓俄朝局動盪,美國那個「化生子」又蠢蠢欲動了……

  朋友說,陶哥啊,那是滿嘴跑火車的主。

  我斜睨他一眼,你這是瞧不慣別人比你會說吧,朋友嘻嘻一笑,沒有辯駁也沒再多提陶哥的事。

  隔了沒多久,我從朋友那得知,陶哥離婚了。原因有多方面,歸根究底是兩個價值觀悖離。陶哥的妻子原來在某事業單位上班,經過陶哥一竄掇,辭了職,與他做起了小買賣,做了幾年,維持生計之外略有節餘,但離陶哥原本構想的大賺一筆、然後開公司買大房子買好車走向人生巔峰的目標相差甚遠。

  陶哥坐不住了,提議將店子轉讓,去其它城市謀生,再大幹一場。她的妻子本來舍掉了事業單位的工作心有怨氣,現在自然不同意,兩個人天天商議談判,最後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乾脆分道揚鑣。

  聽朋友和我說起這些時,我說陶哥志向遠大,也許是下一個劉強東、馬雲什麼的也說不定。朋友笑笑,帶我去了一個早餐攤吃粉。在那我見到了陶哥的父母,那是一對年過花甲的老人,頭髮花白,身材微有些佝僂,勤勞和氣地在攤位前忙碌著。

  朋友說,陶哥的父母每天一大早就會在學校附近支起早餐攤,賣粉和小籠包什麼的,賣了有十來年了。陶哥雖然三十好幾,人到中年,一直沒有什麼積蓄,當年遊說他前妻從穩定的工作中辭職、與他一起開店時的啟動資金,還是父母起早貪黑賣早餐攢起來的。

  這下輪到我沉默了,平時只聽陶哥滔滔不絕地針貶時弊,常常一副對「國人劣根性」深惡痛絕的樣子,很少聽他談及工作與家人。

  想起心理學上提到過某類人,常常在公眾前以各種言行拔高自己,塑造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卻迴避現實生活中具體的艱難。

  看《教父》,對裡面的人生觀也深有同感,做人第一步要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顧好家人,第三步要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第四步為族群發聲,第五步為國家爭榮譽。

  事實上作為男人,前兩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圓滿,做到第三步堪稱偉大,而隨意顛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

  2

  你不要和我說,這是格局。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格局這個詞,就和情懷、美顏一樣,簡直成了當代社會的略雅一點的「三俗」了。

  幹事業要講格局、做人要講格局,就連喝碗稀飯都要講到格局,仿佛不知道格局這個名詞,就是件羞恥的事;沒有格局意識的人,就不配活著。

  事實上,一個連自己都沒有好好安身立命的人,又何談家國大事;一個連自己家人都不能好好照顧好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對國人進行批判呢?

  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格局,是先做好當下的自己,心懷遠方,目標堅定,卻不急於求成,不好高騖遠,將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好,猶如一顆鑽石,經歷過打磨前的削皮戳骨,終將閃亮。

  而沒有經過好好沉澱、積累的所謂格局,可能成日裡都在雲裡霧裡飄著,不知今昔何昔。

  除了類似陶哥這類誇誇其談者,現實生活中也不乏一些真的很有才華也很有格局的人。

  工作後,熟識過幾個高校教授,他們學識淵博,很有思想,無一不在各自的領域裡長袖善舞,做出過一定的貢獻。他們少年奮發苦讀,潛心向學,也曾立誓成為某個行業的佼佼者,在某個學術版塊取得非凡成果。

  但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物慾的強烈需求與關注度,他們也難免受到了刺激與影響。聽到他們一些抱怨的聲音,自己辛苦做學問幾十年,一個月的工資抵不過一些老闆的一餐飯錢;還有一些懷才不遇的哀嘆,在我國一些顛覆性的學術觀點是很難得到認同的……

  如此種種,不滿、疲憊、放任……有些竟漸漸變成了燈紅酒綠的逐流者。

  當我在慨嘆這種現象時,有一個朋友說的話讓我醍醐灌頂,不管外界環境怎麼變化,重要的都是個人的選擇,抱怨與自我放棄從來解決不了問題,更不會得到尊重;相反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持之以恆地自我堅守,耕耘好它,收穫有一分便多了一分。

  全國房企前十強,地產項目全世界開花的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當初只是一名承包建築工地的包工地,因為市場不好,開發商攜款跑路了。他欠著眾多工人的工資沒辦法給,只好收下了政府沒收的這塊爛尾工地,硬著頭皮扎進了房地產市場,不承想這一紮就享譽了世界。

  當年的楊國強未必有多大的格局,開發商跑路的時候,他只想想辦法付了工人的工錢;承包了那塊被中途放棄的工地時,他也只想把這個項目儘可能地開發好,能賣得出去,快點還工人錢。然後這個項目做好了,還了錢,便想著可以再做好一個項目啊,再賺點錢……

  結果就是這樣一個個的做好,便成就了後來世界化的碧桂園集團。

  3

  張嘉瑋在寫的文章里說了一個觀點,「所有被實現的一生所願,最初都可能只是孩子氣的幻想」,例舉了女畫家瓦拉東的勵志故事。

  殊途同歸,當我認為最好的格局就是做好當下的自己時,了解到前任BOSS畢生的經歷,更讓我對此篤信。

  我的那位老闆也姓楊,農家子弟出身,曾經是省礦山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師。五六十年代的重點本科生,在當時的十里八鄉都是很不了起的身份。

  家鄉的親友、父老鄉親認為他本事了得,他在礦山研究院工作的十餘年期間,隔三岔五有人托他安排工作。

  可是他自己心裡清楚,自己只是一名工程師,哪裡有那麼多工作可以安排?後來求他找工作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焦慮無奈的時候,突然靈機一動,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安排很多人的工作,就是自己當老闆,創辦公司。

  於是奔著幫鄉親安排工作的想法,他與妻子辭了職,取出銀行攢了十來年的工資積蓄,從一個生產鑽頭、鑽具行業的小工廠做起,由最初的幾十個自家親朋好友組成小團隊,歷經十來年的發展,現在他的企業已經成為湖南首屈一指的行業名牌,不僅全國暢銷,在歐美、非洲等地的外貿也做的風生水起。

  現在他的企業擁有五六百名員工,早已實現了當初能更可能地幫助更多親友鄉鄰就業的心愿,許多在他企業工作的員工,一做就是十年八年,許多人帶著全家老小在城裡置了業安了家,完全可以說是他造福了一方鄉鄰。

  這位楊總,我也在他手底下工作過一段時間,對他的脾性有所了解。事無巨細他都要求精益求精,別說生產上的,就連他自己喜歡讀書,讀書剪報就做了厚厚的三大筆記本,每篇剪下來的文章都畫了重點,寫了讀後感,每年在出公司內刊時選用。

  我發現老一輩人群中但凡有點小成績的,都是那種做什麼事都會盡善盡美、講究做到極致的人,這一寶貴品質,在浮躁的年輕人當中包括我自己,都很少做到。

  活在當下,做好當下的自己,並不一定開始就想得很長遠,伴隨著能力的漸漸增大、事情的良性發展,開始做更大範圍的考慮,我想這也相當於一個人的好格局。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