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土戰爭

2024-09-14 04:36:41 作者: 蕭楓
  俄土戰爭指反對土耳其在巴爾幹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和近東地區的國際矛盾激化而引起的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從俄國方面說,客觀上是具有進步性的。土耳其則是為確保其在巴爾幹的軍事封建統治,而極力鎮壓巴爾幹各民族爭取獨立的鬥爭。俄國政府始終支持這些民族的解放運動,同時打算在巴爾幹恢復由於克里木戰爭而喪失的威信和影響,並徹底解決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自由通航問題,以適應俄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開始,沙皇政府打算通過外交途徑給予巴爾幹各民族以援助。但是,它提出的對斯拉夫人實行集體保護的建議卻遭到受奧匈帝國支持的大不列顛的反對。隨後,歐洲列強又根據俄國的倡議提出了讓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和保加利亞實行自治的建議。1877年4月初,土耳其政府根據大不列顛的旨意,拒絕了這一新建議,俄國政府遂於4月24日對土宣戰。1877年5月21日,羅馬尼亞宣布加入俄方;隨後,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亦加入俄方。

  戰爭開始前夕,俄國展開2個集團軍:多瑙河集團軍和高加索集團軍。俄國將軍斯托列托夫指揮的保加利亞民團加入了多瑙河集團軍;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奧謝季亞等地的民團加入了高加索集團軍。俄多瑙河集團軍與阿布杜爾-克里姆-納季爾-帕夏指揮的土軍對峙,高加索集團軍與艾罕默德?穆赫塔爾?帕夏指揮的土軍對峙。俄軍在軍事組織、部隊訓練、指揮人員的素質以及部隊士氣諸方面均較土軍占優勢,但在武器裝備的質量上卻不如土軍,因土軍武器來自英德美三國。

  宣戰之後,俄多瑙河集團軍各部隊即開始向進攻出發地域——多瑙河運動。但由於鐵路運輸落後和河水泛濫,拖延了渡河時間,到6月22日,俄軍多瑙河下游部隊才在加拉茨和布賴洛夫強渡了多瑙河。6月27日至7月2日,德拉戈米羅夫將軍指揮的步兵第14師以及跟隨其後的集團軍主力在吉姆尼察地區也相繼渡過該河。多瑙河集團軍從西斯托沃地區的登陸場兵分三路展開進攻:西路部隊進攻尼科波爾和普列夫納;東路部隊進攻魯舒克;先頭部隊進攻巴爾幹山口。約有7萬人留在戰場接近路作為預備隊。由於俄軍兵力不足、兵力配置不當和指揮失誤,致使戰期延遲。西路部隊占領尼科波爾之後,未能趕在由維丁出發的奧斯曼?帕夏的土軍抵達之前占領普列夫納,因此,俄多瑙河集團軍的交通線受敵威脅。東路部隊僅限於監視土軍各要塞。

  在此期間,古爾科將軍的先頭部隊急速推進,於7月7日攻占保加利亞古都圖爾諾沃城,並於7月14日越過巴爾幹山脈迅速占領了希普卡山口,從而打開了通向博斯普魯斯海峽和君士坦丁堡的通道,但已無兵力繼續展開進攻。俄先頭部隊占領埃斯基——扎格拉城之後,遭到了從門的內哥羅開來的蘇里曼?帕夏指揮的土軍的反擊,於是撤向希普卡。不久,新組建的南路部隊來到這裡,該部約有1/3是保加利亞民團。

  高加索集團軍於4~5月間占領了巴亞濟特和阿爾達罕兩要塞,並封鎖了卡爾斯。但是,該集團軍遭到艾罕默德?穆赫塔爾?帕夏軍隊有生力量的反擊,於6月退至邊境,轉入防禦。

  8月,土軍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率部在巴爾幹開始反擊。蘇里曼?帕夏的部隊企圖在8月間奪取普希卡山口,但由於普希卡俄軍英勇防禦而未能得逞。土軍對俄東路部隊發動的進攻亦被擊退。俄軍對普列文進行了3次強攻,只是在9月3日奪取了洛夫恰並封鎖了普列文之後,才迫使該城守軍於12月10日投降。10月間,俄軍在高加索阿弗利亞爾——阿拉扎戰役中擊潰土軍。11月17日夜,俄軍強攻占領了卡爾斯要塞,並向埃爾祖魯姆發起攻擊。

  隨著普列文的陷落,戰爭發生了轉折。俄多瑙河集團軍轉入對土軍的進攻。塞爾維亞於12月13日加入反土戰爭,並將軍隊調到尼什城。古爾科將軍的西路部隊由保加利亞居民和游擊隊員積極協助,在嚴冬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越過了巴爾幹山脈,在索非亞方向擊潰了土軍42萬人,並於1878年1月4日占領索非亞。拉傑茨基將軍指揮的俄中路部隊於1878年1月8~9日在舍諾沃戰役中,包圍並俘虜了魏塞爾一帕夏軍隊3萬人。多瑙河集團軍向巴爾幹山以南展開了進攻,1月15~17日在菲利波波利戰役中擊敗蘇里曼?帕夏的軍隊,1月20日奪取亞得利亞那堡,一個月之後又向君士坦丁堡推進。在高加索,俄軍封鎖了埃爾祖魯姆,並占領了巴統。

  俄軍的勝利引起了大不列顛和奧匈帝國統治集團的恐慌,英政府向馬爾馬拉海派出了一支分艦隊。這迫使俄國放棄了向君士坦丁堡進軍的計劃。1月31日,交戰雙方簽訂停戰協定,1878年3月3日簽訂了聖斯特法諾條約。該條約無論是對俄國還是對巴爾幹各民族都是有利的。後來,在柏林會議上和約條款在很大程度上被修改得有損於巴爾幹各國的利益。戰爭的勝利使巴爾幹地區各民族擺脫了土耳其的桎梏,保障了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的民族獨立。保加利亞擺脫了土耳其的壓迫,並建立了保加利亞民族政府。這一切都為這些國家的各民族開闢了社會經濟政治復興的途徑。俄國收復了在1853~56年克里木戰爭中喪失的比薩拉比亞地區的南部,並獲得了巴統和卡爾斯地區。在戰爭過程中,巴爾幹各族人民與為他們帶來自由和獨立的俄國人民的戰鬥友誼得到了鞏固。

  俄土戰爭中,出現了大兵團,部隊裝備了有膛線的槍炮,並利用了鐵路和戰地電報通訊,因此,武裝鬥爭的規模擴大了,其特點也有所變化。參加這次戰爭的有100餘萬人。兩個戰區的戰鬥行動均在寬大正面和大縱深展開,彼此緊密聯繫著,其特點是緊張激烈,持續時間長。19世紀初歷次戰爭中產生的戰役諸要素在這次戰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部隊指揮上,司令部的作用增大了。

  戰術方面,俄土戰爭顯示了槍炮火力以及各兵種協同行動對奪取戰役勝利的重要性。向新的戰鬥隊形——散兵線轉化的必要性,以及使部隊學會利用地形的必要性也越來越明顯。這次戰爭的經驗還表明,必須用射程更遠的火炮和能夠發射重磅爆破彈的曲射火炮以及各種工程器材裝備部隊,並訓練部隊掌握野戰工程學。戰區的特點促使產生了克服水障礙和翻越山脈,以及在這種條件下組織指揮部隊的新方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