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

2024-09-14 04:36:57 作者: 蕭楓
  1.正確預見

  自從日本侵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來,全國戰局十分混亂。在華北戰場,素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山西自然也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日軍在華北戰場上實施兩翼迂迴、中央突破的攻擊戰略,就是要首先突破華北西部的山地。搶占華北屋脊,掌握主動權。

  但是,第二戰區的國民黨軍隊消極防禦,在日軍的進攻面前,出現了「兵敗如山倒」的局面。山西境內,到處可以看到從前線敗退下來的散兵游勇。有的部隊一路撤一路搶,沿途的村莊被洗劫,集市冷冷清清,無人問津。逃難的鄉親拖兒帶女,三五成群,在公路上奔走。初秋時分,地里已經是一片荒涼了……

  日軍奪取平津後,沿交通要道長驅直入,妄圖在3個月內滅亡中國。華北戰場形勢危急。

  通往平型關的道路上,一支軍隊敗退下來,一支軍隊上前線。

  1937年8月6日,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召開第一次最高國防會議。周恩來和朱德作為中共中央的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次會議,對華北的防禦做出了具體部署。

  針對日本軍隊對華北地區和淞滬地區展開大規模戰略進攻的危急形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於8月15日下達了總動員令。20日,正式確定抗日的戰略方針,並把全國劃分為5個戰區。其中,在晉、察、綏3省設立第2戰區,閻錫山任司令長官,衛立煌、朱德任副司令長官。下編3個集團軍及直屬軍、師、團等部隊,共28個步兵師、3個騎兵師、7個步兵旅。其編成有:

  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下轄第33軍,第34軍,新編第2師。

  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下轄第35軍,第61軍,第17軍,騎兵第2軍。

  第18集團軍,即八路軍。

  第2戰區分為南、北兩路軍和預備軍。北路軍前敵總指揮由傅作義擔任,

  南路軍前敵總指揮由衛立煌擔任,預備軍總指揮由閻錫山兼任。

  在國民政府調整部署、建立戰區,加強華北防禦的同時,日本侵略軍又加強兵力,大舉進攻,華北形勢十分危急。在這種情況下,八路軍不待改編全部就緒,第115師主力即於8月22日由山西省三原地區誓師出征。

  征途上,副師長聶榮臻想和林彪談談作戰方針問題。林彪低著頭,默默地往前走。

  八路軍出師,舉國矚目。與國民黨軍隊相比,八路軍的裝備差,軍費少,後勤補給困難。在日軍進攻面前,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八路軍這一仗怎麼打?毛澤東認為,第一個戰鬥關係非常之大,戰鬥的勝敗,對全局有極大的影響。毛澤東要求紅軍指戰員,第一仗「必須打勝;必須照顧全戰役計劃;必須照顧下一戰略階段」。對日本鬼子作戰,第一仗應該怎麼打?林彪在考慮,聶榮臻也在思忖。

  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聶榮臻和林彪見到了周恩來。周恩來要到太原同閻錫山會商,讓聶榮臻也暫留西安。那幾天,周恩來向聶榮臻介紹了許多情況。聶榮臻感到,周恩來處理完「西安事變」,對奪取抗戰勝利更加充滿信心了。

  晚上,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蔣鼎文舉行宴會,招待奔赴抗日前線的將軍們。席間,蔣鼎文慷慨承諾:派一個專列,送將軍們出潼關。

  隨著北平、天津的失陷,山西自然而然地變成了華北抗戰的前沿陣地。山西地形複雜,日軍的坦克、飛機、大炮難以發揮作用,又非常有利於八路軍開展山地游擊戰。9月3日晚,聶榮臻同周恩來、彭德懷、徐向前等人乘火車前往潼關,在潼關換乘木船,渡過濁浪滔滔的黃河。

  在黃河對岸的風陵渡,閻錫山早已派梁化之在渡口等候,閻錫山還專門派出了由兩節車廂組成的專列小火車前往太原。當時,晉北形勢很緊,閻錫山覺得不同日本軍隊打一仗沒法向山西人交待,打又沒有把握,很希望八路軍早上前線,接待工作也安排得較為周到。

  車窗外,一片兵荒馬亂的淒涼景象。山西1個月前暴雨成災,數萬災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從冀綏前線潰敗下來的散兵游勇和傷病員四處流浪,無處收容,更加人心惶惶。此景讓列車內的聶榮臻心情難以平靜。在這個只有小桌小凳的窄軌車廂里,聶榮臻已經感受到了戰火硝煙。他找出一份地圖,仔仔細細地察看著,仿佛在尋找大顯身手的戰場。

  周恩來在聶榮臻身旁坐下來,問:「榮臻同志,部隊要跟日本軍隊作戰,你有什麼想法?」聶榮臻抬起頭,凝視片刻,說:「前方戰局發展很快,國民黨軍隊紛紛敗退。115師要做好單獨進行游擊戰的準備。」

  聶榮臻指了指地圖,顯得很有信心,接著說:「晉察冀綏4省交界地區山嶺起伏,地形不錯,適合開展游擊戰爭。如果有戰機,要好好教訓日本鬼子。但我認為,同日本軍隊作戰,不能過分依賴地形,最根本的是要發動群眾。」

  周恩來頭一仰,哈哈哈笑起來,說:「榮臻同志,我們想到一起了。八路軍儘管穿了一身國民黨軍隊的軍裝,武器、彈藥、給養等許多問題都沒有解決,也不能指望蔣介石,關鍵是要發動群眾,八路軍有了群眾的支援,一切問題都好辦。」

  列車到達侯馬車站時,第115師師部和徐海東指揮的第344旅正在車站附近集結。聶榮臻同周恩來、張治中等人分手,回到師部。

  這時候,林彪已經帶著陳光指揮的第343旅前往靈丘。聶榮臻按照預定計劃,帶領第344旅前往晉東北。在原平東站,他們遇到了從前方潰退下來的國民黨軍隊,這些潰兵一路退一路搶東西,看到八路軍開往前方,感到非常驚訝。一個國民黨兵用步槍挑著子彈帶和兩個包裹,扯著嗓門喊:「弟兄們,想留住腦袋,就回頭吧,別逞能了。日本軍隊有飛機、坦克,炮彈比我們的機關槍子彈還多!」

  騎在馬上的聶榮臻看到這些潰兵,心中激起一股無名怒火。想起太原東站那些東北流亡學生的熱情歡送,想起父老鄉親們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慰問品,想起那一陣陣嘹亮的抗日歌聲,心中越發難以平靜。他回頭說:「通信員,告訴楊成武團長,獨立團立即開赴平型關以西的大營鎮。」

  一場使億萬中國人民為之振奮的戰鬥拉開了序幕。

  洛川會議結束後,毛澤東反覆研究侵華日軍作戰部署和戰略企圖,及時同八路軍前線指揮員交流情況。1937年9月17日,毛澤東致電朱德、彭德懷、任弼時、林彪、聶榮臻、賀龍、肖克、劉伯承、徐向前等八路軍高級將領,對戰場態勢提出了深刻的見解。毛澤東認為:「敵攻華北大約分為4路,總兵力約10~15萬人。一路山東,現未出動。又一路津浦線,約一個半團,現攻至馬廠。又一路平漢線,約1個師團,現在涿州以北未動。又一路平綏、同蒲線,約3個師團,為其主力,以大迂迴姿勢,企圖奪取太原,威脅平漢線中央軍而最後擊破之,奪取黃河以北。以此姿勢,威脅河南、山東之背,而利於最後奪取山東,完成其奪取華北5省之企圖。其總的戰略方針,是採取右翼迂迴。至於上海進兵,於破壞中國經濟命脈外,又鉗制中央軍之主力,以便利其奪取華北。以上是對日寇第一期作戰計劃之基本判斷。」

  毛澤東還指出:「日寇右翼之主力,又分為3路,均以追擊姿勢前進。一路沿平綏東段、同蒲北段攻雁門關,判斷約一師團,占大同後,現未動。一路由天鎮占廣靈後,向靈丘、平型關進攻,系向晉綏軍行右翼迂迴。一路由張家口占蔚縣後,有攻淶源之勢,系向衛立煌軍及紫荊關部隊左翼迂迴。此兩路判斷系組成聯合兵團,至少2個師團,以第一步中央突破之姿勢,達成其第二步分向兩翼迂迴之目的。」

  在分析國民黨軍隊的態勢時,毛澤東指出:「蔣以衛立煌軍處於敵之包圍中,令其向平漢線撤退。閻以靈丘為山西生命線,擬集中14個團在平型關以北舉行決戰。判斷如決戰勝利,則敵之南進可稍延緩,但必增兵猛攻。如決戰失敗,敵必速攻平型關、雁門關,待後路預備兵團到達後,主力直下太原,使綏遠西境之晉綏軍、恆山山脈南段五台等處之各軍、平漢北段之各軍,均不得不自行撤退,彼可不戰而得上述各地,娘子關之天險亦失其作用。」

  這一分析中,毛澤東兩次提到平型關,可見平型關戰略地位重要,可見毛澤東胸懷全局,對平型關戰役早有預見。


  毛澤東在分析閻錫山集中14個團在平型關以北地域進行決戰時,看到了「決戰勝利」與「決戰失敗」兩種可能,並明確指出,日本軍隊「速攻平型關」帶來的嚴重後果。這使八路軍將士更加關注平型關這個要點。

  關於日本軍隊的戰略方針意圖,毛澤東說得更明確。這就是:「淶源、靈丘為敵必爭之地。阜平、五台、盂縣如無南北公路,或可暫時不被敵占;如有南北公路,敵有出一支向南切斷正太路之可能。不論如何,恆山山脈必為敵軍奪取冀察晉3省之戰略中樞,向此中樞出動主力,此點已為渾源、蔚縣、廣靈之被占所證明。」

  當時,毛澤東已經看到,晉閻指揮下之傅楊劉湯各軍均失銳氣,不能確信這些軍隊能夠在現陣地根本破壞敵人戰略計劃。而八路軍此時是支隊性質,不起決戰的決定作用。但如部署得當,能起在華北支持游擊戰爭的決定作用。過去決定八路軍全部在恆山山脈創造游擊根據地的計劃,在上述敵我情況下,已根本上不適用了。此時如依原計劃執行,將全部處於敵之戰略大迂迴中,即使第二步撤向太行山脈,亦在其大迂迴中,將完全陷入被動地位。

  根據以上分析判斷,毛澤東明確提出了八路軍的戰略部署問題指出:

  「為戰略上展開於機動地位,即展開於敵之翼側,鉗制敵之進攻太原與繼續南下,援助晉綏軍使之不過於損失力量,為真正進行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為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義勇軍,創造游擊根據地,支持華北游擊戰爭,並為擴大紅軍本身起見,擬變更原定部署,採取如下之戰略部署:我二方面軍應集結於太原以北之忻縣待命,準備在取得閻之同意後,轉至晉西北管涔山脈地區活動;我四方面軍在外交問題解決後,或在適當時機,進至呂梁山脈活動;我一方面軍則以自覺的被動姿勢,現時進入恆山山脈南段活動,如敵南進,而友軍又未能將其擊退,則準備依情況逐漸南移,展開於晉東南之太行太岳兩山脈中;總部進至太原附近,依情況決定適當位置。」

  毛澤東發出這份電報時,離平型關大捷只有8天了。

  大敵當前,毛澤東把對敵情的判斷和八路軍的戰略部署坦率地告訴前線指揮員,並提出「你們意見如何?請考慮電復」。這充分反映了八路軍的軍事民主,這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殲滅敵人,發展壯大自己的基本要素。

  當時,第二戰區的閻錫山處於退無以面對山西民眾,進則無必勝之把握的境地之中。彭德懷分析,閻錫山放棄平型關,企圖在沙河決戰的決心是動搖的,這種估計是完全對的。抗日開始不久,閻錫山的部下全無決心,閻錫山的軍隊已失去戰鬥力,也許在雁門關、平型關、沙河一帶會被迫地舉行決戰,然而大勢所趨,必難持久。毛澤東認為,不管閻錫山軍隊的決戰勝敗如何,太原與整個華北都是危如累卵。

  八路軍中,少數同志對於這種客觀的必然的趨勢,似乎還沒有深刻認識,被暫時情況所誘惑。如果這種觀點不變,勢必八路軍也同閻錫山相似,陷入於被動的、應付的、挨打的、被敵各個擊破的境遇中。

  9月21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對第二戰區的形勢作出進一步判斷,再次重申八路軍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原則。

  對於林彪提出的以陳光指揮的第343旅集中起來,相機給敵以打擊,暫時不分散的設想,毛澤東認為,這種一個旅的暫時集中,當然是可以的,但如果許久還無機可乘時,仍以適時把中心轉向群眾工作為宜。毛澤東還提出,王震率一個團暫時到五台也是可以的,但請注意到適當時機仍以轉赴晉西北為宜。依情況判斷,林彪率陳光這個旅即使能打一兩個勝仗,不久也須轉向五台來的。

  毛澤東處處著眼於大處,著想於全局。

  林彪盼望集中兵力打一兩個勝仗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2.漂亮的伏擊戰

  「七七」事變後,貪得無厭的日本帝國主義完全撕去了偽裝和平的面紗,企圖以蛇吞象,不斷向華北增派兵力。


  1937年8月中旬,關東軍之混成第2、第15旅團以及新編成的大泉和堤支隊到達北平、天津與張北縣,企圖奪取察哈爾、綏遠兩省,控制平綏鐵路,切斷中國同蘇聯的聯繫;從國內調來的第5、第6、第10師團也到達了平津地區。日本獨立混成第11旅團向防守南口、居庸關的國民黨第13軍湯恩伯的部隊實施正面進攻,並於27日占領張家口。

  8月24日,日軍參謀本部又從國內抽調第14、第16、第108、第109師團,趕赴華北戰場,企圖迅速實現奪取華北的戰略意圖。

  8月31日,日軍成立華北方面軍司令部,下轄第1軍和第2軍,另1個獨立旅團和1個臨時航空兵團。這時候,日軍在華北的兵力已經有30多萬。

  當時,由於南口戰役和淞滬會戰的失利,國內一些人產生了悲觀情緒,甚至散布「日本所向無敵」的謊言。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看到日本軍隊向平型關、茹越口內長城瘋狂進攻的囂張勢頭,心裡直打鼓。為了有效地抗擊日軍,鼓舞信心,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先後多次同第二戰區的指揮官閻錫山、黃紹疣、衛立煌等人進行會談,對保衛山西的作戰計劃和兵力部署問題,提出重要建議,並希望成立戰地動員委員會,發動和組織群眾抗擊日軍。

  閻錫山是山西省五台縣人,1901年入山西武備學堂學習。1904年赴日本,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就讀,回國後曾加入在軍人中成立的鐵血丈夫團,任山西新軍標統。辛亥革命爆發不久,閻錫山參加太原新軍起義,被推為山西都督。軍閥混戰,閻錫山以山西為根據地,不斷擴展自己的實力,曾任國民革命軍陸海空軍副總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人稱山西的「土皇帝」。閻錫山日夜關注日軍進攻山西,他認為,要保衛山西腹地,就必須憑藉長城一線山地的有利地形,這些地形上的既設陣地,能阻止日本軍隊的進攻。為此,閻錫山決定調整部署,把第6集團軍的3個軍和第7集團軍的4個軍分別部署到平型關、茹越口、雁門關一線,並要求八路軍先頭部隊迅速前進至晉東北地區,協同第6軍和第7軍的部隊堅守長城防線。

  日本軍隊果真所向無敵嗎?八路軍將如何頂住國民黨幾十萬軍隊的潰敗的壓力,給日本軍以重擊呢?

  這些天,林彪和聶榮臻時刻都在關注著戰局的變化,都在分析日軍的動態。他們看到,日本軍隊雖然來勢兇猛,但官兵驕橫,疏於戒備,這是致命的弱點。平型關周圍的地形是伏擊戰的好戰場。他們決心,以伏擊手段,出其不意地殲滅由靈丘向平型關進犯的日軍。

  打一個漂亮的伏擊戰,這是對友軍的有力配合。伏擊戰,是預先把兵力兵器隱蔽地配置在敵必經之路附近,待敵或誘敵進入伏擊區域,突然予以打擊。伏擊戰常常能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是弱軍戰勝強軍的有效戰法。中國古代兵家重視伏擊戰,八路軍將領受中國傳統軍事思想的薰陶,謀略高超,指揮精湛,伏擊勝敵的把握大。

  9月14日,第115師的先頭部隊進抵大營鎮,部隊顧不上宿營,立即派出偵察分隊,開始偵察平型關周圍的地形。

  為了抓住有利戰機,林彪和聶榮臻命令第343旅從大營鎮出發,前往平型關東南的上寨地域隱蔽集結;命令第344旅向上寨地域機動。

  9月22日,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的部分兵力開始從靈丘向平型關方向進犯。

  9月23日,聶榮臻率領第115師司令部和第344旅插到平型關東南的上寨鎮。進寨不久,一群國民黨軍隊的潰兵也擁進村寨,到處搶東西、砸店鋪。聶榮臻見狀後,叫一名營長出面制止。看到那名營長咬牙切齒的樣子,聶榮臻又吩咐說:注意,不可動手,更不可動槍,把他們轟跑就行。正說著,林彪同兩位參謀來了。

  聶榮臻迎上前去,問:「林彪同志,前面情況怎麼樣?」

  林彪顯得很有信心,說:「日軍前鋒已經逼近東跑池,閻錫山的平型關防線岌岌可危。我在這裡轉了幾天,地形不錯,可以打一仗。」

  林彪的判斷是有根據的。第115師向晉東北抗日前線挺進時,日本第5師團已侵占陽原、蔚縣、廣靈,並向渾源、靈丘進攻,企圖突破平型關、茹越口要隘。9月16日,第5師團、第21旅團以及第21聯隊主力由廣靈西進,占領深源縣城。20日,第21旅團以2個大隊的兵力南下。占領靈丘縣城,向平型關逼近。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也由大同南下向國民黨內長城防線進攻。接著,林彪攤開地圖,把平型關周圍的地形和自己對第115師的作戰設想向聶榮臻作了具體介紹。


  平型關,是古長城的一處關隘。關北為恆山余脈,南接五台山,附近山勢險峻,峰巒比肩聯袂,溪谷渾邃,陰森幽靜,一條狹谷山路,東通冀北,西抵雁門,地勢極為險要,歷來為兵家所必爭。平型關口至靈丘縣東河南鎮長約13公里的地段,崖高數丈,陡峭如削,崖頂平緩,雜草叢生,兩側高地便於隱蔽部署兵力,便於發揚火力與展開突擊,是伏擊殲敵的好戰場。聶榮臻看著地圖,說:「這裡當然可以打一仗。居高臨下伏擊敵人,這是很便宜的事。」

  林彪說:「戰場是一個好戰場,現在還難以判定日軍是否上鉤!」

  聶榮臻說:「這是我們八路軍同日本侵略軍的第一次較量,全國人民都在看著我們,不論怎麼說,我們都必須打好,必須打出八路軍的威風來。」

  一會兒,聶榮臻又說:「適當時候,可以請在太原的恩來同志向閻錫山轉達我們的作戰行動。」

  聶榮臻建議召開全師幹部會議,早作臨戰動員。

  動員大會上,林彪首先發表了講話,他說:「日軍進展很快,但驕橫,疏於戒備。如果我師能利用平型關東北的有利地形出其不意,伏擊殲敵,就可以殺殺日本軍隊的威風,長八路軍的志氣,長115師的志氣。」

  聶榮臻見大家情緒激昂,就簡單介紹了日本軍隊從靈丘西進的情況,特別強調說:「現在國內國外都有一種恐日病,認為日本軍隊所向無敵,不可戰勝,我就不信,我們紅軍將士過去能突破反動軍隊的重重圍困,今天也一定能打敗日本侵略軍,這一仗也可以說是政治仗,我們不僅要殲滅日本鬼子,還要打出中國人民抗日的信心。共產黨員就是要在這種時候發揮先鋒作用。」

  會議一結束,八路軍第115師主力連夜趕往距平型關15餘公里的冉莊、東長城村地域。師首長同時命令獨立團和騎兵營向靈丘、淶源方向活動,主要任務是擾亂日本軍隊的後方,一旦發現日軍向平型關增援,立即進行牽制和打擊,保障平型關戰鬥的勝利。

  部隊宿營時,聶榮臻前往預定戰場察看地形。聶榮臻看到,這條由東北向西南伸展的狹窄溝道,地勢最險要的是中段,這一地段溝深數十丈不等,溝底只能通過一輛汽車,幾乎沒有錯車的地方。南北溝岸又是比較平坦的山地,便於部隊埋伏。聶榮臻看後,心裡踏實多了。

  9月24日,前方傳來斷斷續續的炮聲,敵人漸漸臨近了。中午,前沿部隊向師部報告,日本軍隊可能會在翌日大舉進攻。這天,林彪、聶榮臻抓緊時間,組織各級指揮員到預定伏擊地域進行現地察看。指戰員們看到,平型關東北關溝至東河南鎮道路兩側的高地,既便於部隊隱蔽,又有利於突擊,是打伏擊戰的好戰場,當即確定了攔截日軍先頭、切斷日軍退路、中間突擊分割,共同殲滅來犯日軍的部署。具體配置方案是:

  第343旅所屬第686團占領小寨村至老爺廟以東的高地,主要任務是中間突擊;第685團占領老爺廟西南至關溝的高地,主要任務是截擊日軍的先頭部隊,協同第686團殲滅伏擊圈裡的日軍,並阻止東跑池方面來援的日軍。

  第344旅所屬第378團占領西溝村、蔡家峪、東河南鎮以南的高地,主要任務是切斷日軍的退路,阻止從靈丘、渾源方面趕來支援的日軍;第688團為師預備隊。

  4個團4支英雄的部隊像一張無形的網,任務明確,協同周密,等待日軍就範。

  傍晚,聶榮臻和林彪收到閻錫山以第二戰區第6集團軍的名義送給第115師的「平型關出擊計劃」,這個計劃擬定以第71師附新編第2師及獨立第8旅1部,配合第115師向平型關以東之日軍出擊。

  聶榮臻和林彪圍在一盞馬燈旁,攤開軍用地圖,又研究了一遍作戰方案。深夜,林彪拿起電話,下達了第343旅進入白崖台一線伏擊陣地、第344旅隨後跟進的命令,要求部隊必須在25日拂曉前完成各項戰鬥準備。


  林彪預感到,平型關的伏擊戰一定能打勝。戰場上要抓一批俘虜,把日本俘虜帶到太原去遊街,擴大影響。

  林彪曾對徐海東說:「不能大意,不要輕敵,豆腐要當鐵打,要留好預備隊,要通過這次戰鬥摸摸日本鬼子的特點。」

  天黑以後,天公不做美,下起了大雨,聶榮臻和林彪隨同陳光的第343旅向伏擊陣地出發。沒有雨衣,又缺少禦寒的服裝,指戰員們任憑秋雨澆灑,沿著崎嶇的山溝向前行進。

  雨越下越大,似乎要把行軍隊伍沖斷。指戰員們把槍和子彈掛在脖子上,手拉著手,結成「纜索」,穿過湍急咆哮的山洪,有的不得不拽著馬尾巴,從激流中跟過去。

  大雨滂沱,水勢越來越兇猛。第344旅闖過了1個團,其他部隊被越來越險惡的山洪攔住了,好些急於涉過山洪的戰士紛紛被衝倒了,淹沒了。見此情形,聶榮臻對林彪說:「山洪越來越大,部隊不能再強渡了。這個旅過來的部隊就作為預備隊吧,把作戰任務交給楊得志和李天佑。」

  林彪同意了。

  一場大雨,把楊得志、李天佑推到了抗戰第一大勝仗的最前沿。

  8月25日,這是一個晴朗清新的早晨,聶榮臻和林彪率領部隊趕到了那條十里多長的溝道通路的東南山地上。戰士們經過一夜風雨侵襲,忍受著飢餓和寒冷,趴在冰涼的陣地上,等待著打擊侵略者的戰鬥號角。師指揮所設在溝東南的一個小山頭上。這裡,舉起望遠鏡就可以縱觀全溝。

  拂曉,山溝里傳來了汽車的馬達聲。日軍第5師團21旅團2個聯隊的2000人和大批輜重車輛,沿靈丘至平型關的公路西進。前面是100餘輛汽車,後面是200多輛大車,車上坐滿了戴著鋼盔的日本兵,最後還有少數騎兵,行軍縱隊雖然前後銜接,但由於道路狹窄,雨後泥濘,車輛、人員擁擠堵塞,行動緩慢。

  日軍進入平型關喬溝,就等於進入了一條「死胡同」。

  但是,日本兵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所處的不利地形,依舊驕橫得意,大搖大擺,如入無人之地,似乎不是在侵略異國的領土,不會遇到抵抗。他們南下以來,也基本上沒有遇到抵抗。

  不一會兒,日軍全部進入伏擊圈。第115師首長抓住有利戰機,下達了攻擊命令。聶榮臻看了看表,7時整。

  一聲令下,第一場戰鬥打響了。

  頓時,機槍、步槍一齊開火,子彈、手榴彈雨點般地落在敵群中。日軍車撞車,人擠人,成了一團亂麻。聶榮臻對林彪說:「我們應該把溝里的敵人分成幾段,分段吃掉它。」

  楊得志指揮的第685團迎頭打擊,封閉了日軍南竄的道路。戰前,戰士們早上好了刺刀,槍膛里壓滿了子彈,焦急地等著日本鬼子出現。團長楊得志那雙眼睛緊盯著公路的拐彎處,當日軍的頭幾輛汽車開到山腳下時,楊得志立即命令:「打!」


  最前面的汽車遭到八路軍指戰員暴風雨般的打擊,開不動了,起火了。後面的汽車、馬車聽到槍聲,不顧一切地往前沖,企圖逃避八路軍的打擊。然而,八路軍指戰員早已瞄準了前面這些汽車,一陣猛烈的手榴彈,把車全炸毀了,也把道路堵住了。後面的汽車互相撞擊,日軍亂成一團。

  楊得志高聲命令:「全體衝鋒!」

  日軍第21旅團並不是群烏合之眾。當鬼子意識到自己已經遭到八路軍的伏擊以後,紛紛從汽車上跳下來,在路旁選擇一處有利位置,進行頑抗。一名指揮官揮舞著指揮刀,命令日軍衝上山去,占領制高點。

  楊得志見此情形,立即命令身邊的通信員:「你到各營傳達我的命令,這裡的制高點一個也不准鬼子占領。」通信員答應一聲,飛快地跑了。

  第685團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這個團的1營曾跟隨朱德參加過南昌起義,2營曾經跟隨毛澤東參加了秋收起義,3營是跟隨黃公略將軍征戰多年的部隊,3個營都有輝煌的歷史,都有光榮的傳統,都特具戰鬥力。1營營長接到楊得志團長的命令後,立即指揮2個連的指戰員向公路旁的兩個小山頭衝過去,把正從山溝里爬上來的鬼子打下去了。4連用兩面夾擊的戰法把已經登上一處制高點的鬼子逼回溝底,乾淨利索地消滅掉。

  一股日軍搶占了一個山包,憑藉兇猛的火力頑強固守。八路軍指戰員數次衝擊,都沒有攻下山包。這時候,一名連長上前觀察,看到遠處的小山包上有2個鬼子的人影在晃動,只見一名鬼子手持望遠鏡,一名鬼子揮舞著指揮刀,連長判斷,這兩名鬼子可能是指揮官,即揚起套筒槍,「叭!叭!」兩槍,兩名鬼子應聲倒下了。連里的指戰員見勢,一擁而上,把日軍擊潰。這名連長就是龍書金,槍法特別好,平時練就了百發百中的硬功夫,紅軍時期,他是連里的射擊標兵,到陝北以後,紅軍在三原開運動會,龍書金是射擊代表。1955年,龍書金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2營和3營的作戰地段上,指戰員們同日本鬼子展開了肉搏戰,殺聲震天。

  喬溝那邊激戰正酣,日軍出動了2架飛機來增援,八路軍戰士機智地與敵人「靠得」更近了,日軍飛機受地形限制,想掃射又不敢掃射,想投彈也無法投彈,在平型關上空盤旋了幾周,無可奈何地飛回去了。八路軍指戰員用自己的勇敢精神遏制了敵機的作用。

  李天佑指揮的第686團勇猛地沖向公路,與日本鬼子短兵相接。巨大的衝殺聲響徹山谷,戰士們勇猛地向敵人衝擊。

  八路軍東渡黃河以來,士氣高漲,現在,滿腔抗日激情都集中在槍口上。受過軍國主義訓練的日本兵雖然失去指揮,卻抵抗得十分頑強。有的日本兵爬到汽車底下和溝壩上,向八路軍射擊;有的日本兵拼命往山坡上爬,希望奪占一塊有利陣地。路溝里的八路軍戰士很想像同國民黨打仗一樣,多抓一些俘虜,誰知日本兵驕橫異常,死不投降,伏擊戰發展成一場驚心動魄的白刃肉搏戰,中國士兵和日本士兵打在一起,傷員和傷員扭成一團,互相用牙齒咬,用拳頭砸。

  一次,日本鬼子集中力量猛攻老爺廟,企圖奪路突圍,遭到據守該陣地的5連3排戰士們頑強的阻擊,全排指戰員壯烈犧牲,日軍也未能突破這個陣地。

  八路軍將士十分勇猛。當一股日軍企圖奪占公路兩側的高地,掩護其他部隊突圍時,第686團第2營的指戰員搶在日軍前面占領了老爺廟及其以北的高地,與公路東側的部隊形成兩面夾擊,又把日軍壓縮到峽谷之中。第686團副團長楊勇在戰鬥中負傷,顧不上包紮,繼續在戰場上搏殺。

  危急時刻,曾賢生連長高喊一聲:「我們要用刺刀消滅敵人,就是犧牲,也要堵住敵人!」他帶領全連戰士首先衝進敵群,在與日軍肉搏中光榮犧牲。

  進至東跑池的日軍聽到後面激烈的槍聲,立即回過頭來企圖援助。卻被第685團的指戰員死死阻擊,無法回援。

  日軍在平型關遭到伏擊的消息很快傳到第5師團,師團長坂垣征四郎大吃一驚。前幾日,坂垣選擇平型關作為進攻的迂迴路線,是考慮到山西和河北交界的地方是中國軍隊防禦的薄弱環節,根本沒有想到會突然冒出來一支八路軍的精兵。戰場十萬火急,坂垣嚴令在蔚縣、淶源的第21旅團第42聯隊的日軍火速趕往平型關增援。


  但是,坂垣的命令已經難以挽救平型關遭到伏擊的日軍的命運了。林彪、聶榮臻早已料到日軍的意圖,把師獨立團和騎兵營配置在靈丘以北和以東的地區,這路日軍根本無法向平型關靠攏。

  坂垣征四郎聞訊,急忙調來6架飛機到平型關上空,企圖掩護日軍突圍。被圍日軍聽到飛機聲,看到了一線生機,再次組織部隊猛攻老爺廟和附近的高地。然而,日軍的希望再次落空了,平型關已經被八路軍圍成銅牆鐵壁,根本不可能突出去。

  傍晚,戰鬥結束了。

  山溝里響起了八路軍戰士的陣陣歡呼聲,日軍精銳第5師團第21旅團1000多人被殲滅了。坂垣征四郎,這個中將師團長,有名的「中國通」,萬萬沒有想到在眼皮底下有一支嚴陣以待的八路軍。

  9月28日,八路軍第115師最後一批指戰員撤離平型關。就在這一天,坂垣征四郎親自率領7000人馬由靈丘西進。先頭的第21聯隊第3大隊首先目擊了3天前激戰留下的殘跡,多年後日本出版的《濱田聯隊史》中有如下記載:

  「9月28日,成澤中隊得到友軍的支援後,勇氣百倍,再次繼續前進中卻遇到意外情景,一剎那間嚇得停步不前。冷靜下來看時,行進中的汽車聯隊似遭突襲全被殲滅,100餘輛汽車慘遭燒毀,每隔約20米,倒著一輛汽車殘骸。

  「公路上有新莊中佐等無數陣亡者,及被燒焦躺在駕駛室里的屍體,一片慘狀,目不忍睹。」

  「想到平岩大隊25日接支隊命令前來救援,半路上卻受到比我方多十幾倍敵人的包圍,終於未能到達目的地。為此,竟造成如此悲慘景象,痛切心情,難以言表。」

  「用了長達3個小時,才把一輛輛燒焦的汽車拖到公路一邊,處理好陣亡者的屍體,公路上勉強可以行進。成澤中隊開始前進,到達嶺上。從嶺上向峽谷看,輜重車輛隊不是也全部覆滅了?!公路不是被輜重車輛、層層疊疊的人馬的屍體堵塞著了嗎?!」

  這正是粟飯原秀部隊的大行李隊及山口、口島2個大隊的大小行李隊遭到覆滅,宛如地獄圖畫的悲慘情景。日軍在此用了近3個小時收屍、騰路,才勉強騰出一條可以繼續通行的路來。可見,當時平型關戰鬥是十分激烈的。坂垣征四郎看到3天前的平型關戰場,百感交集。但是,沒有吸取教訓,繼續指揮日軍屠殺中國人民。1948年12月22日深夜,坂垣征四郎這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在日本東京鴨巢監獄被押上絞刑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起訴的28名戰犯中,坂垣征四郎是第4號戰犯。坂垣征四郎的罪孽深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責難逃。

  平型關是英雄關。平型關戰役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抗日戰爭的奇蹟。

  這次戰役的影響是深遠的,親自參加平型關戰鬥的楊得志團長回憶說:

  「平型關一戰最大、最直接的影響還是在中國國內。它使全國人民看到了貌似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的虛弱本質;它使全國人民看到自己不可戰勝的力量;它使全國人民更加信賴中國共產黨和其所領導的、堅決抗日的八路軍。真是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威風,打出了中華民族的志氣,打出了全國人民對『驅逐日寇出中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取得抗日戰爭最後勝利的堅強信念和信心!」

  3.期望沒有實現

  平型關戰鬥結束的第2天,八路軍總部即向南京國民黨軍委會發出了捷報。


  蔣介石看到八路軍出師告捷的電報,沉思良久,先後兩次給朱德、彭德懷等人發電報祝賀。9月26日,蔣介石電賀八路軍總部朱德總指揮、彭德懷副總指揮。電報全文如下:

  「朱總指揮彭副總指揮勛鑒:26日電悉。25日一戰,殲寇如麻。足徵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勵所部,繼續努力,是所至吩。」

  蔣介石仔細看平型關的戰報,嗣後不久,他又給朱德發來一電,稱:

  「朱總司令玉階兄:

  電悉,接誦捷報,無限欣慰,著即傳諭嘉獎。中正」

  9月27日,中國國民黨福建黨部特派員陳肇英給八路軍發電報祝捷。電文稱:「八路軍朱總指揮彭副總指揮勛鑒:欣悉平型關之役,我軍所向披靡,斬獲無算。具佩執事指揮有方,將士忠勇無敵。尚希貴軍挺進,滅此朝食。特電祝捷,歌頌戎祺。」

  9月28日,委員長武漢行營給第八路軍參謀處發電報,電文稱:

  「25日電敬悉。貴路軍一戰攻克平型關,斃敵遍野,俘虜甚多,忠勇之氣,益害敵膽。特電馳賀,續侯捷音。」

  9月28日,上海市職業界救亡協會給八路軍發電報。電文稱:

  「第八路軍參謀處轉全軍將士鑒:貴軍受命抗敵,立奏奇功,挽西線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長之焰。捷報傳來,萬眾歡騰。謹電馳賀。」

  巴黎《救國時報》發給八路軍的電報稱:

  「第八路軍朱彭總指揮鈞鑒:據連日電訊,悉我八路軍於靈丘平型關一帶襲擊寇軍,消滅5000,捷報傳來,全僑躍舞,一致認為八路軍獲得空前大勝利的原因,確在八路軍將士高度的政治覺悟,堅強的戰鬥力,鐵的紀律,與民眾密切聯繫……望抗戰各軍學習模範的八路軍的優點,更望我全體將士更加鞏固的團結一致,共驅日寇,全體僑民為後盾。」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威名遠揚,八路軍在戰場上繳獲的日軍地圖,使中國軍隊進一步掌握了日軍的戰略意圖,對爾後的作戰產生了重大影響。

  平型關戰鬥的槍聲稀落下來的時候,八路軍指戰員開始清查從日軍中繳獲的戰利品。忽然,戰士們發現了日軍第5師團及配合關東軍「蒙疆兵團」和沿平漢路北段向西進攻敵日軍第1軍與沿津浦路向南進攻的日軍第2軍的作戰計劃圖。這是日軍的絕密文件,在軍人眼裡,作戰計劃圖比生命還重要。這些重要文件很快送到八路軍總指揮部。朱德、彭德懷看到這些作戰地圖,十分欣喜,立刻仔仔細細地研究起來。

  為了粉碎日軍的進攻企圖,殲滅更多的日軍。9月28日,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向南京方面發出電報,闡述了他們對這份地圖的見解。電文是:


  「急。南京大元帥蔣、總司令劉鈞鑒:密。」

  「25日平型關戰鬥,得敵高級司令部地圖一張。上繪有平津直至主攻平型關、雁門關、保定及津浦路部署、部隊番號,標其甚詳。依據此圖可對全部軍事秘密了解。該圖上攻入淶源之敵系向易州前進,不是向阜平前進。」

  「攻入大同之敵,除留守外,轉向渾源,沿長城外與攻入靈丘之敵合攻雁門關;攻入靈丘敵則攻平型關,以該縣與渾源部隊夾長城前進。」

  「此地圖昨日已由林師長送交孫副總司令,轉呈閻司令部矣!」

  「25日戰鬥,已將敵原定計劃破壞,使渾源及淶源兩路轉向平型關解圍,攻平型關部隊,變為突圍而逃。

  職朱德彭德懷」

  美中不足的是,此次戰役的戰果沒有得到進一步擴大,原因在於八路軍沒有得到南京方面的及時配合,致使這些日軍從團城口突圍,中國軍隊失去了再次殲滅日軍的戰機。蔣介石對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始終不信任,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來的十年內戰,蔣介石做夢都在調集軍隊,把工農紅軍圍起來「剿滅」。

  日軍侵華,經過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努力,實現全面抗戰,但蔣介石對八路軍的戒心沒有完全解除,兩年後的皖南事變即是例證。八路軍在第二戰區作戰,閻錫山也有意把八路軍推到第一線,作為一道「擋箭牌」。對此,毛澤東早有深刻見解,多次提出,「今日紅軍對決戰不起任何作用」。

  平型關戰役4天以後,毛澤東打電報給周恩來等人,電文指出:「閻必要求我軍與他配合來打一二仗。為了給晉軍以更好的影響,如果在確實有利的條件下,當然是可以參加的。」

  9月26日,在陝北待命入晉的八路軍第129師386旅陳賡旅長得知平型關大捷,在日記中寫道:

  「這是紅軍參戰的第一次勝利,也是中日開戰以來最大的第一次勝利。這一勝利雖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義是無窮的:1、證明我黨的主張正確;2、只有積極地採取運動戰、游擊戰、山地戰,配合陣地戰,抄襲敵人,才能勝算;3、證明唯武器論的破產;4、單純的防禦只有喪失土地。捷報傳到部隊中,人人歡躍,大家都以為我們出動太遲了。」

  平型關戰鬥,進一步擴大了紅軍在全國人民中的影響,提高了紅軍的威望,鼓舞了中華民族的士氣,增強了軍隊的凝聚力。這種力量,是不可戰勝的。陳賡將軍在10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今天開拔,「沿途群眾對我們非常歡迎。特別是平型關戰鬥的勝利,使他們對我們的信仰更加提高。」人民群眾的態度,是最有力的說明。

  再者:可惜,沒有抓住多少俘虜。

  一場戰鬥,俘虜多少是戰果的一個標誌。軍隊作戰,總想多抓俘虜。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同國民黨軍隊作戰,每打一仗都能俘虜不少敵人。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紅軍活捉敵第18師師長前線總指揮張輝瓚;在第三次反「圍剿」勝利的凱歌中,紅軍俘虜敵人15萬人。那時候,紅軍制定了不虐待俘虜的嚴格紀律,國民黨軍官兵都知道紅軍優待俘虜。教育俘虜,改造俘虜,吸收俘虜參加紅軍,是紅軍不斷發展壯大的一條重要措施,人民軍隊對待俘虜的政策在廣大官兵中深入人心。平型關戰鬥打響,八路軍指戰員出於對日本侵略軍的痛恨,多抓俘虜的願望更加強烈,連師長林彪都想多抓俘虜,把俘虜帶到太原去遊街示眾。

  但是,八路軍指戰員多抓俘虜的期望沒有實現,有的指戰員反而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

  當日,平型關激烈的戰鬥進行了半個小時,不少日本鬼子就被八路軍指戰員打得爬到汽車底下去了。當時,八路軍戰士們不懂得燒毀汽車,使日本鬼子失去屏障,許多人把日本鬼子看成內戰時的國民黨軍隊,以為只要打狠了就會繳槍。幾位戰士向打得躲到汽車下的日本兵喊話:「繳槍不殺!」

  然而,這一仗的作戰對象是日本鬼子。鬼子不僅聽不懂中國話,而且是一群經過武士道訓練的「野獸」。自從侵占中國領土以來,日本鬼子沒有遇到多少有力的抵抗,心裡只想著多占中國的地方,根本沒有理會八路軍戰士的喊話,依然舉槍與八路軍指戰員對抗。八路軍一些優秀指戰員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日本鬼子殺傷,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當時,幾名八路軍戰士看到身負重傷的日本兵,連忙彎下腰想把負傷的日本兵背回來。誰知日本兵剛趴到八路軍戰士的身上,就張開嘴使勁咬下去,硬是把八路軍戰士的耳朵咬掉了。

  八路軍戰士主動走上前給負傷的日本兵包紮,剛到跟前,就被日本鬼子打傷,犧牲了。

  副師長聶榮臻親臨第一線戰場,也經歷了驚險的一幕。中午,槍聲漸漸稀疏了。

  聶榮臻隨同出擊的部隊來到溝底的公路上,看到日軍人仰馬翻,溝里到處是丟棄的槍枝和日軍屍體,上百輛汽車燃燒著,冒出嗆人的臭味。

  果然是一個大勝仗,聶榮臻撿起一支槍,心裡想。聶榮臻經歷的勝仗很多了,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激動。

  突然,「叭」的一聲槍響,聶榮臻只感到耳邊有一股熱風。「唆」的一聲,子彈飛過去了。聶榮臻一抬頭,看見一名日本兵躲在山洞裡放冷槍。

  戰士們立即圍了過去,十幾支槍口對準那個小小的山洞,齊聲呼喊:「繳槍不殺!」

  「叭!叭!」日本兵又打了兩槍。

  一名戰士正要衝進洞去抓俘虜,聶榮臻一把拉住他,說:「別急。」

  戰場上出現片刻的沉默,山洞裡沒有動靜。聶榮臻說:「丟手榴彈,消滅他。」

  聶榮臻知道,日本軍隊與國民黨軍隊不同,經過軍國主義薰陶,不肯輕易投降。坂垣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軍隊裡是有名的。眼前這些日本兵,滿腦子都是武士道精神,不會輕易放下武器,千萬別讓八路軍戰士上當。

  隨著戰爭進展,日軍官兵親眼目睹了日本軍隊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逐漸認識到軍國主義的反動本質,戰爭後期,不少日本官兵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參加反對法西斯的鬥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