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海戰

2024-09-14 04:40:05 作者: 蕭楓
  日軍於1944年7月上旬失掉塞班島後,菲律賓、台灣、琉球和小笠原群島都成了它的防禦第一線,無法準確判斷盟軍的下一攻勢將指向其中的哪個方向,甚至擔心直指日本本土。

  因此,大本營於7月下旬重新調整戰略部署,制定一個稱為「捷號」作戰的計劃。這項計劃包活以下4個作戰預案:1盟軍進攻菲律賓,則實施「捷1號」作戰;2盟軍進攻台灣、琉球群島和九州南部,則實施「捷2號」作戰;3盟軍進攻本州、四國、九州以及小笠原群島,則實施「捷3號」作戰;4盟軍進攻北海道,則實施「捷4號」作戰。

  「捷號」作戰有3個基本特點:1陸、海軍統一使用航空兵力;2將主要抗登陸陣地從海岸適當後退,構築縱深橫寬的據點式陣地;3開始正式使用自殺性「神風」機、「回天」艇等類特攻兵器實施「特攻作戰」。

  為了準備實施「捷1號」作戰,日軍大本營採取了如下措施。陸軍在菲律賓地區成立第14方面軍,下轄8個步兵師、1個坦克師、4個獨立混成旅。

  海軍將全部作戰艦艇分編為第1和第2游擊部隊、機動部隊和先遣部隊,分別配置在新加坡海域和本土有關海域。第4航空軍將配備給第2和第4飛行師團的各戰隊從中國戰場和日本本土陸續調往菲律賓,聯合艦隊則將第1航空艦隊展開於菲律賓。鑑於菲律賓地域遼闊。不可能隨時將地面部隊送到所需之地,大本營則計劃:若盟軍進攻菲律賓的中部和南部,則僅以海、空兵力殲滅來襲之敵;只當盟軍進攻呂宋島時,陸海軍兵力才全部出動,實施決戰。

  盟軍原計劃於1944年9月15日奪占加羅林群島西部的雅浦島和帛琉群島,10月15日進攻摩羅泰與菲律賓之間的塔勞群島,11月15日進攻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12月20日進攻菲律賓中部的萊特島。

  但美海軍上將哈爾西為了支援摩羅泰島和帛琉群島登陸作戰而於9月中旬親率快速航母特混編隊對菲律賓中部進行襲擊時,發現該地方防禦薄弱,如同空殼,則建議尼米茲取消進攻雅浦島和帛琉群島的計劃,應儘早攻占萊特島。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研究後決定,取消雅浦島、塔勞群島和棉蘭老島的登陸作戰計劃,責成尼米茲和麥克阿瑟組織一支聯合部隊,於10月20日直接進攻萊特島。

  為此,尼米茲將前去進攻西加羅林群島的登陸編隊全部交給麥克阿瑟指揮,以便進行奪取萊特島的準備工作。

  當進攻萊特島的登陸編隊在馬努斯島與霍蘭迪亞進行集結時,盟國的岸基航空部隊從紐幾內亞島、比阿島、摩羅泰島等地機場起飛,不斷襲擊日軍的南翼,而哈爾西則親率快速航母特混編隊長驅直入,駛往琉球,去壓制日軍的北翼:10月10日襲擊了沖繩,11日轟炸了呂宋,12日開始對台灣各航空基地進行持續3天的空襲。日聯合艦隊初想保存航空兵的實力,按兵不動,後因被動挨打、屢遭損失而決心動用部署在九州至菲律賓一線的岸基航空部隊進行反擊,並由大本營公布了如下戰果:擊沉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或驅逐艦l艘擊傷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等14艘。實際上,美軍只有兩艘巡洋艦受到重創,後被拖回身利西基地,而日軍在10~15日被空襲過程中卻損失約350架飛機,使其提前喪失了從空中進行反擊的能力。此後,哈爾西便率其航母編隊向菲律賓以東海域駛去,以便支援和掩護萊特島的登陸作戰。

  盟軍進攻萊特島的登陸編隊於10月10日至15日間分批離開馬努斯島、蘭霍迪亞北上,20日晨開始在萊特島實施上陸戰鬥。

  為這次登陸行動擔任掩護和支援的海上兵力,除哈爾西率領的第3艦隊外,還有金凱德海軍中將率領的第7艦隊。這兩支艦隊出動的兵力共有;快速航空母艦16艘、護航航空母艦18艘、戰列艦12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和護衛艦100餘艘,加上登陸艦、運輸艦以及輔助船隻共達650餘艘。

  20日後,第7艦隊的運輸艦大隊、登陸艦大隊以及艦炮火力支援大隊均進入雷伊泰灣內實施登陸作戰和對登陸兵進行直接火力支援。金凱德第7艦隊司令以「瓦沙奇」號登陸指揮艦為坐艦,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以「納什維爾」號巡洋艦為坐艦也進至該地親臨著揮。第7艦隊所屬的3支護航航母大隊配置在雷伊泰灣外稍稍偏東的海面上,實施對空、對潛警戒,並對登陸部隊進行航空火力支援。這時。哈爾西指揮的第3艦隊則在呂宋島以東海域活動,對整個登陸行動擔任掩護和支援。

  10月17日,盟軍的先頭部隊開始在雷伊泰灣口的蘇盧安島登陸時,日聯合艦隊所屬主要兵力的配置如下:1第1游擊部隊由栗田海軍中將指揮,在林加錨地待機;2第2游擊部隊由志摩海軍中將指揮,在琉球群島的奄美大島錨地待機;3機動部隊由小澤海軍中將指揮,在本州和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待機。

  10月18日,盟軍開始對萊特島實施艦炮和航空火力準備後,日軍大本營斷定這是主要進攻方向,便於當日傍晚發出實施「捷1號」作戰的命令。

  20日,盟軍在萊特島開始登陸,日陸海兩軍所屬的航空部隊本應最先出動,對來襲之敵實施反擊。可是,已經部署在菲律賓的第1航空艦隊將其兵力提前消耗殆盡,這時只剩下約40架飛機,而第2航空艦隊的約200架飛機和第4航空軍的約300架飛機均需於10月底才能飛抵呂宋島,都來不及參加這次行動。於是,日軍只好大力組織「神風特攻隊」,實施肉彈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日聯合艦隊不得不冒全軍覆沒的危險,以水面艦艇部隊去襲擊進入雷伊泰灣的盟軍登陸編隊。

  為此,坐鎮日本本土的豐田副武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命令第1和第2游擊部隊於10月25日從北南兩面進擊雷伊泰灣之敵,另派機動部隊出海佯動,將美快速航母特混編隊誘離戰場,以策應游擊部隊的襲擊行動。於是,為了支援萊特島的登陸和抗登陸作戰,攻守雙方的艦隊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連續進行多次海空交戰。

  大多數國家把這幾次海戰統稱為萊特海戰,而日本則將其稱為菲律賓海海戰。

  在萊特海戰中,日軍損失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11艘,盟軍損失輕型抗空母艦和護航航空母艦各1艘、驅逐艦2艘和護衛艦1艘。盟軍的艦隊不僅保障了這次登陸作戰的順利實施,而且再次重創了日本聯合艦隊,使其完全喪失了發動大規模海戰的作戰能力。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