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閒話聊齋> 封三娘,扶君上馬,為君護航

封三娘,扶君上馬,為君護航

2024-09-14 23:48:31 作者: 天馬行空
  狐狸精們修得人形,進一步可以做什麼?或者繼續前進,為一紙「仙籍」而奮鬥,或者做個有特殊功能的普通人談戀愛結婚生兒育女,享受天倫之樂。針無兩頭利,魚肉、熊掌不可得兼,天上神仙招聘一般不收已婚人士,如果要取得仙籍,就必須存天理,去人慾,如果又想夫妻恩愛,又想得道飛升,兩邊好處都撈,門都沒有。

  可是,修道的妖精們也有七情六慾,拋開低級趣味不說,狐狸精們活了幾百年、上千年,誰不想在情場上大顯身手,一比才智啊。解決這矛盾的辦法比較搞笑,可以參考《鹿鼎記》。少年皇帝康熙又想做大俠,又想做大將軍,但即使是皇帝,有些事也不是想干就乾的,否則容易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康熙最後想出萬全之策,自己在幕後指點,讓韋小寶充當他的馬前卒。這樣雖然不是自己真刀真槍干,也算過一把癮。念念不忘「仙籍」,但又放心不下塵緣的狐狸精,對談戀愛結婚也只能這樣紙上談兵。

  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范十一娘,大家的評價是「少艷美,騷雅尤絕」。請注意,這裡這個騷不是騷貨的騷,而是出自《離騷》的典故,用來形容她有知識有風度。來歷不明的美女封三娘(其實是一個狐狸精)對她一眼看中,恨不得自己是男兒身,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知己。但是兩人見過一面之後,封三娘就不見了。范十一娘想念她,幾乎積憂成疾。范十一娘的父母擔心女兒,派人去尋找封三娘,她卻如同在人間蒸發了一般。

  就在范十一娘絕望之際,封三娘偷偷來到她的家。從此,兩人出則同車,夜則同床,好到如同一體。封三娘卻躲躲閃閃,不讓范家的人知道她。後來,被范十一娘的哥哥發現她的行蹤,馬上離去。兩人斷絕來往幾個月,才重新搭上線。

  兩個待字閨中的少女在一起,不免談怎樣找對象。封三娘認為,找男人就要找有潛力的,而不要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范十一娘深以為然,只是績優股難買,藍籌股難尋,有潛力的男人不是隨地可見的。

  後來范、封二人偶遇秀才孟安仁,封三娘非要范十一娘嫁這個人不可。她的理由就是這是個潛力男人,絕對不會看錯眼,過了這一村就沒有那一店。在封十三娘的勸說下,范十一娘讓她拿信物去和孟生私定終生。

  好事多磨,打動人心的故事都是曲折的。城中有個闊少看中范十一娘,前來求親,范十一娘向母親透露已經私定終身,非孟某不嫁。范父大怒,把她許配給那個闊少。范十一娘一時想不開,上吊自殺了。現代人看到這一幕,一定會覺得范十一娘實在太傻了,沒必要這麼純情吧?其實拋開感情因素,她還是有必要這樣做的。在萬惡的舊社會女孩和其他男人私定終身,如果婚後被人發現,這是足可以抓去浸豬籠的。

  孟某知道意中人不幸去世,傷痛欲絕,準備前往范十一娘的墳墓痛哭一場,期望老天爺開眼,到時墳墓裂開一跳縫,讓他能跳進去,再跟范十一娘變成兩個蝴蝶飛出來。他在路上遇到封三娘,她讓孟生把范十一娘的屍體挖出來背回去,她可以死起死回生。在封三娘的幫助下,范十一娘成功復活,如願以償地和孟生做了夫妻。

  封十三娘幫助了孟某夫婦這麼多,見到他們卻忸忸怩怩,躲躲閃閃,似乎想做好事不留名。范十一娘是指恩圖報的人,認為也對孟某有意思,就有心成全她,大家一起效英、皇。這是一種古老的說法(傳說英、皇是姐妹倆,一起嫁給舜),按照錢鍾書的說法就是一起做同情者,按照現代人的說法就是3P。總之,讓孟某左擁右抱,一箭雙鵰。

  范十一娘擔心封三娘不好意思,讓孟某假裝外出,然後把封三娘灌醉,叫孟某把她睡了。生米煮成熟飯之後,范十一娘才發現自己已經鑄下大錯。原來,封三娘是個修行的狐狸精。為了一紙仙籍,她願意奮鬥終生(和當年為了一個為了一個大城市戶口奮鬥多年的天馬沒有什麼不同)。天庭特別喜歡童男童女童狐狸精的(可以參看《白於玉,天宮是什麼玩意兒》一文),如果還沒有破處,取得仙籍的概率要大得多,因此封三娘不想談戀愛,然而她也是性情中人,雖然自己沒法轟轟烈烈地愛一場,做做狗頭軍師也好,因此才不遺餘力地指點范十一娘。不過因為害怕自己也陷進去,封三娘見到男人才躲躲閃閃,忸忸怩怩。現在,一切都完了。封三娘最終沒有和孟某夫婦一起3P,而是選擇離去。破處之後,取得仙籍的可能大降,但還是有機會的,如果跟他們一起生兒育女,就徹底完蛋了。

  後面的故事就俗套了,後來孟某高中進士,出任翰林,封三娘果然沒有看錯眼。孟某把這事的前因後果范十一娘的父親,兩人認了翁婿。只是美中不足,范十一娘跟孟某的婚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原來范家對闊少女婿說范十一娘已經死了,現在不但活過來,還和孟某結了婚。就算孟某做的官再大,如果因這事被別人告一狀,還會吃不了兜著走。如果把真相說出來,別人以為范家當他們是傻的。因此,范十一娘只能隱姓埋名,不讓外人知道。

  根據經驗,我們知道發生了這種事情,老天爺一般都會很通融。後來闊少父親因為行賄罪被捕,全家男人被抓去勞動改造,范十一娘才得以公開身份。這時候,鄉人當然還會大驚小怪,不過已經沒了原告,民不舉官不究,他們不必因此吃官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