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照本宣科

2024-09-20 01:25:03 作者: 冷泡茶加冰
  第444章 照本宣科

  「此非為奪位,而是為泄憤耳。」

  李世民輕嘆一口氣評價了一句。

  畢竟若真是理智行事,那麼首先要做的定然是奪下玄武門,隨後先索宮中武庫,把守宮禁避免禁軍聚眾取甲兵。

  隨後再點起精兵奔襲「護佑」天子,如此則大事可定矣。

  到了那時,什麼武家武三思之流,解決起來還不簡單?

  並且再退一步,即便這李重俊真不曉事,身邊跟隨的四個禁軍頭領能不清楚玄武門重要性?

  尤其那李多祚,李世民可是記得這人在神龍政變當中便是把守玄武門的。

  那麼解釋就唯有一個:李重俊對這武三思弄權有滔天恨意,故而強令禁軍頭領跟隨先誅仇讎,再行舉事。

  也就一個呼吸李世民便將此事想的明明白白。

  但若是拋開這些想法,僅僅出自本心評價的話,他也忍不住道:

  「殺得好!」

  移天子權柄,淫後宮艷私宅,迫害老臣,凌忽東宮,任何一件事都難以忍受,最終這子孫行事雖缺大節思量,但面對此輩國之疥癬,引刀血濺三尺,酬仇足以稱快!

  對於後輩將此事與玄武門之變作比,其他人皆不語以避嫌,長孫皇后倒不用計較這些,輕笑道:

  「恐怕這李顯朝堂內外忠義之士,皆心懷大家也。」

  對此李世民輕哼一聲,將皇后的這句不軟不硬的讚美收下,隨即思量了一下搖搖頭道:

  「這李顯……心無遠圖,又不念昔日之禍,既昏且懦,妻女弄權之下,恐生不忍言之事。」

  他評價自己子孫屬於理所應當,而且言語之間毫不客氣。

  畢竟按輩分來說,這李顯還當稱呼他一聲阿翁或者太公,只是言語不客氣已經很收著了,若是這李顯在面前,李世民絲毫不懷疑自己會上手交流一番。

  這一刻大唐皇帝倒是有點可惜這光幕沒通李顯時了,不然若是能追著責罵一番,還能出一口心中惡氣。

  長孫皇后輕輕拍拍了夫君讓其怒氣稍順,隨後也是有點好奇:

  「事當不至如此吧?且還有那相王……」

  李世民冷笑搖搖頭,對相王不評價,只是稍稍解釋了一下道:

  「這李重俊貴為東宮,雖非韋後嫡子,然受其親女凌忽,已是失位。」

  「既效那二聖臨朝……」

  想到這裡李世民感覺還是有點胃疼,只覺得這群後輩沒一個省心的:

  「那恐怕生臨朝稱制之心亦理所應當,恐怕亦有效仿那武曌之夢。」

  只是李世民嘴角掛著毫不掩飾的譏諷。

  就憑汝輩這後宮操權不敵禁軍一刀的手段,還生如此痴夢?

  不過一邊為武三思之死感到解氣,一邊李世民倒是想起來了後輩用的那個詞:

  「軍閥……」


  長孫皇后看夫君臉色有點魂不守舍,便知曉應該是心中又有許多不便說的念頭,便拍拍他手背道:

  「眼下先看那玄宗如何清掃不平便是。」

  往昔李世民在後宮沒少跟她說過這玄宗的昏庸,但此時看起來,這玄宗少時反有英主之相?

  【雖然武三思和武崇訓被李重俊以命換命直接砍了,但是這股亂風並沒有止息的趨勢,反而愈演愈烈。

  實際上在阿武倒台之後,剛剛掌政不到一個月的李顯就給朝臣開了個大眼:

  下詔授太平、安樂、長寧、宜城、新都、定安、金城開府之權,七位公主規格視同親王。

  開府就是說公主們可以自己任命屬官,這些屬官同樣可以推薦給朝廷,算是標準的做官捷徑。

  姚崇很可能就是從李顯這道詔令當中敏銳的嗅到了令人不安的氣息,於是給武則天鞠了一把淚,順利外調避開了政治風暴。

  京城中武家的話事人被砍死之後元氣大傷,但李顯的老婆們和女兒們聚在一起很快就商量出來了新的章程:

  與其出宮與人賠笑狎玩結黨,直接賣官不是來錢更快?

  實際上皇帝的家屬們少了武家這個中間商賺差價之後,賣官這件事也乾的愈發如魚得水:

  韋後負責在李顯那兒巧言令色,上官婉兒負責詔書敕令的草擬,安樂公主仗著寵愛可以讓李顯先簽字後寫內容,這就是搞定了上游。

  有開府之權的公主府以及韋後的妹妹、上官婉兒生母沛國夫人、尚宮柴氏、賀婁氏,女巫第五英兒、隴西夫人趙氏等等遍布長安內外,打通了下游。

  在當時的長安,如果你能掏出來三十萬錢,就可以拿到天子李顯親筆敕封的官表,如果你余財不多呢,花三萬買個僧尼度牒免去賦稅徭役,也是相當合算的。

  因為這種特殊的任命狀是走關係通過中書省的側門遞進去辦理,而且上面的敕命批示用的是墨筆而非硃批,時人也蔑稱其為「斜封官」。


  李顯時斜封官發放了多少已經完全不可考,僅知道的是當時吏部員外郎李朝隱是個硬漢子,一個人就攔下了1400封斜封官的敕命,然後不到一年就被安樂公主踢出長安貶官了。

  另外就是李隆基開元時斜封官已經成了冗官痼疾,最終不得已採取了一刀切政策,一封詔命直接廢去四千多名斜封官。

  靠著這筆錢,李顯的女兒們當時可稱奢華之最: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在長安大修宮殿,規制跟皇宮差不多,為了修個假山直接侵占百姓田地,修成的假山綿延八九里,當時長安百姓出門一晃眼還以為安樂公主把華山搬過來了。

  韋後乾的就比較實在,只是給家族的褒德廟增加衛卒和邑戶而已,不多,大概也就是二鳳昭陵的五倍罷了。

  其實鋪墊了這麼久韋後也開始小心翼翼的試探丈夫的想法了,比如707年韋後效仿武周時領著一大幫人帶頭給李顯上表,說陛下您這樣的功績應該上尊號「應天神龍皇帝」,李顯大悅。

  同意了就好辦,不過幾天後同樣這批人,說皇后應該上尊號「天翊聖皇后」,李顯大筆一揮繼續同意,壓根不考慮這封號簡稱跟武則天的「天后」稱號一模一樣。

  次年,整個長安的百姓都聽到了消息,一群人有鼻子有眼的說宮裡傳出來消息,韋後的衣櫃裡冒出來了五彩祥雲!

  說實話這種手段讓武則天看到估計要笑死,但李顯的應對更是出乎所有人預料:

  李顯讓人將其畫了下來給大臣展示,然後高興的大赦天下。

  709年,李顯在長安南郊祭天,國子祭酒建議說皇后應該一起祭天,李顯再次同意,定韋後為亞獻。

  是不是有李治封禪泰山時,武則天作為亞獻的味兒了?韋後拿著阿武的本兒稱得上照本宣科,一個字兒都不想改的。

  當時的情況就是韋後在忙著篡權,公主們在忙著撈錢,朝堂里斜封官和正官搶占生態位,朝堂外百姓又遭連年大旱賣兒賣女。

  李顯本人一邊硬氣斥責了百官就食洛陽的建議:「豈有逐糧天子邪!」,一邊期望著洛陽的運糧漕船快點來長安。

  咱大唐還真是蒸蒸日上呢。】

  龐統沉默了,看著魯肅微微挑起的眉毛笑道:


  「這唐帝,事妻猶勝事母,可稱痴愚也。」

  龐統為自己此前的斷定道歉,將孫侯與其相比實在是太侮辱人了一點。

  並且此刻他也空前同意翼德所說,這李顯莫不是來展示當皇帝下限的?

  若是此般模樣可為帝王,那天下何人不可稱帝?

  「孫侯相比這李顯,倒也可稱得上守成英主也。」

  魯肅點點頭,但隨即嘆了口氣道:

  「遭苦者終歸是百姓,天子無德則生民如水火。」

  他當然不會覺得這大唐真的蒸蒸日上,後輩這句話當中的諷刺嘲笑之意堪稱露骨。

  龐統一起嘆了口氣,贊同道:

  「孫侯若置身於這唐能稱守成,若置身於宋便可稱英主也。」

  「子敬可知,生子當如孫仲謀之嘆?」

  魯肅再次挑了挑眉毛,感覺這龐士元莫不是要消遣於他?

  但看臉上沉重之色又不似作偽,於是最終還是沉吟了一下問道:

  「何解?」

  龐統正待說點什麼,孔明已經從張仲景處起身直接插了過來:


  「今日宜喜,說此掃興之事作甚?」

  「且我等定可協力,使華夏子孫避此災禍。」

  孔明這般話語令龐統很是贊同:

  「若是不知便罷了,如今既知,定要求索出興漢數百年之法,定北疆靖東海以免賊患!」

  魯肅想抗議了,你們在說啥,我怎麼聽不大懂?

  孔明直接將剛才寫的一些東西塞到了魯肅手裡:

  「子敬可依據江東醫館之歷,察其缺漏,補其完善之制。」

  要是孔明直接分攤政務,那魯肅說不得便要摔門而走,以示己節……哦不對,應該先把這光幕看完。

  但此時孔明是以朋友身份請求幫助,魯肅便只能拿過來,但只是一看便再也移不開眼。

  短短的一張紙上,魯肅卻仿佛見到了一方龐大的天地。

  ……一村置一赤腳醫,不需通醫理,只需要為醫吏,置雜疾之藥解病,若遇大疾則送縣府醫館……赤腳醫須識字至少五百,為村里稚童開蒙之用……

  這個計劃能看出來還是草擬,但從魯肅判斷的出來,可行性很高!

  迫不及待的再翻一頁,魯肅想看看完整的計劃,但後面紙張光潔,一個字都沒讓魯肅沒法接受:

  「沒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