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歌未竟

2024-09-20 08:42:35 作者: 冷泡茶加冰
  第563章 歌未竟

  【另外值得一說的,毫無疑問——農民起義。

  我們此前說過,黃巢起義毀滅了門閥的肉體,王小波起義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打出了均貧富的口號。

  而在靖康恥發生後,中原大地如同烈火烹油之態,也由此釀造出了農民起義的又一個高峰。

  公元1130年,彼時的岳飛與韓世忠合力擊退了金兀朮的搜山檢海,也因此都得了太監皇帝完顏構的青睞。

  這一年當中嶽飛基本上就成了救火隊長,被完顏構調去江淮,先後平定李成、張用、曹成、孔彥舟等各路流寇,卓有成效。

  不過這些實際上只能算是小麻煩,什麼叫大麻煩呢?當然就是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就如咱們前面所言,南宋雖然沒有完整繼承北宋的國土,但它完整繼承了北宋的苛捐雜稅。

  而且在靖康恥之後,趙構還舔著臉又加了抗金稅,這些錢有沒有成為抗金將領的軍費沒人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的趙構的小日子過得愈發有聲有色了。

  皇帝開心了,百姓就沒法活了,於是揭竿而起就成了單選題,而且在學習了王小波的先進經驗之後,各地的農民起義基本上成了按起葫蘆浮起瓢的態勢,禁之不絕。

  畢竟南宋的老百姓只是窮,不是傻,當餓死在家裡和出門搶地主老爺一票這兩個放在眼前的時候,任誰都知道怎麼選。

  南宋名臣李光曾經很直白說過貧民的困境:

  「民不為盜,則將坐以待死也!」

  公元1135年的鐘相起義就尤其特殊。

  首先是地點,鐘相起義選擇的是嘯眾洞庭湖,從這裡順著長江往上就是襄陽地區,順著往下呢就是江夏地區,再往下就是趙構偏安所在的江南地區,可謂是踩在心口上了。

  其次當然就是性質,鐘相在學習了王小波的起義之後,將這個口號做了階級上的延伸,就此迅速收攏到了大批的破產流民,而這個口號也相當簡單:

  均貧富,等貴賤!

  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聚集了近五十萬人,他們在鐘相父子的帶領下接連攻占十九座縣城,建政權號大楚,鐘相自號楚王,並對占領地區的官僚地主財產進行清算,時稱所占之地「無稅賦差科,無官司法令」。

  不過因為起義軍良莠不齊被混入了奸細,鐘相父子很快被抓且就地格殺。

  按理來說首領被殺,起義軍應該很快作鳥獸散,但沒有,當時起義軍的領袖之一楊麼接過了抗宋大旗並將起義指揮的有聲有色。

  最終趙構將岳飛從抗金前線召回,鐘相楊麼起義也才終於失敗。

  實際上很無奈的一點是,如果翻開歷史,無論是鐘相還是楊麼,他們與岳飛都是類似的,都是能看到百姓困苦的人。

  鐘相出身商賈家庭,青年時入了摩尼教遵循教義在鄉里施捨貧民,在親眼看到了百姓苦難之後,這個商人兒子或是為了傳教或是出於憐憫,對百姓不僅施以錢財還允諾等摩尼教大興之後定然能等貴賤均貧富。

  如此行事二十年,直至靖康之恥,趙構對外屈膝苟安對內重拳出擊,而且放任招安的匪首之流禍亂鄉里,最終逼得鐘相揭竿而起。

  楊麼就更像了,少年困苦堅持讀書,並且靠著撐船載貨來往洞庭對當時民生知之甚詳,但最終也是當順民沒了活路,揭竿而起投入了轟轟烈烈的起義當中,好在最終岳飛吸納了楊麼麾下近半數人手,或遷去襄漢安穩過日子,或編入軍中北上抗金。

  而最終因為宋廷,這些人彼此走到了對立面,著實令人唏噓。

  我們不能用今日的劍去斬前朝的官,鎮壓起義的岳飛沒得選,他還需要宋廷的兵糧去北伐,將家鄉從金人鐵蹄下拯救出來。

  鐘相楊麼落草為寇起義也同樣是沒得選,他們被吃人的宋廷逼上了絕路不得不反抗。

  他們最終皆亡於宋廷,這是時代的悲劇,怎麼解決?當時沒人能知道。

  八百多年後,洞庭湖八百里波濤散盡,教員以青史磨墨,以三皇五帝風流人物作筆,揮筆寫就《讀史》一詞,或許算作這個悲劇的一個回答。

  遍觀上下五千年,唯有百姓,才最堪稱風流人物。


  歌未竟,東方白。】

  漢長安府中,在座諸人久久失語。

  最終還是張飛摸摸腦殼,左右瞧了瞧很是實誠道:

  「俺不懂,軍師給俺講講唄?」

  只不過讓張飛意外的是,那似乎從不會被各種問題難倒的軍師,那似永遠胸有成竹智珠在握的軍師,那看後世種種神異之景最多也只會挑挑眉頭的軍師,此刻卻眉頭緊鎖不展,仰著頭一時竟然痴了。

  於是張飛扭頭將視線對準了劉備,沒想到大哥也很是直白的與他擺手坦然道:

  「能品讀一二愁懷,卻不懂八九分意思。」

  於是張飛哈哈一笑:

  「那大哥豈不是跟俺一樣,十分不懂?」

  劉備也不反駁,低頭將這首詞抄錄了下來又讀了兩遍,但最終也只能無奈搖搖頭。

  爾後方才道:

  「雖不懂這詞,但那鐘相楊麼,卻分外好懂。」

  這一點上來說確實好懂,畢竟後世不都說了麼:季漢麾下多失意之人。

  他們雖不如那兩宋百姓一般被苛捐雜稅逼到絕境,但同樣也受困於時局又近似的絕境之感。

  就如劉備自己,他若是不出來扛起興復漢室的大旗,那誰人能扛?

  是偏安益州的劉季玉?還是縱橫雍涼只計較自己得失的韓遂?又或是那挾天子行不法的曹賊?

  總不能是那屢屢給曹阿瞞低頭受封的大魏吳王吧?

  「誰不懂?」

  張飛話語中難得有了點嘲諷的意思:

  「那太監皇帝都不念百姓,難不成還想要百姓念他的好嗎?」

  「他有好可念嗎?」

  搖搖頭甩開腦子裡的這些晦氣之事,張飛也是忽然腦洞大開:

  「可惜那後輩所說的穿越之法難為真。」

  「不然咱們跟那南宋換換,用張角換那岳飛如何?」

  「再不行,等俺去許都擒了曹賊,用曹丞相換他的岳少保如何?」

  劉備:「……」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