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盛唐標準

2024-09-21 12:46:53 作者: 冷泡茶加冰
  第814章 盛唐標準

  鄴城的廳堂並不大,伏壽的聲音也並未刻意壓低。

  眾人聽得清楚,而不少人神色間也多有贊同意。

  畢竟旁的不說,於他們這些親歷者來說,禍漢的董賊不就是這般?

  而且眾人當中有膽大者更是發散思緒:

  若是董卓活著,多半也要被後世這些野心昭昭之輩驚訝。

  若是曹賊親觀,勢必也是要為後世篡權奪位者那急不可耐之模樣咋舌。

  說到此劉協反倒是有些好奇了:

  「既傳國璽早已遺失,後世何必還如此掛懷?」

  「後世之國如何,皇叔此前也說過一二,若是真有那般奇異,該更不需要傳國璽證其天命才是。」

  對劉協的這個疑問,劉備微笑著輕輕搖頭:

  「後人與我等雖隔千餘年,然亦是同血脈而出有承漢名。」

  「有華矣矣歸一此璽,夏民赫赫承統於斯。」

  「後人記念此物,如子尋親,似葉歸根,乃是憑古記今以表先魂靈也。」

  劉備這話雖語氣平淡,但劉協反倒是從中愈發能感受到身上這套天子華服的重量了。

  張飛對此並無太多感觸,畢竟興漢檄他早已看過,更是知道此檄文是要呈天下震懾江東十萬…啊不,軍師說是震懾宵小宣漢三興的。

  相較起來還是看看後世人的東西要更加興致盎然一些,就如此時,光幕當中的興漢檄被這雙素手小心收了起來,隨後徐徐展開的乃是一幅畫卷,其上內容讓張飛眼前一亮:

  「好俊兒的人!」

  隨著張飛的讚嘆,眾人也看得分明,這幅畫卷旁側的《遊春》兩字很直白說明了畫的主題。

  徐徐展開的畫卷上展示的是春街一角,販夫走卒與文人仕女同樂,牽馬踏春者與乘步輦顧盼者同面。

  而尤為不同的是這畫上的人物似真似動,宛如後世之畫,全無鄴城諸人此前所見人物畫像似扁平之感。

  【這幅畫咱就叫遊春圖吧,嗯……從落款來看是閻立本和閻立德繪於貞觀六年。

  閻氏兄弟里雖然閻立本名氣更大一點,但相對來說閻立德要更加全才,不僅跟弟弟一樣都精於畫工,同時還是唐初的傑出建築家,李淵跟李世民的陵墓都是這位設計督造的,有別於漢時的封土為陵,開了依山營陵的先河。

  從閻立德建築家的身份上來說,倒是能解釋得通這幅《遊春圖》用上了透視畫法的原因,畢竟現代透視畫法就是被建築師給完善的,這種需要數學基礎的繪畫技巧,顯然也是對建築師更加實用一點。

  雖然文盲挺喜歡這種兄弟齊心的劇情,不過在唐朝想要完善透視學顯然還是有點強人所難,因為這需要的不僅是繪畫功底和數學功底,還需要完善的幾何學,再在此基礎上點出線性透視、空氣透視和隱形透視,這是一個隱性的龐大工程。    故而即便這幅畫是一眼偽,但文盲還是蠻喜歡的,畢竟在透視畫法的加持下,初唐人挺拔的精神面貌也更加立體,令人見之則喜。】

  甘露殿中,閻氏兄弟挺直的脊背微微放鬆了少許,兩兄弟也情不自禁相視一笑。

  後輩所說的「一眼偽」並不會讓兩兄弟泄氣半分,畢竟此前談及唐朝時兩兄弟名字就已經被提了不止一次,與其相較來說一副畫的真偽之名不會讓兩兄弟有半分介懷。

  而三言兩語當中讓兩兄弟一窺所謂「透視學」的全貌,才更令人心生歡喜。

  「幾何雖難,然陛下此前已遣使西行,更有波斯僧願代為通傳學本,循跡如何不可學乎?」

  閻立德多少有點意氣風發,一年多來無論是弟弟半情不願的隨著孫藥王探人體肌骨之理,還是他嘗試循後世圖畫之精要將其與營城輿圖融為一,皆有所獲。

  而恰逢今歲開春時,陛下曾說按著後世所言,貞觀六年往後的二十餘年,年年有災歲歲有禍。

  故而令兩兄弟繪長安遊春之景,以「記貞觀太平餘年」,而所呈後世這一卷乃是兩兄弟合力使盡渾身解數所作,也算是對後世此前不吝展示後世畫本的一種遙遙回敬算是。

  而眼下看來,兩兄弟的答卷交的也不算差,而閻立德的雄心壯志的模樣也令李世民很是歡喜:

  「閻卿所言極是,既知之便應全之,以此遺子孫後世方不輸賢名也!」

  聽著陛下與長兄的奏對,閻立本心中豪氣也生出了一點,但旋即就想起來孫藥王強拉著他一起使了不知多少次的掏心掏肺,這點豪氣便頓時煙消雲散。

  不然……跟著兄長學學土木營造之法的建築學?正好逃開孫藥王的支使,閻立本陷入了沉思。

  而光幕上對畫的品評也還沒結束。

  【另外,這個遊春圖拋開唐朝沒有的透視畫法來說,可能有人會比較奇怪畫中的女子肖像為啥都挺纖細的,說好的唐人以胖為美呢?

  實際上唐朝以胖為美本身也算刻板印象之一,拋開眼前這幅畫不說,如今留存的就有閻立本的步輦圖真跡,圖里也能看到宮女都是纖細身材,跟胖扯不上關係。

  梳理歷史脈絡來看的話,魏晉南北朝的無論男女皆以粉塗面、視羸弱為美是眾所周知的,南朝梁羊侃家中舞妓張淨婉號稱能表演掌中舞,留下了「腰圍一尺六寸」的記載,也就是堪堪四十厘米,其審美風向可見一斑。

  初唐自然也不可能突然一百八十度轉彎,比如唐初詩人劉希夷就很愛細腰,「纖腰弄明月」便是這哥們所寫,除此之外高宗前期詩人們詩作讚賞細腰的並不罕見。

  現代熟知的「唐人尚豐腴」一般認為起源於武周,盛行於玄宗執政以後,結束於安史之亂前後。

  起源於武周的依據來自於舊唐書對太平公主的記載,「豐碩廣頤」是太平公主的外貌特點,武則天以其「類己」,可見母女應是同出一轍,都是寬臉盤且身材頎健,與羸弱都不搭邊。

  盛行於玄宗時的證據則是仕女畫當中的「綺羅人物」,曲眉豐頰體態豐碩是這類畫作的特點,其大家張萱、周昉都是活躍於開元和天寶年間。】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