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咱慢火燉,丞相便是朕的磨刀石!滅國之戰,生死存亡,箭已在弦!
2024-10-05 02:36:56
作者: 堂燕歸來
第408章 咱慢火燉,丞相便是朕的磨刀石!滅國之戰,生死存亡,箭已在弦!
老劉確實有些迷糊了。
就沖馬謖這篇策論,足以證明其才智不凡。
況且聽丞相你的口氣,似乎對這個馬謖很了解,也認可其才華。
往昔丞相你看重欣賞的人才,不都是極力推薦我重用的嗎?
比如陸遜,魯肅,龐統,徐庶,乃至於前不久的法正。
這些人,你不都是力主我重用,委以重任的嗎?
怎麼到這個馬謖這裡時,就風格忽變,勸我不要揠苗助長了?
還說什麼有可能毀了馬謖!
這就有點嚴重了吧。
劉備心下驚奇,遂問道:「丞相何出此言?」
蕭方一聲輕嘆,也不好明說。
馬謖這個人嘛,大才確實是大才。
能被小舅子諸葛亮看重,能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種高明戰略的人,能是庸人嗎?
不過人才也要分門別類的。
馬謖這種「紙上談兵」類型的人才,天生就是吃參謀這碗飯的,你把他帶在身邊給你出謀劃策,時不時就能給你迸出幾道奇謀妙策來。
可你要對他委以重任,令他獨擋一面,甚至是統軍上陣,那就是用錯了方向,早晚會誤大事。
當年的失街亭,斷送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局面,不就是血的教訓麼。
其實在看人這方面,當年的老劉就比諸葛亮准,看出了馬謖「不堪大任」。
這也是當年老劉手底下就一個荊州,人才基本都局限於荊州一隅,所以才能接觸到馬謖這樣的年輕一代,才有機會看出馬謖的虛實。
現下老劉卻坐擁天下九州,麾下謀臣武將遍及九州數十郡,凡是能進入老劉法眼的,哪個不是當世頂級人才。
馬謖這樣的「小角色」,若非是吃了科舉制的福利,以他現在這種年紀,根本沒機會進入到老劉的視野當中。
老劉空有識人之能,事先沒有接觸過馬謖,自然不知馬謖「難堪大任」。
「這個馬幼常,出身於名門,自小便聲名在外,性子中難免有些自負。」
「如今又一朝魚躍龍門,成了我大漢首次科舉的狀元,可謂是一夜之間名揚天下。」
「他性子本就自負驕傲,又成名太早,出道便為巔峰,太過順風順水,難免會滋生其驕傲自大之心。」
「這樣的人,陛下理當先磨練其心性,慢慢調教栽培,待時機成熟再加重用也不遲。」
「否則若重用太早,必會揠苗助長,難保他不會成為又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蕭方給出了解釋。
馬謖非但不是庸才,且絕對是可堪大任的棟樑之才。
但在蕭方看來,馬謖缺的不是智謀,缺的實踐歷練,缺的是經驗教訓。
當年歷史上的馬謖,出道就一直跟在諸葛亮身邊,做的全是出謀劃策的參謀工作,實際上根本沒有多少統軍作戰的實操經驗。
結果初次領軍,就被諸葛亮委以重任,率軍去鎮守街亭,阻擋當時的曹魏第一名將張郃。
別說是馬謖,就算是年輕時的諸葛亮,在沒有實戰統兵經驗的前提下,對上張郃這樣的老兵油子,都有極大的概率會翻車。
所以蕭方才會吸取歷史的教訓,給出了對待馬謖的最優解:
咱們溫火慢燉,不著急。
反正馬謖年輕,有的是大把青春熬。
反正大漢現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還沒有急迫到需要馬謖這樣的年輕一代,提早出來挑大樑的的地步。
「朕明白了,再好的寶刀,尚需磨礪方能削鐵如泥。」
「這個馬幼常,朕知道該怎用了。」
「丞相你就是最好的磨刀石,這馬謖嘛,狀元朕還是點他,就讓他先入丞相的幕府,和那鄧艾一樣,交給丞相替朕好好打磨吧。」
劉備說罷硃筆一揮,批下了馬謖狀元及第。
大漢第一科舉,就此圓滿結束。
得到進士身份的才俊們,盡皆量才任,實充到朝廷和州郡各缺口。
九州的士家寒門,也因切實看到了參加科舉的好處,對朝廷和劉備是更加擁護支持。
科考結束,已是初冬時節。
秋收結束,大漢九州今年風調雨順,各州多喜獲豐收,糧庫內收上來的糧賦是堆積如山。
萬事皆備,伐秦之戰旋即提上日程。
事實上,就在劉備還都洛陽,舉行科舉的同時,伐秦的各項準備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悄然進行。
大批的糧草軍資,都在源源不斷從各州運往鄴城,洛陽,宛城,江陵等地屯集。
中外諸軍也以各種藉口,向著各城集結調動。
身在洛陽的眾武將,也在不斷的離開京城,前往各城為開戰做準備。
箭已在弦,旦昔將發!
…
長安,秦皇宮。
高坐龍座的曹操,正眉頭緊鎖,審閱著手中那一道名錄。
那是他推行九品官人法後,各州郡中正們推舉上來的第一批「賢能」名錄。
名單上的這些名字,曹操都不感到陌生。
這些人多為秦國四州聲名遠揚的士家名士,早在他尚未稱帝之時,對這些便已早有所聞,甚至生平都已了如指掌。
這些人在曹操看來,除了個別沽名釣譽之徒,誇誇其談之徒外,大多數人確實乃賢能之才,可為他所用。
一下子得了這麼多人才,曹操卻著實高興不起來。
原因有二。
這幾十名中正官們推舉上來的賢能,基本全為士家名士,出身寒門之人只有一人。
這無異於對天下人釋放出了一個明確信號:
從今往後,我曹操只用士家子弟,不用寒門庶族。
大秦朝的大門,將只為士家倘開,寒門庶族休要前來自取其辱。
這同樣也意味著,他奉行了十來年的「唯才是舉」政策,就此為他自己全面否定。
「這些士子,皆乃豪傑俊才,既然是依九品官人法推舉上來,盡皆量才任命吧。」
曹操將名錄扔在了龍案上,微微拂了拂手,語氣中似乎帶著幾分不情願的意味。
接著,他重新拿起了另一份帛書,眉頭轉眼已凝成了一字寬。
那是來自於漢國的最新情報。
情報中將漢國首次科舉,什麼鄉試會試,以及劉備主持殿試,欽點襄陽人馬謖為狀元的細節…
以及漢朝九州,士家寒門們參加科考的踴躍,對漢廷及劉備的擁戴爆漲…
諸般情報,皆詳寫其中。
這才是讓曹操高興不起來的真正原因。
看到這道情報的第一時間,曹操就知道,這場爭奪人心的戰爭,自己是打輸了。
自己這邊推行的九品官人法,固然贏得了四州士家豪族的鼎力支持,代價卻是徹底放棄了寒門庶族這支新崛起的力量。
大秦國的選官大權,也就此落入了士家手中。
反觀劉備的漢朝那邊,不可思議的整出一個科舉制,與他的九品官人法針鋒相對。
要命的是這科舉制一推行,既贏得了士家們的支持,又籠絡到了寒門庶族。
劉備竟用這科舉制,神奇的調和了士家與寒門的矛盾,將他們的利益輕鬆的擰到了一根繩上。
這場人心爭奪戰,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這科舉之制當真是遠遠優於九品官人法,連如此奇法都能開創出來,蕭方這個鄉野村夫,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朕哪裡比不上那大耳賊,為何朕之麾下,就沒有如此絕世奇才!」
曹操是咬牙切齒喃喃自語,既有對蕭方的惱恨,又有對蕭方的讚嘆。
又敬又恨,這便是曹操此時對蕭方的心理狀態。
眾臣們彼此對視,皆是竊竊私議。
一旁侍坐的曹丕,聽得曹操這番感慨,心下卻不是滋味,更有種被打臉的尷尬。
九品官人法,可是他當初力主推行。
為了鼓動曹操實施此法,他甚至是將這九品官人法,吹成了能贏得人心,幫秦國以弱勝強,扭轉乾坤的千古奇法。
誰能料到,那個蕭方一手科舉制橫空出世,輕輕鬆鬆把他這九品官人法,襯托成了不堪入目。
這臉打的他是啪啪響啊。
「咳咳,兒臣倒以為,那蕭方這科舉制,倒似兒戲一般。」
「據兒臣所知,劉備選的那個什麼頭名狀元,名為馬謖,不過是襄陽馬氏一黃口小兒。」
「其餘什麼榜眼,探花,還有那些個什麼進士,雖不乏聲名在外的名士,但碌碌無名之輩也甚多。」
「這樣選出來的所謂人才,能有什麼真才實學,怎比得過我大秦九品官人法,選出來的這些當世名士?」
「那蕭方這科舉制,雖為劉備籠絡了士家寒門,卻無法為其選出真正的賢能之才,若從長遠計,定然是弊大於利。」
「兒臣還是以為,我大秦的九品官人法,才是選賢任能,令國家強盛的良制。」
曹丕滔滔不絕的對比了一番,將科舉制一通貶損,力證自己所獻的九品官人法更優。
曹操緊皺的眉頭松展了些許。
兒子的話倒也不無道理。
那什麼馬謖之流,他聽都沒聽說過。
什麼阿貓阿狗,劉備都敢欽點為狀元?
這樣選出來的所謂人才,能有什麼用處?
「嗯,子建所言倒也不無道理…」
曹操微微點頭稱是,臉色終於多雲轉晴。
曹丕則暗鬆了一口氣。
「陛下,現今不是關注偽漢什麼科舉制的時候。」
「據我細作來報,劉備近月以來,不斷向鄴城,洛陽,宛城一帶調運糧草,兵馬也向這幾地暗中增調。」
「種種跡象表明,劉備最多本月,必會起傾國之兵,對我大秦發動滅國之戰!」
「生死存亡,近在眼前,我們必須有所準備啊!」
郭嘉神色凝重的進言,順手將數道情報,呈奏了上去。
曹操打了個寒戰。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