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話事人> 第623章 誰是奸臣?(求保底月票)

第623章 誰是奸臣?(求保底月票)

2024-09-20 02:43:25 作者: 隨輕風去
  第623章 誰是奸臣?(求保底月票)

  在秋日陽光下,萬曆皇帝身穿皮弁禮服,威風凜凜的站在午門的門樓也就是五鳳樓。

  聽著下面數百樂舞生的高聲齊頌,皇帝的胖臉不禁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鐃歌這種詞就該與時俱進,如果還是「拳打陳友諒、腳踢張士誠」那一套,和他朱翊鈞又有什麼關係?

  他便對左右太監說:「外臣總算用心了一次。」

  作為皇帝,不可主動要求更改由自己祖宗傳下、歌頌祖宗功業的禮樂,只能靠大臣自覺了。

  東廠廠公孫暹如實奏道:「聽說在一開始,主管樂舞生的太常寺還是堅持祖宗之制。

  後來林泰來在文壇大會發起倡議,文壇人士聯名向禮部請願,才得以更改鐃歌。」

  旁邊其他太監說著好聽話:「這就叫人心所向。」

  隨後萬曆皇帝就看到,討逆監軍林泰來站在城門下,一五一十的上表報捷。

  萬曆皇帝心裡又連連感慨,林泰來這樣的人雖然行為出格,但也真是好用。

  西海出了事,到場兩個多月就兩戰兩勝穩住了局面;寧夏鎮叛亂後,一個月率先反攻,三個月就平定叛亂。

  不知道古代的漢武帝看霍去病,是不是就這種感覺?

  等林泰來念完了捷報後,就是文武百官稱賀舞拜,山呼萬歲。

  對這個環節,萬曆皇帝沒多大感覺。只要他願意上朝,天天都可以看到這樣場景。

  後面就是獻俘大典的高潮了,討逆總兵官李如松以及數百名官軍押著二十多名囚犯,出現在午門外小廣場上。

  其中有十幾人是寧夏鎮追隨哱拜叛亂的叛將,包括哱拜之子哱承恩在內。

  至於其餘十來人,則是在西寧、甘浚山兩戰里所俘獲的敵酋,稍微有點身份的那種,包括三娘子友情贊助的好幾個。

  雖然這次獻俘大典是因為寧夏之戰而舉辦,但為了場面更好看,林泰來便把之前西寧、甘肅兩場大戰俘獲的虜酋一起塞進來了。

  每名囚犯身罩紅布,由十名官軍看守押送。

  被折磨了這麼久,俘酋們都沒什麼精氣神了,此刻只能垂頭喪氣的跪在午門外。

  城門上的萬曆皇帝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些被捕敵囚,甚至還想下去近距離觀摩,但被左右阻攔住了。

  「有林泰來在下面守著,還怕有危險?」萬曆皇帝問道。

  掌印太監張誠竭力勸說:「皇爺乃萬金之軀,趨近這些臨死之俘酋極為不祥!」

  既然不吉利,萬曆皇帝只好作罷。

  此時在城門下,刑部尚書孫丕揚出列,一一列數眾俘酋的罪狀,並宣布刑罰。

  「磔哱拜屍,戮哱承恩等叛將於市!

  其餘叛將親屬黨羽,各論斬首戍遣!

  被俘寇邊虜酋皆斬,與哱承恩等一起傳首於九邊!」

  刑部尚書孫丕揚宣布完畢後,便又向皇帝請示說:「合赴市曹行刑,請旨!」

  萬曆皇帝金口玉言的下旨道:「拿去!」


  左右站班大漢將軍開始傳聲,二傳四、四傳八最後數百名大漢將軍一起高喊「拿去!」

  這聲音迴蕩在宮牆之間,宛如轟雷,就算是站在宮外的御道上也能聽到。

  有心性軟弱的叛將,被嚇得癱軟在地。

  刑部尚書孫丕揚帶領官軍,當場押送俘酋前往西市行刑。

  最後萬曆皇帝頒布了《平定寧夏詔書》,今天的獻俘大典就算結束了。

  「今檻致哱承恩等,獻俘千里,傳首九邊,近足以泄忠義不平之心,遠足以垂叛亂無將之戒。

  茲特宣示,薄海內外,九邊四夷軍民人等,安分者為良民,保身者為常道,恪遵王法,共享太平。」

  萬曆皇帝心情不錯,甚至還有點意猶未盡的意思。

  便又傳諭,讓許久不見的先生們上來說說話,算起來又是一年多沒見面了。

  這裡皇帝口中的「先生」,特指內閣大學士。

  下面百官都準備散場了,看到內閣大學士們被召上去,大家除了羨慕,也無話可說。

  或許這就是大學士的特殊之處吧,即便平常再怎麼說大學士不是宰相,內閣與六部其實是平行的。

  但在皇帝的習慣里,大學士終究還是群臣之首,與其他大臣要區別對待。

  忽然又有人看到,不知何時林泰來跑到了左掖門那裡,與守門太監說著什麼。

  這是有新情況?於是大家立刻又不想走了,免得錯失了現場吃瓜的機會。


  四位閣臣上去後,先做的還是稱賀。

  萬曆皇帝也禮節性的答道:「此皆先生每運籌之功也。」

  如果換成與皇帝接觸不多的大臣,猛然面見皇帝時,由於君臣過於陌生,很容易就無話可說,甚至不敢說話。

  歷史上成化朝的紙糊三閣老,就是這種情況,萬曆朝末年也出現過這種情況。

  但這屆內閣班子除了趙志皋,都在萬曆皇帝小時候當過很長時間講官。

  他們早先與萬曆皇帝接觸很多很親近,只是近幾年交際才少了,所以不至於不敢說話。

  首輔申時行代表群臣問候說:「臣等一年不睹天顏,今日仰知聖體萬安,不勝欣慰。」

  萬曆皇帝迅速愁苦的說:「朕尚頭眩臂痛,下步不方便。今日特為獻俘之禮出與卿等相見。」

  申時行又說:「伏望皇上萬分保重。」

  萬曆皇帝忽然冷不丁的詢問:「朕聞山西、河南等各地多有礦賊嘯聚,地方官為何隱匿不報?開礦的事情,就沒人管?」

  在場大學士們都沒反應過來,皇帝怎麼忽然問起「礦賊」之事?

  這話題毫無徵兆,未免也過於跳躍了。

  如果不是先知先覺的穿越者,此刻還真猜不到皇帝在想什麼。

  再聰明的政客也想不出,萬曆皇帝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產生派內監去各地開礦賺錢的心思。

  正在大學士們琢磨,如何回答皇帝這個詢問時,忽然有個內監上來,對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低聲耳語了幾句。


  張誠又對皇帝奏道:「有林泰來在下面上疏。」

  這個奏報,打斷了君臣之間的交流。

  萬曆皇帝稍稍愣了愣,吩咐說:「你們司禮監先收下看看。」

  但張誠卻又強調說:「林泰來想要辭官。」

  正準備討論「礦賊」問題的君臣齊齊愕然,這林泰來又搞什麼么蛾子?

  獻俘大典剛結束,你這最大功臣就鬧著辭官,是幾個意思?

  說不好聽點,這不就是打皇帝臉嗎?

  感到臉面有點掛不住,萬曆皇帝便喝道:「將他叫上來!」

  在外面等待的群臣終於看到,林泰來經過「交涉」後,也被召上去了。

  再聯想起獻俘典禮之前,林泰來那驕橫的嘴臉,不是傻子都能預料到,肯定會出事。

  午門上面的五鳳樓前,申首輔已經反應過來了,心情忽然有點慌!

  林泰來怎麼能辭官呢?如果林泰來辭官走人,自己豈不又成了活生生大靶子了?

  還有,大功臣在獻俘禮後辭官走人非常少見。

  如果輿情認為是被自己這首輔逼走的,那自己不就比肩秦檜了嗎?

  這樣十分影響自己的歷史評價啊!申首輔之前真的沒想到過,林泰來竟然還可以辭官。


  用辭官要挾別人這種手法,不是自己的特權嗎?林泰來什麼時候學會了?

  簡直就是倒反天罡!

  等林泰來上了午門,萬曆皇帝劈頭蓋臉的斥問道:「為何辭官?莫非你以為朝廷虧待了你?」

  對皇帝的話,一定要認真進行閱讀理解。

  「莫非是朝廷虧待了你」和「莫非是你以為朝廷虧待了你」這兩句話,看著近似,其實完全是兩種意思。

  林泰來奏答說:「陛下未曾虧待臣,臣亦感念於心。只是近期心灰意懶,早想辭官歸鄉。

  又念及還有獻俘大典,臣不敢壞了陛下之興致,所以才一直等待。

  如今獻俘已經完畢,臣也就到了該辭官的時候。」

  萬曆皇帝不聽這些廢話,喝道:「你細說,心灰意懶作何解釋!」

  林泰來奏道:「臣去年奉旨出征,朝廷屢屢有人對臣誹謗污衊和無端指責。

  臣一開始在西寧不出,被指責怯戰;其後接連出兵兩次大捷,被指責冒進。

  臣防範哱拜,被指責苛虐;臣預言哱拜要反,被指責為構陷;等哱拜叛亂後,又說是被臣逼反。

  種種類類非議,一年來始終不絕於耳!」

  首輔申時行站出來,開口道:「朝廷議論雖多,但皇上明斷萬里,並未輕信,你還有什麼不滿?這不是你辭官的理由!」

  林泰來繼續奏道:「臣並未有什麼不滿,但確實氣不過朝廷某些人的行徑。


  在臣看來,不明實情就不負責任的大放闕詞,對出征大臣只以攻訐為目的,無異於通敵賣國。

  先前臣回京師時,曾一口氣彈劾十數人,就是為了制裁此輩!

  那時臣只想著,拼著功勞不要,拼著放棄爵位這樣的賞賜,也要整頓風氣,以減少以後做事的掣肘!」

  直到現在,在場所有人還是沒聽明白,林泰來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好像只是把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又重複說了一遍?

  可是事情全都已經翻篇了,再複述又有什麼意義?

  出于謹慎心理,連申時行也不說話了。想著在不明白的情況下,避免言多必失。

  身邊不是太監就是閣臣,沒有言官之類的在場,萬曆皇帝說話也就比較直白了。

  「難道朕沒有為你出氣?沒有罷免工部宋纁?沒有罷免太僕寺卿艾穆?沒有外調幾個言官?沒有將孫學士調南京國子監?」

  林泰來悲憤的說:「陛下關愛之心,臣銘感五內!

  但是,最終還是白費力氣!所以臣才心灰意懶,蒙生去意!」

  還是沒明白,萬曆皇帝忍無可忍,急躁的說:「什麼白費力氣?再說不清楚,就拖出去打!打明白了再來回話!」

  結果林泰來反而更悲憤了,有點失態的叫道:「並非是臣不想說清,實在是被現實扼住了喉舌!

  陛下不妨再看看最近那些空缺官職的提名!

  隨便找一個朝臣詢問,都知道名單上那些人要麼是臣之仇家,要麼對臣懷有惡意!


  先前臣為整頓風氣,拼掉了一個爵位,以換取罷免那些惡官!

  但是罷免之後又如何?重新提名的官員,全都是對臣有敵意的人!

  可以說,先前那些被陛下罷官的大臣,全都白罷了!什麼也沒改變!」

  臥槽!大學士們和司禮監太監們齊齊震驚,還可以這樣解釋的嗎?

  這角度有點清奇,先前都沒想到這些!

  反正聽到這裡,大家總算明白林泰來今天的核心邏輯了。

  當初林泰來想用功勞換「人頭」,皇帝也同意了。

  但如果換上來的人還是林泰來的敵人,豈不就白換了?

  站在林泰來的角度看,等於是付出了功勞後,卻一無所得,這就是天大的冤屈。

  可別說從四品太僕寺少卿升為正四品太常寺少卿就算是賞賜了,那是對七戰七捷、先登破城的侮辱。

  趁著別人因為震驚發懵時,林泰來抓緊時間對皇帝進行情緒輸出。

  「所以臣剛才會說,最終仍是白費力氣!

  臣本該得到的封賞,等於全部打水漂!

  臣立下大功,最後等於沒得到恩賜!」

  萬曆皇帝頓時被氣炸了,這說得自己像是個吝嗇賞賜、虧待功臣的皇帝似的。

  林泰來趕緊又調整了方向,激情控訴說:「發生這種情況,當然與陛下無關!而是朝中奸臣太多,壞了陛下對臣的好意!」

  萬曆皇帝怒問道:「誰是奸臣?」

  林泰來堅定有力的大聲的奏答:「臣不清楚別人是不是奸臣,但近期被提名戶部尚書、工部尚書、大理寺卿、太僕寺卿的人,一定是奸臣!

  一定是欺上瞞下、變相貪墨功臣賞賜、敗壞陛下聲譽的奸臣!

  整頓朝廷風氣,首先要整頓的就是這種人!」

  一聲炸雷,圖窮匕見!

  大學士們又驚又怒,這個奸臣名單殺傷力和殺傷範圍都驚人!

  被推出來爭奪四個正職的人,都是各方勢力深思熟慮過後的重點人物!

  被你林泰來一棒子全部打成奸臣,那朝廷里還有好人嗎!

  你林泰來怎麼敢的?你到底想不想辭官了,啊不,你到底是不是真想辭官?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