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1835年

2024-09-18 19:45:02 作者: 七年之期
  第39章 1835年

  弗朗茨二世逝世的餘波依然在擴散,之前同奧地利打得火熱的小邦國們,也都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般。

  很多邦國政府都對奧地利失去了信心,畢竟他們的大使在見到新皇帝和他的首席顧問之後,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

  斐迪南一世皇帝是一位好人,但是他恐怕無法駕馭這個龐大的帝國。

  而首席顧問,卡爾·馮·斯魯特先生是個十足的蠢貨。

  新皇帝和他的帝國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不斷面對各種挑戰和壓力。

  若是我們站到奧地利一邊,就不得不和他們一同面對挑戰和壓力,這並不符合本國的利益。

  奧地利已經完成了1400公里鐵路建設計劃中的20%,維也納和摩拉維亞之間的鐵路已經建成,世紀工程塞默林鐵路也已開始修建。

  塞默林鐵路的造價預計是普通鐵路的三倍以上,但意義也十分重大,不僅可以讓海濱地區與維也納的聯繫加強,更溝通北義大利,從而盤活全局。

  普魯士人瘋狂建設了兩百公里鐵路,只不過並不在他們的國土上。

  而普魯士的新經濟顧問,對北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加盟國提出了一個新的鐵路標準。

  這個鐵路的軌距,與奧地利人的鐵路軌距並不相同,更寬也就意味著能裝載更多的貨物。

  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真實目的是,幫助普魯士將奧地利的影響力控制在南德意志。

  老實說,弗蘭茨打心裡佩服這位經濟學家,居然能想到用這種方法來排擠奧地利。

  其實,此時的奧地利也有反制的辦法,那就是改變軌距,或者是強行要求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成員按照奧地利的標準建設鐵路。

  但是無論哪種選擇都會影響奧地利在德意志關稅同盟的聲譽,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穩定強大的政府。

  攝政議會讓奧地利政府的效率大打折扣,甚至科羅拉夫伯爵和梅特涅親王,根本沒有認識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險惡用心。

  不過這也難怪,因為無論科羅拉夫伯爵,還是梅特涅親王,他們對鐵路的了解都十分有限。

  弗蘭茨看到這件事的時候,基本上大局已定,現在補救的意義也不大。

  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計謀,讓弗蘭茨看到了未來奧地利的一種新可能。

  此時英國已經建成了超1000公里鐵路,而法國也有了將近300公里鐵路。

  俄國,一位對鐵路痴迷的奧地利工程師弗蘭茲·格斯特納給尼古拉一世寫了封信。

  信上描述了一個宏大的計劃,他計劃修建一條鐵路將聖彼得堡和喀山連接在一起,以加強沙皇對西西伯利亞的控制。

  這條鐵路全長超過1000公里,這是一個令當時人難以置信的計劃。

  然而這卻引起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極大興趣,覺得這鐵路是上天賜給俄國的禮物。

  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想法更加大膽,他想用鐵路連通整個大斯拉夫帝國。

  君士坦丁堡——聖彼得堡——喀山——雅庫茨克(俄國遠東城市)——阿拉斯加

  為了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沙皇尼古拉一世成立了一個鑄路委員會。

  結果當然是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權貴們不同意皇帝的意見,公開反對在國內建任何鐵路。

  其中最反對的是財政大臣康克林伯爵,他在一份給沙皇的報告中說,財政部沒有一分錢是留給鐵路的。

  而俄國的專家們也紛紛跳出來,為康克林伯爵站台。


  他們提出火車的運貨量太少,還不如三百匹馬的運量多,而俄羅斯帝國有騾馬五百萬匹,完全可以應對任何情況。

  此外俄國缺乏煤炭,為了驅動火車不得不將森林砍伐,這會導致俄國平民沒有生火的木材。

  俄國的生鐵產量嚴重不足,若是鑄造如此長的鐵路必須從外國進口大量生鐵,而這將使俄國的冶金業進入寒冬。

  尼古拉一世最信任的手下,柳拜公爵更是提出,這極有可能是奧地利人的陰謀,利用鐵路來削弱俄國國力,好在瓜分奧斯曼的行動中占得先機。

  最後尼古拉一世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宏偉藍圖,但是他並沒有心灰意冷。

  俄國依然沒有鐵路。

  美國人一年間修建的鐵路,比此時法國鐵路的總長還要長,400公里。

  由於美國的棉花產量超過了預期,所以導致棉花的價格下降。

  但是此時英美的小麥都經歷了超級大豐收,種小麥的農民經歷了虧損之後,紛紛改種棉花。

  棉花價格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總體依然走俏,至少不會賠錢。

  而美國政府這一年出售的土地收入,已經完全可以償還美國政府欠下的債務,預計明年會出現大額的財政盈餘。

  薩克森又向奧地利購買了500台蒸汽織布機,奧地利的加入再加上德意志關稅同盟的成立,讓薩克森的財政收入幾乎是翻倍增長。

  這不僅因為薩克森是德意志的紡織中心,更因為他是德意志關稅同盟中最大的二道販子。

  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摩擦不斷,而夾在普魯士和奧地利中間的薩克森則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畢竟商人不會和錢過不去,兩國摩擦,並不能阻止兩國商人做生意。

  奧地利的機械製造業雖然得到了不少訂單,但是依然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英國人的競爭,因為此時英國已經允許向外出口機械。

  英國的機械製造起步比奧地利要早得多,工藝水平自然也高得多。

  若不是有德意志關稅同盟保護,再加上漢諾瓦拒絕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奧地利的機械製造業會像歷史上一樣,奔著農業技術的方向越走越遠。

  奧地利由於內部出現了混亂,增加了軍隊的開支,但是削減了奧地利陸軍人數,現為44萬人。

  法國出於自身安全考慮,又增加了兩萬名士兵和憲兵,以及若干土著軍隊,總兵力達到53萬。

  普魯士依然是二十萬,俄國發動了對國內遊牧民的戰爭,兵力依然保持在六十萬不變。

  這一年法國和奧地利都開始更新自己的武器裝備,更加穩定的新式前裝擊發槍。

  法國研製出了新式的野戰炮,更輕,更準確的4磅炮。

  而奧地利研製出了歷史上有名的自殺神器,這種火炮擁有遠超同時代同口徑火炮的射程和威力。

  但是由於鑄炮技術和沒有更好的鑄炮材料,這種火炮的炸膛機率高達20%,比後世的俄羅斯轉盤還要刺激。

  奧地利的海軍迎來了他們十年內的第四位海軍元帥,這位元帥的身份依然不是一名職業軍人,而是一名經營內河航運的商人—瓦魯斯·塔菲。

  奧地利的財政收入為了1億5800萬弗羅林,高於歷史同期的1億3200萬弗羅林。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