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從歷史到神話> 第四十五章 大獲全勝(求追讀)

第四十五章 大獲全勝(求追讀)

2024-09-16 01:02:45 作者: 捂中生友
  北線崩潰的太快,李璟完全慌了神。

  在魏岑的建議下,李璟以神武統軍劉彥貞為西北行營都部署,將兵二萬人趨壽州增援。又以奉化節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暉為應援使,常州團練使姚鳳為應援都監,將兵三萬屯定遠(安徽省今縣)。並召鎮南節度使(治洪州,今JX省NC市)宋齊丘還金陵共謀國難。

  與此同時,李璟還派人向大虞、契丹求援。

  李璟的一番操作,不說是昏招迭出,但用人上卻是一言難盡。

  李璟所重用的人中,首推劉彥貞。

  「彥貞廣賂遺以致聲譽,於是魏岑等親然推倡其用兵治民之能,以為一面長城,在鎮久,疑當受代,輒妄造邊遽以固其位,久之,乃入為神武統軍。」

  劉彥貞素驕貴,無才略,不習兵,所歷藩鎮專為貪暴,積財巨億,以賂權要,由是諫議大夫魏岑爭譽其能。而其裨將咸師朗等,又皆勇而無謀之輩。

  劉彥貞跟大虞的使者李懋一個路數,最終都說動了魏岑等人,才得到了今天的位置。但偏偏有人願意信他很有才能,而劉彥貞自己也在自吹自擂中迷失了自我,覺得自己是天下少有的名將,常常以韓白衛霍自比。

  皇甫暉是一員老將,勇猛、嗜殺而且無賴,曾引發叛亂間接導致唐莊宗李存勖死亡。後來才不得已投奔南唐。皇甫暉雖然毛病很多,但是用兵方面還是值得誇耀的。

  宋齊丘,字超回,為人十分狂妄,「齊丘」指的是齊名孔丘,「超回」指的是超過顏回。看名字,就知道他是一個什麼人了。

  宋齊丘不僅狂妄,還是個權奸,他當權的時候,與馮延巳、陳覺、李征古等為一黨,孫晟、韓熙載、常夢錫、江文蔚、蕭儼等為一黨。黨爭不已。

  宋黨尤其勢大,勢力遍及朝堂,乃至「文武百官,多布私黨」。國家每有善政,其黨便稱是「宋公之為」;事有不合,其黨則稱「不用宋公言也」。

  此外,宋齊丘還剛愎自用,毫無容人之量,朝中官員只要「一言不同,必被排擯」。

  所以在此之前,宋齊丘已經先後被外放了三次,這次要不是李璟實在沒辦法了,是不會請他重新出山。

  宋齊丘雖然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能力還是有的,他建議:發諸州兵屯淮泗,擇偏裨可任者將之,周人未能測虛實,不敢輕進,逮春水生,轉餉道阻,彼師老食匱,自當北歸,然後遣師乞盟,庶可無大喪敗。

  大概的意思還是堅壁清野,重點防守,以待天時。

  但李璟既是慌了神,又心存僥倖,所以沒能用宋齊丘的計策。

  李璟覺得,憑什麼南蠻子能夠打的後周軍屁滾尿流,我大唐就不行?一定是李景達和陳覺不行,但我大唐名將出馬,一定可以擰轉乾坤!

  結果,被李璟寄予厚望的劉彥貞,一戰而沒。劉彥貞被殺,咸師朗等被擒。池州刺史張全約帶殘部奔逃。

  後周軍隨即征宋、亳、陳、潁、徐、宿、許、蔡等州丁夫數十萬猛攻壽縣,晝夜不息。

  劉仁瞻雖然有能力,也忠心,但是因為壽州士兵之前損失太過慘重,壽州最終被攻破,劉仁瞻戰死。

  皇甫暉、姚鳳匯合池州刺史張全約殘部後,退守清流關(今安徽省滁縣西南二十餘里)。

  南唐滁州刺史王紹顏棄城而走。

  -----------------

  柴榮的這番部署,倒是頗有後世金國「北失南補」的意思。

  柿子先挑軟的捏。

  相比於兩路都是大勝的大虞軍,南唐無疑就是這個軟柿子。

  當然,柴榮也並沒有放棄對南陽和關中等地,只是,他的援軍還是去的太晚了。

  張永德所部趕到唐州的時候,柴榮給他畫餅的五萬人馬,就只剩了四萬。

  原因是,鄧州的首府穰城已經被大虞攻下,均州、房州、金州等地已經歸屬了大虞,南陽盆地的人口也丟了大半。

  就連漢陽軍也已經投降。


  漢陽、均州、房州、金州這些地方,不投降也不行,因為襄州的襄樊二城被拿下之後,這些地方就基本上與後周陷入了割裂的狀態,本身也沒有多少兵馬,不投降根本就沒有出路。

  董璜也在此過程中,體會了一把所過之處喜迎王師的愉悅。

  岳州、荊州、復州、峽州、歸州、襄州、房州、郢州、金州、均州、沔州以及半個鄧州半個隨州等十一個完整州和兩個半州之地,四捨五入就是得到了十二個州。

  此外,武平等地也如同脫了衣服的美人,只等著董璜的臨幸。

  只不過董璜現在卻像是調戲良家的小黃毛一般,不停地挑動著武平政權的神經,一二三壘都上了,就是不上最後一步,這讓良家既緊張忐忑,又心存僥倖,別有一番刺激。

  (董璜新得的地盤)

  對於後周南陽方面的軍隊而言,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河陽節度使白重贊所部的萬餘人馬建制完好,裡面的三千精銳更是常年與北漢作戰,戰鬥力極強。

  張永德在與李谷、王彥超等人分析了形勢之後判斷,大虞可能真的無意再繼續攻占南陽等地了,這讓他們暗自鬆了一口氣。

  因為根據李谷等人搜集的情報,大虞在整個荊北地區的兵力恐怕要超過十萬人,而且精銳的比例極高。

  這麼多大軍顯然不是他們可以吃下的。

  但是不動手也不行。

  大軍終歸還是要有所行動的。

  「打新野還是打隨州?」

  張永德問道。

  張永德其實是在問一個戰略問題。


  拿下隨州雖然可以打開隨棗通道,但實際上於大局無益,最多就是面上好看;打新野,更多則是一種進取的姿態問題,屆時可以邀請白重贊同時出兵打穰城或者均州,但是卻有再次與大虞主力決戰的風險。

  能不能贏,張永德心裡也沒底。

  「新野!」

  李谷、王彥超、韓令坤、趙匡胤等人卻是異口同聲。

  李谷、王彥超、韓令坤想要洗刷恥辱,趙匡胤想要報父仇。

  「好吧,那就打新野!」

  張永德只能同意。他試著揣摩過柴榮的意思,覺得柴榮派趙匡胤過來,恐怕既是監軍,也是在表明想戰的態度。

  現在大家都想打,張永德也就只能夠順水推舟。

  【但願虞軍沒有那麼多兵力吧。】

  張永德只能夠暗暗祈禱。

  只可惜,他的祈禱註定會是無用功。

  事實上,李谷猜的並沒有錯,董璜在荊北的兵力的確超過了十萬,準確的說已經達到了十四萬!

  其中有四萬人馬是襄陽、漢陽軍以及其他州的降卒,差不多兩萬人是南平降卒。

  反倒是新野之戰俘虜的那些家眷都沒有在大虞控制下的後周禁軍,大虞只是本著自願的原則收編了三千餘自稱沒有家眷拖累的精銳,剩下的都讓他們干苦力、修城池,等著釋放。

  至於那三千人是不是真的沒有家眷拖累,董璜其實是有些懷疑的。

  他覺得這些人其實應該跟他伐蜀時那些不願意干苦力而願意跟著他幹的後蜀降兵差不多的心態。

  拿慣了刀子的人,是不太願意干苦力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