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火炮戰艦與時代差距
2024-09-23 00:07:55
作者: 王子虛
第283章 火炮戰艦與時代差距
早期的飛機載重量和速度非常有限,搭載飛機的航空母艦也只能作為偵察艦。
此時的海上作戰的打擊主力仍然是火炮戰艦。
只不過航空母艦一旦投入使用,無論對於什麼時代的戰艦,都能讓偵察效率獲得顛覆式的提升,是跨越數量級的提升。
所以無論當前的海上戰爭模式如何,只要己方的工業水平能夠做出航母,都應該儘快把航母做出來。
飛機本身相對於陸軍的提升也是如此,只要能做出來都應該儘快上馬。
但在原有歷史上,略早於航母出現,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無畏艦,對現在的大明而言,有一定的價值但卻不大。
按照朱簡烜的指示,大明工匠在六年前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設沒有風帆的純蒸汽動力戰艦了。
由於這二十年來,朱簡烜直接引導大明工業革命,指導工匠們科研攻關,積累了大量的可用的劃時代技術。
就比如說,苦味酸裝藥的開花彈、無縫鋼管制作的後裝線膛炮、液壓式管退炮架、雙聯裝的中置旋轉炮塔。
再比如說,吹碳式表面滲碳技術和鎳鉻合金鋼裝甲,將歷史上摸索升級了半個世紀的裝甲技術一步到位了。
所以六年前設計的這批戰艦,放在這個時代與其他國家的戰艦對比,已經屬於純純的黑科技產物了。
第一批純蒸汽動力戰艦在三年前就已經服役。
規模最大的永平府型戰艦,滿載排水量在一萬噸出頭。
最大航速為每小時四十公里,約合每小時二十二海里,按照前世的說法是二十二節。
主武器是八座雙聯裝一百六十毫米管退火炮。
其中有四座炮塔分成兩組,每一組兩座,分別呈背負式布置在艦體前後兩端。
另外的四座炮塔,則布置在艦橋四個角落。
艦體若側向和傾斜對敵,則有十二門火炮可用,艦首和艦尾筆直對敵,則有八門火炮可用。
還有十六門八十毫米副炮,全部分布在在艦體兩側。
按照前世典型的軍艦分類,永平府型很難準確定位。
滿載排水量達到了一萬噸出頭,但是主炮口徑最大卻只有一百六十毫米。
前世的排水量過萬噸的裝甲巡洋艦,通常會有兩百四十毫米口徑的主炮,以及一百九十毫米的次級主炮。
因為現在除了英國海軍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海軍,都還處在木質風帆戰艦時代。
戰艦對火炮的防禦能力,基本只看艦體側舷的船殼厚度。
大部分主力戰艦的船殼,厚度基本都是二十英寸,也就是五百零八毫米,相當於半米。
但是其防禦能力僅僅相當於十六毫米的表面滲碳鎳鉻合金鋼裝甲。
大明的八十毫米通用線膛炮就能輕鬆擊穿。
而且永平府級的主要火炮,已經和無畏艦一樣完全完全統一了規格,可以通過電話和電報接受統一指揮。
現在使用一百六十毫米的主炮,已經在為敵人的防禦升級保留餘量了。
現在的火炮已經足夠碾碎所有敵人,更大的火炮裝到船上也是浪費空間,關鍵是還會降低火力密度。
與此同時,永平府型戰艦的裝甲厚度,遠低於典型的裝甲巡洋艦。
主裝甲帶的最大厚度也只有一百二十毫米,而相同噸位裝甲巡洋艦的主裝甲厚度通常在兩百毫米以上。
但是永平府現在這種等級的裝甲,也已經足夠抵擋現有敵人的火炮了。
畢竟,此時的大部分國家海軍連開花彈都沒有,還在使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藥,還在使用鑄造火炮發射實心圓球炮彈。
大明這一百二十毫米的滲碳鎳鉻合金鋼裝甲,已經做好了敵人破解苦味酸,直接用上苦味酸開花彈的準備。
而且永平府型戰艦的裝甲覆蓋範圍超過典型的裝巡。
除了側舷的主裝甲帶之外的其他區域,也有二十到八十毫米的次級裝甲保護。
與傳統木質戰艦相比,相當於全船都有半米到數米厚的木殼。
在這個時代的海上已經是無敵戰艦了。
這種戰艦現在還能怎麼繼續升級?關鍵是要能夠產生價值的升級,而不是單純的繼續迭數據。
朱簡烜對此倒是早有考慮,所以安排完了航母的事情,就開始規劃新一輪的火炮戰艦升級方向:
「既然新型艦用動力系統基本成熟了,那就應該設計新一代的主力火炮戰艦了。
「圍繞燃油鍋爐和蒸汽輪機構建的新動力系統,相比使用燃煤鍋爐和多漲式往復蒸汽機的舊動力系統,優勢實在太明顯了。
「首先是能夠提高戰場機動航速,能夠讓戰艦航速超過每小時五十公里。
「然後是能夠繼續提高戰艦的續航能力。
「五千噸重油的熱量相當於八千噸煤炭,關鍵是煤炭是固體,無論怎麼堆砌,燃料艙中都會有空隙。
「而重油可以是液體,能夠堆滿整個燃料艙。
「所以總體上算下來,同樣尺寸的燃料艙,裝載重油儲存的能量,應該能達到裝載煤炭能量的兩倍。
「煤炭換成重油,戰艦的最大航程理論上能夠翻倍。
「還能夠提高燃料的補給效率,重油加熱之後就是液體狀態,可以從油庫通過管道直接輸入船艙。
「不需要人工和機器慢吞吞的裝填了。
「給大型戰艦補給煤炭可能需要按照天來算時間,而補給燃油應該就可以按照小時來計算了。
「更重要的是能夠總體上提高戰艦的持續作戰能力,
「燃煤鍋爐是半開放式的,需要人和機器不斷地將煤炭投入鍋爐之中,煤炭也只能在鍋爐的底部平面上燃燒。
「而燃油鍋爐可以是封閉的,可以通過管道和噴淋系統直接輸入爐膛,關鍵是燃油可以在整個爐膛內部的整個空間中燃燒。
「還不需要清理爐膛內的灰渣,也不再需要頻繁的停機清理鍋爐水管上的焦渣煤灰。
「不但機器的效率、能量密度大幅度上升,還可以持續穩定的滿負荷運轉,不再受限於鍋爐工人的體力。
「所以新戰艦設計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更換新的燃油動力系統了。
「然後是進一步提高火力密度。
「雙聯裝炮塔的火炮密度太低,占據的艦體空間還是太大了,還要進一步的集中火炮。
「所以嘗試設計三聯裝或者四聯裝的炮塔。
「進而將主炮全部集中在艦體中軸線上,讓所有火炮都能在側舷對敵的時候發揮作用。
「同時設計效率更高的機械揚彈機,繼續加快所有火炮的裝填速度。
「最後是最大速度,以每小時五十公里為目標。
「同時至少要在每小時三十公里的情況,持續航行超過一萬公里。
「至少應該滿足,從舟山軍港啟航,無需補給跨越太平洋,抵達杉樹谷(加利福尼亞)。
「使用燃油動力系統,應該容易很容易打到這個目標,而煤炭就非常的困難。
「艦體的規模,放在與航母相同的水平吧,大概在一萬五千噸左右。
「但不需要卡著標準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實際需要,確定最終的艦體噸位。」
朱簡烜要求的新戰艦,基本就是無畏艦的成熟形態了,只是噸位和防禦以及火炮等級,都只是大型裝甲巡洋艦的水平。
因為現在的戰場上不需要更大的火炮了,那自然也不需要建造更大的戰艦和更厚的裝甲。
滿載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戰艦應該足夠滿足實際需求了。
而朱簡烜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改進,在眼前的工匠們們看來,也都是最正常的選擇。
他們比其他任何人都明白,燃油動力系統相比燃煤系統的優勢,所以此時都非常認真的一起答應著:
「臣等遵命。」
不過在原有的歷史上,軍艦動力系統從煤炭轉換到燃油,可是經歷了很多的波折。
十九世紀初,全世界最強的英國海軍,在這個問題上反覆考慮猶豫了至少十年,才最終決定從燃煤鍋爐換成燃油鍋爐。
一是因為大英帝國家大業大,全球的無數煤炭產業工人衣食所系,相應利益集團會通過政治渠道反對這種變革。
二是英國是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當時也沒有一個強權人物,能夠強行推動涉及到大群體利益的變革。
最終的更換也可以算是不得不換,因為美國人已經換了,其他國家也不會跟英國人耗著。
家大業大的英國海軍,在時代變革到來的時候,都是最為痛苦的時候。
也都是其他國家追趕英國這個領頭羊的最佳時刻。
現在的大明就沒有這些問題,朱簡烜這個皇帝的權威是無可置疑的,推動的還是非常合理的改革。
根本沒有人站出來問怎麼安排還在擴張建設中的煤炭產業的問題。
這種問題就是他們需要解決的。
這也不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軍用艦船未來會轉向燃油動力,但是民用船舶卻不會馬上放棄廉價的煤炭。
現有的加煤站未來可以繼續供應民用船舶。
與此同時,原有的大量蒸汽機驅動的工廠,以及正在迅速擴張的電力產業,都需要越來越多的煤炭。
軍用船舶退出來的這點產能,不會影響整個煤炭產業的穩定。
朱簡烜安排完了航母和戰艦的大項目之後,又繼續安排了一批規模較小的科研項目。
比如說電動洗衣機和空調。
比如說裝甲戰車,也就是前世的坦克和裝甲車。
比如說更安全的新型炸藥,也就是前世俗稱TNT的三硝基甲苯。
比如說用柴油機和鉛酸蓄電池驅動的潛水艇。
比如說熱動力魚雷。
朱簡烜這次在科學院和工程院停留了三天,把自己安排的事情都跟工匠們講清楚。
然後才再次回到紫禁城,處理其他方面的日常政務。
批閱需要自己決定的重大事情,也了解大明各地主要工程建設的進度。
能夠看到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各地又建設了多少煤礦,多少紡織廠、多少麵粉廠,主要的鐵路建設進展到什麼地方了。
稍微特殊一點的情況,諸如山西和陝西的煤代柴工程初見成效了。
山西和陝西本來就煤礦眾多,有蒸汽機作為動力全力開發各地的煤礦,普及煤炭的速度比其他省份要快的多。
從正式實施到現在已經七年多了,確實也差不多該看到效果了。
按照當地官員的匯報,由於供應煤炭並限制砍伐和放牧,夏天的黃土高原上的很多地方已經是綠油油的了。
根據黃河下游的監測站獲得的數據,黃河的泥沙含量已經開始有降低的趨勢了。
除了本土之外,澳洲、北美、非洲的消息,也經常出現。
澳洲移民總人口已經破千萬了,澳洲整個大陸的勘探也基本完成了,所有的土著都已經被集中管制起來了。
朱簡烜在兩年前就已經下令,逐步減少前往澳洲的移民數量了。
澳洲的土地承載力雖然確實不高,但是生活一億人估計也是沒問題的,關鍵是現在澳洲已經是大明囊中之物了。
其他的國家已經沒有與大明爭奪澳洲的可能性了。
大明移民的數量,也已經是澳洲土著的二十倍以上了,可以完全壓制土著。
所以現在已經沒必要繼續主動向澳洲輸送移民了,作為重要資源的移民應該更多的前往非洲和北美。
非洲大開發開始到現在已經六年了,大明對外姓藩鎮的財政支持已經降低到百分之四十了,四年之後就會正式結束了。
而帶著為他們自己開拓新領地心態的藩鎮,在過去六年的時間裡面也確實都有不小的斬獲。
現在整個非洲大陸內陸的地理情況已經基本摸清楚了,各個藩鎮都在持續征服和控制非洲內陸的土著國家。
預計最多再有十幾年,就能將整個非洲吞併,變成大明藩鎮的天下。
不過非洲的土著的數量太多了,這時候撒哈拉以南估計有五千到六千萬人,需要足夠的大明本土移民鎮壓。
未來至少要送過去數千萬大明移民,才能真正掌控這塊富饒的大陸。
所以移民不能浪費了澳洲上了。
由於確定了北美的開發方向,所以過去的三年裡面,大明對前往北美的移民的安排做了調整。
未來的北美中都,現在的太平衛周圍,移民數量從十萬迅速增加到了五十萬,在周圍開荒並負責太平衛工業基地的建設。
白虎湖(密西根胡)西南部,移民數量從十萬增加到了二十萬。
在這個非常適合開荒的地方開荒種田,同時負責挖掘連接白虎湖(密西根胡)與漢河(伊利諾伊河)的直通運河。
新運河設計水深為五米,預計未來三年內能夠完工。
青龍湖的東南側,新建的青龍衛屯田區,現在聚集了二十萬移民,開荒的同時負責修建青龍湖大堤。
青龍湖大堤是現在北美大陸上最大的工程,現在大堤側面的輔堤,也就是位於原有湖岸上的河堤,已經基本完工了。
攔截青龍湖出海航道的主堤,也就是老河(聖勞倫斯河)主航道裡面的大堤,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完成。
青龍湖(安大略湖)和朱雀湖(伊利湖)之間,原有的龍雀衛移民數量由十萬增加到了二十萬。
在當地繼續開荒的同時建設的以龍雀河衛基礎的船閘運河。
設計是建設四道大型船閘,在青龍湖水面上升到一百三十米之後通航。
現在已經完成了龍雀河的截留,以及第一道船閘的建設,預計能夠與青龍湖大堤同時完成。
玄武湖(蘇必利爾湖)旁邊的鐵礦區,在過去三年也建成了一個新的居民點,聚集了十萬移民開荒的同時開發玄武湖鐵礦。
玄武湖鐵礦在去年就已經投產,現在蒸汽船可以載著鐵礦順著玄武湖、白虎湖、漢河、大河、美河航道抵達太平衛。
太平衛的大型鋼鐵廠在今年年底正式投產了,同樣重要的蒸汽機工廠也開始試生產了。
太平衛、白虎湖畔、龍雀河畔三個地方本來都有小型造船廠,原來是用周圍的木材建造木質運輸船。
現在開始逐步給這些船隻安裝蒸汽機了,未來可以直接建設鋼殼的蒸汽船了。
看著各方面匯總到自己面前的信息,朱簡烜就感覺整個世界充滿了非常嚴重的割裂感。
單就大明內部而言,自己直接率領的工程院和科學院,已經在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落地了。
大明朝廷和軍隊使用的技術,稍微落後於最前端的技術,但也是處於突飛猛進的狀態。
留聲機、放大器、電廣播、照相機早就有了,電報、電話、電燈也正在迅速普及,正在進入類似於二十世紀初的時代。
但是大明民間的建設,大部分還集中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
民間百姓能直接體驗到的新事物,主要是煤鐵礦、鋼鐵廠、紡織廠、麵粉廠、鐵路和火車。
近似於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情況,與軍方和朝廷之間差了半個世紀。
電報和內燃機這些新東西,供應軍隊和朝廷都還不夠用,短時間內還到不了民間。
就算是給民間使用,也是先從屯田衛所開始,而不是自由市場上。
沒有朝廷的特別規劃的偏遠或者內陸地區,現在仍然跟農業和手工業時代沒有太大的區別。
畢竟,在二十年以前,大明也只能算是一個局部手工業高度發達的農業國。
就算是有自己這個「先知」引導工業化,但工業建設需要的時間也要以十年為單位計算。
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真正落實到民間,讓整個大明真正進入工業社會,可能還需要二三十年的建設。
主要是現在的大明實在太大了,就算是本土都實在太大了,從南到北的修建一條鐵路都是超級工程。
不過當大明真正進入工業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真正鋪展開的時候,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應該也才剛剛落地。
屆時大明整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相比歐洲國家會領先了幾十甚至上百年。
他們現在連蒸汽機和蒸汽帆船都還沒有呢,除了英國之外第一次工業革命都沒有真正啟動,還處在手工業和農業時代。
至於非洲和美洲土著就更加不用考慮了,他們不會有自己的獨自發展的未來了。
有自己這個穿越者直接影響,大明的技術疊代速度太快,未來大明與其他國家的技術鴻溝,應該會非常的誇張。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