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抗美援朝解密全史> 第六十九章 志願軍大力反擊敵軍

第六十九章 志願軍大力反擊敵軍

2024-09-12 19:29:28 作者: 胡元斌
  中央決定進行致命反擊戰

  1953年5月一天,在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毛澤東夾著香菸,踱著步子,正在認真地思索著朝鮮戰場上最新的形勢。

  中朝方面與美國的談判又陷入了僵局。

  "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向正在板門店參加談判的美國代表發出兩點指示:

  美國在強行遣返問題上不能妥協;美國"不贊成拖延時日和議而不決的談判。"

  1953年5月7日,朝中方面對談判方案作了6點修改,主張由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瑞典及印度組成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看管不直接遣返的戰俘,並由戰俘所屬國家向戰俘進行4個月的解釋,以保證他們遣返問題的公正解決。

  在新方案中,中朝方面還放棄了要戰俘遷離到朝鮮以外的中立國的要求。這是一項很大的讓步,他充分顯示了中朝方面爭取儘快停戰,實現和平的誠意。

  世界公正輿論稱這一方案為"在實現朝鮮停戰方面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的方案"。

  但美方對這一方案仍然沒有表示同意,仍舊在一些假設的瑣碎細節上糾纏不休,並於5月13日提出了將一切不直接遣返的朝鮮籍的戰俘"就地釋放"的反建議,企圖強行扣留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

  美方這一無理主張,立即遭到了世界公正輿論,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強烈遺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對美國的這一舉動表示了不滿。

  美國意圖其實很明確,他們在一面繼續談判,一面繼續擴充南韓軍隊,做長期戰爭準備,玩弄兩手政策。

  可見,美國對解決朝鮮問題的軍事戰略和計劃還沒有形成最後決定。在如何結束韓戰的問題上,美國新一屆政府仍對以軍事手段解決朝鮮問題心存幻想,他們並沒有徹底放棄軍事冒險的計劃。

  所以,在停戰談判恢復後,美國一再在戰俘遣返、停戰監督等問題上節外生枝,並不時發出軍事挑釁。

  另一方面,美國從其全球戰略考慮,為了完成某些戰略措施,可能也需要一些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戰爭繼續拖下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即使停下來,在一段時間內也將會保持一種緊張局勢。

  另外,南韓的李承晚集團更是極力反對停戰,還叫囂"必要時單獨作戰"。

  現實情況毫無疑問地表明,儘管停戰談判恢復了,情況依然相當複雜。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只有以有力的作戰相配合,才能保障談判地順利進行。

  毛澤東想到此處,終於下定決心,再打一次反擊性的"壓力戰",以促使談判順利進行,早日結束這場戰爭。

  指揮部連夜研究作戰對策

  在接到毛澤東指示後,志願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鄧華、副司令員楊得志、參謀長解方、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和各指揮部、各兵團領導等立即召開志願軍黨委會,研究作戰事宜,重點討論研究夏季反擊戰役的指導方針和部署。

  在會上,鄧華首先向大家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然後他說:"最近的情況是,敵人在拖延訛詐,近期又不可能登陸。為了緊密配合談判鬥爭,我們將計劃打一場類似1952年秋季那樣的戰役性反擊作戰,給敵人以更嚴重的打擊。"

  說到這裡,鄧華停了一下,他又接著說:

  "目前敵軍總兵力已達120萬人,地面部隊有24個師。其中,南韓軍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大量增加,已達16個步兵師,正在擴建一個師,連同其海、空軍共64萬餘人,裝備、火力已接近美軍水平。敵軍陣地工事較1952年秋季普遍增加,其基本陣地構築有坑道或坑道式掩蔽部。我特別提醒大家注意,敵人已經有了豐富的挨打的經驗教訓。"鄧華的話語嚴肅中又帶有幽默,引起大家一陣大笑。

  "敵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我們的仗打得越好,我方在談判桌上的話就越有力量。"解方也插言說。

  李志民也說到:"發動夏季反擊戰役,可以鍛鍊部隊,吸取經驗,還可改善部分陣地。這段時間以來,部隊的求戰情緒很高啊,指戰員們早就盼望打一場大戰役,狠狠教訓反覆無常的敵人了。"

  鄧華接下來又給大家講述了這次夏季反擊戰役的目的和方針,他指出:

  此次戰役的目的主要是消滅敵人,鍛鍊部隊,吸取經驗,以配合板門店的談判,同時適當注意改善現有陣地。在戰役指導的基本精神上,參戰部隊要"穩紮狠打"。

  鄧華還指出我軍打擊的重點是美軍和其他侵朝軍隊。他要求大家要有兩個準備:

  一是持久作戰的準備,不能急於求成,不能輕敵急躁草率,必須有周密細緻的準備,必須確有把握,然後攻擊。

  二是在反擊開始後,要做好迎擊敵人在全線進行二至三個大規模報復的準備,軍師兩級必須掌握一定的預備力量和機動炮火,反擊目標以不超過一個營,最好兩個連為宜,戰況發展有利時可適當擴大。一定做到"不打則已,打則必殲,攻則必克,守則必固"。

  對於鄧華的意見,與會委員們都表示贊同。


  在對攻擊目標的選擇和作戰方法上,楊得志說:"攻擊目標的守敵以不少於兩個排、不超過一個營為限,再大就不容易一口吃掉,再小則浪費了準備。攻擊目標要既有利於我隱蔽接敵,又便於兵力展開和發揮炮火威力。衝鋒出發地距攻擊目標不能超過200米,並挖好防炮洞,防炮洞的數目要能容納第一梯隊人數三分之一以上,這樣才能切實保證突擊部隊的衝擊力。"

  接下來楊得志分析了對不同目標,我軍應該採取的不同的作戰方式,打擊的目標大致分為3種:

  第一種目標是,敵軍陣地有堅固工事,有坑道,地形有利,我攻克後要堅決固守,與敵爭奪到底,直到敵人無力再攻或不敢再來攻為止。

  第二種目標是,敵陣地工事堅固,但無好的坑道或地形不十分有利,攻克後,要立即改造工事,利用第一、第二梯隊與敵進行拉鋸式的反覆爭奪,直打到敵人不再來攻為止。

  第三種目標是,敵工事不強,地形不利,又非要點,則採取'咬一口'的方式,攻克後立即撤離。然後,另選其他目標攻擊,以分散敵人火力,配合重點目標作戰。

  最後,他說:"對第一、第二種目標,每軍各選擇一個,第三種目標,每軍根據情況自定。如敵反撲規模較大,其兵力達到一個師時,則每軍只保留一個重點目標進行攻擊,敵反撲兵力達兩個師時,則每個兵團只保留一個重點目標進行攻擊,如敵反撲規模再大時,則全線只保留兩個重點目標進行攻擊。"

  接著,會議還研究了我軍兵力的部署與調整問題。

  會議還要求志願軍參戰各軍在戰役開始之前,仍積極進行小型攻點作戰,吸取經驗,創造條件,並掩護大的戰役。

  這次會議最終確立了是穩紮狠打,由小到大,集小勝多勝為大勝的戰役指導基本精神。

  在戰術上要力求全殲、速殲,不打則已,打則必殲,攻則必克,守則必固;有利則守,不利則給敵人一定殺傷後放棄,保持主動。

  打擊對象西線以美軍為主,東線以南韓軍為主;整個反擊作戰採取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分3個階段實施,並要求部隊於5月底前完成一切準備工作。

  志願軍重新調整兵力部署

  在確定了作戰方案之後,志願軍開始調兵遣將並部署兵力。

  志願軍和人民軍在正面第一線共部署了7個軍和兩個軍團,從西至東依次為:

  志願軍第十九兵團指揮的第六十五、第四十六、第一軍部署於禮成江口至朔寧以東陽地村一線,另第六十三、第六十四軍為二梯隊。


  第九兵團指揮的第二十三、第二十四軍部署於硯洞以北至注字洞一線。

  第二十兵團指揮的第六十七、第六十軍部署於牙沈里至北漢江以東文登里一線。另第六十八軍為第二梯隊。

  人民軍第三、第七軍團部署於文登里至東海岸高城以南一線。

  志願軍夏季反擊戰役兵力部署的基本原則是,參加進攻作戰的每個軍保持有4個師,具體部署是:

  第十九兵團方向:第六十五軍團靠近板門店談判會址,且反擊目標地形不利,決定該軍不參加反擊作戰;第一軍新上陣地不久,先不擔負主要攻擊任務,暫時保持3個師作戰不變,視情況發展再調整。

  第四十六軍為該兵團作戰的重點軍,該軍原配屬第三十八軍在西海岸擔負反登陸作戰準備的第一三七師歸建,加上指揮的第四十軍第一二〇師,已有4個師,打擊主要對象為大英國協師。

  第六十三軍或第六十四軍以一個師東調為兵團預備隊,視情況支援第四十六軍作戰。除原配屬該兵團指揮的炮兵第八師外,另調炮兵第二師兩個榴炮營,戰防炮第四〇六團,火箭炮第二〇八團,高炮第六十四師六〇四團,另調兩個工兵營配屬該兵團方向作戰。

  第九兵團方向,以第二十四軍為主,重點打擊美第三師,第六十八軍第二〇四師支援該軍作戰;第四十七軍第一三九師支援第二十三軍作戰。

  第四十七軍第一四〇師位於谷山地區為第九兵團預備隊。除原配屬兵團指揮的炮兵外,另由第三十八軍抽調一個榴炮營,兩個76.2毫米野炮營,火箭炮第二〇五團,六〇火箭炮第二一〇團,高炮第六十一師,炮兵第二師一個營,另兩個工兵營配屬該兵團作戰。

  第二十兵團方向,第六十軍在北漢江以東至邊岩洞之間地區,第六十七軍在北漢江西岸、座首洞南山、科湖裡地區,打擊重點為南韓軍第五、第八師。以配屬第十二軍的第三十三師前調歸第六十軍指揮,支援該軍北漢江以東地區作戰,第六十八軍第二〇三師支援第六十七軍作戰。

  第六十八軍第二〇二師為該兵團預備隊。除原配屬炮兵外,由第五十軍抽3個榴炮營,一個野榴混合炮營,火箭炮第二〇七團,高炮第六十三師第六〇七團,另兩個工兵營參加該兵團作戰。

  志願軍司令部以第四十七軍一個師、第十六、第五十四軍、炮兵第一師、炮兵第二師兩個團、火箭炮第二十一師兩個團為總預備隊,分別集結於谷山、成川、順川等地區,視情況使用。

  在志願軍完成兵力部署以後,第二十兵團還根據部署,於5月9日召開作戰會議,這次會議著重研究了打擊的重點和戰役階段的作戰計劃。

  順利打響夏季反擊戰役

  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志願軍為配合關於戰俘問題的談判鬥爭,第二十、第九兵團根據志願軍領導人的決定,於1953年5月13至26日發起第一階段進攻。


  在戰鬥打響前,第二十兵團代司令員鄭維山、第六十七軍軍長邱蔚等親自到連隊檢查部隊的作戰準備情況,激勵戰士們奮力拼殺。

  5月13日晚,第六十七軍率先發起對科湖裡南山陣地的攻擊,夏季反擊戰正式拉開序幕。

  科湖裡南山陣地由韓軍一個連另一個排防守,陣地工事很堅固,為順利攻克這一目標,我志願軍戰士還提前進行了15天的演練。

  21時30分,志願軍戰士首先開始炮火急襲,127門大炮對準南韓軍陣地一陣地齊射,炮火將黑夜映照成了白晝,南韓軍陣地的工事摧毀了30%至40%。

  炮火攻擊剛一結束,負責攻打500高地的志願軍第一排就在排長的帶領之下,如離弦之箭一般沖向南韓軍陣地。但是,剛衝鋒不久,我軍戰士就迎面碰上了南韓軍的一個暗火力點,把一連壓到了半山坡上,前進的道路突然受阻了。

  "賈先登,炸掉敵人的機槍!"排長石運金命令道。

  只見賈先登抱起炸藥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對方地堡旁,然後一縱身,跳到了地堡頂,然後拉掉導火索,對方的碉堡隨著一聲巨響而被炸毀了。但恰在這時,他的雙腿也被敵軍打斷了,他還要繼續戰鬥,被戰士們強行抬下了戰場。

  戰士們就接著一路往上沖,但是越往上,對方的抵抗就越頑固。這時排長也受傷了,通訊員曹傳增腿上也被對方子彈打中了,他痛得連站都站不穩,但是他堅持要排長下去,由他來替排長指揮戰鬥。

  但是,排長哪裡肯下戰場,於是他們就相互攙扶著往前沖。

  此時,一班戰士們已經接近坑道,而坑道里的"聯合國軍"已經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如果再拖下去,形勢就會對我軍越來越不利

  沉重打擊敵軍的瘋狂反撲

  我軍戰士在1953年5月13日的戰鬥中,英勇作戰,順利奪取了對方陣地。這使得對方大為惱火,從14日開始,南韓軍在20餘架飛機和大批炮火的支援下,開始對我軍進行瘋狂地反撲。

  志願軍二〇一師在剛一拿下對方陣地後,就著手準備鞏固陣地,打擊對方反撲,他們迅速調整了兵力部署。

  志願軍在攻占科湖裡南山之後,南韓軍據守的十字架山便完全暴露在我們面前。

  對方的十字架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南韓軍在此設防堅固,號稱"模範陣地"、"京畿堡壘"。


  如果南韓軍失去這個陣地,志願軍就會在軍事上給其很大壓力,同時也會使南韓軍的作戰士氣受到嚴重挫傷。

  所以,南韓軍為保衛其軍事要塞,一連三天三夜不停地向科湖裡南山陣地發起進攻。

  志願軍二〇一師也下定固守陣地的決心,利用這個機會,大量殺傷對方的有生力量。

  17日後半夜,對方炮火向我軍陣地發動大規模轟擊,炮火還不斷延伸,直到凌晨3時10分才停了下來。

  清晨,連長張珍鑽出坑道。他正想查看一下地形,忽然有個通訊員跑過來報告說:"我們聽到3號陣地下面的山腳有鎬鍬撞擊的聲音。"

  張珍大吃了一驚,心想:"敵人竟然跑到我們眼皮底下來挖工事了。"

  突然,在十字架山方向,對方發出兩顆綠色信號彈,很明顯,這是他們在進攻之前,請求炮火掩護的信號。

  張珍急忙返回坑道,用電話命令道:"觀察所將觀察延伸到3號陣地山腳,各個陣地注意敵情,準備戰鬥!"

  張珍的話音剛落,對方的炮火就開始轟擊了。

  但令張珍奇怪的是:對方的炮火今天主要攻擊我軍側後方的1、2號陣地,沒有像往常那樣集中力量轟擊3、4號陣地。

  張珍想了一下,終於明白了。他把想法告訴了副指導員,二人不謀而合,原來他們都認為:對方是想在攻下1、2號陣地後,來個前後夾擊,把志願軍一網打盡,好如意的算盤啊!

  拂曉時分,對方炮火對志願軍各個陣地上的要點進行了猛烈轟擊,企圖阻止志願軍對1、2號陣地進行支援。

  張珍立即向團指揮所打電話:"請求炮火支援,猛打黃土梁背後的敵人炮群!"

  "好!炮火馬上開始!"

  對方的炮火很快被我軍壓了下去,但此時2號和3號山腳的表面陣地也已經被對方占領了。


  南韓軍妄圖進一步擴大戰果,開始用炸彈和火焰噴射器進一步向坑道發起進攻。堅守坑道的戰士們,一時陷入了困境。

  張珍在對方炮火被壓制的那一刻迅速做出決定:我軍要馬上扭轉戰局。

  他命令三排長和三班長各帶一個班,分別向2號和3號山腳的表面陣地發起反擊,然後會合坑道里的戰士,並肩戰鬥。

  經過一陣地猛打,2號和3號山腳的表面陣地的南韓軍士兵被打跑了。

  這時,4、5、6號陣地上的戰士正在和對方苦戰,唯獨1號陣地方面沒有消息傳來,張珍心裡很著急。

  他正要派人前去打探,戰士張興寬跑來匯報說:"報告連長,副指導員要我轉告你,有人在1號陣地上晃動白毛巾,叫你趕快用望遠鏡看看!"

  張珍立即跑出指揮所,果然,他看到1號陣地有個人在晃動著一條白毛巾,他將望遠鏡移動了一下,發現在2號和3號山腳也有對方士兵在晃動著白毛巾,原來這是對方集結的暗號啊,決不能放過這個殲滅南韓的大好機會!

  於是,張珍站在一塊大石頭上,一手拿著望遠鏡,另一隻手也使勁地晃動著一條白毛巾。

  果然,對方以為他們已經完全占領了2號和3號陣地,就開始向這邊靠攏。不久,南韓軍在2號和3號的山溝里黑壓壓地聚了一大片。

  等到對方全部進入了我軍的火力範圍之內,只聽張珍一聲令下,陣地上的所有火器一起開了火,團指揮所還命令炮兵朝1號陣地和2、3號山溝里開炮,直打得南韓軍士兵哭爹喊娘,魂飛魄散。

  在這次戰鬥中,我軍消滅了對方大約一個連的士兵。

  在14日至17日打擊韓軍反撲的過程中,我軍孤膽戰士唐鳳喜功不可沒。

  唐鳳喜曾經在1951年10月的秋季防禦戰中,獨自一人堅守陣地兩天兩夜,一共打退了對方的7次進攻,殲滅南韓軍120餘人。

  在這次反擊戰中,他又利用坑道頑強阻擊,自己一個人就消滅了南韓軍士兵70多個人。

  巧妙隱蔽我軍的戰防炮


  1953年5月19日晚,是三十三師3個步兵團通過"聯合國軍"封鎖線進入魚隱山陣地的時間。

  魚隱山,海拔1277米,在文登里公路的西北側。魚隱山主峰是我軍占領的,而南側一千米處的1090等高地卻在對方的手中。

  對方為了守住固有的陣地,曾多次組織兵力、火力進行反撲,妄圖拿下魚隱山主峰,但都未得逞。

  而後,"聯合國軍"的空軍頻繁地轟炸我軍魚隱山陣地和二級轉運站,對方把本來是對空武器的探照燈、高射機槍也都使用在地面上了,將通上魚隱山的所有大小道路,不分白天黑夜,24小時加以封鎖。

  根據上級命令,要求三十三師所屬炮兵,分別是師屬、團屬、營屬炮兵,在5月20日、21日兩個晚上通過魚隱山封鎖地段進入陣地。

  我軍過封鎖線的跑車,每兩輛車的間隔為30米,所有車輛都是全封閉行進。

  駕駛員個個瞪大眼睛看著前方,副駕駛披著白布單走在車前5米給汽車引路,汽車一輛跟著一輛,不能熄火,不能停止。

  炮班的戰士們坐在車上,領車的班長或排長站在汽車門的踏板上,他既要給汽車司機提醒左拐右拐,又要觀察和聽著對方的炮彈左右前後彈著點,以便採取一些緊急措施。

  在這期間,我軍不斷遭到對方飛機的空襲和203毫米重榴彈炮的轟擊,最後,我軍戰士在沿途修路兵的幫助下,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以很小的代價通過了封鎖線。

  柴漢民所在的連,即九十七團炮營五七戰防炮連,上陣地打前站時,不知什麼原因,連長卻選中了他這個文化教員。

  柴漢民和連長及一名通訊員打前站,他們的任務就是負責接受兄弟部隊的陣地,而且要把全連火炮和人員安全地引入陣地。

  他們接受的這個陣地,是在與對方膠著在一起的文登里公路上,即在上、下埔里和柏峴嶺的夾溝里。也就是那個不足5千米的地段里,散落著美軍54輛坦克殘骸的地方。

  當時,因制空權在對方手裡,美軍又仰仗著實力雄厚,炮彈不停地傾瀉。所以,白天是美軍的天下,晚上才是我軍的時間。

  志願軍好不容易盼到天黑,按照計劃,通訊員伏在下浦里的岔道口接第一輛炮車,柴漢民蹲在上浦里岔口接應通訊員交過來的炮車,而後通過美軍散落在公路上的54輛坦克殘骸地段,把火炮引入各排的坑道中去。

  誰知,第一輛炮車就"出師"不利,通訊員剛引導它過一段土坎,汽車一歪就半斜在那裡,把火炮也拋到在一個水溝里,而且還壓傷了兩名戰士。

  第一輛引頭車拋錨,第二輛三輛一直至6輛炮車和4輛彈藥車都被堵在後面動彈不得了。

  恰好這又是一個很危險的地段,停車的地方距離對方前沿陣地僅僅1700多米,一旦天亮,被對方發現,後果將不堪設想。

  這時,連長果斷地命令:

  火炮摘掛,彈藥卸車,汽車迅速返回。

  接下來,戰士們就以排為單位把火炮一門一門往坑道中拉!這個連整整折騰了一夜,卻僅把5門戰防炮推進了指定的坑道,還有一門火炮剛拉了20多米,天光就已大亮了。

  這時,對方的校正機也出現在上空。戰士們只好將火炮靠攏在美軍坦克殘骸的橢園形圈子裡,還留下3個炮手、兩個彈藥手,並讓他們鑽進對方坦克里隱蔽。

  九十七團戰防炮連把一門火炮裸露在美軍坦克殘骸圈子裡,5名戰士鑽在對方坦克里隱蔽之事很快傳到了營里、團里和師里。各級首長都很重視戰士們和火炮的安全,命令連里迅速改造貓耳洞,以便將裸露在野外的火炮儘快轉移到陣地中去。

  哪知道,"落戶"在對方坦克圈裡的炮班戰士們卻派班長來"遊說"連、營首長,認為從"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目的來考慮,這門炮現在的位置比較理想。他們的具體理由是:

  1、美軍首尾相連3輛坦克殘骸正好癱在文登里公路的中央,正前方,即敵人的方向兩輛坦克中間正好有3米多一條縫,把我們的戰防炮置於這3輛坦克圈中間,射界寬闊,視野清楚,左右共有60度,是理想的射擊區域。

  2、敵3輛坦克殘骸內圈約5米圈,完全夠戰防炮操作了。可以說,這是個合格的發射陣地。

  3、我們這門戰防炮置於敵人3塊鋼鐵巨物坦克殘骸的防護圈中,炮手和彈藥手平時就鑽進敵坦克中防身。這可以說: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在鋼甲鐵盔之中,確是個最安全的防護場所。

  連、營首長認為,這位班長言之有理,有膽有識,就同意他們在對方坦克堆里"安營紮寨"了。

  當然,營里也請示了團、師領導,並給這個班特批安裝了一部與連部直通的電話。

  正如俗話所說,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裸露於敵人坦克堆中這門戰防炮,自從他們上陣地那天起,直至抗美援朝戰爭停戰那天都絲毫未損,並圓滿地完成了它的防護任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