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抗美援朝解密全史> 第六十八章 反登陸獲得全面勝利

第六十八章 反登陸獲得全面勝利

2024-09-12 19:29:25 作者: 胡元斌
  狠狠打擊美軍的挑釁

  正當志願軍為反登陸作戰準備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聯合國軍"為試探中朝軍隊正面防禦的穩定性,策劃了一個"空、坦、炮、步協同作戰實驗"的方案,並以飛機、坦克、重炮及步兵協同配合,向中朝軍隊防守的被"聯合國軍"稱之為"T字山"的芝山里南205高地發起了猛攻。

  "聯合國軍"的這一挑釁行為,恰好給志願軍一次"實習"的機會。準備了這麼久,指揮員們也想看看我軍作戰還存在哪些問題。

  美軍在上甘嶺戰役失敗後,范佛里特悲哀地意識到,自己的機會轉瞬間就要失去了。然而身為二戰名將,即使是剩下一線希望,他也要奮力一搏。

  范佛里特打定主意,在他的權限範圍之內,並求得小師弟克拉克的支持,調集當時能調集的最大兵力和火力,在總統就職典禮那天,發起了一次決定性的攻勢作戰,他叫囂要把"T字山"從中國軍隊手中拿下來,給總統獻禮,也給自己掙回點臉面來。

  克拉克這次很痛快地支持了老學長。他明白,這位老行伍要干到頭了,就由著他再搏一把吧!

  克拉克很同情范佛里特,這位老學長的時運太不濟了。同時,身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也想用一次勝利的戰鬥行動來向新總統表明,自已在"金化攻勢"中未能得手,並不說明第八集團軍是一支戰鬥能力不佳的軍隊,那個殺到"平壤元山"一線的計劃也絕不是什麼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要想結束戰爭,他認為還是要在"打"字上下功夫。

  范佛里特選定的目標是"T字山",也就是芝山洞南側高地。

  美軍士兵經過偵察,報告范佛里特,這個高地也就是一個排的守備分隊。於是,范佛里特認定這是個軟柿子。

  這個高地在中國軍隊作戰地圖上準確的稱謂是205高地,因其形似"T"字,故"聯合國軍"方面稱其為"T字山"。

  由於它位於城山、芝山防禦陣地的前沿,其南段又與"聯合國軍"陣地相連接,有很重要的戰略價值。

  范佛里特給這次攻勢的命名,卻顯得比"攤牌作戰"要保守得多,取名叫"第八集團軍空、炮、坦、步協同實驗"作戰,行動代號"鞭撻"。

  雖然命名很保守,排場卻很張揚。

  范佛里特一反在"三角形山"的百般防範,克拉克這回也很賣力地為老學長扯了一回場子。

  克拉克除了組織第八集團軍的高級軍官們來觀戰外,還招呼來12名記者。來者都發了一份有6頁厚、用3種顏色套色、印製精美的"實驗"說明書和一份附有"實險"主要項目和進程的"劇情說明"。

  記者們最本能的反應是,得到了一張百老匯的節目單。

  范佛里特的情報還真准,這高地上的確只有一個排的守備分隊,即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七師第二0一團第一連第三排。

  這個排的排長名叫樂志洲,是個參加過解放戰爭的老兵了,雖說到朝鮮來這幾個月光在東海岸挖工事帶看海景了,跟美軍交手過招這根弦可一直沒松過。請老大哥部隊介紹經驗哪,學習坑道作戰方法哪,幹部們到第一線兄弟部隊實習哪,這幾個月里也長了不少見識。

  第二十三軍全軍上上下下都憋著一股勁兒,要把華野老四縱那股子精神頭露出來給美國少爺兵們瞧瞧!跟第十五軍交接那功夫,他們又學了不少戰鬥經驗。

  到了"聯合國軍"臨近進攻前一天,火力突襲達到了最高潮。

  那一天,不算地面炮火,光是遠東空軍的戰鬥轟炸機群就在這塊高地上投下了136000磅炸彈和14箱凝固汽油彈。

  這個火力支援的檔次,僅次於上甘嶺作戰的頭一天。

  在"聯合國軍"炮火準備期間,在與"T字山"相似的地形上,美步兵第七師第三十二團一個加強營的攻擊部隊進行了多達9次的反覆演練,直到每個人都了如指掌地熟悉了自己的任務。

  為確保勝利,在臨行前,這個加強營還得到兩個噴火器分隊的配屬。

  這種準備不可謂不充分。

  1953年1月12日凌晨3時,范佛里特首先發起了一次試探性進攻。

  與上甘嶺一樣,免不了是炮火先把那個巴掌大的山頭給犁一遍,然後炮火一延伸,在4輛坦克掩護下,近200名步兵就吵吵嚷嚷地往山頭上沖。

  這是美步兵第七師第三十一團的一個加強連。

  美步兵第七師兩個月前在上甘嶺碰了個頭破血流,兵員損失甚為嚴重,撤出後經過整補,剛剛恢復了些元氣。

  這次換了方位再打,那勁頭雖然已大不如在"三角形山"的時候,但在炮火飛機掩護下,還是鬧哄哄地開始了打進攻戰,還是顯得挺有氣勢的。

  美軍認為這個高地的志願軍是新上來的,不經打。果然,步兵們眼瞅著離山頂只有幾步之遙了,可還沒一點動靜。美國兵們很得意,認為上邊的志願軍已經被打光了。


  其實,在美國兵打炮那會兒,志願軍這個排正在坑道里抽菸聊天呢!

  炮火剛一延伸,外邊的觀察員瞅瞅差不多了,就喊了一嗓子:"敵人上來了!"

  大伙兒把菸頭一扔,操起傢伙就衝出洞去。

  噼里啪啦,一陣冰雹式的手榴彈、手雷、爆破筒飛了出去,劈頭蓋臉地砸在美軍的頭上。

  霎時間,清脆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再過了片刻,那盯著找人的機槍、衝鋒鎗聲就響成了一片。美軍扔下一片屍體,連滾帶爬地下了山。

  在一個上午,美軍前前後後折騰了4次這樣的衝擊。最後蹲在那高地上的還是樂志洲們,他們只有一人犧牲,6人負傷。

  一個加強連的美國兵,躺下的有50多個。這買賣,真划算!志願軍這個排是越打越高興!

  25日,"實驗"正式開始。"實驗"完全是按"節目單"上的順序發展的。

  8時至12時,遠東空軍出動F-84"雷電"式戰鬥轟炸機196架次,每批8架,每架攜1000磅炸彈,使著勁兒地反覆蹂躪205高地。

  與此同時,近100門火炮齊發,轟擊近4小時,除205高地外,還向城山、芝山陣地進行牽制性炮擊。

  在炮火掩護下,美步兵第七師第三十一團一個加強營和33輛坦克在山下攻擊出發陣地完成集結,炮火剛一延伸,坦克分隊立即前出,馬達轟鳴,炮火頻閃。

  這是為了分散守備部隊的注意力。

  按預定計劃,F-84戰鬥轟炸機編隊又用炮火和凝固汽油彈把山頭深耕細犁了一遍。

  這時,信號彈飛了起來,美軍步兵開始攻擊。

  沖在最前頭是小約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的E連第二排。


  在這時,高地上的守軍仍然是第二十三軍一個排。還是第二0一團第一連,只是換了一個排上陣。

  頭幾天美軍炮擊的時候,他們白天都躲在坑道里休息,到了晚上才出來整修一下白天被炸壞了的表面工事。

  連續四天,修了炸,炸了修,志願軍戰士始終耐心地作好準備,一門心思候著對方步兵自已送上門來。

  果然,不久之後,對方真的就送上門來了。

  和12日那場戰鬥幾乎一模一樣,守備高地的第二0一團第一連第一排量敵用兵,在對方炮火延伸後,以小組為單位視對方進攻規模從坑道中躍出,先劈頭蓋腦把手榴彈、手雷爆破筒等砸下去,把美軍壓下去,然後再拿起機槍一陣地狂掃。

  美軍步兵第三十二團E連的景況很悲慘,第一批手榴彈就把小約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給炸成了重傷。一排被志願軍守備分隊的支援炮火壓制在山岩下,三排拖著一大批傷兵連滾帶爬,好不容易才逃了回去。

  美軍二排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總算衝上了山頭,卻被隱蔽在坑道里出來支援的志願軍一陣衝鋒鎗、爆破筒給清掃得只剩下幾個殘兵敗將,費了老大勁才跑回自己的陣地。

  結果,范佛里特精心策劃了幾天的那些絕招都失效了。

  戰至下午15時30分,美軍5次集團衝擊均被打退。

  看著再打下去實在沒戲了,團長勞埃德?摩西上校只好下令撤退。

  折騰了大半天,"T字山"還是牢牢控制在志願軍手裡。

  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這樣描繪克拉克和范佛里特炮製的這次節目的演出效果:

  這場大規模的表演在哭泣聲中結束了。

  在這次戰鬥中,美軍共投擲了224000磅炸彈、8箱凝固汽油彈,支援的大炮、坦克、重迫擊炮和機槍、步槍,還在一天之內發射各種炮彈17萬餘發,投擲炸彈22萬多磅。

  志願軍依託坑道工事抗擊美軍,以傷亡11人的代價,殲滅美軍150多人。


  "鞭撻行動"本來可以無人知曉,但志在必勝的范弗里特卻戰前邀請了一些美軍軍官與記者前來觀戰。

  在戰後,這些拿著三色計劃單觀看表演的記者們,就把范弗里特導演的這齣戲活靈活現地給報導出去了。

  這場戰鬥,對於"聯合國軍"方面來說是一場"大規模的表演",但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卻是一場不值得一提的排級單位的小打小鬧,如果不是"聯合國軍"自己把它預先包裝得那麼光艷奪目的話,這場戰鬥在中國史書里可能就名不見經傳了。

  即使這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三集團軍軍史》中,對這場戰鬥也只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前後不過幾百個字,書中提及的人名也就兩個:

  戰鬥小組長劉開發右眼負傷,血流滿面,仍然頑強堅持戰鬥,……

  排長負傷後,三班副班長陳志同志挺身而出,不顧燃燒彈燒著了衣服,燒焦了耳朵,以頑強的毅力代替排長指揮……

  這個排也只犧牲了11人,而不是托蘭先生所說的"65人"。這說明,依託坑道工事的中國志願軍,仗越打越精了。

  對於范佛里特來說,這場失敗的攻勢加速了他退出軍界的過程。

  一場小小的戰鬥,因為記者們的鼓譟,卻在美利堅合眾國的議會,引起了軒然大波,議員們紛紛譴責范弗里特道:

  這是正常的軍事行動,還是供貴賓觀賞的角鬥士表演?

  這種讓美國青年白白送命的"實驗",價值何在?

  總統是否準備以這種方式結束戰爭?

  這樣下去,美國的死亡名單必定會更長……

  艾森豪再也不敢任由范佛里特胡來了。

  《韓戰中的美國陸軍》對這場戰鬥評價是:


  這是一次代價高昂的教訓,再次證實了無論是從空中或是從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將躲藏在挖得很好的戰壕里的敵人消滅。這場有限戰爭的優勢是在防守的一方。

  2月10日,也就是"T形山"戰鬥和總統就職典禮的半個月後,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陸軍中將詹姆斯?范佛里特奉命離職回國,他的職務由美陸軍助理參謀長馬克斯韋爾?泰勒中將接替。

  不過,艾森豪還是給老同學范佛里特找了一個體面台階下。在退役之前,范弗里特被晉升至上將軍銜。

  很多年後,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約翰?托蘭這樣寫道:

  范弗里特的任期成為打一場有限戰爭的爭論和受挫的話題。

  約翰?托蘭認為,這是范佛里特將軍的一個貢獻,儘管"他很不光彩地離開了朝鮮"。

  志願軍成功攻取老禿山

  鐵原西北"T字山"上的志願軍,也向當面對方的三處陣地,發起了一次勝利的出擊。

  這次出擊,共殲滅美軍6六個排、1一個班和由南韓士兵組成的勞役隊一部,計260多名。

  這次戰鬥是在春雨初停、積雪融化、道路泥濘的黑夜進行的。在攻擊前,志願軍襲擊隊員們穿著夾褲,戴上剛從祖國運來的單軍帽,站在史達林同志遺像前莊嚴宣誓:"堅決打擊敵人,爭取戰鬥的勝利!"

  8時,志願軍攻擊部隊出發了。戰士們淌過一道道水深及腰的溝渠,越過無數積滿泥水的炮彈坑,沿著泥濘的山路前進。

  在攻擊部隊發起衝鋒以前,志願軍大炮向美軍開火,對方陣地被我軍大炮炮彈炸起無數根火柱,美軍修築的工事大部分被摧毀了,美軍大炮也被我軍突發的炮火壓制住。

  在這時,戰場上出現了志願軍的坦克,它們發出鋼鐵般地轟響,履帶掀起的爛泥四處飛濺。

  步兵戰士們興奮地高聲歡呼著:"沖啊!我們的坦克來了!"

  一個個如猛虎似地跟著坦克前進。坦克開到美軍前沿陣地後,就以準確的炮火,摧毀美軍殘存的一些火力點,步兵戰士分成五路向山上衝鋒。


  我攻擊部隊的右翼首先攻占了石峴洞北山右側的高地,另一路也以10餘分鐘的時間攻占了左側的另一個高地。

  向正面美軍主陣地攻擊的我軍也迅速地逼近了山頂。

  突擊班班長羅生譽掃除了3道帶刺鐵絲網,用手榴彈炸毀了對方5個暗堡,他首先帶領全班戰士占領了山頂。

  對方為奪回陣地,向我軍發動了3次反撲,都被打退,殘敵並被我軍壓制在對方連指揮所周圍。

  我軍戰士一面繼續攻擊,一面用英語喊話:

  繳槍不殺,寬待俘虜!

  部分美軍舉手投降,拒不投降的都被消滅了。

  倉皇趕來增援的3輛美軍坦克和5輛汽車裝載來的美軍,都被我軍炮火擊退。

  這次戰鬥一共持續了55分鐘,我軍殲滅美軍第七師三十一團第十一連兩個排及其連部,第四連一個排、第十連一個排,及美軍一軍團勤務隊一個排,和南韓士兵組成的勞役隊一部。

  與攻占"T"字山的同時,我軍另一支部隊攻占了"T字山"東南的霜樹洞東山和"T字山"正面的190.8高地,殲滅美軍一個排又一個班。

  在朝鮮的春天,溶化了的雪和霏霏的春雨把道路弄得泥濘不堪。

  但是,在這次戰鬥發起之前,我軍炮兵在步兵的協助下,把數千斤重的大炮拉進了新的陣地。

  為了配合反登陸作戰的準備,志願軍第四十七軍決定攻下"老禿山"。

  "老禿山"是上浦防東山的一個無名高地。這座普通的小山頭,由於志願軍一次又一次地在這裡和美軍進行了最激烈的爭奪戰,猛烈的炮火把山頭打得光禿禿的,"老禿山"由此而得名。

  在此時,志願軍方面由四十七軍接收了老禿山當面的陣地,而美軍方面也換成了步兵第七師。雙方雖然略有交手,但是尚無大規模激戰。


  然而,志願軍四十七軍已經開始對老禿山的進攻做好了全面準備。

  這一次,志願軍方面準備投入進攻的是四十七軍一四一師四二三團。這個團其前身是東北野戰軍十縱三十師九十團。

  一四一師在入朝參戰前,曾在1951年秋季參加過抗擊美軍秋季攻勢的戰鬥,經受過殘酷的防禦作戰的考驗。

  四二三團戰鬥力最強的是第一營,然而該營有40%的新兵,團里有部分人員是機關勤雜人員補充的,戰鬥力受到一定影響,但是部隊的戰鬥情緒非常高昂。

  四二三團首長的作戰計劃是:

  以一個營兵力(第一營)攻占老禿山,以部分兵力攻占附近的附屬陣地,然後再用一個營(第二營)鞏固既得陣地。

  他們制定的具體的突擊計劃是:

  一營三連配屬一連二排,成兩個梯隊,第一梯隊三個排向主峰突擊,得手後向無名高地發展;

  二連第一梯隊展開兩個排,向主峰北側突擊,協同三連占領主峰後,向東北山脊發展;

  一連(欠2排)作為預備隊;

  九連1個排,師偵察連團偵察排各2個班,進攻德隱洞西北山脊之敵排支撐點,殲滅守軍後撤出。

  支援火炮包括炮兵第四十八團第二營以及一營二連共122毫米榴彈炮15門,炮兵第十團二營共72.2毫米野炮8門,一四一師炮兵營3門75毫米野炮和10門75毫米山炮,坦克6團1連T-34坦克3輛,5連122毫米自行火炮4門。

  在四十七軍投入進攻的同一天晚上,友鄰部隊志願軍第二十三軍將同時向豬排山發起進攻。

  四十七軍的對手是美軍步兵第七師。這個師是美軍參加過韓戰中運氣比較背的一個師,他們在1950年冬天的新興里為志願軍奉獻了一次團級建制的殲滅戰。

  後來,美軍第七師在1952年10月中旬對志願軍三角山一線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原本預計花三天時間付出幾百人傷亡可以奪取陣地,結果死傷了2000多人也沒有能夠把志願軍十五軍從陣地上趕走,只好把陣地交給了南韓部隊,這次戰役在志願軍方面稱為上甘嶺戰役。


  美軍第七師在11月被轉入預備隊,花了6個星期時間進行休整和訓練,在12月29日撥歸第一軍指揮,負責第一軍東翼的防守。

  在1953年1月25日,美軍第七師三十一團按照計劃對志願軍防禦的"T"字山發起攻擊,卻遭到志願軍二十三軍一個排的英勇抗擊,死傷77人,卻毫無戰果。

  戰鬥的失敗,加上消耗的巨額彈藥量,一時讓美軍第七師很沒有面子。

  在此時,美軍第七師前線兵力部署是這樣的:

  第三十一團負責左翼的主抵抗線和前哨陣地的防禦,從左到右的布置分別是第二,第一和第三營;

  第十七團負責右翼的防禦,第一,二,三營從西向東一字兒擺開;

  第三十二團為團預備隊。第七師此時的總兵力是15514人,低於編制數的18257人,不過第七師還附屬了2346名南韓士兵,1081名哥倫比亞營的官兵,912名衣索比亞營的官兵,加上美軍第505情報排,總共兵力是19878人。

  美軍在這個陣地上,構築有大小200多個地堡,山腰上環繞著7道鐵絲網。

  美第八集團軍軍長泰勒,曾親自到這個陣地上視察布防。美軍把這個陣地誇耀為"不可攻克的陣地"、"漢城的大門"、"由鐵原到漣川的鎖鏈"。

  美軍還派遣了精銳部隊第七師據守在這裡。美第七

  師師長大言不慚地吹噓說:"老禿山"是"最堅固的陣地"。

  從2月起,志願軍就開始了戰鬥的準備工作。在2月10日,團首長組織一營和二營的各級指揮員進行了現場勘測,

  26日召開會議宣布戰鬥決心,3月又組織了步炮指揮員研究情況,並在沙盤上進行了研究。

  3月16日,戰鬥的一個星期前,團下達了最後作戰的決心。

  1953年3月22日傍晚,志願軍部隊出發了,這時,紅旗手田順華肩扛一面鮮艷的紅旗,帶領兩個戰士跨過來,向團首長行了個軍禮,並嚴肅地說:


  我們三個人是紅旗手,和同志們一起在紅旗上簽了名,宣了誓,我們保證做到"人倒旗不倒",我們完全有信心把它插上無名高地!

  戰士們唱起了自編的"紅旗歌":

  光榮的紅旗嘩啦啦地飄,象徵著勝利和驕傲。簽滿了名字宣下了誓,決心是"人倒旗不倒"。紅旗英勇地向前進,大夥挺起胸膛直起腰。穿過槍林彈雨向前沖,我們要把紅旗插上最高峰!

  隨著雄壯昂揚的歌聲,突擊隊的戰士們在營長郝忠雲的帶領下,向衝擊目標地前進了。

  突擊隊在衝擊出發地的屯兵坑道里,等待著進攻的命令。坑道低矮而窄狹,洞裡擠得滿滿的。洞口是刺骨的寒風,而洞內悶熱得像在蒸籠一樣。一天一夜的時間,在緊張焦急的心情中度過去了。

  第二天晚7時30分,右面佯攻德隱洞西北山的部隊打響了。

  接著,左面石峴洞北山也響起了槍聲。

  8時整,我炮兵向"老禿山"實施了猛烈地炮擊,"老禿山"上一片大火,火光燒紅了半邊天。

  5分鐘的炮火急襲還沒結束,營長郝忠雲就大聲喊道:

  衝擊前進!

  突擊隊們個個像猛虎一樣跳起來,分成5路,向"老禿山"衝去。

  炮火打得敵人躲在洞子裡不敢露頭。天空中布滿了對方發射的照明彈,戰士借著光亮飛快前進。

  田順華扛著紅旗,超過了突擊隊。另外兩名紅旗手緊跟著他,紅旗卷著硝煙,像一團跳動著的火焰,在煙霧中閃閃躍進。

  沖在最前面的是三排,我軍強大的炮火已為衝擊掃清了前進的道路,摧毀了5道鐵絲網,爆破班也炸開了第六道鐵絲網,就只剩下最後一道了。

  對方在遭受一陣炮火急襲以後,這時才明白過來,他們躲在殘破的地堡里,集中火力封鎖著第七道鐵絲網,向前進部隊瘋狂射擊。


  "趕快爆破,我掩護你!"前面傳來副班長膝明遠的喊聲,他說著便用衝鋒鎗掃起來。

  戰士李高標跑上去,把爆破筒插進鐵絲網,"轟"的一聲,但是沒有炸開。

  由於鐵絲網太高太寬,只崩開了一個不大的缺口。

  情況十分緊急,突擊隊被阻止在鐵絲網前面,就會不斷增加傷亡。

  那面莊嚴神聖的紅旗也停止了前進。

  敵人的火力卻越來越瘋狂,第七道鐵絲網前面成了一片火海。

  看著眼前的鐵絲網,跳,跳不過。炸,不能炸。突擊隊前進受阻,爆破班的同志們心急如焚。

  就在這最緊要的關頭,副班長激動地高呼道:

  同志們!鐵絲網沒炸開,我們不能讓突擊隊老是停在這裡。

  說著,他就衝上前去,趴在鐵絲網上,向突擊隊的同志們一抬手說:"來!從我身上踩過去!"

  接著,張福祥、丁兆貴、李高標、吳二華也一起把身子壓在鐵絲網上了。爆破班的同志們用身體並排搭成了一座"人橋"。

  可是,突擊隊的戰士們卻停下來了,他們不忍心從戰友們背上踩過。

  爆破班的戰士們一齊喊:

  為了勝利,快過去吧!

  炮彈在四周爆炸,多停1秒鐘,都會增加傷亡。突擊隊的戰士們不再猶豫了,一個個輕手輕腳地從爆破班戰士的背上踩著跳了過去。


  突擊隊的戰士們踏過"人橋",爆破班除了張福祥外,其他4位英雄都光榮犧牲了,英雄們的鮮血染紅了鐵絲網。

  用身體在鐵絲網上搭人橋的壯舉,在美軍也有過。那是美軍反攻豬排山的戰鬥。和志願軍不同的是,美軍那位英雄把身體投到鐵絲網上後,一段時間沒有美軍敢上來從他身上跑過去,因為他們擔心衝過去後會遭到志願軍的射擊。

  紅旗穿破煙霧前進,戰士們跟著紅旗撲向主峰。在接近主峰時,紅旗手田順華中彈倒下了。

  譚尊秋一步跨上去,接過紅旗繼續衝擊前進。但他剛跑了10幾步,又倒下了。

  張庭孝又舉起紅旗,又往上沖。

  對方在進行瘋狂地阻攔,機槍吐著長長的火舌,手榴彈"哧哧"地冒著煙飛出來。

  志願軍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後面的勇士接著衝上去,高喊著:

  為爆破班的同志們報仇!

  在紅旗的後面響起一片怒吼聲:

  同志們,為了紅旗,沖啊!

  扛著紅旗的突擊手,在槍林彈雨中向山頂衝去。後面的勇士們,突進了地堡。

  就在這時,張庭孝胸口中了槍彈,身子搖晃了一下,但他按住傷口,忍著劇疼,挺起胸膛,幾步跨上了主峰,把紅旗插在山頂上。

  張庭孝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他靠著一塊石頭,雙手還緊握著旗杆,留下個猛往下插的姿勢,嘴角上留著一絲勝利的微笑。

  那彈痕斑斑的紅旗,在硝煙繚繞的"老禿山"頂上高高地飄揚起來了。

  後續部隊陸續衝上來,又分頭向兩側的15號和16號陣地衝去,肅清了殘餘的美軍。


  向15號陣地衝擊的部隊,剛衝到接合部,一個坑道里出來兩個班的美軍,順著交通溝向戰士們反撲。

  志願軍戰士劉鐵真跳上交通溝沿,端著衝鋒鎗向美軍猛衝,一下頂到了美軍的面前。

  在溝里,一個美軍士兵正要向他開槍,劉鐵真一勾扳機,沒有聲音,沒子彈了。劉鐵真連忙扔下槍,縱身猛撲過去,

  一把抓住了敵人的衣領,和敵人在溝里扭成了一團,幾個翻身就把敵人壓在底下了。

  這個美軍士兵正要拼命掙扎,旁邊負了重傷的房永富連忙從地下滾起來,端起衝鋒鎗對準敵人的前胸。這個美軍士兵一看情況不對,就舉起雙手當了俘虜。

  後面的10幾個美軍士兵,嚇得撒腿就跑,剛跑到坑道口,劉鐵真扔了一顆手雷,4個美軍士兵倒下了,其餘的美軍爭先恐後地進了坑道。

  劉鐵真趁著爆炸的黑煙衝到了洞口。

  敵人的機槍向洞外猛掃,劉鐵真立即向洞裡投進一顆手榴彈,但機槍仍然吵鬧著。

  這時,施連元趕上來了,他看了看眼前的情況,說道:"你後退幾步,看我用火箭炮揍它。"

  幾發炮彈射向洞內,對方的機槍啞吧了。

  劉鐵真跳起來衝進坑道,往裡投了一個手榴彈,端著衝鋒鎗邊打邊往裡沖。

  對方想從右邊洞口逃命,從那邊洞口傳來一陣衝鋒鎗聲和喊聲,等劉鐵真趕到的時候,看見彭得貴、王仁祖、包子根3個戰士正押著5個俘虜。

  緊接著,他們又繼續向15號陣地前進。

  在15號陣地和16號陣地連接地帶,是對方的一個排指揮所,一連5個地堡,連成了地堡群。中間有一條棚蓋式的交通壕,約20多米長,全部掩蓋起來了。有3個主要地堡就修在這條交通壕頂上,組成了一道火網。

  劉鐵真他們第一次衝上去4個人,有3個人負了傷,沒有成功。


  劉鐵真和王仁祖從左側匍匐上去,一個向右邊地堡,一個向左邊地堡,兩個人的手雷同時投進裡面。

  可是,敵人機槍僅僅停了片刻又響了,並且還向他們投來兩顆手榴彈,他們一翻身從地堡上滾了下來。

  他們又組織第三次衝鋒,劉鐵真爬到離地堡槍眼10多米處,向槍眼裡投了一顆手榴彈,同時迅速地接近了槍眼,把爆破筒投進去,拉下拉火圈,就滾了下來。

  只聽到一聲巨響,地堡里冒出了黑煙。可是,不到1分鐘,子彈又嗖嗖地從洞口打出來,這次爆破又沒成功。

  兩側的地堡已經消滅了,只有中間這3個地堡,仍然封鎖著他們。情況十分緊急,副教導員傳來了命令,要他們趕快消滅這個火力點,向15號陣地沖。

  他們的彈藥也快打完了,只有搜索美軍屍體上的彈藥和傷員的武器。

  眼看部隊的前進受阻,而他們三次上去都沒成功,手雷、手榴彈、爆破筒,都使用了,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洞口衝進去。

  可是,洞口封鎖得十分嚴密,手榴彈不斷地從洞口投出來,機槍噠噠噠地一直在響。

  劉鐵真對班長說:"我拿著爆破筒從洞口爬進去,把這連成一路的地堡全部消滅。我進去以後,如果聽見我喊,你就叫覃遵孝也進去;如果沒有聲音,你們就另想辦法,再不要從這裡進來。"

  說著,劉鐵真便重新接近地堡,向洞口投了兩顆手榴彈。他背起衝鋒鎗,拿著爆破筒就爬了進去。

  覃遵孝開始端著槍靠在洞口右側向里猛打。劉鐵真冒著對方的槍彈,爬到了轉彎的地方,覃遵孝跟在後面用電筒往裡照。

  不遠處,有幾個美軍士兵正架著一挺機槍向外掃射。

  劉鐵真拉開導火圈,把爆破筒狠狠地向里扔去。

  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炸起來的泥土,把劉鐵真右面的半邊身子埋住了,他一陣旋暈,昏了過去。

  對方的機槍終於啞巴了,戰士們爬進去用電筒一照,裡面的美軍士兵全被炸死了,機槍也給炸彎了。


  戰士們又用電筒往上照,才看清這打了三次的頑固地堡原來是雙層的,中間用鐵板、鐵軌隔了起來,他們扔進的爆破筒和手榴彈都在上面一層爆炸了,而炸不到下面一層。

  後續部隊勇猛地向15號陣地和16號陣地衝去。不一會兒,兩個高地上的志願軍戰士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16號攻下了!

  15號攻下了!

  我們勝利了!

  幾分鐘後,主峰上就升起了我軍步兵占領山頭的紅色信號彈。

  在這樣猛烈炮火的轟擊下,美軍守軍一個加強連在45分鐘內就被殲滅了。

  4輛坦克里的"聯合國軍"士兵也嚇得渾身發抖地爬到坦克底下,不敢動彈。

  在後來,一個哥倫比亞軍俘虜描述他們當時情形說:

  我第一次遇到這樣激烈的炮火,人們都伏在洞子裡發抖,互相用微弱的聲音說:"不要說話!"

  志願軍攻占"老禿山"後,在配合步兵打退對方向"老禿山"反撲戰鬥中,炮兵也給予了對方很大的殺傷。

  一位志願軍步兵戰士謝根來說:"我們的炮真准,敵人沒有到我們跟前,就被炮火打掉了一大半。敵人後來聽到他們自己的炮響也嚇得往土堆里鑽。"

  24日上午8時,一個營的"聯合國軍"剛到"老禿山"下,我軍一排接一排的炮彈就落在他們之中,打得他們四處逃竄,連指揮官拼命搖旗子也制止不住。

  26日上午11時,一個營的"聯合國軍"趁著炮轟的煙霧由石峴洞偷偷接近到老禿山主峰東北山腳。

  在這時,志願軍指揮員早已命令各種炮火作好準備,等對方進到標定好位置時,迫擊炮先把對方攔住,然後各種炮火來了一陣"齊放",千百發炮彈像暴雨似地落下去,在兩分鐘內就把慌亂成一團的"聯合國軍"消滅了。


  激烈爭奪馬踏里西山

  志願軍在"老禿山"痛擊美軍第七師後,又在高浪浦里西北梅峴里東山即美方稱為"織女星山"展開爭奪戰。

  對於美軍而言,這個目標群的意義除了可以控制志願軍的後方運輸線外,更重要的是,這幾個高地控制著朝鮮歷史上由北進攻位於南面30英里外的漢城的戰略要道。

  這也是美軍在1952年把陸戰一師從東線調到這一地段的原因之一。

  一旦這幾個高地落入志願軍手裡,志願軍就可以進一步地對主峰進行更近距離地攻擊,甚至突破主峰。

  因此,美軍陸戰一師不遺餘力地加強了這三個高地的守備力量。

  守備這幾個高地的重任就落在了波萊特中校指揮的第五陸戰團第一營的身上,其中梅靚里東山和另一高地由一營C連駐守,而織女星山的守備任務由三營的H連擔任,但是其指揮權歸一營營部。

  在梅靚里東山高地上,美軍挖了兩條主戰壕,第一條垂直於嶺脊線,延伸到山嶺的正斜面,而第二條戰壕在山嶺的反斜面方向。

  在兩條戰壕交匯處,是供守衛陣地美軍生活的坑道,坑道里同時也儲備彈藥。

  梅靚里東山陣地上的美軍守軍一般在40人到43人之間,每8到10天一輪換。

  他們擁有4個機槍火力點,以防衛陣地的四個方向。陣地上裝備的武器包括18支M1步槍,6支白朗寧自動步槍,5挺A4輕機槍,兩具火焰噴射器,一支卡賓槍和7把手槍。

  馬塔里西山高地是三個高地里最高的一個,離主峰有1310米。

  陣地由一條長250米的戰壕環繞而成,戰壕上設置了13個射擊孔。陣地中間有一條交通溝。陣地後方有一條壕溝通往主峰,在與環形戰壕交結處的附近,有一個很淺的坑道。

  陣地由大約40名美軍士兵駐守,他們擁有兩具火焰噴射器,1支3點5英寸的火箭筒,4挺機槍,3把手槍和其他輕武器。

  在這幾個前哨陣地後面,是駐紮在主峰上的陸戰五團一營,轄A,B,C三個連隊,其東側則是陸戰五團三營的陣地,二營作為團預備隊。


  再往後方,還有陸戰十一團的炮兵部隊,這個團的一營是輕炮兵營,負責支援陸戰五團。第二營作為支援第一營火力的預備隊。第四營屬中型炮兵營,和第一火箭炮兵連,則可以支援全師的防禦地段。

  除陸戰一師的隊屬炮兵外,陸戰一師所屬的第一軍還配置了軍屬炮兵單位,第六二三野戰炮兵營可以用一五五榴炮支援陸戰五團,而第十七野戰炮兵營的C連,二0四野戰炮兵營的B連和一五八野戰炮兵營都擁有令人生畏的8英寸重炮,如果前方危急,隨時可以支援MLR的各個地段。

  陸戰五團還配屬了師第一坦克營的A連,擁有M46坦克和噴火坦克,並且可以得到預備隊B連的支援。另外,陸戰一師前線陣地還可以得到陸戰隊航空兵和空軍的空中支援。

  陸戰一師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支援,就是希望在志願軍進攻時,把前線打成一片火海,徹底把這些相對孤立的前哨陣地變成志願軍的攪肉機。

  所以,前哨陣地上的美軍士氣是相當不錯的。

  如此堅固設防的目標群,看上去對於志願軍來說,似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

  然而,志願軍一二0師師長鄭志士卻對虎口拔牙是胸有成竹的。

  鄭志士師長的信心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志願軍的炮兵跟韓戰剛剛開始時相比,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其規模,技術和步炮協同都有了長足進步;另一方面,他的屬下是身經百戰,具有豐富的和美軍作戰的經驗。

  為了能夠為攻擊部隊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鄭志士集中了軍炮兵四十二團的105榴炮19門,38野炮17門,還有師炮兵團的山炮6門,76.2毫米野炮8門,迫擊炮18門,還有炮兵四十四團一個榴炮連的105毫米榴炮4門,還有步兵四○八團一個化學迫擊炮連的5門迫擊炮。這樣的炮兵實力可謂兵強馬壯。

  在兩年前,四十軍參加過的砥平里戰鬥,用於支援對數千"聯合國軍"進攻的炮兵只有10幾門火炮,而如今為了支援對兩個小山頭上不到100名美軍士兵的進攻,志願軍就可以調集這麼多火炮,真是今非昔比。

  負責主攻馬踏里西山和梅靚里東山的重任,則落在了李冠志團長和李友棠政委指揮的一二0師三五八團身上。

  三五八團有著光榮的戰鬥歷史。在遼瀋戰役中,三五八團的前身,東野三縱九師二十五團在攻打義縣的戰鬥中表現出色,在遼西堵截廖耀湘兵團時橫斬了國民黨新三軍,在海南島戰役中參加了第一梯隊的登陸作戰。

  在韓戰中,三五八團曾經在溫井痛打過南韓第六師;在二次戰役時,在球場阻擊了南逃的美軍第二師;在四次戰役時,在橫城反擊戰時在聖智峰痛擊過南韓第八師;在五次戰役時,在穿插馬蹄里割裂了"聯合國軍"防線。

  因此,把攻堅任務交給三五八團,可謂是把好鋼用到了刀刃上。

  三五八團首長制定了作戰計劃,把攻擊目標定為馬踏里西山和美靚里東山,以及這兩個高地側後的0233和056陣地。


  後面這兩個陣地是美軍對馬踏里西山和美靚里東山陣地的支援陣地,白天無人值守,以火力進行控制,而晚上以少量兵力駐守。

  三五八團的計劃是,以三營和一營一、三連負責進攻,二營與一營二連堅守陣地。

  具體計劃是:

  以1連2排和3排組成兩個突擊隊進攻美靚里東山,1排為預備隊;以8連1排和3排組成兩個突擊隊進攻馬踏里西山,2排為預備隊;其他3,7,9連為戰鬥預備隊;配屬炮兵組成炮兵群,分為4個分群,支援步兵作戰。

  為了打好這一仗,師、團都組織了人員對敵情進行了偵察,對地形進行了勘測,製做了地形沙盤,制定了步炮協同計劃和通信聯絡方案。

  炮兵組成了5個偵察小組,對對方陣地進行了偵察標定,反覆組織檢查火炮狀況,設置了觀測站和煙霧施放人員。

  各參戰分隊進行了15天的演練,突擊隊反覆進行了沙盤作業,在相似地形上進行實戰演習達10到30次,還在攻擊目標前構築了兩條屯兵坑道,甚至挖了一條隱蔽的交通壕,一直通往對方側後。

  突擊隊尤其對殲滅坑道內的美軍的戰鬥做了計劃和演練,這些計劃的戰術動作,早已經預定了陣地上美軍士兵的命運了。

  然而,美軍陸戰一師也並非瞎子。志願軍前線的炮火和攻擊行動的明顯減少,引起了陸戰隊情報部門的關注,於是美軍開始謹慎地準備志願軍可能的攻勢。

  可是,美軍情報部門並沒有能夠成功預測志願軍發動攻勢的準確時間,在戰鬥打響後的一段時間裡,甚至沒有能夠確定志願軍的主攻方向。

  時間終於來到了。3月26日零時,志願軍參戰部隊在集結地進行了莊嚴的出征儀式。

  志願軍官兵宣讀了誓詞:

  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上級指到哪裡,堅決打到哪裡,克服各種困難,決不畏縮動搖,一人一槍戰鬥到底!發揚階級硬骨頭作風,重傷不叫苦,輕傷堅持戰鬥,團結友愛,互相支援,創造新的光榮,為國爭光,為毛主席爭光。

  鄭志師師長,李冠智團長和李友棠政委為出征官兵敬酒,預祝他們戰鬥勝利。

  兩支突擊隊乘著夜色向屯兵坑道開進。炮兵群負責的抵近射擊分隊也秘密進入發射陣地。


  26日的白天來到了,這是一個晴朗的日子,天氣異乎尋常地溫暖,前線一片平靜。

  入夜後,前沿忽然出現了志願軍的身影,但是志願軍的活動只是和平時一般情況相當,所以並沒有引起見慣不驚的美軍士兵的注意。

  殊不知,殺機就在這平靜中醞釀,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1953年3月26日18時,志願軍火力準備開始。

  志願軍炮兵群以山炮野炮共8門對馬踏里西山和梅靚里東山美軍陣地發射了270發炮彈,摧毀了美軍地堡24個,以4門82迫擊炮對美軍陣地前的鐵絲網進行了摧毀性射擊。

  在同時,志願軍以4門榴彈炮,3門重迫擊炮對美軍炮兵陣地進行壓制,一共發射炮彈840發,壓制了12個美軍炮兵陣地,致使美軍只有幾個零散的炮兵陣地進行了還擊。

  在同時,志願軍還對對方其他陣地進行了猛烈地炮擊,讓美軍摸不清志願軍的主攻方向。

  美軍方面遭到志願軍猛烈而廣泛的炮火襲擊,前線陣地紛紛告急。

  美軍陸戰五團二營D連的人員報告,在其守衛的高地上,在最初的20分鐘內,中國人的60毫米和82毫米迫擊炮彈以每秒一發的速度落了下來,在後面的時間裡,則每40秒落下一發,直到晚上21點。

  陸戰五團防區內的兩個陣地,也都遭到志願軍迫擊炮和輕武器的射擊。

  在第一陸戰團的地段里,志願軍的火力還提前了幾分鐘,而且有班排級的志願軍進行有限攻擊。

  18時10分,志願軍以19門榴彈炮和4門重迫擊炮,以排山倒海之勢,對馬踏里西山和梅靚里東山側後的0233和056高地進行延伸射擊,共發射炮彈1550發。

  這是一二0師入朝參戰以來最為猛烈和最為集中的一次炮火急襲,志願軍前線步兵是一片歡呼。

  參加增援梅靚里東山高地的美軍軍士傑納森後來回憶說:

  通往梅靚里東山高地的小路被中國人完美無缺地炸平了,足見志願軍炮火的猛烈。


  18時19分,志願軍前沿一1連和八連的突擊隊一躍而起,分別對梅靚里東山和馬踏里西山發起了攻擊。

  美軍戰史則把志願軍發起攻擊的時間標定在了18時10分,其記載稱志願軍四十六軍一二0師三五八團的3500人從陣地蜂擁而下,匯集到陸戰五團的防區,發起了團級攻擊。

  很顯然,美軍的戰史對志願軍突擊部隊的數量的估計是嚴重離譜,誇大了整整幾十倍。這一方面是因為美軍方面在夜晚很難數清志願軍攻擊部隊的真實數量,另一方面也反應了志願軍進攻的雷霆萬鈞之勢。

  眼見志願軍開始了主方向的攻擊,美軍的炮兵做出了迅速的反應,3個輕炮兵營覆蓋了志願軍的集結和攻擊路線,用空爆彈幕保護著前哨陣地。用中型炮兵營支援防務炮火,對志願軍的炮兵陣地進行壓制,而8英寸重炮則對志願軍的壓制炮火進行反壓制。

  與此對應的是,志願軍戰史記載,18時22分,美軍縱深炮火向志願軍發射大量空爆榴彈,並對志願軍步兵進行攔阻射擊,成排的空爆榴彈把梅靚里東山和馬踏里西山打成了兩個火球。

  志願軍八連突擊隊在八連連長高慶詳帶領下,兵分三路,僅用10分鐘時間,就占領了馬踏里西山的表面陣地,並無一傷亡。

  八班戰鬥組長蔣運洪和盧長友配合,炸毀了對方兩個地堡。

  而守衛馬踏里西山高地的美軍士兵,在大約18時40分左右,向後方報告陣地失守,他們已經躲入坑道,並要求空爆彈幕增援。

  隨後,"織女星"高地和後方的通信完全中斷。

  志願軍八連在攻克馬踏里西山表面陣地後繼續向敵縱深發展,但是遭到對方縱深炮火的猛烈轟擊,連長高慶詳犧牲。

  三排長馬慶和接替了指揮,帶領剩餘人員繼續擴大戰果。

  七班戰士於運德用15斤重的炸藥包炸掉一個大母堡;炮五班戰士姜平浩乾脆把對方的機槍從射孔里拔了出來,俘虜了地堡里的美軍士兵。

  在另一個方向上,志願軍一連突擊隊僅用了五六分鐘時間,就攻上梅靚里的東山陣地。

  四班衝到半山腰時遭到美軍機槍火力的阻攔,四班長和另外5名戰士負傷,4班爆破手趙樹才先用炸藥包炸毀一個地堡,然後又用爆破筒摧毀另一地堡,最後還用手榴彈引燃了一個地堡里的汽油,摧毀了這個火力點,保證了一連突擊隊占領梅靚里東山的表面陣地。

  大約18時35分左右,梅靚里東山高地上的美軍通知後方,他們丟失了表面陣地,志願軍已經攻入戰壕,現在陸戰隊員們被迫躲入中心坑道,並呼喚友軍的空爆彈幕。


  然而,梅靚里東山上的空爆彈幕給志願軍一連帶來了很大麻煩,一連二排遭受了較大的傷亡,而且突擊隊和後方失去了無線電聯繫。

  這使李冠智團長心急如焚,他用預備隊連續組織了三次班級的增援,其中三連四班在一營教導員顧紅顏的率領下,避開敵人正面火力,由高地西側向主峰側後迂迴得手,與一連的官兵們形成對敵向心攻擊。

  到19時10分,攻擊的志願軍開始鬆懈下來,到20時35分開始撤退。

  戰至19時,志願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梅靚里東山和馬踏里西山的表面陣地。

  美軍方面把陣地的失守歸咎於所謂志願軍20比1的絕對兵力優勢。很顯然,美軍方面又再次嚴重高估了志願軍突擊部隊的人數,因為志願軍主攻方向的部隊不超過兩個連隊,兵力優勢不過是2比1到4比1而已。

  對於志願軍來說,占領了兩座山頭的表面陣地,只是獲得初步的勝利,他們腳下的坑道裡面還有數10名美軍在殊死堅守。

  志願軍如果不能迅速剿滅坑道中的美軍,在表面陣地上停留時間過長,勢必遭到美軍優勢炮火的殺傷,而且增援的美軍也會迅速趕到,和坑道內的美軍來個裡應外合。

  所以,對坑道的攻擊,就是和時間賽跑,每多耽擱一秒鐘都可能導致志願軍更多的傷亡。

  志願軍在梅靚里東山上的情況並不樂觀,在占領表面陣地後,一連二排已經遭受了很大的傷亡,二排排長金玉貴頭部負重傷,被搶救出戰場。

  負責戰場搶救工作的一連炮排排長李仁智主動擔負了指揮工作,他和連搶救員王中員各帶了5顆手榴彈,把守住美軍坑道入口,然後向坑道內開始攻擊。

  他們先往坑道里投入一顆手榴彈,乘煙霧沖入坑道,然後沿著坑道右壁交替用手榴彈和衝鋒鎗開路前進。

  在突入坑道30米後,坑道出現分岔,他們兩個人無法分別單獨前進,而且坑道內手榴彈造成的硝煙太濃,所以被迫撤出坑道。

  在坑道口,一名負傷的美軍陸戰隊員向李仁智投擲手榴彈,將他炸傷。

  這時,志願軍方面只剩下王中林一人還可以繼續戰鬥,而坑道內尚有數10名美軍士兵!

  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由顧紅顏教導員帶領的從側翼迂迴上來的三連四班到達了坑道口,投入了攻擊坑道的作戰。


  但是三連四班在運動過程中,也遭受了較大的傷亡,顧紅顏身負重傷,還有戰鬥力的人員也只剩戰鬥組長王照興和其他3名戰士了。

  負傷的李仁智排長用這5名戰士又組織了一次攻擊。他們組成了一個3個人的戰鬥小組,一個人用衝鋒鎗連續射擊,一個人用手電筒照明,一個人進至拐彎處先投入手榴彈,然後迅速占領拐彎處。

  經過15分鐘激戰,坑道內的56名美軍官兵被全部殲滅,6名裝死的陸戰隊員也被俘虜了。

  而志願軍僅有李仁智排長負傷,整個坑道攻擊過程僅耗時30分鐘。戰至20時30分,梅靚里東山全部落入志願軍手中。

  美軍在馬踏里西山的失敗,使得剛剛在"老禿山"受挫的美國第八軍軍長泰勒心慌意亂,他急急忙忙在27日乘直升飛機到前線視察。

  據美國第八軍宣布說:

  他所乘的直升飛機曾在視察中"失事","與泰勒同行的兩個軍官受輕傷",他本人僥倖"沒有受傷"。

  狼狽不堪的泰勒,不顧一切,命令美軍進行瘋狂地反撲。他把坦克、俯衝轟炸機、大炮、迫擊炮全都用上了。可是,銳不可擋的志願軍一再給對方以殲滅性的打擊。

  志願軍的強大炮兵緊密地配合著英勇的步兵作戰,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一個在我軍反擊馬踏里西山時就參加戰鬥的美軍中尉哈洛德?詹森後來談到志願軍火力猛烈的情形說:

  他們發射這樣多的炮火,以致人們都不能在地面上呆著。從那時以來差不多一直是這樣。

  在志願軍的打擊下,美軍的反撲一再失敗。

  合眾社、美聯社描寫美軍反撲一次次受挫的情形說:

  海軍陸戰隊在27日中午的反攻中,冒著中國軍隊的猛烈炮火,刻苦前進,企圖奪回通向漢城的歷史性的要道上兩個失去的前哨據點。但是他們沒有成功。

  共軍的猛烈炮轟把海軍陸戰隊進攻的兩個營中的一個營轟得粉碎,並且阻止了待遣部隊,使他們不能到達織女星山的山頭。


  合眾社、美聯社還報導說:

  28日上午,海軍陸戰隊第七團的部隊沿著織女星山的南面山坡進行了4次進攻,都沒有攻動中國軍隊的陣地。中國軍隊發出了機槍和迫擊炮的猛烈火力,一筐子一筐子的手榴彈扔下來。襲擊進攻的陸戰隊。

  合眾社的消息說明,志願軍採取了機動靈活的戰術來消滅更多的美軍。

  合眾社、美聯社還描寫到:如在28日的戰鬥中,志願軍曾讓美軍衝上山頭,而在當晚,就用大炮和迫擊炮轟擊這個被包圍的山,炮彈一個接一個像雨點一樣落到暴露的海軍陸戰隊的陣地上。

  一個美國軍官說:山頂上已無藏身之地。美軍慌忙逃竄,可是,"當他們從山頂上沿著南坡撤退時,中國軍隊包圍了海軍陸戰隊",形成了"鋼鐵的包圍圈"。

  海軍陸戰隊的指揮官剛向上級報告"我們正以猛烈火力射擊"後5分鐘,他又報告說:"我的弟兄們被攻擊了。天啊,他們又攻上來了。"

  過了幾分鐘以後,這位海軍陸戰隊指揮官也陣亡了。

  無數美國士兵就在泰勒所命令的瘋狂反撲中無謂地送了命。

  合眾社承認:

  海軍陸戰隊的傷亡是很嚴重的。

  美軍上尉普賴斯為合眾社寫的一篇通訊,描述遭受志願軍痛擊的美軍戰線後方的情形說:

  這個地方鋪滿了彈殼和迫擊炮的碎片,許多破碎了的裝備和傷亡的士兵雜亂地躺在地上。穿過這條壕溝往前走三百碼,在稻田的那邊,就是叫做織女星山的前哨據點。

  自從26日下午7時以來,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就把成千成百的人和千萬發大炮和迫擊炮炮彈投向織女星山,想把它從中國軍隊的手裡再奪回來。海軍陸戰隊已把它叫:'朝鮮最高的討厭的灘頭陣地'。

  看到這些死傷的士兵令人很難受。有些躺在擔架上的人的泥污臉上布滿了淚珠和痛苦的表情,有些人因為流血過多已經失去知覺了。有一個站在那裡哭,然後回過頭去看看織女星山說:'他們都死了。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他躲在一個已經被炸毀的地堡內,用手遮住臉。

  所有的人都感到很累了。他們已經將近六十小時沒有睡覺了。有五個人倚著檢查站的地堡坐在那裡。他們在進攻山頭時,已經把膝蓋處的褲子磨破了。他們是E連尖兵中生還的士兵。他們差不多累得講不出話來了。


  在那幾天裡,美國報紙上到處充斥著美軍在"苦戰"中,美軍打得"精疲力盡","疲倦不堪","海軍陸戰隊傷亡很嚴重"等字眼。

  巧妙攻打石峴洞北山

  石峴洞,是朝鮮三八線北部的一個小村莊。它的北山只是個小高地,面積不到一平方千米。

  石峴洞北山,既不是什麼名山大川,也不是什麼險關隘口,按說是不值得你爭我奪的。

  但為了更多地消滅"聯合國軍",積極配合停戰談判,不得不反擊在石峴洞北山的美軍第八集團第七師。

  反擊者為志願軍第二十三軍第六十七師。

  二十三軍是新入朝的部隊,對對方的陣地工事情況不夠了解。為了弄清情況,第二十三軍決定對石峴洞西北發動突然襲擊。

  二十三軍選擇這個無名高地作為攻擊目標,主要是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山小,對方守軍比較少,容易奪取;二是無名高地上的美軍和石峴洞北山的守軍是一個建制的部隊,抓住俘虜,可以獲得石峴洞北山美軍駐軍的詳細情況;三是打掉這股勢力,就拔除了石峴洞北山的警戒陣地,為攻打石峴洞北山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這次襲擊,我軍戰士採取了聲東擊西的戰術。

  志願軍指揮部決定:

  這次戰鬥,不對無名高地進行炮火攻擊,而以47門大炮集中轟炸石峴洞北山的美軍主陣地,使對方主陣地誤認為,志願軍的炮火是向他們發起進攻的火力準備。

  一切布置妥當之後,1953年3月6日21時52分,第六十七師第二0一團第五連,利用黑夜向對方靠近。

  當他們進到距離對方的鐵絲網10多米的地方,這時,十班發現美軍20餘人正沿交通壕向鐵絲網運動,雙方相距僅30餘米,三排長機智地投出一枚手雷,帶領十班勇猛突入對方陣地。

  一頓猛打,把美軍打得暈頭轉向,轉過頭就跑。十班的戰士咬住不放,並提前一步占領了對方的巢穴,使得美軍無處藏身,亂成了一團。

  無名高地戰鬥打響以後,志願軍炮兵對石峴洞北山發起突襲。果然正如事前所料的那樣,不到一分鐘,美軍的炮火也開始盲目地還擊,而把無名高地給忽略了。


  第二排五班從東北方向向西南無名高地之間插進去,切斷了對方的退路,之後,向對方側後攻擊。

  六班在十班打響戰鬥的同時,也按照原定計劃迅速插到無名高地與北山的交通要地上。當美軍的一個班由無名高地向北山逃竄時,六班立即就將其消滅了。在此之前,十一班也投入了戰鬥。

  戰鬥共持續了13分鐘,志願軍共消滅了美軍第七師的1個班和外出巡邏的1個排,抓獲了3名俘虜。

  在美軍還沒有清醒過來的時候,志願軍襲擊分隊已經把俘虜順利地送回了團指揮部。

  從俘虜口中摸清了對方守軍的情況後,志願軍該部又向石峴洞北山發起了進攻,有殲滅了美軍1個排又一個班。

  3月23日20時,第二0一團第五連,從隱蔽地進至衝擊地。在炮火的支援下,對石峴洞北山之敵,第二次發起反擊。

  激戰1個多小時,全殲對方3個排又2個班,斃傷"聯合國軍"100餘名,俘美軍2人、南韓軍5人。

  之後,我軍主動撤出戰鬥。3月28日,新華社廣播了這個勝利的消息。

  張桃芳勇敢狙擊"幽靈"

  1953年,朝鮮,志願軍二十四軍靶場。

  "啪!啪!啪……"幾聲清脆的槍響過後,報靶員揮舞小旗報告成績:"10環,10環, 10環……"

  觀看射擊的部隊沸騰了,歡呼聲、掌聲如雷響動。對一名訓練有素的射手來說,在100米處打10環並不稀奇。然而,這些身經百戰的志願軍官兵此時卻異常興奮。

  這到底是一場怎樣的射擊表演呢?

  射擊陣地上,一名年輕的射手面對戰友們的歡呼,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摘下帽子撓撓後腦勺,臉上滿是微笑。此時,他的手中平端著一枝蘇制莫辛-納甘步槍,那幾個10環是端著槍打的,根本沒有瞄準。

  他就是張桃芳。


  張桃芳是江蘇興化人,童年正趕上日軍侵華。那時,附近的日軍隔三差五就要來村里殺人放火,但勇敢樸實的農民並沒有被嚇倒。鬼子每次要來村里禍害時,他們就殺雞,將雞血潑在鬼子的必經之路上。那些平日裡看似凶神惡煞的鬼子見到雞血便頓時沒了氣焰,作惡取樂的興致大減。

  張桃芳從中悟出一個道理:看起來兇殘的敵人其實非常膽怯。抗日戰爭勝利後,張桃芳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手下有五六百個兒童團員。

  1947年還鄉團反攻,將抓住的兒童團副團長毒打致死,又四處通緝張桃芳。當時,張桃芳就在旁邊的田裡悠然自得地給人放牛。16歲的張桃芳心裡充滿了對敵人的不屑:"就憑你們還想抓住我?"

  1952年,張桃芳是剛上前線三個多月的新戰士。在上甘嶺陣地,他憑弔了英雄黃繼光的地方。一腔愛祖國、愛人民、學英雄、做英雄的激情在他的胸中涌動:"我一定向黃繼光學習,爭做殺敵百名的狙擊手!"

  第一次狙擊,張桃芳一見到敵人就"突突突"一個連射,一梭子子彈打空了。班長問打著沒有,張桃芳臉紅了。

  班長拍著他的肩,安慰說:"難怪你打不到敵人,是你還沒有掌握打'活靶'的規律。"班長又耐心地教他上山的敵人該怎樣打,下山的敵人該怎樣打,走得快的該怎樣打,走的慢的該怎樣打。

  班長的話使張桃芳恍然大悟。

  第二次狙擊開始了,張桃芳端起槍向山下走去的3個敵人中的頭一名射擊,"叭"的一聲,頭一名敵人沒打倒,卻擊中了第二名敵人。

  這是怎麼回事呢?張桃芳蹲在坑道里怎麼也想不通。

  班長又耐心地告訴他:"敵人是向山下逃,你瞄準第一個敵人的腦袋卻打著了第二個,對下山的敵人要用這種打法。"張桃芳認真聽、仔細體會。

  有一天,狙擊下來,他撂倒了4個敵人。張桃芳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可是殺敵心切的張桃芳不甘心一天擊斃4個敵人的記錄,在陣地上,他和戰友們專心觀察敵人活動的道路,休息和出沒的地方,只要聽到報告,槍聲響處敵人就要喪命。

  一次,張桃芳把槍放在封鎖口上,忽聽觀察員喊了一聲"注意,二號發現活靶。"張桃芳舉槍便射擊,"叭"的一聲,這個敵人立即倒下,接著便滾下山去。原來這是個挑油桶的敵人,中彈倒下時,油桶也隨著滾下,屍體上濺滿了油。

  張桃芳和戰友們駐守的上甘嶺成了敵人的"傷感嶺",五聖山被敵人稱為"狙擊山"。敵人害怕了,想出辦法對付我軍的狙擊手。

  一天,張桃芳正在狙擊台上觀察,突然發現敵人陣地上站起個奇怪的東西,四肢僵硬,衣服隨風輕輕擺動,鋼盔也是歪歪斜斜的。


  張桃芳觀察了一會兒,輕蔑地說:"假目標,騙我射擊的。哼,敵人連個假人都不會做。"說完,張桃芳繼續觀察。

  突然,張桃芳發現假人後面有個身影在晃動。

  "好機會!"張桃芳果斷舉槍,輕壓扳機,一道火,兩道火,"呯!呯!呯!"清脆的槍聲響起。子彈穿過假人擊中敵人,敵人一個個栽到山下去了。

  在18天的戰鬥中,張桃芳用220發子彈,消滅了敵人71名,差不多每3發子彈報銷一名敵人。他所在的班立了三等功,張桃芳光榮地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上級領導為了進一步培養這名有著光榮戰績的狙擊手,調他到狙擊訓練隊學習了兩個星期。

  在這裡,張桃芳向其他陣地上的戰友們學習了不少寶貴經驗。他的射擊技術又提高了一步。

  13天時間裡,他用212發子彈消滅了140個敵人,平均3發子彈擊斃2個敵人,每天擊斃11個敵人,幾乎成了百發百中的神槍手。

  二十四軍出了神槍手,軍長皮定鈞不大相信這個數字。他從床下拿出一雙皮暖靴,那是志願軍總部發給高級幹部的。"你把它帶上,去八連看看那個張桃芳,3發子彈消滅1個敵人,要是真的,把靴子送給他,要是假的就拿回來,就要處分他的連長營長團長。"他對作戰參謀交代道。

  參謀找到張桃芳,怕他緊張,沒說是軍長叫他來檢查的,只說想看看他打槍。

  其實張桃芳不在乎這個,他覺得有人看著打更刺激。

  次日拂曉,張桃芳把參謀安置在一個隱蔽位置,讓他別動,敵人的狙擊手也盯著這兒呢。張桃芳提著一支"水連珠"步槍上了一個狙擊台。東方剛發白,朦朧中,對面300 米處出現了一個人影,看樣子是出來拉屎撒尿或拾柴禾的。

  張桃芳悄悄地說聲我打啦。

  一聲槍響,那傢伙像柴禾堆一樣的倒下了。

  參謀看著表,15分鐘,那傢伙沒動。好,算擊斃!

  片刻,一個哨兵轉進了視野,180 米左右。又一聲槍響,一發曳光彈拉著弧線撞到了那個哨兵的胸部。


  幾乎同時,一串機槍子彈落在了張桃芳的射擊台上。敵人也盯上他了。

  參謀是個行家,知道現在張桃芳態勢不利。他沒看見人家,人家卻看見了他。

  這時天大亮了,張桃芳用步槍頂著一頂鋼盔想誘敵人上當。

  老把戲,敵人早看透了,沒搭茬。

  張桃芳決定冒一下險。他猛地竄過一片空地,跳進另一個掩體。一串子彈攆了過來,他雙手一揚,身子一翻,作被命中狀。

  這下看清楚了,一挺機槍架在兩塊大石頭縫中,後面晃著一個腦袋。張桃芳悄悄向參謀報出目標位置,然後一聲槍響,對面槍也同時響了。他打中了人家,人家沒打中他。

  參謀服氣極了。

  一天清晨,張桃芳像往常一樣在1號狙擊台上觀察美軍陣地。突然,一串子彈"嗖嗖"地射來,他的大衣和棉衣上頓時穿了7個洞。幸運的是,子彈只是穿衣而過,並未傷人。

  突如其來的冷槍把張桃芳驚出了一身冷汗。狙擊手的直覺讓他意識到:這次遇見對手了!

  張桃芳剛要抬頭看看子彈射來的方向,"咔咔咔……"又一串子彈射來,濺起的泥土灑在張桃芳的帽子上。張桃芳放棄了再次觀察的打算,順著交通溝撤回了坑道。

  那個幽靈般的美軍狙擊手絕非等閒之輩,消滅這樣的頂尖高手,張桃芳需要等待有利的戰機。

  又是一個清晨,他提著槍向4號狙擊台走去。4號狙擊台是一個5米多寬的射擊陣地,與陣地間有一段狹窄的坑道相連,狙擊台對面是美軍的青石山陣地。

  突然,張桃芳聽見頭頂上"嗖"地一聲,感覺有顆子彈呼嘯著飛了過去。他知道,這種聲音說明子彈是貼著頭皮飛過的。

  好險!危急時刻,張桃芳奮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鑽進連接狙擊台的坑道。敵人的子彈尾隨而至,激起的煙土封住了整個坑道口。張桃芳算好時機,突然從坑道中躍出,向狙擊台撲去。"嗒嗒嗒……"20多發子彈追著張桃芳掃了過來。他身體一歪,佯裝中彈倒進了狙擊台。

  美軍狙擊手停止了射擊,隱蔽在掩體後面的張桃芳清楚,對手肯定正在觀察戰果,不能冒然出擊。


  張桃芳爬到了狙擊台的另一側,悄悄地探出頭,順著子彈來襲的方向仔細搜索對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陣地上的兩塊巨石吸引了張桃芳。很快,張桃芳那鷹一樣敏銳的眼睛就找到了隱蔽在石縫間的敵軍狙擊槍,那是一挺裝備了瞄準鏡,專門用來狙擊的M2重機槍。

  就在張桃芳發現對手的同時,"幽靈"也從瞄準鏡中看到了他,M2機槍瞬間噴出一道火舌。

  張桃芳就勢一滾,躲回了掩體。

  "你該回去休息了!"

  張桃芳抓住美軍機槍射擊的間隙,突然起身、出槍、舉槍、瞄準,隨即果斷扣動扳機。"幽靈"幾乎也在同一時間內,發現了張桃芳,迅速瞄準擊發。

  就這樣,中美兩名頂尖狙擊高手在剎那間完成了交鋒。張桃芳射出的子彈擊碎了"幽靈"的腦袋,而那串12.7毫米的機槍彈則擦著張桃芳的頭頂射入泥土。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張桃芳以擊斃214名敵人的戰績被志願軍總部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特等功、二級英雄和朝鮮"一級國旗勳章"。

  "土專家"智斗美國佬

  自詡為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美帝國主義,在兩年多的時間中,在朝鮮投下了六十多萬顆炸彈,特別是對朝鮮後方的運輸線破壞得更為慘烈。

  但志願軍抗美援朝鐵道工程總隊的普通戰士們,對此毫無畏懼,他們運用自己的智慧,想出了一套套"土方法",搞出了一個個"土發明",成為鬥敗美國佬的"土專家",始終保持了生命線的暢通無阻。

  王新傑就是著名"土專家"之一,他外表樸實、忠厚,性格卻十分堅強勇敢。王新傑是抗美援朝鐵道工程總隊二大隊六區隊副小隊長。

  在搶修工程中,特別是反"絞殺戰"中,王新傑運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開動腦筋,發明創造了許多施工方法,為快速搶修、保障運輸暢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榮獲志願軍一等功臣稱號。

  1953年3月間,二大隊六區隊擔任新建化京川五、六號迂迴線的任務,在工程即將完工時,卻遇到了麻煩:一段百餘米長、30餘米寬、兩米厚的積冰地帶。

  這一段是沿河窪地,一層層結著冰,線路無法繞行。積冰地帶成了施工的"攔路虎",必需炸開冰層,清除積水,再填鋪土方。

  六區隊的戰士們放幾十個炮,才爆開冰層,大家馬上投入清除碎冰、積水的工作。朝鮮的三月天,仍是天寒地凍,如不清除,河水湧進來,一夜之間又會是一層堅冰。


  擔任副小隊長的王新傑,立刻與指導員帶頭下水,尚有富、王景新幾十個戰士,也一起脫掉棉衣跳進了冰水裡。

  水漫到了他們的脖子,大家凍得皮膚青紫,碎冰割破了皮肉,水都染紅了,但戰士們沒有停止,他們用大錘砸,用撬棍撬,身體麻木了,就到帳篷里烤一下火,稍稍暖和一下,馬上再跳入水中。

  這樣,王新傑和他的戰友們苦戰一夜,終於在黎明前全部清除乾淨,並填土夯實,按時完成了鋪軌的任務。

  六區隊戰勝了積冰,不久又遇到了一道難關:這一段儘是堅硬的岩石,要打眼放炮,炸藥倒不成問題,美國人送來的定時彈,拆卸出來的炸藥用不完,但需要用鋼釺打炮眼啊。

  王新傑估了一下,全部施工需要鋼釺900根,他跟材料員死賴硬磨才領到了1 00根,為啥呀?材料奇缺,每根鋼釺都來自祖國,供應不上呀。

  王新傑愁得直搖頭,到工地一查點,發現昨天剛領到的30根新鋼釺,只用了一天就磨損去三、四十厘米,也就是說全磨成了短鋼釺了。

  王新傑睡不著覺了,他苦苦思索,恨不得像金箍棒一樣,會變出成千上萬根鋼釺來。忽然他跳下了床,拍了拍腦袋:為什麼不能用短鋼釺先打眼?短的夠不著,再用長的、新的鋼釺打呀!

  上工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同志們講了,大家高興地馬上試驗。

  過去鋼釺一磨短,就作廢扔掉了。如今不同了,全隊人人都愛惜每一根短鋼釺,哪怕磨得只有幾寸長,再也捨不得繳庫,新領的長鋼釺,一根根全成了寶貝,不到時候,輕易不動用。

  這樣,鋼釺磨耗大大減少,直到工程完畢,消耗量不到200根。儘管是"土辦法",但大伙兒卻把它叫成: "王新傑長短鋼釺流水作業法"。

  六月間,美國飛賊對線路狂轟濫炸得非常猛烈,彈坑一個連一個,把路基炸得幾乎比平地還低。六區隊的任務更艱巨了,他們要遇上搶修,要填平一個個彈坑,取土量很大。

  從彈坑近處取土,人多,擁擠不開,運土工作效率極低。面對這個情況,"土專家"王新傑又坐不住了。他在地上勾勾劃劃,好主意想出來了:人分成兩隊,一隊8到10人專管挖土,一隊來往於工地與彈坑之間背土、運土。一試驗,棒得很,馬上形勢大為改觀。

  挖土的拉開距離成半圓形,背遠土也拉開間隔排成圓隊形,大夥向一個方向轉動連環作業,果然秩序井然,不擠不亂,挖運自如,工效大增。人不停,工具不歇,從原來的8小時縮為4小時,工效提高了一倍。大伙兒又把它叫成:"王新傑車輪取土法"。

  "土專家"還有一個戰勝美國佬的"法寶",名叫"新撞軌法"。儘管是戰爭時期,線路搶修仍要嚴格保證質量,否則難以維護行車安全,所以整正線路游間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當時使用的是舊撞軌法,就是不卸夾板、螺絲,而是用軌頭硬撞夾板,這種舊方法不但效率低,而且不斷會撞壞夾板和螺絲,要不斷地更換,費工時又費材料。


  王新傑又動開腦子了,他找同志們商量,讓大家也想點子,出主意,想得差不多了,就開始操作試驗。他首先改用平車車輪,把撞軌用的鋼軌倒放在車輪油壺上,軌頭一端放在後面的道軌上。

  以14個人為一組,2個人前面隔二、三節鋼軌就卸掉夾板一頭的螺絲,隨後再跟上2個人起掉夾板上的道釘,把被撞的軌頭用撬棍墊起,接著是6個人拉著平車輪上的鋼軌,一扯一送地撞擊被墊起的軌頭。撞完後,再用4個人上螺絲、釘道軌,整個工程就完成了。

  這個"王新傑新撞軌法"真好,過去14個人撞,4小時平均只撞1.6千米,現在用同樣的人力和時間,可撞4.8千米,而且不損傷一塊夾板、一根螺絲。王新傑這項"土發明"馬上在全工程總隊推廣開來。

  迷信鋼鐵和武器的美帝國主義,一再吹噓自己的"空中優勢",搞什麼"絞殺戰",但它錯誤地估計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力量,即使是普通一兵,也成為它的強硬對手,誠如流傳的一首快板一樣:"王新傑,點子巧,發明創造真不少;不怕飛賊扔炸彈, '土專家'氣死美國佬!"

  取得反登陸準備的勝利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1953年4月底,在中朝兩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各項反登陸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志願軍完成了在朝鮮的地面軍事部署,在東西海岸設置了縱深達10千米的兩道防禦地帶,還構築了防空降和反坦克陣地,共挖掘坑道8090多條,總長720餘千米,挖塹壕、交通壕總長3100多千米,構築永備工事605個及大量的火器掩體。

  在東西海岸和正面綿亘1130千米的弧形防線上,形成了以坑道或鋼筋水泥工事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

  改造和完善了後方交通運輸網,建成龜城至价川段、价川至殷山段鐵路,整修和加寬公路560千米。

  囤積了大量物資,彈藥總囤積量達12.3萬餘噸,糧食總囤積量達24.8萬餘噸,可供全軍食用8個半月。

  擔任海岸防禦的部隊進行了戰前訓練和實兵演習,熟悉了作戰預案,提高了戰術技術水平。

  此間,志願軍正面部隊先後進行大小戰鬥760餘次,共斃傷俘敵5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和反登陸作戰準備。

  由於中朝方面的積極準備,以及正面戰場上美軍的多次受挫,使得美國軍方不得不放棄了陸海空聯合作戰的計劃,鬧得沸沸揚揚的登陸計劃最終胎死腹中了。

  反登陸作戰的準備,是中朝人民軍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個重大戰略行動,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超過了任何一次戰役準備。

  反登陸作戰準備的勝利完成,使中朝人民軍隊大大增強了整體防禦能力,在戰場上完全立於主動地位,從而迫使"聯合國軍"放棄其登陸進攻的企圖,轉而同朝中方面恢復停戰談判,同時亦為中朝人民軍隊隨後發起的夏季反擊戰役創造了十分有利條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