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金錢成功者的機會素質
2024-09-12 19:38:51
作者: 馮化平
人類發展的歷史雖然很漫長,但每個人的生命歷程卻非常短暫。在你的征程中,機遇與成功密不可分,而且時機的把握完全由自己決定。
說句頗為誇張的話,生命現實可以化為機會主義的意識。只要抓住機會,成功是非常簡單的。否則,你沒有把握住萬分之一的機會,這個挑剔的傢伙就會從你的後門溜進來,而從你的窗戶溜走。
有時也許我們的道德本性很難認可他冷靜而大膽的作風,但是這種作風同時也激起我們對他們潛在的愛意。我們違反了自己的理智判斷,忍不住欽佩德國克虜伯軍火王朝的創立者阿恩特·克虜伯等人。
400年前瘟疫橫行愛森,大家都想儘快逃離這座城市,阿恩特卻冷靜地買下逃亡者的土地,他們當然要不到什麼好的價錢。這樣得來的土地至今仍掌握在克虜伯世家手中。
倫敦大爆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形發生。這個人後來變成百萬富翁,他當時常常在一夜大爆炸之後打電話給經紀人說:「脫下外衣,挽起袖子,出去買吧。你沒聽到昨夜的爆炸嗎?今天早上一定有幾筆廉價的買賣。」
這種交易須具有殘忍而出色的膽識。趁火打劫實在不值得效仿,但是我們也忍不住佩服這位瘋狂大買廢墟的人。他的理論是,若國家贏了,爆炸區會具有很大的重建價值;如果國家不贏,反正一切都要失去。
戰爭一結束,這種人變成找機會的天才。如果政府不發新建築執照給危害公共安全的舊建築,他馬上肯定自己的建築危害公共安全。如果必要的話,甚至在地區測量員召見的前一夜就帶斧頭去搞自己建築的破壞。
每當私人收益和公共利益相牴觸,政府就會劃出一套保證大眾利益卻又不危害個人利益的制度,但總有人尋找到這個制度的漏洞。
最成功的建築商並不是最會設計房子、造成我們生活格調深遠變化的人,而是那些熟悉法律和規定且能夠避開它們的人。
新英格蘭場所用的新建築中,容納人數超過地方計劃當局認可密度的一倍。分區規則所許可的建築與地坪之比是7∶2,該地的比率卻達到7∶1。開發商只是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利用舊樓可擴大體積的條款。
這則條款的原意是古老建築空間多半浪費,例如寬樓梯、高天花板、大房間,頂上可以加百分之十的空間,重建卻使原有的密度增加了一倍。
這只是成功者用合法方式賺錢的許多例子之一。有一位建築師很擅長這一套,所以計劃當局說,他們要等他找出空隙,再去填塞漏洞。
有人靠這種聰明卻能大賺一筆。例如在美國,你可以用「稅金錢」來鑽油,即石油出產人可以把27.5%的收入列為「消費許可」,當然少不了某些附件。也就是說,100萬元的收入中,27.5萬元可用各種方式免稅。鑽到乾井的費用可以完全扣除。如果你收入很高,你就碰碰運氣,試試所謂的「稅金錢」辦法。有一個經紀人解釋說:「稅金錢就是在正常情況下該繳給國稅服務處的錢。」
用金錢鑽油的人,每1塊錢就有2.75角免稅。再加上其他正常的減免,結果投資人每1塊錢就有3.5角免稅。如果他不投資在石油上,規規矩矩繳稅,只有十分之一獲得減免。如果投資失敗,挖到乾井,一切損失,包括無形的費有,全部從總收入中扣除。對任何一個高稅額的人來說,這是政府補助的賭博。
實際的結果可以由1957年伊利諾州參議員保羅·道格拉斯的議會演講上看出來。他列出10年間27家石油瓦斯公司的所得數字和他們付給聯邦的稅款。有一家公司淨收入2100萬元,付稅125萬元,也就是5.9%,而一般稅率是52%。另一家公司1951年淨收入450萬元,只付了400元稅金。
參議員指出,這些公司的稅金錢比一對總收入5600元、有三個親屬要扶養的夫妻繳的稅還要少。還有一家公司賺1250萬元,不但不必繳稅,還拿到50萬元的稅金款。
要想靈活地運用機會的手腕,就必須有尋找機會的興趣。有人喜歡那樣,也有人根本不喜歡。
喬治·西屋和尼古拉·德斯拉這兩位投資人所發生的故事,正好表明了性格上的差異。兩個人都有特殊的才華。當時惟一的電力就是愛迪生的直流電,用電力源頭送電只能輸送到很短的距離,德斯拉發明了他的多相交流電系統,可以輸送1000倍的電力,而且輸送距離可以很遠。
愛迪生看不出德斯拉的交流電有什麼優點,但是西屋卻看到了。他聽說這個發明,立刻跑去找德斯拉,花100萬元買了下來。在1887年這已是很大的數目。此外,每產生1馬力電力,德拉斯還可以得到1元錢。德斯拉不是生意人,他把專利權賣掉,後來還同意放棄他的特權。
不過100萬元看起來還是很優厚的。但是他的傳記家約翰·奧尼爾計算說,放棄這份特權,德斯拉損失了1200萬元。後來他竟然窮困潦倒而死,今天他的名字也很少有人記得了。但是西屋卻在冰箱和其他電氣用品上永垂不朽,而其商業價值就是靠德斯拉發明的交流電系統建立的。
大家對西屋的作法欽佩有加,因為靠別人的腦汁發財是很聰明的。聰明是我們大家自許可以做到的事情。天才卻不同,一般人都不會自以為是天才。
這是成功者聚集財富的精華,他所做的事,我們覺得只要有機會,我們也完全可以做。
一位美麗的加州女政論家所做的事,我們完全可以做。英國開始成立商業電視的時候,大家對它的前途都很悲觀。但是蘇珊娜·華納確信其前途不可限量,就去勸說一位戲院經理盧·葛萊德。其實她只告訴他,如果他能掙100萬鎊,她可以籌200萬鎊來推動這個計劃。
中國有個古老的成語,名為「朝三暮四」。敘述了一個人養了一群猴子,有一天他對猴子說:「因為我最近不太寬裕,所以以後每天早上3個橡實,晚上4個橡實。」猴子聽了,個個勃然大怒,吵鬧不止。於是養猴人又說:「這樣好了,每天早上4個,晚上3個。」猴子們都高興了,拍手稱好。雖然總數沒變,但感覺上卻有些不同,這完全是短視近利之故。
一般借錢時,無論是向朋友或銀行,總覺得自己是很卑微的。尤其是向銀行借錢時,總是徹底調查身家,還需找人作保,令人大傷自尊。相反地,地下錢莊卻對顧客禮遇有加,恰與銀行作風大相逕庭。人們在高帽子的迷惑下,即使錢莊利息比銀行高出幾倍,而人們也偏往陷阱里跳,原因主要是錢莊擅於利用人性的弱點——虛榮心。
理財專家建議,在向地下錢莊借錢時,最好考慮是否划算再借不遲,切勿被錢莊迷惑,從而和猴子一樣,犯下短視近利的錯誤。
快樂的華納小姐當時只有20多歲,她怎麼有辦法籌200萬鎊給葛萊德?原來,華納小姐認識一位很受歡迎的醫生,他的顧客中有一位是華伯格商業銀行的大股東。
華納小姐是一個聰明的人。她透過醫生的介紹,去找那位銀行家,她的計劃極有說服力,使銀行大股東相信英國的商業電視前途似錦。她又找了范巴內爾及李特勒王子,由此產生了最大的新電視公司——ATV。最後,華納小姐抽出創始人的股份,她因此賺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幾年後重發執照,一位更有能耐的經紀人大衛·福洛斯特打電話給通用電氣公司總經理阿諾·韋恩史多克,不透過介紹(名氣大,不必要)就建議他設立財團,申請一條商業線路。韋恩史多克幾乎沒做什麼思考,就參加了。有了一位後台老板上場,大衛又去找其他的人。有人回絕了,但是這種人不會輕易受挫。
最後,他得到帝國菸草基金、巴底銀行團、珍珠保險、倫敦合作協會、馬利亞學院、牛津大學、出版商維登費爾和尼可生、紙張團體和波威特公司等團體和個人的支持。
就這樣,錢很快就積累起來,湊足了成立公司所需的650萬鎊。後來ITA接受了財團的申請,變成倫敦周末電視公司。大衛並沒白忙活,他個人在公司的股分突然由名義上的7.5萬鎊升到40萬鎊左右。
機會是不會上門來找人的。如果你沒有去尋找它,即使機會上門了,它也會從空隙中溜掉的。這就是金錢成功者的機會精華。只要抓住機會,人人都可以金錢成功的。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