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我的1999> 第1034章 風口上的豬(補一章)

第1034章 風口上的豬(補一章)

2024-10-07 23:00:07 作者: 東人
  第1034章 風口上的豬(補一章)

  反周期投資,在二十年後隨便一個關注晶片行業的人都知道這個起源於南韓的發展戰略。

  但現在真正了解的並不多。

  張如京面露驚訝。

  不過很快他便理解了。

  漢華現在財大氣粗,確實有資格說這句話。

  看著對方自信的樣子,張如京仿佛看到了中芯國際產能提升來後,除台積電外,全球各大代工廠紛紛破產的情形。

  「徐先生真是大手筆!」

  張如京算是服了。

  有錢確實能解決絕大部分問題。

  「再就是訴訟。」

  2005年1月30日,中芯國際和台積電的專利及商業機密訴訟案達成和解。

  和解協議中規定,中芯國際將在六年內以分期方式支付台積電17500萬美元;

  台積電也將撤銷在美國聯邦法院、美國加州地方法院、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及新竹地方法院所有正在進行中的訴訟案件;

  然而,台積電仍保留再提告訴的權利。

  此項協議中同時載明,到2010年12月底止,雙方就相關專利進行交互授權。

  在此項協議當中,台積電不允許中芯國際使用台積電的商業機密,但同意針對某些特定台積電的商業機密不對中芯國際提出告訴。

  就是這個開了後門的和解協議,讓台積電很快找上門,再次發起了對中芯的訴訟。

  「漢華收購中芯國際後,漢華的律師團隊會接手中芯跟台積電的訴訟。

  張先生只需要負責公司先進位程的研發和公司運營,這個問題由我來解決。」

  看著張如京複雜的表情,徐良繼續道。

  「張先生,張仲謀的策略其實很簡單,趁機病要你命。

  他就是打算趁著全球晶片需求疲軟,中芯國際還未能徹底扭虧為盈的機會,用訴訟拖垮你們。

  就算拖不跨,也要打亂中芯的發展節奏,減少你們的研發和運營資金,讓你們徹底不能翻身。

  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

  就只有積極應訴。

  打官司,我們奉陪到底。

  但打官司之餘,中芯不僅不能放棄自身的發展,還要進一步加快。

  這樣一來就會打亂張仲謀和台積電的發展計劃和戰略,讓中芯扭轉現在的不利局面。」

  唉……

  重重的嘆了口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徐良心裡也嘆了口氣。

  張仲謀確實是IC領域最頂尖的天才之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東瀛半導體,家電產品衝擊美國市場,美國因長期負債,貿易逆差,開始強迫順差東瀛貨幣升值,並和東瀛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

  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這個就是美國人一向的解決問題方式。

  除了東瀛外,以加工出口為核心的彎彎地區也是美國人壓迫的對象。

  不到兩年時間,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已從40元上升到25元。

  彎彎地區出口競爭力大失,企業紛紛出走,轉戰內陸、東南亞等地。

  當時內陸地區正值改革開放,國家政策對外資特別是台資青睞有加,加上內陸人力成本非常低。

  兩岸同文同種,來內陸設廠則是台資的第一選擇。

  台系工廠也是遍地開花。

  當時,對於內陸普通人來說,能夠進入台系工廠也是一個薪資不錯的工作,那段歷史也代表了一段彎彎向內陸產業轉移的歷史。

  為了避免產業空心化,當時彎彎地區有識之士,寄希望於以半導體科技帶動產業升級。

  當時彎彎行政院長孫運璿,將目光瞄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國,希望通過引進半導體科技領頭人,帶動普通來料加工到高附加值產業升級。

  那誰是當時美國半導體行業的華人職位天花板?


  如果答案只有一個,那個人就是張仲謀。

  老張,1931年生於寧#波。

  張家書香門第,三叔張思侯曾在哈佛攻讀電信碩士學位,之後又拿到應用物理博士學位。

  後來在美國東北大學任教。

  18歲以前,張仲謀跟著父母躲戰亂,在東瀛人的炮火下輾轉過六個城市,動盪時局下前後換了十所學校。

  49年被三叔張思侯帶到了美國,並進入了哈佛求學。

  需要強調的是,老張雖然在彎彎創立了台積電,但卻不是『榮民』。

  人家直接變成了American。

  老張在哈佛大學呆了一年,就轉學到麻省理工。

  1955年,完成麻省理工碩士學位課程之後,他兩度報考麻省理工博士失敗。

  這是老張一生中最大的打擊,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運。

  正是因為進不了博士班,他誤打誤撞地闖進了半導體行業。

  當時正值二戰後美國經濟騰飛,到處都是工作機會,老張畢業收到了幾份offer,其中包括福特這種知名大廠,還有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希凡尼亞」。

  當時,福特給的工資是479美元每月,而希凡尼亞給出480美元每月。

  一元之差,張仲謀沒有選擇福特而是選擇了「希凡尼亞」。


  這個選擇誕生了當前半導體行業中最重要的人物。

  張仲謀在「希凡尼亞」完成了從一個行業小白到半導體工程師的轉變。

  當時正值美國半導體行業的大潮,半導體行業缺人現象非常嚴重。

  所以即使專業不對口也可以獲得一份工作。

  成了風口上的那頭『豬』。

  在入門半導體行業後,擁有三年工作經驗的他得到了德州儀器的青睞。

  正是在德州儀器,張仲謀認識了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工程師,這個人叫做傑克·基比。

  兩人經常一起喝咖啡聊天。

  一天,傑克告訴老張,他正計劃把電晶體、兩極體,加上電阻,組成一個電路放在同一顆矽晶片上。

  在這個之前,所有的電路都是分離的電晶體,通過外部連線進行連接。

  而傑克.基比的想法是在同一塊矽晶片上將這些集成在一起。

  他給這個電路起名叫做「集成電路」,簡稱IC。

  後來,傑克·基比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一場革命到來了!

  集成電路可以把晶片做的很小,功能卻可以做的很複雜。


  小小的晶片帶來了卻是計算機技術革命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從此以後,老張就和集成電路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在德州儀器的專長是晶片的製造。

  他的工作很快獲得了公司的認可。

  並在1961年9月在職考取了史丹福大學電機系的博士生。

  麻省理工博士落榜的陰影一掃而光。

  而這時他已在三大名校呆過(哈佛大學一年,MIT的學士、碩士,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光環罩身。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行業大牛』。

  1964年33歲的取得博士學位的張仲謀重回德州儀器,這裡將會有更大的舞台等著他。

  1965年,他升任集成電路部門總經理。

  1972年,張仲謀先後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裁和資深副總裁,是德州儀器的第三號人物,僅次於董事長和總裁。

  此時德州儀器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有6萬員工,其中一半歸張仲謀管。

  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

  1982年,身為彎彎地區的二把手,行政院長孫運璿,給張仲謀發了一封英文版的offer letter。

  在信中,孫運璿誠懇的希望張仲謀擔任工研院院長一職。


  老孫是齊魯人,比張仲謀小几歲。

  也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物。

  1973年,他力排眾議,仿效南韓的科技研究院,成立以政府資金為主的半官方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彎彎『工研院』。

  工研院成立伊始就選擇以集成電路方向為突破口。

  1975年,彎彎工研院以CMOS(互補式金屬氧化層半導體)技術作為引進標的,向十四家美國著名半導體製造廠商發出合作邀請書。

  經過篩選及協商後,美國RCA公司同意以350萬美金較低的價錢將技術移轉工研院,其中涵蓋培訓電路設計、光罩製造、晶圓製造、封裝測試與生產管理等人才。

  彎彎半導體產業發展由此開始。消化吸收了RCA的技術,工研院後來的一二十年時間陸續孵化了聯電,台積電,世界先進,華邦等知名半導體公司。

  聲名赫赫。

  在人才培養方面,工研院也是彎彎電子產業發展的「黃埔」軍校。

  當今許多科技業名人如聯電董事長曹興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等人,均出自工研院。

  工研院是孫運璿的一手創造的,被視為「親兒子」。

  這個職位分量很重,也很有誠意。

  而當時是德州儀器副總裁,三把手的張仲謀卻拒絕了孫運璿。

  老張很誠實。

  「談過之後,我發現他們對於美國企業主管的待遇不太了解。」


  意思很明顯,錢沒給夠。

  1984年,孫運璿腦溢血,直接嘎了。

  雖然沒有了他,但繼任者仍然不放棄招攬張仲謀的想法。

  一年後,1985年,繼任的俞國華、李國鼎和徐賢修又發出了對張仲謀的邀請。

  二顧茅廬,這次陣容更為強大。

  俞國華,奉#化人,從籍貫就能看出來,是光頭老鄉,嫡系。

  身居高位是理所當然。

  徐賢修,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但這個人卻很厲害。

  在他主持下,彎彎修建了新竹工業園,使之成為東方矽谷,被譽為『新竹之父』。

  李國鼎,工研院院長,在彎彎高科技產業起飛時期,他招攬了很多海外華人來彎彎創業。

  老李能力強,目光長遠。

  他認為,單純的自由貿易區不適合彎彎,因為附加價值不高。

  高科技才是未來。

  工研院,新竹工業園,出口加工區,那是彎彎高科技科技產業高光的時刻。

  一批孫運璿,李國鼎,徐修賢等等,從內陸去彎彎的外省官員和內陸去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實際上包括台積電、鴻海、宏碁、台達電、日月光、大立光等公司,都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立的。

  在這些人的努力下,或引進人才,或招商引資,或產業立園,彎彎終於成了全球電子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有三位重量級人物的邀請,同時張仲謀的地位也已發生了變化,儘管他已經跳槽到通用器材擔任了一年半的總裁。

  但是,已經不再是在德州儀器那樣呼風喚雨的風雲人物了。

  已經53歲的張仲謀,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這次也不再計較彎彎工作能拿多少薪水,就接下了工研院院長的職務。

  彎彎地區的這些主政者,三顧茅廬,請來了張仲謀,也給彎彎半導體行業搬來了一座「神山」。

  (本章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