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流逝的歲月> 第3章 她的童年記憶

第3章 她的童年記憶

2024-09-13 00:42:10 作者: 浮生夢
  新婚激情還沒有褪去,一個月的婚假就到了。

  石大慶回到單位不到兩個月,就收到張賢芝從上海拍過來的電報。他感到奇怪,打開電報一看,原來張賢芝到上海出差了,期間發現自己懷孕,妊娠反應強烈,身體虛弱,讓他到火車站接站。石大慶聽了大喜過望,他就要當爸爸了。

  凌晨五點,張賢芝拖著疲憊的身子走下火車時,她東張西望,希望石大慶能夠立刻出現在她眼前,等了足足有一個小時,也沒見到他的身影。她大失所望,只能自己拎著大包小包吃力地走到長途客運站,又是倒車又是步行,三十幾公里的路,回到家裡已經快到中午了。

  石大慶也是急得夠嗆。他是按電報提供的車次,真如始發的快車在上午七點多到達,他提前半個小時就等在火車站的月台上,快車下來的人們都走光了,他也沒有見到張賢芝的影子。

  當他了解到再也沒有從上海發來的火車時,他只能回家了。當他回到家裡,見張賢芝已經躺在他們新婚的大炕上,身上蓋著紅色印著一對鴛鴦的被子似睡非睡地蜷曲的那裡。

  看到憔悴的面容、臉頰上未乾的淚痕,他有點兒心疼了。他責怪地問道:「你是怎麼回來的?我去接你,等了半天也沒有接到。」

  張賢芝委屈地說:「你真的去接我了嗎?我怎麼沒有見到你?」

  石大慶急了,從兜里掏出了那封電報,擺在她面前說:「你看看,七點的車,我六點半就到了。」張賢芝拿過那封電報一看,果然寫著七點接站。也不知是發錯了,還是報務員抄錯了,反正是錯了。

  她也沒有再怪罪他,兩個久別的新人相擁在一起。

  張賢芝父母都是農民,兄弟姐妹一大幫,小的時候家境一貧如洗。

  父親性格暴戾,她是在父親家暴的環境中長大的。她同情母親,憎恨父親,直到現在依然如此,父親在她眼裡就是惡魔的化身。

  她給石大慶講過其中兩次給她留下深刻記憶的家暴,那時張賢芝已經十幾歲了。一次,父母因瑣事發生口角,父親拿起用來戳取暖爐子的鐵簽子,狠戳母親的大腿,戳一下還不解氣,連續戳了四五次,戳得大腿血肉模糊,兒女們跪地求饒才算罷手。

  另一次是一家人圍坐在炕桌旁吃飯。

  那個年代高粱和玉米是主糧,有一種「晉雜五」的高粱高產卻很難吃,老百姓有一句順口溜「晉雜五,晉雜五,難吃又難煮」,難吃是因為它磨成米後,口感特別不好,高粱殼子脫不淨,煮成飯也有大量的高粱殼。這種作物對緩解當年糧食緊缺,起到了一定作用,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她父親邊吃飯邊抱怨,說:「這是怎麼做的飯?吃飯還是吃殼子,眼睛瞎呀,看不見淨是殼子嗎?餵牲口呢?」滿腹牢騷抱怨著張賢芝的母親沒有把殼子挑淨。母親辯解說:「這種米殼子本來就多,就這品種,誰家不都是這樣?單單咱家呀?」父親說了一句:「你還犟嘴。」回手就給母親一個大嘴巴。母親被突如其來的一巴掌打蒙了。還沒等她反應過來,父親又忽地一下把桌子也給掀翻了,桌子上的飯菜灑在張賢芝和她的弟弟、妹妹、母親滿身。十幾歲的張賢芝既恐懼、又憎恨她的父親,心裡想,如果我有能力就一刀宰了這個惡魔。因為父親諸如此類的家暴數不勝數。

  雖然她有父親,她也從來就沒離開過父親,但她卻是一個缺少父愛的孩子,唯一能讓她感到父愛的一件事,是她剛有記憶的時候一次走失。

  那是她三四歲或者五六歲的時候,一個冬季的傍晚,她獨自一個人從家裡走出來找媽媽,走著走著天就黑了下來,她迷失了方向,在漫無邊際的雪地里跋涉,離家越來越遠,也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一臉鼻涕眼淚地喊著:「媽媽,媽媽。」她覺得自己永遠見不到媽媽了,她恐懼,她絕望。這時耳邊傳來:「賢芝!賢芝!」的聲音,「是爸爸!

  是爸爸!」其實她離家並沒有多遠。至今記憶猶新的不是那晚的恐懼,也不是那晚的寒冷,而是父親一聲聲喊她名字的聲音和爸爸抱起她,把她摟進懷裡那一刻的感覺。

  那是父親留給她最親切的記憶,讓她一生不忘的記憶。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她父親虐待她母親和對她們兄妹的「暴政」。在和石大慶結婚後,她看到家暴鏡頭甚至書上暴力畫面時,她仍然經常出現驚恐樣子。

  每當她和石大慶吵架,看到石大慶一副兇惡嘴臉時,她父親家暴時凶神惡煞般的樣子就會浮現在她的眼前,刺激著她脆弱的神經。童年時的無助,激起她成年後的爆發。她的愛心很少,也沒有什麼憐憫之心;她和任何人吵架從不流淚。她沒有憂傷,沒有委屈,只有怒、只有恨。她的情商幾乎為零,她不是不想愛,她是沒有愛的能力。

  最傷害兒童身心健康的是恐懼,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最為複雜,恐懼所帶來的傷害伴隨著人的一生。

  文化比知識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智商好比人的「命」,情商是主宰「命」的「運」。命是不易改變的,把握住命和運交匯的一瞬,命中注定的東西才能被牢牢抓住,才能彰顯出命的強大和神奇,才能發揮出儲存在命里的智慧。情商高的人最能覺察命運的來到,抓住命運交匯一瞬的機遇。

  張賢芝是在恐懼中成長起來的。她遺傳了母親一族的高智商,情商卻毀於父親家暴的環境裡。高智商沒有高情商的支撐,就像千里馬沒有遇到好騎手。

  一個人的童年,吃的差一點、穿的差一點、住的差一點都不會影響他們心靈健康,反而可以磨鍊他的意志。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才至關重要。

  在欺騙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承受力最差,多疑、撒謊的習慣很難改變。

  在無原則的嬌慣中長大的孩子集合了任性、懦弱、自我、慵懶的全部。猶如長在肥沃土地上的白楊樹,看著高大、茂盛,卻不能成為棟樑,甚至不能承擔任何壓力,只能粉碎做紙漿。

  在恐怖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中充滿了冷酷、粗暴、敏感、多疑,少有同情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