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那些年少輕狂的愛情> 第三十九章觀物觀心

第三十九章觀物觀心

2024-09-13 18:25:34 作者: 千樹
  嘿,小惡魔

  -—美劇《權利的遊戲》

  喜歡過《權利的遊戲》里小惡魔的人,才真正有資格說自己不以貌取人。

  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喜歡,帶著自憐與自哀,於小惡魔身上映射到自身某些局部。

  拖著不盡人意的軀殼苟活於世,正視它的不美甚至醜陋,依它度日,並用四處探尋的愛和溫曖,與人性的貪婪、狂妄、卑微、絕望相抗衡。

  出身、外表、才智這些利於抗爭的籌碼,有用得上的時機,更多時候將被無力感戰勝。

  在與命運以及生死的博奕面前,沒有誰比誰更高級。

  一次次的成長中,無知愈加顯露,蛻變不管是否成功,這也是意義的一部分。就像希望是溫曖的一種方式,即使多數時候它不過是未知的路徑。

  必須得以明白卻未必醒悟的是,愛,是註定落空的寄託。

  每個有意識的生命,都在不斷自我完善,一路修行。多數人終其一生,靈魂未必進階到健全。因而,世上便生出諸多原生家庭的千瘡百孔。

  「親人眼中無聖人。」瑣屑日常的消磨,不滿與抱怨,流於形式的照顧更能避重就輕,造就更多的麻木與怠慢。

  赴一萬場酒宴,與千百個陌生人交杯換盞;尋花問柳,獵百次艷……杯影搖晃、沒有靈魂的肉身交纏,將對人性的絕望與自我失望放大到極點,笙歌燕舞后跌回的是無盡頭的虛無。

  還未夠「權利的遊戲」,停留在「生存的遊戲」,就足令人自陷於各類深淵。

  好在,在各自的局限之外,對溫曖的追逐嚮往,希望的生生不息亦是人類的特性。

  一個侏儒扛起一把劍,帶領士兵保衛一座城;於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亂世里,依然懷揣慈悲之心;喜歡女人,但拒絕不擇手段;一次次被判死刑逃離法場,百分百無防備的投入到殺死至愛……

  跟昨天相比,今天拒絕女人邀請的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比從前用酒精與妓女自我麻醉的自己更高級。

  你那麼完美

  -—法國電影《鏽與骨》

  生活的鏽是不是真的能被清洗潔淨,沒有人知道。但失去「骨」的人生,是真的失去了生的意志了。

  溫水煮青蛙的日子裡,大多數人都鈍感不低。在漫長的歲月長河裡回首,才發現那些命運的不確定性,曾一次次光顧我們。一念之間,造成的千差萬別,再遲鈍的心,都會有所感觸。

  看法國電影《鏽與骨》,更加感受到年歲漸長,僅是跌宕起伏的戲碼,已不能將我們打動,相反,如果感應到畫面里有一種細水長流的溫情在流淌,細節多少會讓眼晴晶瑩。

  一個艱難維持生計的男人,一個將兒子寄住在依靠超市過期食品的姐姐家裡,自己在酒吧當保安、偶爾在黑市打野拳貼補家用,無力承擔貧賤卑微的人。

  一個水族館虎鯨訓練師,一個美麗富有、偶爾會打扮得低俗去夜場玩樂的女人,她說喜歡自己誘惑到別人。

  當命運讓他與被虎鯨咬掉雙腿的她,再次聚首。

  相互救贖的是已鏽的心,與失去的骨。

  蓄勢待發?待發?

  「我待發,始終蓄勢待發。」

  美麗的史蒂芬妮,斷腿之後,絕望地隨手無力抓住的稻草,卻讓希望如日光那樣自然而然、毫不突兀地一點點滲進來。

  被截了一半的雙腿,醜陋殘缺,在他眼裡好像並沒有多大驚小怪。

  「味道不是很好聞,你難道不想出去走走?」

  「我想游泳,你不想嗎?」


  「你也想要嗎?想要時呼我,我回待發就表示有空。」

  而有了親密關係之後,他依然如小獸般,當著她的面與夜店的姑娘雙雙離開。

  「你那麼完美。」

  是的,她說他完美。

  陽光里竭力隱忍的臉,她生氣了,「人,不能像野獸一樣。你懂嗎,如果你是真想和我在一起。」

  是不是所有的事與願違,都是為了下一次的蓄勢待發呢?

  電影的結局相對美好。

  但有評論說,」美好總是帶著條件而來。如若史蒂芬妮沒有殘疾,那她便和阿里將會是兩個世界的人,她永遠不會給阿里打那個電話,二人也永遠不會有哪怕一點點的情感交集。唯有靠著不可能的災難,不同的人才會走到一起,這其實才是真正最絕望的論調。「

  還有很多人對評論表示贊同。

  我說,為什麼要有那麼多如果呢?

  如果他是高富帥,不會愛上我吧?

  如果她是白富美,不會選我吧?

  ……

  這些問題本身不就是不幸嗎?

  別問如果。當命運讓我們相愛,你在我心中就是那麼完美,哪怕被欲望的鏽腐蝕過。


  我們相愛的溫曖,能抵抗一些生之寒意,便已足夠,不是麼?

  —END—

  沒有一朵雲沒有一棵樹不美麗

  電影《一一》

  我的記性很不好,經歷過的童年與過去,回望一片模糊悵然,卻一直記得與妹妹在一起的一個片斷。

  從小,妹妹和我是兩種人,我做著輕飄飄的夢,她踏踏實實的做事。以前也一直沒將她那個沒啥意思的小跟班當一回事,直到有一年記不清是寒假還是暑假的深夜,我們躺在一張床上聊起看過的電視,她說起了電影《E.T》,說到小機器人被地球上的媽媽放棄,扔到森林機器垃圾處理場時,她哭了,泣不成聲……再後來一起說到我們的媽媽,我也紅了眼晴。

  我們都是母愛感缺失的人。我們的媽媽18歲就做了母親,自己還是個孩子,更別提知道怎麼做一個好母親,我們受著她的體罰長大,所有應從母親那得到的教育我們都是憑自己瞎摸索。

  這一刻的共同感受,曾讓我們的心無比接近。

  成年後,我依然愛哭,與爸爸打電話會哭,與人起爭執時要哭,感情受挫了更是哭,妹妹卻漸漸長成了一個堅強的人。

  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大抵相似,許多的問題我們或許覺察,卻無力無解。

  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屋檐的一家人,對對方的悲喜掙扎,都是隔岸觀火,即便注意到了也無法感同身受,亦不能相互安慰。

  細膩如斯的電影《一一》,導演楊德昌用一組組充滿隱喻和細節畫面,鋪陳出一大家子的平凡生活,將人打動。

  這些可大可小,不經意就會被忽視的細節組了我們的一生……許多正是每個生命階段的截面。

  小男孩楊楊純真無畏的童年,婷婷如詩般又易凋零的少女情懷,男主人簡南俊人到中年的彷徨與認命,初戀謝里30年來的一往情深和痛不欲生,妻子敏敏對生活中的重複乏善可陳之奔潰,小舅子青年期的清貧與焦慮……

  許多的鏡頭很生活,很平凡,卻很溫情很美……我想拍攝者一定是有著詩意而善良的眼晴……


  淡然的語氣,看似隨意的台詞,卻是歷經世事提煉而出的真知灼見。

  「沒有一朵雲,沒有一棵樹,是不美麗的……」

  「音樂讓我相信人生是美好的」

  「如果電影跟過生活一樣,那誰還會想去看電影,過生活就好了」

  「人生中原本很有把握的一些事,現在看一看好像覺得少的可憐」

  「我們是不是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我只能看到前面,看不到後面」

  「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給你看啊。」

  「我從來沒愛過另外一個人」

  「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

  一部回味悠長的電影,有人感受到了生之疲憊,我們都是一一獨自的個體,有各自的深淵與救贖;有人看到了不惑之年的滄桑悲哀,三十年後的簡對初戀謝里說從沒有愛過另外一個人,卻沒有選擇再活一次……

  而謝里聽完簡的話,一個人坐在酒店的黑夜裡失聲痛哭的畫面,於我那般似曾相識。情深不壽,太過纏綿的心之羈絆只會自傷,所以多數現代人都很會自我保護,早早封了心門,做冷靜而自持的人。

  我們一一孤獨,我們生如螻蟻,我們還發現沒有一朵雲、沒有一棵樹不美麗,這種自相矛盾與耐人尋味,讓我們疲憊著感傷著,帶著微笑活了下去。

  我們都是一粒種子,將自己移栽進了城市

  ——李佩甫《生命冊》

  突然發現,讀書與人生都走馬觀花,就像記不清許多人事一樣,已經很久沒有一本書的內容,能讓我印象深刻了,直到前一陣子讀了李佩甫的《生命冊》。


  這本書的幾個關鍵字:國家一級作家,花費5年心血、第九屆矛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而我覺得,這些都不能代表它,只有打開書,一字一行的讀過,方能感受到它的深沉與厚度。

  這是一本充滿詩意的鄉土小說。

  它的語言像詩,對平原鄉村小人物哪怕是悲劇事件的描繪都充滿了詩意。它的情緒像詩。作者飽含深情,透徹又心懷無奈悲憫,以平原的風、塵、樹、花做為每次故事的轉合切入點,將一個個小人物的靈魂掙扎、在大時代下精神裂變、不由自主的一生,娓娓道來。

  讀它的開篇,心下共鳴戚然:

  我是一粒種子,我把自己移栽進了城市。

  以下幾點讀後感,記之分享。

  1

  在時代大洪流下,小人物大多命運卑微,身不由己

  每個人都背負著自己的歷史,或者叫做隱私。也都有說不清楚的時候。也許只是一念之差,就把人的一生給改變了。

  ——李佩甫《生命冊》

  因為愛情放棄高級軍官身份留在鄉間卻一生夫妻不和、尊嚴盡失的老姑父(蔡國寅)、從心高氣傲的建築奇才到上訪老油條再到算命神棍的梁五方、為了將一大家子養活偷竊賣身的蟲嫂、娶寡婦為妻千方百計平反回城的知識分子杜秋月,命運的弄潮兒大富大貴又膨脹至死的斷臂人駱駝、從按摩房洗腳妹到板材廠老闆的蔡葦香……

  讀完了他們的一生,也像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悲歡離合的人世。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小人物,看似畸形坎坷,在身邊卻能捕捉到經歷類似的人。

  在中國社會大同的文化背景下,北方農村與我們南方農村大同小異,人物形像、心理、經歷,都有共通之處。而在時代大洪流下,小人物多數命運卑微,身不由己;再厲害的個人技能、再優渥的家境、遇到類似文革或戰爭,都對命運無力,誰都抵抗了不了時代。

  2

  多數人終身帶著出身的負累


  「我們的顏色來自於土地,我們與平原一個色調。」

  「我知道我們終有一天要回歸土地。」

  「我原以為,所謂家鄉,只是一種方言,一種聲音,一種態度,是你躲不開、扔不掉的一種牽扯,或者說是背在身上的沉重負擔。可是,當我越走越遠,當歲月開始長毛的時候,我才發現,那一望無際的黃土地,是惟一能托住我的東西。」

  ——《生命冊》

  對,我們都是一粒種子,將自己栽進了城市。

  回首鄉村那片萬年貧瘠的土地,那永遠一成不變的稻田山林,那從小聽到大的親切鄉音,還有那淳樸又狹隘的鄉鄰鄉親——

  他們大方叫著你土氣得讓你每次聽了都想鑽地底的乳名;他們爭相恐後地將房子建在公路旁只為了爭公路擴建的動拆補償;他們給基層公務員的你送禮以為你是城裡大官無所不能;他們永遠把握不了親疏的得體距離,一撲上來就問工資幾多獎金幾何幹嘛還不結婚生娃……

  許多將自己移栽進城市的人,一邊罵罵咧咧一邊不時回家探望,既憎惡又懷念。

  當年努力逃離,努力遺忘,最終又努力回來。

  就像《生命冊》里蟲嫂的大兒子,對母親的所作所為一生怨恨而拒絕相認,怨她讓全家抬不起頭來,曾離家出走,最終回到老家縣城教育局,遇到鄉親的求助盡力幫扶。李佩甫對人性的複雜度,剖析得精細得當。

  就像蘇童小說《黃雀記》中的「小仙女」,傷極,恨極,還是要回來。

  多數人終身帶著出身的負累與印記。這在同一屆矛盾文學獎獲獎的作者中,就可以窺見一斑。

  蘇童的《黃雀記》,如匠人雕花,盡善盡美,不論是語言表現、人物描繪、還是情節推動都有著蘇杭式的文藝精巧,充滿藝術感。

  生長於上海的金宇澄一本《繁花》,寫不盡上海小資生活的紙醉金迷、鶯鶯燕燕,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他們流行的物什,是許多三四線小城在當代都未曾享有的,可見多奢靡。

  格非的《江南三步曲》有京腔味,一種高級知識分子的曲高和寡和陽春白雪。


  而李佩甫的《生命冊》透著平原大地的蒼涼,與上幾位作者一樣心懷悲憫,又最接地氣。

  有人說得好:時代在變,人心落寞。城市最寒冷之處,是讓人看到了差別。

  3

  沒有敬畏之心的人,終將膨脹至死

  上帝要其滅亡,必先讓其膨脹。人是很容易膨脹的,尤其是侍才傲物的人。

  《生命冊》中的「駱駝」有膨脹的資本,雖然身體有殘疾,卻讓常人一眼看不出來,對生命充滿極致追求。超強的順應時代的商業眼光,讓他一路披荊斬棘,在商界風生水起,坐擁巨富,最終膨脹飄然到以為世界盡在掌握,目空一切,放任欲望無限增漲,一再以身觸法,最終跳樓。

  這樣的人身邊也有見識到,不是不驕傲的。早聽聞文化界某位成功老總,其為人的謙和與對弱者的善心,讓人稱道不已;直到一次飯局,感受他三小時的誇誇其談與自得之色,心下嘆息。

  4

  執著是空

  佛法上論:一切有為法皆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讀過書里的駱駝、梁五方、梅村、杜秋月的一生,更加體會「一切都是瞬間,一切皆為夢幻」的箇中意味。從宏觀上看,人生真是苦短無常,所有的過份偏執與苦求,皆如水中撈月。

  5

  任何一種愛都要有底線,有尊嚴

  非常心疼書中的蟲嫂,大饑荒時代,瘦弱矮小的她,窮盡一生養活三個孩子與一個不能勞動的丈夫,偷竊、賣身、到年邁時拾荒供養三個孩子上大學。

  她是個善良而偉大的母親,為了家她犧牲了自己的一切,可是一生受盡白眼、尊嚴盡失,子女受著她的恩澤成家立業,卻拒絕相認,更別說親近與感恩。


  萬物皆有定數,對任何人的愛是有底限,對戀人,對子女亦是。

  6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用奇招,通過微博段子走紅的歌手薛之謙,記得他一句很經典的話,「活到最後才明白,其實誰都不清白。」

  雖疑似玩笑,又蘊含真理。同理還有王爾德的一句,「每個聖人都有不可告人的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潔白無瑕的未來。」

  什麼網絡鍵盤俠,微信心靈雞湯大師,情感分析師,哪個沒有過心結與灰色經歷。

  《生命冊》里男主人公的心上人梅村,擁有人見人愛的美麗,純情而聖潔。同許多追求美好愛情的女子一樣,她對愛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渴望,從男主、到詩人、到官宦子弟,再到畫家,她不停地愛,不停地幻滅,離婚三次,憔悴不堪。

  生而為人,總有艱難時刻,執著什麼,就會被什麼所累。在人性面前,沒有誰比誰更高級。

  經歷過車禍生死瞬間的男主,在醫院眼科感受到一個個失明者的無常命運,也許是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頓悟,在女神形像崩塌時,因為懂得、悲憫,所以也將做出適合的選擇吧。

  生命是件大事。屈從不行,不屈從不行。想不明白的生命本質就在那些生命里。

  ——《生命冊》

  『觀物觀心』

  「人民的名義」里的七種愛情

  文/千樹

  在一個言情作者的眼裡,天下萬事萬物都能和愛情扯上千絲萬縷的聯繫,都說《人民的名義》是部反腐劇,在我看來,這明明是一部穿著反腐外衣的言情劇,男女主角還是一對陌路鴛鴦,驚世梟雄與傳奇漁家貧女的淒婉纏綿愛情傳說(不正經臉~)。


  裡面印象深刻的幾種愛情,歸納起來,形態模式各異,也是生活中部分愛情婚姻狀態的真實演繹。

  候亮平、鍾小艾:候局長模式的「模範」夫妻

  就像影視劇需要「人民的名義」這樣的主題,這個主題內需要「候亮平」這樣的政治人物,同樣的,婚姻模式里,也需要候亮平與鍾小艾這樣的模式夫妻。

  候局長剛正不阿,頂天立地,鍾小艾知性大氣,賢良能幹。兩個靈魂高潔、毫無污點的男神、女神,思想格局、夫妻境界令我等凡夫俗子望塵莫及。就像一杯澄澈的聖水,擺在高高的聖壇上,平淡、完美、不接地氣,蕩漾著仿佛隨時能滌淨靈魂的波光,讓人望了心安:嗯,世間是有這樣一杯聖水的。

  李達康、歐陽菁:囿於現實的理想崩盤

  喜歡浪漫與甜蜜,渴望被關愛與呵護,幾乎是所有女人的共性,沒大毛病。但如果對愛過度渴求,還選擇了一個心裡只有GDP的老公,婚姻就成了一場痛苦的角力。

  在李達康那裡得不到想要的,歐陽菁心裡就好像一個黑洞,永遠空空如也,吹著不知足、不快樂的風。即使身居要職,身價傲人,即使被人前呼後擁,她依然感到悲哀。

  渴望愛的女人與專注事業的男人,都沒錯,錯就錯在於選擇了不適合的人。

  祁同偉、梁璐:屈服權勢的的婚姻悲劇

  明明可以各自幸福精彩的人生,偏偏要硬綁在一起互相折磨。梁璐將一副讓人忌恨的先天好牌打得稀爛,一個「作」字,毀掉自己也毀了別人的一生。

  她有多麼愛祁同偉麼,倒也未必。

  集公主命與公主病於一身,曾經被人傷害的不甘,找更優秀的現任來報復,如果她真愛祁同偉,怎會忍心利用權勢逼得他走投無路。

  她以為權勢可以讓她贏得世間一切,卻不懂感情例外,即使身體做出了屈服的樣子,心永遠是外逃的,她賠盡了一生。

  高玉良、吳老師:道貌岸然,各取所需

  世上有這麼一種感情,看似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卻千瘡百孔、彼此算計。在人前恩愛有加,相敬如賓,太平盛事粉飾著粉飾著,自己把自己都騙了。只有當夜深人靜,兩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四目相對,心頭積攢的愛恨怨憎一齊湧上來,涌到淚濕的雙眼,迸發成一個個悽厲的問號和嘆號,無數次重複地質問,哀怨失聲。


  高玉良、高小鳳:美容化的跨階層「愛情」

  高玉良說他和高小鳳是愛情,他驚喜於她閱讀《萬曆十五年》,對明史的真知灼見;高小鳳說她和高玉良是愛情,她以前從來沒想到她(一個漁家女)這輩子能遇到他這樣(市委書記)的人,並且為她離婚娶之。僅僅是貪戀青春貌美與權勢富貴,是多麼沒檔次的事啊,於是就有了邏輯自洽的「愛情」,它是最好的美容師。

  騙了自己才能讓別人更加相信,於是他們先篤信不疑。

  趙東來、陸亦可:言情劇的完美只活在幻想里

  你迷妹萬千,偏偏只為我衷情;我不合常人審美,內心的高層次卻被你看見。

  一個有趣多情,一個獨立特別;鑽石王老王情定人見人懼的老姑娘,這不是一部標準的八點檔愛情輕喜劇又是什麼。嗯,這連趙東來對陸亦可的告白,都這麼深入姑娘們(尤其是剩著在苦等真命天子的姑娘們)的內心:

  「你身上有一種英氣,一旦女人身上有這種英氣,就會顯出與眾不同的格局,這種格局就是氣度,胸懷還有情義。有這種格局的女人,就需要有更大格局的男人來喜歡。」

  英武、正直、幽默、心細又浪漫,剛能戰場壓強敵,柔能歪頭萌耍賤追心上人,趙東來與陸亦可這一對,透著一種濃濃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即視感。

  這是很多女性包括我,都曾期待與幻想過的一種言情劇完美愛情,在螢屏上,這種套路也一度是收視率的保證之一,而在現實生活里,向言情劇看齊的愛情理想,是註定的幻滅。

  據說陸亦可的扮演者柯藍,在此劇里是本色演出,柯藍出生於1972年,堅持不婚不育的她,感情狀態目前還是一個謎。

  柯藍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軍人,做為銜著金鑰匙出的紅三代,從小在北京部隊大院長大,十四歲就出了國,二十跑到香港應聘,進入ChannelV,成為第一代VJ,年薪六十萬港幣。從2003起接觸影視,做主持人、進軍影視行業,最被人熟知的一段感情經歷,是和著名才子李泉長達7年的愛情長跑。

  真正的白富美柯藍,活得自我,也有自我的資本,她對感情和生活有自己的堅持,從不將就和妥協。

  普通人的生活里,相對普通的姑娘,若要在通向自我的道路上有所堅持,則需要更為強大的內心,對愛殘留一點言情劇式的幻想也未嘗不可,就當是心情不錯時哼了哼「少女的祈禱」。

  祁同偉、高小琴:有你,勝天半子

  「我不要你對我負責,我只要你愛我。」高小琴對祁同偉說。


  一個普通男人聽到女人對他說這樣的話,估計要飄到半空中去了,多麼可遇不可求的美事;而一個女人對愛的男人真心說出這番話時,在情深意重之外,已有了無欲無求的篤定。

  兩個被權力擠壓的可憐人,彼此懂得、欣賞、憐惜,是同病相憐,也是擁抱取曖、互舔傷口。

  許多人說看「人民的名義」,竟被這對野路子夫妻的愛情感動了,都有點自我懷疑三觀是否還正。其實不是三觀出了問題,而是即使嚮往候鐘模範式、或是趙陸完美言情式的正面愛情模式,內心依然會被情真意切、血肉連心的感情所打動。

  三分惜、三分疼、三分等和煎熬……可能這才是愛情本真的樣子。

  他們的過去一片狼藉,他們的現在看似光鮮實則危機四伏,兩個沒有將來的人彼此相愛、扶持,在對方面前能做真實的自己,能放心地露出痛不可觸的軟刺。這樣的他們,沒有誓言、契約、責任和利益的束縛,剩下的只有自在地彼此深愛。

  有了相愛的篤定與安全感,他們對彼此無要求、無占有欲,不用在人前假秀恩愛,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證明,如曾震撼與感動過我的《白夜行》: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

  因為有了這點愛的微光,讓兩個在塵世感覺寒冷的人,有了一些思念與牽掛入夢,生命仿佛增了靈感,剎時塵去光生,恍然覺得活著的一絲美好。

  為了權欲,不擇手段奪人性命的祁同偉,不顧趙瑞龍的驚訝揶揄、嘲諷不屑,說他愛高小琴;八面玲瓏,周旋於政商男人之間攻城掠地的高小琴對祁同偉說,「我什麼都不想要,我只想和你,還有我們的孩子守在一起,像一個普通人那樣好好地生活」;兩人窮途陌路時十指相扣,對彼此說,「這輩子遇上你,是我的幸運」……不是不讓人感動的。

  當黑夜越重,星星越亮。

  是被世人詬病的狼狽為奸,也是逃過生活日常一地雞毛的幸運眷侶,有一種命中注定叫無法替代、愛不另與,

  「不能僭越的是生死邊界,可以融合的是心靈體溫」

  只要彼此相擁,在黑暗中並肩而行,便對世間毫不畏懼。

  只要擁有彼此的愛,即使天意難違,全軍覆沒,他們已勝天半子。

  混亂的愛的自由和美麗


  --讀金宇澄《繁花》

  文/千樹

  好友去年送了我幾套書,其中便有金宇澄的《繁花》與李佩甫的《生命冊》,這兩本書可以說我近年來讀過的最讓我為之動容的書了。

  都大氣厚重,後者讓我感受到平原百姓的生命蒼涼,而前者乍讀顛覆三觀,看得心驚肉跳,讀罷掩卷長嘆,百感交集,像經歷了一場長長的夢遊,夢裡縱觀了大上海的一群人,在兩個時代里的命運浮沉。

  《繁花》全書充盈著中國古典小說的謙恭、詩意和美感,深入淺出,許多的人、許多分散的點,看似隨意的閒話、嘮嗑,大篇幅表面言行的白描,無一句評點,不時的神來之筆,絕妙的市井語言,卻抓住了最飄忽的人性與思想,活脫脫展現了一場動態浮世繪。

  正如書中跋所述的那般:「口語鋪陳,意氣漸平,如何說,如何做,由一件事,帶出另一件事,講完張三,講李四,以各自語氣,行為,穿戴,劃分各自環境,過各自生活。」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繁花》里每個人看到的世界也都不盡相同,在文學價值上,已有專業的老師們做了許多精彩點評,例如:

  「一萬個好故事爭先恐後沖向終點。」(佚名)

  「優雅之野心,當今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文體」(張辛欣)

  「少年,成長,婚姻,破滅,算計,較真,懦弱,欲望,死亡,寫的都是極尋常的事,底子是悲哀。作者的慈悲也冷靜,沒有多餘的感慨,處處點到為止,餘音不絕。」(幼葵)

  「在《繁花》中,一切都在未成形的黑暗中,唯一牢固可以把捉的,是說出來的言語。言語就像舞台頂部的追光燈,一個人的聲音響起來的時候,那個人的世界就被照亮,一群人的聲音響起來的時候,那一群人的世界就被照亮,旋即,又接二連三隱入黑暗。」(張定浩)

  做為一個傾心它的讀者,我便從自己相對淺陋的視角,記錄一些我的讀後感。。

  『聲色』

  當成人的世界只剩下搞「腐化」

  男女之事,源自天時地利,差一分一里,就是空門。


  ——金宇澄《繁花》

  「腐化、腐化,到處是搞腐化,今天張三和李四搞腐化,明天李四和王五搞腐化……」

  《繁花》受到的爭議也在所難免,因為書裡面幾乎每章都有鶯鶯燕燕、聲色犬馬的描寫,豆瓣上有句粗暴的點評,點讚者眾:「亂搞亂搞亂搞亂搞……也就是用上海話寫成的超長天涯八卦帖。」

  我初讀時,也訝異於書中人設的尺度之大,裡面的男男女女,仿佛儘是為了曖昧私情而活,書里一開篇便從男角之一的陶哥嘴裡極致地描繪了街頭小販的私情八卦,書上的小毛與樓上銀鳳、送蟹上門的陶哥、文靜的5室阿姨等人物,儼然成了行走的情慾符號。

  「獨上閣樓,最好是夜裡……男人覺得鶯聲燕語,吃酒就無心思。古羅馬詩人有言,不褻則不能使人歡笑。」

  不過在聲色描寫的同時,書中亦極致體現了對複雜人性的探究,男人的老謀深算、女人的惺惺作態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畫,男女之事,盡在那一推一擋、欲迎還拒中。

  「徐總說,女人面前,我一般就是擺渡船,女人上船來坐,我劃到東,劃到西,地方一到,女人就下船了,只有男朋友,可以長長久」

  ……

  「汪小姐說,有一種女人,開口就談情調,談巴黎,談吃茶,談人生,這是十三點。開口閉口談小囡,奶瓶,尿布,打預防針,標準十三點。一開口,就是老公長,老公短,這是妖怪。」

  阿寶與李李、康總與梅瑞、江蘇徐總與汪小姐、小毛與銀鳳、滬生與姝華、陶哥與小琴……宛如做了一場鴛鴦蝴蝶夢,夢裡酣沉香甜,醒時繁花落盡,一片荒涼。

  書中敘情時相應的情景描寫,亦應景而詩意。

  比如寫康總和梅瑞:「月亮露出雲頭,四野變亮,稻草垛更黑,眼前是密密桑田。康總覺得好笑,也感到月景尤為清艷,即便與梅瑞獨處,也是無妨。康總眼裡的梅瑞,待人接物,表面是矜重,其實弄煙惹雨,媚體藏風,不免感慨說,夜色真好。」

  比如寫小毛與銀鳳:「小毛放下茶杯,慢慢回頭看,只覺胸前瑞雪,玉山傾倒,一團光,忽然滾動開了,粉紅氣流與熱風,忽然滑過來、涌過來,奔過來……小毛倒了下去,迷迷糊糊一直朝後,滑入潮軟無底的棉花倉庫,一大堆糯米糰子裡,無法掙扎……然後靜下來,一切完全解脫。世界忽然靜下來,空氣涼爽,雨聲變小。」

  比如寫阿寶和李李:「阿寶與李李,四目相對。阿寶說,一切可以解決,有的是時間。李李漠然說,女人覺得,春光已老,男人卻說,春光還早。阿寶不響。李李雙手合十,講北方話說,寶總,請多保重。阿寶一呆。李李也就轉了身,獨自踱進一條走廊。阿寶不動,看李李的背影,越來越遠,越來越淡薄,微縮為一隻鳥,張開灰色的翅膀,慢慢飄向遠方。古話有,雀入大水為蛤。阿寶覺得,如果李李化為一隻米白色文蛤,阿寶想緊握手中,再不鬆開。但現在,阿寶雙拳空空……」

  好一個弄煙惹雨、媚體藏風,字句里不也是如此,藏納色彩、氣味、聲音、動感、意境……豐富立體,活色活香。


  當成人的世界只剩下搞「腐化」,那真是一種「混亂的愛的自由和美麗」。

  『命運』

  是人都挨過命運的錘子

  年紀越長,越覺得孤獨,是正常的,獨立出生,獨立去死。人和人,無法相通,人間的佳惡情態,已經不值一笑,人生是一次荒涼的旅行。(姝華)

  ——金宇澄《繁花》

  《繁花》中個人比較喜歡的人物有阿寶、李李和殊華。

  寶總在鶯鶯燕燕中打滾,汪小姐、梅瑞等一干風情女郎,都曾有心與之曖昧,他自有其審美,做為太極高手,在不動聲色中保持距離。

  向來覺得真愛只產生在有選擇的時候,金老爺子刻畫的人物都是符合現實而多面的,阿寶愛慕過幼年靈秀的蓓蒂大妹妹、絳年玉貌的雪芝、欣賞其秀在骨的李李,又暗自觀察揣度,同多數男人一般在愛里心意並不堅,因此才會因受到家庭的阻撓,而放棄了與小珍、雪芝戀情,讓李李也在試探與等待著,了斷了紅塵。

  而李李與殊華是讓人哀憐的女性角色,都是被命運隨意撥弄,而扭曲變形的女人。風華絕代的李李,入睡偏要對著滿屋殘頭敗腿的布偶;熱衷文藝的上海姑娘姝華,最後面目全非、成為世界裡只有奶孩子的延邊媳婦……

  嘆初時的姝華是何等的清高孤傲,雖出口陰陽怪氣,稍嫌目中無人,但才情豐沛,眼中有光,後蹉跎到不便與熟人相見。

  小毛的命途令人慨嘆自不必說、梅瑞的富貴與潦倒大起大落、陶哥與小琴倆人關係的神轉折,「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有些套路化……

  都在表達,幾乎是人都挨過命運的錘子,每個人都身負暗疾,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消磨、遭遇的不同等,呈現出命運無常、人間百態,從而轉動著紅塵這個萬花筒。

  《繁花》講述的是人間,也是一場大型的「絕望」秀,書里有各種糾纏,曖昧、腐化,唯獨沒有愛情和光明。

  『城市』

  處處人間煙火的斑斕記憶

  「姆媽結婚前後,單,夾,呢絨旗袍,閃面花緞,四開紡綢,平頭羅紡,豎點纀綢,顏色素靜,也有『雨後天』,桃玉,悲墨,淡竹葉顏色,每一件,腰身絕細,樣式不一樣,滾邊包紐,暗紐,挖鑲,盤香紐,看似簡單,實在也是妖。」

  ——金宇澄《繁花》

  看了《繁花》,有種感覺,金老爺子對時代流行的吃穿用度的研究,秒殺多少時髦青年。通過對梅瑞姆媽的旗袍、大妹妹等女性裝束打扮,還有阿寶、蓓蒂等殷實資本家幼年的精細食物、郵票、鋼琴細緻詳盡到專業、有見地的描寫,一面寫童趣與成長,一面將大上海在不同時代里的風情與時尚淋漓展現。

  老式弄堂、新式公寓、各式工廠、國泰電影院、錦江飯店、流行過的軍體服裝、新流行藍白運動服……描繪了世情百態,也描繪出上海的城市記憶。翻開書卷,仿佛翻開了上海的歷史風情,儼然一本關於上海的百科全書,故事裡人每個人物,都能在地圖上找到相對應的印跡。

  印象最深的是對大妹妹的穿著描寫:

  「大妹妹的穿著,表面隨便,骨子裡考究,日常藏青兩用衫,元青中式棉襖罩衫,顏色,樣子,相當低調,但懂行的人,一眼看出,料子全部老貨,無光絲錦緞,暗紋羅緞,甚至元青羽綾,裁剪上,必有考究暗襉,收腰,細節風致,是另有一功。夏季卡其長褲,瘦,但不緊繃,粗看樸素,其實是水媚山秀的精神。香菸灰派立司西裝褲,稍微寬舒的褲腳,燙線淡,極其自然。面料不同,褲腳尺寸順勢來定,收放到位,走路的條感,流麗標緻,是不同的風情。秋冬季法蘭絨長褲,據說改自爸爸的舊大衣,翻一個面,甚至拼片,倒裁,天衣無縫,穿得身架更妙,婷婷裊裊。

  大妹妹的原則,是『三少不包』,顏色要少,式樣要少,穿得也要少,尤其後身要貼,但不可以包緊,這是相當獨立的態度,用以抵擋急功近利的女式黑包褲。一般服裝店賣的大路貨,大妹妹嗤之以鼻。春夏秋冬,走出弄堂,即便是夜裡,明眼人碰見,驚為天人……」

  綜上所述,讀了《繁花》,讀了上海城的浮生,讀了那座城市裡顧影翩翩的男男女女,人聲鼎沸,細語喧譁、哭哭笑笑中,鮮咸濃香的人生,已快速褪成遙遠的記憶風景,繁花已落,南柯一夢。

  「春病與春愁,何事年年有。半為枕前人,半為花間酒。」

  (第四部完)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