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20:26:27 作者: 李建華
  臨江區委和臨江公社都建在臨江小鎮上。

  小鎮依江傍山而建,這裡原是東山大山溝溪水出口入江處,經年累月的泥石流形成一個面積亦不小的堆積扇形灘涂。

  臨江小鎮最早出現在臨江坪時,這裡就住著幾戶人家,大多都是燒磚瓦窯的或是開水磨坊的,後來這裡重新改道開了東山大溝渠,加壘了牡丹寺堡並新修了牡丹寺,又重新打了大溝閘子,於是這裡居住的人便慢慢地多了起來,以至臨江坪的人全部搬到了這裡,最終形成了臨江小鎮,而臨江坪最終成了先人埋骨寄冢的祭祖之地。

  臨江小鎮亦稱臨江村。說是小鎮,因為臨江區委區公所、臨江公社黨委管委會就設在這裡。說是村莊,也能講得過去,因為該小鎮本身就是一座人口較多的村莊。該村莊是一個生產大隊,有一條長達三二百米的街道,街道分為上街、中街和下街,以中街為界,上街為一生產隊,下街為二生產隊。

  臨江因臨白龍江而得名。

  白龍江,古稱桓水或葭蘆水,長江支流嘉陵江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與四川若爾蓋縣交界的郎木寺,流經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四川省若爾蓋縣,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舟曲縣,甘肅省隴南市的宕昌縣、武都縣、文縣,在四川省廣元市境內匯入嘉陵江。

  河道全長576千米,流域面積3.18萬平方千米,河道穿行於山區峽谷之間,因落差大、流速急,故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宜建中小型水力發電站。

  白龍江流域內多民族雜居,主要有漢、藏、回、羌、蒙古、苗等民族,歷史上,是漢族與少數民族融合的重要區域,是漢蜀之間的戰略要地,紅軍過川入隴的重要通道。

  依江而建的臨江小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不朽的傳說,亦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臨江鎮開發較早,遠在原始社會時期,這裡就已有人類活動。據考古發現:臨江坪和蔣家灣有新石器時期寺窪文化安國類型遺址(有陶片、罐盆器具等),楊家灣有齊家文化遺址。據有關研究人士考證表明,臨江即古葭蘆鎮,三國時姜維駐戍,於鄧艾屢戰於此。南北朝時,為氐人楊氏武都國、陰平國都址。境內牡丹寺始建於光緒年間(1885年),已歷三朝。古代設有渡口,有臨江驛,供往來官吏宿夜。臨江街南三里許羊兒壩,古有橫跨白龍江的木橋,村民稱之為臨江橋。一九五七年文武公路通車後,汽車在羊兒壩用渡船擺渡過江。一九六五年羊兒壩公路大橋竣工投入使用後,千年葭蘆古渡便永遠成了歷史。

  明朝時,文人許路在夜宿臨江時,看著連綿起伏的莽莽群山、聽著滔滔不絕的奔騰江水,一時興起賦詩一首:

  七律·宿臨江

  夜深燈火宿臨江,

  又逐雞聲促曉裝。

  行蓋潤沾連日雨,

  征衣寒襲兩山霜。

  書生用武三千字,

  老將屯兵十二方。

  但願烽煙息萬里。

  不爐塵土日奔忙。

  還有一位明朝的文人,叫馮時雍的。在臨江晚渡時亦留下詩一首:

  七律·臨江晚渡

  文州今日渡江關,

  煙鎖秋林鳥歸還。

  鼙鼓入雲山漠漠,

  馬蹄踏棧水潺潺。

  階民候火迎官府,

  蜀客囊金趁市寰。

  附峪柴扉多隱約,

  題詩聊並畫圖看。

  從清朝、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人騷客們留下的詩詞就更多了,雖大多格調不高、水平不一,但其中亦不乏有好的詩詞在民間傳誦。

  往事越千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初設臨江鄉。一九五三年五月,臨江鄉一分為二,設立臨江鄉和寨子鄉,兩鄉都屬臨江區管鎋。一九五八年四月,臨江鄉和全國的所有鄉一樣,都改稱為人民公社。到了一九八三年十月,又隨全國的絕大多數人民公社一樣改稱為臨江鄉。二〇一四年,臨江撒鄉設鎮,至此,小鎮華麗轉身,成了名副其實的小鎮。

  一九六二年初,田繼承挈婦將雛初到臨江安家時,臨江小鎮只有一條三二百米用青石板鋪築的街道,到了二〇二〇年初,他離開這個世界時,臨江小鎮已有新街舊街兩條平行的街道了。若是他再多活兩年,到了二〇二二年底,他就能親眼見到武九高速公路穿行臨江小鎮了。

  與日月星辰大自然的壽命相比,人不過是匆匆過客,猶如滾滾向前的白龍江波濤中的一粒小小的水珠。但水珠雖小,無論是江河湖泊,還是汪洋大海,它都是由無數水珠組成的。同理,無論是國家團體家庭,也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組成的。

  一部中華民族史,無不是由一個個人和一件件事構成的。離開了具體的人具體的事,豈能夠成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