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紀·論威》講析
2024-09-14 13:06:43
作者: 李宏
本篇《論威》主要闡述了"威"在戰場中起到的作用和它所表現出的效果。"威"是一種沒有形體的"勢",卻能夠凝聚出巨大的威力,左右一場戰爭的勝利。"威"的形成也需要各種德行的支撐和供養。"義"便是其核心養料之一。
義,是世間萬物的法度、法則,是君臣、長幼、親疏產生的基礎,是國家治亂、安危、勝敗的關鍵。勝敗的關鍵,不要向別的方面尋找,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尋找。人的本性都是要生而厭死,想要榮譽而厭惡恥辱。生死榮辱的道理歸結在義字上,就可以使部隊將士思想統一了。
凡是軍隊,應有很多人,軍心必須一致。三軍思想統一,就可以使號令暢行無阻。號令暢行無阻的君主,其軍隊也就天下無敵。古代正義之師,人民尊重其號令,把號令看得比天下還重大,比天子還尊貴。號令藏在百姓的心裡,感受在肌膚上,深切牢固,不可動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使它改變。如此,敵人自然不攻自破,哪裡值得一擊?
所以說:遇到把號令看得不可沖犯的軍隊,其敵手必然軟弱;號令發布暢行無阻的軍隊,其敵手必然屈服。在朝廷中發布命令時已經戰勝敵手了,因此,在原野上戰勝敵手自然是必定的。
凡兵器都是天下的兇器,勇武是天下的違背仁德的惡行。舉兇器,行違背仁德的惡行,是由於不得已。舉兇器必定要殺人,殺惡人是使人民得以生存的手段,行違背仁德的惡行必定要顯示武力使人畏懼,使人畏懼是叫敵手屈服的手段。敵手最懼屈服,人民獲得生存,這是正義之師興盛的原因。
所以,古代的正義之師出征,士兵尚未交鋒,而威力就已經顯示出來發揮作用了,敵手就已經降服了,難道還一定要在戰場上衝鋒廝殺嗎?所以,善於顯示威力的,他的威力在他尚未發揮、尚未顯示之前就已經產生作用。他的威力深邃而使人覺得昏暗不清,因此沒有誰知道它的真實情況,這就是威力達到頂點的情形。
凡用兵打仗,行動就應該迅速,先發制人。要想行動迅速,先發制人,方法在於明辨遲緩、落後與迅速、搶先的區別。行動迅速,先發制人,這是決定正義之師勝利的因素。因而不可滯留一處,懂得軍隊不可滯留的道理,那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該迅速避開的地勢險惡的絕地了。這樣,縱有江河之險也可以凌越它,縱有大山險塞也能夠攻陷它。要克敢制勝,只要精神專一,心中沒有疑慮,目不旁視,耳不旁聽,把心力,眼力、耳力都集中在軍事上就行了。
冉叔發誓一定要殺死齊侯,齊國君臣都十分恐懼;豫讓決心要刺殺趙襄子,趙氏上下都很驚恐;成荊跟韓主拼命,周人都十分敬畏。一個人決心拼命尚且如此,又何況擁有兵車萬輛的大國決心要達到目的呢?那還有什麼人能夠跟他抗衡昵?
士兵尚未交鋒而欲望就已經滿足了。敵人恐懼害怕,精神衰竭、動搖,已經達到極點了。他們嚇得都像是精神錯亂一樣,魂不守舍,行走不知目標,奔跑不知去處,縱有險阻要塞、鋒利的兵器和堅韌的鎧甲,心裡也不敢依託,精神也無法安寧,這就是夏桀之所以死在南巢的緣故啊!
假如用木頭擊打擊頭,後者就會裂開。把水注入水中,後者就會散開,把冰投向冰面,後者就會下沉,把泥拋向泥中,後者就會下陷,這就是快慢先後的必然態勢。
用兵有它的要旨、關鍵,如果懂得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那就掌握了用兵關鍵了。專諸就是這樣,他不過是獨自一人手舉劍落罷了。專諸僅一舉就成全了闔閭,使他當上吳王。又何況正義之師呢?正義之師人數多的幾萬,少的也有幾千,所到之處,足跡布滿道路,在敵國暢行無阻,像這樣的武士,專諸怎麼能跟他們相提並論呢?
在如今的企業管理中,"論威"對當今的企業管理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作用。畢竟辦企業就如同軍隊作戰一樣,也必須要有凝聚力和戰鬥力!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