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諸葛亮奇謀術> 五、諸葛亮的人生智慧

五、諸葛亮的人生智慧

2024-09-12 19:30:34 作者: 宋濤
  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知識淵博,才華出眾,精通軍事、政治,通曉天文、地理,是一個智慧的化身,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舌戰群儒,祭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算華容,七擒孟獲,火燒藤甲兵,乘雪破羌兵,巧擺八陣圖,識魏延反骨,智取成都,罵死王朗,氣死曹真,空城計,七星燈,死了還以木偶退兵,錦囊殺魏延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諸葛亮是"忠貞的代表",在劉備三顧茅廬下慨然出山,挽狂瀾於既倒,鞠躬盡瘁,始終如一,他艱難不改,處驚不變,生死不易,忠於劉備,事必親躬,食少事煩,兩篇《出師表》,勤勤懇懇之態如現,耿耿忠心盡顯,死後卻內無餘帛,外無贏財,他的"忠貞"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諸葛亮也是一個悲劇性人物,究其原因,是諸葛亮的人生理想與所處環境極不相容,更由於作者在諸葛亮這一藝術形象上寄託著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封建時代居正統地位的儒家思想導致諸葛亮是一個痛徹千古的大悲劇。因此,他的"智慧"更具有悲壯性。

  "智聖"諸葛亮的智慧主要表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不貪權勢。諸葛亮位極人臣,卻不追求個人權勢,不弄權也不為權所奴役。

  二是不謀私利。他諸葛亮只靠俸祿為生,不以權勢謀私利。《誡子書》中,他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他以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處世。他對後主說:"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他死時確實如其所言。

  三是嚴於律己。街亭之役,馬謖違節,造成敗局,但諸葛亮主動承擔責任,自貶三等。他幾次發布鼓勵將士直言極諫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評自己過失和缺漏。在他執政期間,如果出現失誤,他都決不委過他人,而自省自律。李嚴等人罪責雖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責,檢討自己的過失。

  四是知人善任。諸葛亮以寬廣的胸懷,純正的心靈,選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標準是德才兼備。他不講門第、資歷,破格用人,大膽地授以要職,委以重任。何只原為蜀郡太守楊洪手下的一個書佐小吏,楊洪亦是犍為郡太守李嚴之功曹小吏,何、楊都先後被他擢為太守與李嚴同列。因此事,諸葛亮被譽為"能盡時人之器也。"

  諸葛亮任蜀相時,為了廣攬後才,曾在成都南郊築招賢台。劉備死後,他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蔣琬、李邵、馬勛、宗預、杜微、馬忠、秦宓、董允等,這些用人之舉被時人贊為"德舉"。

  在《前出師表》中,諸葛亮從"親賢臣,遠小人"的原則出發,向後主鄭重推薦了董允、向寵等,其心之公明純正實所罕見。他所重用的文武大員中,既有荊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劉璋舊部,也有魏降將,無結黨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懷,團結了絕大多數人。

  在當時有這樣一句話:"凡事做過好事的,就算你和諸葛亮不認識,諸葛亮知道也一定會獎賞你;凡事做過壞事的,就算你和諸葛亮是親屬,諸葛亮也會懲罰你"。諸葛亮就是這樣嚴明執法,賞罰分明的。

  五是謙恭待人。若把諸葛亮同當時的名士孔融、禰衡等人相比,顯然後者的聲望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和才智過人的周瑜、魯肅、司馬懿相比也略高一籌。諸葛亮無私無畏,謙虛謹慎,深思熟慮,卓識遠見,善於博採眾長,融化於膽識之中。

  六是治蜀有方。諸葛亮治蜀刑法頗嚴,他與法正等人制定法典《蜀科》,還擬出,《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科條。

  諸葛亮促進了蜀地農業的發展。他很重視都江堰水利工程,創設"堰官"專職管理,採用以農養戰、耕戰結合的政策,解決軍糧問題。

  諸葛亮對手工業也非常關注,恢復鹽鐵專營,並親到現場視察利用天然氣煮鹽的情況。並於城內設置"錦官",專門管理。後世稱成都為"錦官城",即源此。諸葛亮說:"今民困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

  由於諸葛亮不僅是從征戰的角度推動生產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從穩定人民生活著眼制定政策發展生產的,其結果蜀地是"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一片繁榮安定景象。

  七是勤政為民。諸葛亮是位知其不可為之的英雄。他相信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在《隆中對》中即提出"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這種信念貫穿於諸葛亮的一生,他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事必躬親,受命以後,夙夜憂慮,振興蜀漢,統一中國。

  八是高風亮節。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過分的名位與特權。李嚴為曾慫恿諸葛亮加九錫,加爵稱王。諸葛亮並不為所動,嚴詞拒絕:"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庭,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睿,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國家興衰高於個人榮辱,不為權欲所惑,不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堪稱中國歷代忠臣良吏之典範。

  綜上所述,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殫精竭慮,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己。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出了"跨荊、益""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國方略。他儒法並用,以法治國,執法必嚴,賞罰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賢;他審時度勢,不斷的調整內政外交政策;他重視農業生活,安撫流亡,輕徭薄賦,發展社會經濟;他親率大軍北伐,革新武器裝備,發明了孔明燈和木牛流馬等。他的一生充滿了智慧,為中國曆朝歷代所推崇成為智慧的化身。

  其實,諸葛亮並沒有《三國演義》中的那樣聰明,羅貫中只是把他神化了。但這無疑是一個極具智慧、極有魅力的人。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