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諸葛亮奇謀術> 四、廣納眾議,接受直言規勸

四、廣納眾議,接受直言規勸

2024-09-12 19:33:05 作者: 宋濤
  【原文】

  納言之政,謂為諫諍,所以採納眾下之謀也。故君有諍臣,父有諍子,當其不義則諍之,將順其美,匡救其惡。

  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夫人君拒諫,則忠臣不敢進其謀,而邪臣卑行其政,此為國之害也。

  故有道之國,危言危行;無道之國,危行言孫,上無所聞,下無所說。

  故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故行成名著,後世以為聖。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矣。

  【譯文】

  人君應廣納眾議,接受直言規勸。身為國君應有直言進諫的大臣,為人父者要有直言不諱的子女,每當他們的行為不合道德規範時就直言規勸,以使美德得到宣揚,而不好的行為得到補救。

  惡行不能放任自流,美德則不能抑制詆毀。放任惡行而詆毀美德,國家必然會遭遇危險。君主拒絕接受直言規勸,正直的大臣就不敢向君主進獻治國良策,於是奸臣專擅朝政,橫行霸道,這是治理國家的一大禍害。

  所以政治清明的國家,臣下能夠行為端正,言語坦直;政治昏暗的國家,臣下則行為謙恭,言語諂媚,君主聽不到臣下的意見,而臣下也不敢對君主直言規勸。

  孔子不恥下問,周公不恥下賤,所以他們能夠名聲顯赫,被後世尊崇為聖人。就好像房屋漏雨,要止住下面之漏雨,就得把屋頂的漏洞堵住,若屋頂上的漏洞不補好,屋內就不能居住。

  【心得】

  廣泛聽取並採納眾人的直言規諫,謂之納諫。納諫的意思是善於傾聽不同的意見,然後判斷是非,擇善而從之,如果擇非而從之,那就不能叫納諫了。

  納諫的目的在於采眾之長以補己之短,從而更妥善地治理國家。然而自古以來的帝王將相,能夠真正做到像諸葛亮所最推崇的聖人孔子、周公那樣,始終堅持不恥下問而且正確對待下屬直言規諫的,可謂鳳毛鱗角。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所有帝王里,最善於納諫的應該算是唐太宗了。李世民經過"玄武門之變"而登上皇帝寶座之後,罷免了一批保守官僚,起用了魏徵等庶族地主的代表人物,同時鼓勵大臣們直言進諫。他曾經對自己的大臣說:

  我少年時就很喜歡弓箭,藏有十多張非常好的弓,自認為再也不會有更好的弓了。近來我把它們拿給做弓箭的工匠們看,結果工匠們說它們都不是好弓。我問其中的緣故,工匠們說,做弓的材料木心不直,自然脈理就邪,弓雖然硬,但射出的箭就不能直。

  此時我才知道自己過去的鑑別不夠完全精確。我是用弓箭定天下的,都還不能完全懂得弓箭的奧妙,更何況天下的事務,我怎麼可能都懂得呢?

  唐太宗很清楚自己並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鼓勵群臣犯顏直諫。他曾問魏徵,君主怎樣才能明,怎麼才是暗?魏徵回答:"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唐太宗很贊成魏徵的意見,因此他時常告誡大臣們,凡是自己下的命令中有不便實施的,都要提出異議。

  在所有的大臣里,魏徵最敢據理力爭,甚至有時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也繼續直諫講理。有一次,因為魏徵當眾和唐太宗理論,唐太宗退朝回到後宮還怒氣衝天:"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下人!"幸好長孫皇后勸道:"魏徵這樣忠直,正說明陛下是一位明主啊!"這麼一來,唐太宗才算平息了怒火。

  太宗曾虛心地問魏徵:"明君和昏君怎樣才能區分開?"

  魏徵鄭重地答道:"國君之所以聖明,是因為他能廣泛地聽取不同的意見;國君之所以昏庸,是因為他偏聽偏信。"

  說完這句話之後,魏徵又舉了歷史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加以論證。他說,古代堯、舜是聖君,就是因為他們能廣開言路,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這些昏君,住在深宮之中,隔離朝臣,疏遠百姓,聽不到百姓的真正聲音。直到天下崩潰、百姓背叛了,他們還冥濛不知。

  採納臣下的建議,百姓的呼聲就能夠上達了。魏徵的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銘刻在唐太宗的心裡。從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虛心納諫。他不管你是什麼人,也不管你提意見的態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見是正確的,他都能虛心接受。

  當時,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陽破敗了的乾元殿修飾一番,以備作為到外地巡視的行宮。對於皇帝來說,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宮,本來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一個小官張玄素,卻上了一道奏摺,痛陳此舉不妥。他說:

  修了阿房宮,秦朝倒了;修了章華台,楚國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這都是歷史的教訓。現在,我們唐朝百廢待興,國力哪裡比得上當年的隋朝?

  陛下在國家的破爛攤子上,繼續役使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耗費億萬錢財,大興土木。陛下沒有繼承前代帝王的長處,繼承的卻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從這一點看,陛下的過失遠遠超過了隋煬帝。

  這是一道筆鋒犀利、擊中要害的奏摺。但是,小小的張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聵的暴君隋煬帝,冒犯天威。這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撞麼?滿朝文武都為他捏一把汗。人們都在觀察唐太宗的反應。

  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別的皇帝,看到這一大不敬的奏摺,當即會雷霆震怒,不僅張玄素人頭落地,而且會株連九族。但是,唐太宗不僅沒有怪罪張玄素,反而下令召見他。

  此時的唐太宗想進一步地試一試張玄素的膽量,就直問道:"你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麼,我和夏桀、商紂相比,怎麼樣呢?"

  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紂王,都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這樣問,自有深意。不承想,這個張玄素卻直截了當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紂一樣昏亂。"

  聽到這句答語,唐太宗不僅沒有發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想,一個小官,敢於冒死直諫,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諭旨,停止重修乾元殿。並且表揚了張玄素,同時賞給他五百匹絹。

  對此事一直關注的魏徵,聽到了這個完滿的結局,頗為感觸地嘆道,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這都是因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說的話呀!這個故事,充分地說明了唐太宗的虛心納諫。

  唐太宗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知錯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隻精美絕倫的鷂鷹。竟一時忘記了魏徵平時說的國君不可玩物喪志的話,就興味十足地把鷂鷹放在臂上,逗著玩。

  不料,巧遇老臣魏徵。唐太宗一時情急,趕忙把鷂鷹藏在懷裡。其實,魏徵早已把一切看在眼裡,卻故作不知。走上前去,特意講起古代帝王追求逸樂之事,旁敲側擊帝王不可玩物喪志。

  唐太宗擔心時間長了,鷂鷹悶死。但是,魏徵說得沒完沒了,唐太宗自知理虧,不敢打斷。結果,鷂鷹還是悶死在懷中。

  唐太宗是出生於貴族的馬上皇帝,他在戰場上是一員性格剛猛的勇將,但他最懼怕的就是亡國,而魏徵正是一位幫助他避免亡國之禍的忠臣,其諫諍越激烈,越足以證明其忠愛朝廷之心的真切,所以,唐太宗再怎麼生氣也會聽取魏徵的意見。

  公元643年,魏徵病故,唐太宗大哭著說:"人用銅做鏡子,可以正衣冠;用歷史做鏡子,可以預見興亡;用人做鏡子,可以知道得失。魏徵死去,我失去一面鏡子了。"直諫難,納諫更難,魏徵等大臣之所以敢於直諫,正因為他們知道唐太宗是一位能夠納諫的明君。

  公元382年,前秦帝苻堅和大臣們開會討論討伐東晉的事宜。文武百官中除佞臣朱彤首先發言附和外,其餘的都不同意。苻堅很生氣,讓大家都退下,只留下苻融一人商量,但他也不贊同,力諫討伐東晉的危險在於民眾都不願意和東晉作戰,並且說凡是不同意和東晉交戰的人都是忠臣。

  當時,就連太子苻宏、幼子苻詵、苻堅的愛妾張夫人都諫符堅不可伐東晉,因此苻堅相當生氣。後來,慕容垂、姚萇兩人私下鼓動苻堅伐晉,請他"聖心獨斷",苻堅誤以為可以和他們共定天下,心中大喜。

  公元383年,苻堅不顧群臣的反對,大舉出兵百萬餘討伐東晉,結果秦軍大敗於肥水,苻堅逃回長安時只剩下十多萬殘兵敗將。苻堅不能判斷是非、不能擇善而從,結果導致慘敗。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

  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豐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史記?留侯世家》中又記載:

  且忠言逆耳利於行。

  能夠納諫的明君深知忠言之"利於行",而不能納諫的昏君只因"逆耳"就不顧亡國的惡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