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新婚寶典> 二、兒科常見病

二、兒科常見病

2024-09-12 19:35:55 作者: 張南
  肺炎

  新生兒感染性肺炎

  感染可以發生在出生前、娩出時及出生後,所以發病的時間不一。患兒的反應差、食慾不佳、吸吮無力、口吐泡沫,常有呼吸困難、面色青紫等表現。有的患兒有咳嗽症狀,有的則出現呼吸暫停。大部分患兒肺部有細水泡音,但有部分小兒並無明顯體徵,需經X線檢查才被證實。除根據病原體選用抗菌藥物外,氣急、青紫者還需供氧,營養維持和保暖亦很重要。大部分患兒要住院治療。母親臨產有感染或羊膜早破者,可酌情給新生兒用抗生素預防。新生兒在上呼吸道感染時應及時治療。

  吸入性肺炎

  是由於吸入羊水或胎糞引起的肺炎。胎兒在宮內或娩出過程中,如缺氧會出現呼吸運動以致吸入羊水或帶有胎糞的羊水。足月小兒及過期產兒相對較易發生這種情況。一般在出生後即有氣急、面色青紫等症狀,肺部聽診可聞及水泡音。胎糞吸入者較易並發氣胸。病情輕者1~2天內症狀即可減輕,重症會導致呼吸衰竭。避免宮內缺氧是預防本病的關鍵,若已有羊水或胎糞吸入,在剛娩出時應儘量將吸入物吸出。

  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①在生後第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②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③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內消退。④小兒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1、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12~15毫克/分升。

  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黃疸減輕後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慾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出現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某種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應積極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胞,引起死亡或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後遺症。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

  結膜炎

  嬰兒娩出過程中,如果產婦陰道內的病菌侵入嬰兒眼中,便可發生新生兒結膜炎。倘胎膜早破,胎兒在宮內也可受到細菌的感染而發病。出生後往往由於母親或護理人員的手指和毛巾污染而發病。常見病原菌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巨細胞包涵體病毒等。

  【臨床表現】

  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2~3天出現症狀,兩側眼瞼紅腫,有膿性分泌物。由於巨細胞包涵體病毒所致的結膜炎常發生在溫暖季節,發病緩慢,於出生後5~10天出現症狀,以結膜下穹最為顯著,球結膜亦可受到波及,如不予及時治療,經過1~2周后易遷延成慢性,可長達1年之久,偶可引致脈絡膜視網膜炎及視神經萎縮。

  【防治措施】

  治療用025%氯黴素或05%卡那黴素點眼,1日4次,每次點眼前清除兩眼分泌物,直到痊癒為止。一般治療1周左右即可。

  臍炎

  新生兒臍炎是一種急性臍蜂窩組織炎,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溶血性鏈球菌等侵染臍部而致。

  新生兒臍帶脫落後,傷口延遲不愈,且有溢液,即為受染的最初症狀。其後臍的四周皮膚紅腫,深及皮下。或限於臍部,或蔓延至大部分腹壁,更有繼發腹膜炎者。因此病程長短不一。

  預防宜注意臍帶無菌處理。臍肉芽腫常會妨礙臍創癒合,可用硝酸銀棒燒灼後,敷以油膏,每日細緻觀察,更換敷料,直到創愈為止。如有發熱、臍部紅腫,應注射青黴素或其他廣譜抗生素。若化膿後則應予排膿。

  低血鈣症

  當新生兒血鈣總量在70毫克/分升以下或游離鈣在25~35毫克/分升以下,稱為低血鈣症,這是新生兒驚厥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兒低血鈣發病因素有多種,其發病時間也有不同。

  1、早期低血鈣。是指出生後72小時以內出現的低血鈣症。由於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受抑制所致,因在妊娠後期鈣經胎盤主動輸入胎兒的量增加,以致胎兒血清鈣增高,抑制了甲狀旁腺功能。本症多發生於出生低體重兒,患窒息、呼吸窘迫綜合症的嬰兒及母患糖尿病的嬰兒,因他們的甲狀旁腺功能比正常嬰兒差,鈣的儲備量少,腎排磷功能低,故易出現低血鈣症。

  2、晚期低血鈣。指出生後72小時至第3周末發生的低血鈣症。多見於人工餵養者,因牛乳、黃豆粉制的代乳品和穀類食品中含磷高,超過腎臟廓清能力,於是血磷增加,致使血鈣降低。

  3、出生3周后發生的低血鈣。見於維生素D缺乏或先天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的嬰兒。這種低血鈣持續時間長,多超過新生兒期。由於先天性,低血鈣可為暫時性或永久性。

  新生兒低血鈣症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主要表現有不安、驚跳、震顫、驚厥,偶可出現喉痙攣和呼吸暫停。發作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但肌張力稍高,腱反射增強。

  為本症患兒補充鈣劑可有特效。如出現驚厥者用10%葡萄糖酸鈣2毫克/公斤/次,緩慢靜注,注射過程中要注意心率保持在80次/分以上,還要注意不可使鈣劑溢出靜脈外,因而發生組織壞死和鈣質沉著。驚厥停止後改為口服鈣劑,服鈣時間根據病情而定。口服氫氧化鋁乳劑可減少磷在腸道的吸收。3周后發病者除口服鈣劑外,同時每天口服維生素D10000~25000國際單位,口服雙氫速固醇(AT10)005~01毫克/天,亦可收到療效。


  嘔吐

  新生兒由於嘔吐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全,胃容量小而呈水平位,胃入口(賁門)處括約肌較松,所以,容易發生嘔吐。

  剛生下不久,還未開奶就開始嘔吐,吐出物像泡沫樣或含少許咖啡樣物,但全身情況尚好,胎糞排出正常,無腹脹,分娩時有產程過長或窒息者,可能因吞入過多羊水所致,待羊水吐盡後嘔吐自然停止。少數嘔吐嚴重者可用導管抽出胃內容物,並用生理鹽水洗胃,症狀便可緩解。對於因難產、高位產鉗、吸引助產等引起分娩損傷的和有窒息的小兒發生嘔吐,需注意顱內出血,這時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痙、前囟前飽滿等神經系統症狀,全身情況亦較差。

  出生不久,或剛開奶,一吃即嘔吐,無胎糞排出或排出量極少時,常常有可能為胎糞粘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的梗阻。由胎糞粘稠引起的,灌腸後大便通暢即能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閉鎖、十二指腸閉鎖、腸旋轉不良、無肛等,除嘔吐和無胎糞(或極少)排出等共有症狀外,如梗阻位置較高,則嘔吐頻繁,腹脹不明顯,或上腹脹而下腹空虛;梗阻在十二指腸以下的,嘔吐物含膽汁;梗阻位置低的,嘔吐發生較晚,嘔吐物中可有糞便,腹脹明顯。對這類畸形的患者,儘量爭取早日手術治療。

  出生1~2周后發生嘔吐,全身情況很好的常常因餵養不當所致。當小兒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過稀,小兒飢餓,吸奶時咽下大量空氣,或人工餵養時奶頭開孔過小、過大,牛奶不充滿奶頭,都可以讓小兒吞入空氣,當咽入的大量空氣從胃內排出時易發生嘔吐。此外,牛奶過熱、過冷、量過多或吸奶後翻動小兒等也會引起嘔吐,有時嘔吐可呈噴射狀。只要注意餵養方法,吸奶後豎抱起小兒輕拍背部,待至噯出吞入空氣後再半臥,就不會發生嘔吐。如果胃出口(幽門)處肌肉痙攣、乳汁不易通過,也會發生嘔吐,吸奶前給予解痙藥物可有效。因新生兒的胃游離度和活動度大,進食後會發生胃扭轉而嘔吐,可於吸奶後取身體稍抬高右側臥位以預防。對於小兒餵飽後不久吐出小量乳汁,一般情況良好,食慾正常,吐後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狀和體徵,通俗稱為「溢奶」,屬於正常現象。

  如出生2~3周后開始嘔吐,每天數次,逐漸頻繁並發展為噴射性,每次進食後半小時左右就發生劇烈嘔吐,吐出量有時比進入量還多,吐出物無膽汁,吐後食慾仍正常,並因長期持續嘔吐而逐漸消瘦的,可能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本病在男嬰多見,進食時在腹部可見到胃蠕動波,有時在右上腹可摸到像橄欖大的硬塊是肥大的幽門,一般需要手術治療。

  新生兒在胎內、出生時、出生後都很容易感染,如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嘔吐可以為這些疾病的症狀之一,因此,新生兒任何時期出現嘔吐,伴有這些疾病的相應症狀,或全身情況差時,應及時就診治療。

  小腸結腸炎

  本病一般發生在體重低於2500克的早產兒,於出生時曾發生過窒息,或出生後曾患過呼吸困難,菌血症或腹瀉等疾病的早產兒更易引發本病。

  本症的發病原因,可能和腸壁缺氧及腸道細菌感染關係密切,因缺氧時機體調整血流分布,為了使重要器官得到較多氧氣,腸壁缺氧顯得更重,再因腸壁受損,腸道細菌乘機侵入,可引起腸黏膜壞死,重者腸壁各層都可能壞死,甚至並發腸穿孔。

  本症無明顯季節性,男女發病率大致相同。有窒息、換血等誘因者,發病多在生後2周內,以2~10天為高峰。因腹瀉、敗血症或無誘因而發病的嬰兒則起病年齡較晚,在出生後3~4周甚或7~8周發病。

  本病症狀以腹脹、腹瀉、嘔吐、便血為主,可分輕症和重症兩種。輕症僅有輕度和中度腹脹,以腹瀉和嘔吐、便血為主,腹瀉和嘔吐次數不多,每日1~3次,大便稀薄,可有少量血液,有時大便顏色深,潛血陽性。重症者腹脹明顯,甚至腹壁發亮,可看到腸型,腹瀉和嘔吐次數可多可少,便血量多,成為果醬樣便或為黑糞。嘔吐物呈咖啡狀或吐鮮血。嚴重者腹壁紅腫並伴有肌緊張。全身症狀有發熱或體溫上升,出現神志萎靡、心率減慢、呼吸不規則或呼吸暫停,有的病例可並發腸穿孔和腹膜炎,有的可並發敗血症。

  治療期間應嚴格禁食,停止一切口飼5~10天,禁食期間從靜脈滴入葡萄糖液、生理鹽水和營養液,有時需輸血或血漿,待症狀消失後開始餵糖水和餵奶,均從少量到多量,逐漸增加。為控制腸道細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療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和氨苄青黴素等。

  麻疹

  麻疹是小兒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傳染性強,可呈流行性,俗稱出疹子。實際上小兒時期出疹性疾病有數種,如風疹、猩紅熱和幼兒急疹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出疹性疾病。麻疹只是其中的一種。


  【發病原因】

  麻疹為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經呼吸道傳染。病人打噴嚏或在說話時病毒隨唾液散布在空氣中,小兒將病毒吸入呼吸道則受感染。受病毒污染的玩具、衣物等也可感染小兒。

  小兒對麻疹病毒易受感染。在麻疹疫苗應用以前常呈流行性發病。多見於7個月至5歲小兒。冬春季發病率高。自從小兒普遍採用麻疹疫苗預防以來,小兒麻疹發病明顯減少。但近年來可見成人出麻疹。

  病毒進入人體在體內繁殖,約6~18天開始出現症狀。醫學上稱這段時間為潛伏期。在潛伏期的末期已具有傳染性。

  【病狀表現】

  症狀開始有發熱、眼紅、怕光、流淚、流鼻涕、咳嗽。有的孩子有嘔吐、腹瀉、厭食、煩燥等症狀。發熱2~3天后,可見口腔內頰部黏膜及下唇內側散有沙粒白色小點,周圍紅暈,醫學上名為科氏斑,為本病有診斷意義的體徵。發熱3~5天后皮膚開始出疹,先自耳後、頸部,漸及面部、軀幹和四肢。大約3天疹出齊。出疹時高熱、流淚、流涕,咳嗽均更加明顯。疹出齊後依出疹順序皮疹逐漸變暗,以後漸消退。同時體溫漸下降至正常,全身症狀明顯減輕。整個病程約10~14天。皮疹退後皮膚留有棕褐色色素斑,可有小量脫皮。

  病重時,部分患兒要並發喉炎、支氣管炎或肺炎。喉炎表現聲音嘶啞,吸氣性呼吸困難,嚴重病例面色發紺,呼吸困難十分嚴重,喘憋明顯。支氣管炎和肺炎都表現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嚴重肺炎循環不良時,疹子出得不透,或疹子沒有出齊就隱退,同時喘憋明顯,口周發紺,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治療方法】

  麻疹患兒應隔離至出疹5天,合併肺炎時應隔離10天,以避免傳染其他孩子。

  患兒應臥床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室溫不可太高。注意保持患兒口鼻清潔,多餵水,給少量易消化食物。在體溫下降病情恢復時,應及時添加富有營養的飲食,以期早日恢復健康。

  【注意事項】

  急性期可用適當的退熱藥,但又不能把體溫降得太低,同時給止咳化痰藥及清熱解毒透疹藥等以減輕症狀。如有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或喘憋,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一般家長總認為孩子出疹子怕風、怕冷,應穿得暖暖的,蓋得厚厚的,這是不合適的。穿蓋過多不利於小兒退熱。孩子出汗多則易著涼,同時也不利於皮疹出透。因此穿戴適當即可,千萬不要太熱。單純出麻疹沒有危險,家長不必慌張,按醫生囑咐細緻護理,一般可順利恢復健康。

  風疹

  風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它和麻疹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得了麻疹仍會得風疹,反過來也一樣。風疹的特點為全身症狀輕,有特殊的皮疹,並伴有耳後、頸部及枕部淋巴結腫大。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所致。病毒存在於病兒出疹前5~7天的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容易再找到。風疹病毒在體外生活力很弱,所以傳染性較麻疹小。一般可通過咳嗽、談話、噴嚏時的飛沫傳染他人。風疹多見於1~5歲兒童,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有來自母體的抗體而獲得抵抗力,所以很少發病。一次得病後,大多不再第二次感染。本病多見於冬春季節。從接觸感染到症狀開始,一般要經過14~21日。初起1~2日症狀很

  輕,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眼發紅等輕微感冒現象。病人口腔頰黏膜光滑,無充血及黏膜斑,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並伴輕度壓痛。通常於發熱1~2日後即出現皮疹,皮疹初見於面頸部,在24小時內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疏的紅色斑丘疹,以後面部及四肢的皮疹可以融合,類似麻疹。出疹第二天開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變成針尖樣紅點,如猩紅熱樣皮疹。皮疹一般於3天內迅速消退,留下較淺的色素沉著。在出疹期體溫不再上升,小兒常無疾病感覺,飲食嬉戲如常。年長兒童患風疹後,個別並發關節炎。當皮疹隱退2~3天后,患兒又出現發熱、暫時性關節疼痛,但無關節紅腫,膝、踝、肘關節均可受累,一般在5~10天內自行緩解。

  患風疹小兒應予隔離,直到出疹後第5天,並臥床休息,給予維生素及富有營養易消化食物如麥乳精、菜末、肉末、米粥等。皮膚瘙癢時可用1%氧化鋅溶液塗擦,同時應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防止細菌的繼發感染。風疹的合併症很少,但少數病人可有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腦膜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關節炎和出血等傾向。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皮膚丘疹、皰疹、結痂三種皮損同時存在為特徵。水痘傳染性較強,冬春季多發。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成人期感染多發為帶狀皰疹。

  【病因】

  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皰疹的皰漿、血液和口咽分泌液內。病毒能被乙醇滅活,它在體外的生存能力很弱。

  1、傳染源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易感兒接觸帶狀皰疹亦能發生水痘。從發病前1~2天至結痂為止,都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接觸傳播的機會不多。

  3、人群易感性人群對水痘普遍易感,且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後

  80%可發病。90%的患兒為10歲以下小兒,高峰在6個月至3歲。病後可獲持久的免疫力。

  【臨床表現】

  潛伏期10~21天。

  前驅期約1~2天,往往先見皮疹,可有輕微發熱,體溫37.5~38.5℃,精神不振,食慾減低等。多數患兒無此期表現。

  皮疹皮疹分布特點為向心性,以軀幹、頭、腰及頭皮部多見,四肢較稀少,偶見於足心、手掌,尤在受壓受刺激的部位如腰、臀或扎襪帶之下,皮疹往往比較密集。皮疹初為丘疹或紅色小斑疹,稀疏分散;數小時至1日後大多轉變成橢圓形的、表淺而有薄膜包圍的、四周還有紅色浸潤的「露珠」狀皰疹。其大小不等。幾天後,皰疹逐漸變干,中心微凹陷,然後結痂。再經數日至1~3周脫落,不遺留疤痕;如經過搔破或污染,以後可留輕度凹痕。皮疹輕重不一,輕者可只見10個左右的小皰疹,重者範圍很廣,可在起病後3~6天陸續出現,一般2~3批,多達5批者偶見。


  黏膜部位也可出疹,如口、咽、結膜,早期出現小紅丘疹,以後很快變成皰疹,破裂後成潰瘍,很快癒合。

  【防治措施】

  (1)發熱時臥床休息,必要時給退熱劑。

  (2)保持皮膚清潔,防止因抓破痘疹發生感染。如有感染,可局部塗2%龍膽紫或抗生素軟膏。

  (3)疹癢時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爐甘石洗劑。

  (4)重症病例可考慮用丙種球蛋白。

  (5)可試用維生素B12005~01毫克/次,肌肉注射。

  (6)應用激素患兒減少激素至維持量,水痘全部愈後再恢復至原劑量。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又稱流感,是由於流行性感冒病毒導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主要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等。

  本病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健康帶病毒者排病毒少而短暫,故在流感傳播上不起很大作用,但輕型患者卻起重要的傳播作用。可從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經飛沫直接傳染,如飛沫污染手、用具、衣物等亦可發生間接傳染,但因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存活不超過30分鐘,故以直接傳染為主。

  本病患者以兒童及少年為多,5~20歲發病率最高,而4~5個月以下的嬰兒極少受到傳染。

  潛伏期約數小時至1~2日。起病急驟,可有高熱、畏寒、頭痛、背痛、四肢疼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現咽痛、乾咳、流鼻涕、眼結膜充血、流淚,以及局部淋巴結腫大、肺部出現粗羅音。偶有腹痛、腹瀉、腹脹等消化道表現。在嬰幼兒則臨床表現為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及肺部。常突發高熱,伴全身中毒症狀及流清鼻涕,常見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偶見皮疹及鼻衄。體溫可在38~41℃,高熱時可出現驚厥。幼小嬰兒還可出現嚴重的喉、氣管、支氣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發生呼吸道梗阻現象。

  流感常發生併發症,最重要的是繼發或附加的細菌感染如中耳炎、化膿性鼻竇炎和肺炎較為常見。

  本病尚無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應著重一般護理和併發症的防治。患兒宜臥床休息直至體力恢復,應嚴密隔離以防繼發細菌感染或傳染他人。嬰幼兒尤須注意合宜的餵養。有高熱、煩躁不安時應給予對症治療。高熱病人一般採用乙醯水楊酸、非那西丁及氨基比林等藥品。並發細菌感染時須及早給以抗菌藥物。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腮腺的非化膿性腫脹及疼痛為主要特徵。

  腮腺炎的流行見於世界各地,而以冬春季為流行高峰,夏季則流行較少,一年四季不斷有散發病例。大多數發生於學齡前及學齡兒童,2歲以下特別是1歲以下很少發病。

  本病傳染源為病人及隱性感染者。患者的唾液、血液、尿液及腦脊液中均可含有病毒。自腮腺腫大前數日至整個腮腺腫大期間均有傳染的可能性。傳播途徑主要為唾液飛沫吸入。人體對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感染性,一次感染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在腮腺腫大之前的1~2日內,可有發熱、倦怠、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嘔吐、頭痛、結膜炎、咽炎等不同症狀。

  發病期間,腮腺腫脹且多為兩側性,一般先見於一側,1~2日後波及對側,兩側同時腫脹者亦可見。腫大的腮腺以耳垂為中心,向周圍蔓延,使下頜骨後溝消失,2~3日達高峰,上緣可達顴骨弓,後緣達胸鎖乳突肌,下緣延至頜骨下而達頸側,以致臉面變形。腫脹為非化膿性,局部有疼痛及過敏感覺,張口或咀嚼時更顯著,表面灼熱,有彈力感及觸痛。腺腫整個過程約1~2周。腺腫最初3~5日內可伴有發熱、乏力、頭痛、食慾減退等症狀。

  腮腺炎易並發腦炎、睪丸炎,以腦炎為最常見。腦炎一般於腮腺腫脹後3~10天出現症狀,也可在腮腺腫大前1~2周或遲至腮腺腫大後2~3周發病。也可與腮腺腫脹同時發生。其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頸強直、嘔吐、嗜睡、譫妄。

  【防治措施】

  隔離患者,直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為止。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注意口腔清潔,可用含漱劑。飲食可進食流質或軟性食物,應避免酸性食物,保證有充足液體攝入。可內服板藍根沖劑或注射板藍根製劑。方劑以普濟消毒飲液為主。局部可用紫金錠或金黃散醋調外敷。

  流行性乙型腦炎

  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經蚊蟲媒介傳播流發於夏秋季節,具有典型的季節性,尤以兒童多見。臨床特徵為高熱、意識障礙、驚厥、腦膜刺激症、腦症狀等,重者引起呼吸衰竭。人對乙腦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持久的免疫力。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主要在10歲以下,尤以2~6歲兒童發病率為最高。

  乙腦患者的病程可分為以下4個時期:

  (1)初熱期(發病開始的3~4日內)相當於病毒血症期,起病急驟,一般無明顯的前驅症狀,表現為發熱,體溫驟升到39℃左右,伴有頭痛、嗜睡、嘔吐、精神萎靡及食欲不振等。

  (2)極期(病程4~10日)表現為高熱、嗜睡、昏睡或昏迷、驚厥、肢體痙攣、錐體束征、不自主的運動、不對稱的肢體癱瘓。多數患者在發病7~10日左右,體溫開始下降,病情逐漸改善,進入恢復期。


  (3)恢復期本期多數患者能在2周后順利恢復,體溫逐漸正常,各種神經、精神症狀好轉、消失而痊癒。昏迷的患者常經過短期的「精神呆滯」的階段而逐漸清醒。嚴重的病例因腦部病變較重,常恢復較慢,可有神智遲鈍、痴呆、精神或行為異常、失語、吞咽困難、肢體癱瘓或不自主的運動等表現,約需1~3個月以上的過程逐漸恢復正常。

  (4)後遺症期少數患者在發病半年後,仍留有意識障礙、痴呆、失語、癱瘓、錐體外系等後遺症。如堅持調養及適當的治療,部分患者仍能恢復。

  預防乙腦的關鍵是作好滅蚊及疫苗注射的工作、動物宿主的管理。

  乙腦病人的病情發展較快,需住院治療,多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性治療方法來及時處理,合理用藥。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由飛沫傳染。細菌侵入人體呼吸道生長繁殖,呼吸道黏膜發生炎症,產生大量粘稠分泌液。百日咳流行較廣,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以冬末春初多見。任何年齡的兒童都可患百日咳,但以1~6歲為多。

  百日咳的臨床特點是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常伴有深長的雞啼樣吸氣聲。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傳染期長,從潛伏期末的1~2天,至病初的2~3周,均有極強的傳染性,這正是集體兒童中易流行此病的原因之一。

  新生兒也可感染,5歲以下兒童占發病人數的85%。城市中春夏季易流行,潛伏期平均7~14天(最長21天),病程2~6周,重者可長達2個月以上。百日咳病程長,恢復慢,會給孩子帶來許多痛苦。如因劇烈咳嗽會使小嬰兒舌系帶發生潰瘍,還可並發肺炎、中耳炎等症。

  百日咳患者因為咳嗽嚴重可產生多種併發症,肺炎是最常見的一種,除咳嗽外,還可出現高燒、氣急等症狀。過於劇烈咳嗽可使毛細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最多見的是眼結膜下出血,眼睛周圍皮膚出現出血點,也有鼻出血、腦出血等。原有肺結核的小兒患百日咳後,常使病灶擴散,引起粟粒性肺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

  百日咳雖能自行痊癒,但因病程較長,影響小兒健康。因此必須儘早積極地給予適當治療,以縮短病程。

  首先,必須及早隔離患者,不與其他小兒接觸,防止傳播。病兒不需要臥床休息,多在戶外新鮮空氣環境中活動,往往可使咳嗽減輕。儘量避免哭吵、煙塵等誘發咳嗽的不良刺激。飲食宜少吃多餐,嘔吐後適當補充一些食物。痙咳明顯的患兒,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可用氯黴素或無味紅黴素治療,較大兒童可服用禽膽片(百日咳片)或中草藥治療。夜間咳嗽嚴重的,可服用鎮靜紅。年幼百日咳嬰兒,如發生青紫、窒息或抽搐,必須及早住院治療。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小兒較常見的一種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以夏、秋最為多見。

  痢疾病人的糞便中含有許多痢疾桿菌,可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也可通過病人手或蒼蠅、蟑螂叮爬污染各種食物、食具或用具而間接傳染。人們患痢疾主要是由於沒有良好衛生的習慣,比如喝生水,生吃未洗淨、未消毒的瓜果,或吃腐爛變質的食物。

  小兒主要通過污染的手而感染,因為小孩常常東摸西摸或在地上爬,手很難保持乾淨,如果吃東西前不洗手或有吮手指、啃玩具的壞習慣,則細菌很容易進入體內。


  【病狀表現】

  細菌性痢疾一般發病都很急,突然發熱、腹瀉,病初常先有稀便,稍後出現粘液、膿血便,大便1天少則幾次,多則幾十次常伴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還有一陣陣腹疼。嬰幼兒常哭鬧碾轉不安,排便時很用力,臉脹紅,但排便量不多,大孩子常有里急後重感,即肛門有灼熱下墜感、好像總想大便又解不暢、解不完。少數特異體質的孩子,對痢疾桿菌病毒反應特別強烈,往往在出現腹瀉膿血便前先有突然高熱,體溫一般都在40℃左右,隨即可有頻繁抽風、昏迷、休克,這就是中毒型痢疾。如不及時搶救,很快就可能死亡,應引起家長重視。

  【治療方法】

  孩子得了痢疾要及時診治,重症應馬上住院治療,一般情況可在家裡治療,患兒應臥床休息,天熱時發熱再加上腹瀉容易脫水,所以要多喝水,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腸道負擔。一定要遵照大夫囑咐按時服抗菌藥物,孩子大多怕吃藥,小嬰兒餵藥較麻煩,有時吃1~2天藥暫時大便好轉,家長就給停藥,實際病還沒根治,過幾天病情又會反覆,而且一些痢疾桿菌很容易產生抗藥性,所以在疾病急性期應連續服藥根治,否則易遷延不愈或轉成慢性,後患無窮。

  【注意事項】

  怎樣才能預防細菌性痢疾呢?最重要的是使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吮手指頭、啃玩具,不要讓孩子隨地爬,飯前、便後要好好洗手。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餿的飯菜和腐爛的瓜果,積極消滅蒼蠅、蟑螂。剩菜剩飯放入食櫥內或用紗罩蓋好。總之,痢疾「病從口入」,只要搞好飲食衛生,痢疾是可以避免的。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冬春季較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其病原菌存在於患者及帶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當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借飛沫由空氣傳播,一般在冬春季流行,2~4月份達到最高峰,5月份後逐漸下降。本病多發生於15歲以下兒童。

  【主要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3天,最短為1天,最長7天,感染後本病的發展可分為三期:

  (1)上呼吸道感染期主要症狀為鼻炎、咽炎或扁桃體炎,與其它病原引起者難以鑑別。多數患者感染即中止於此期,不發展為菌血症或腦膜炎。病初即接受碘胺藥或抗生素治療更易如此。

  (2)敗血症期一般起病急驟,突發高熱,伴有噁心嘔吐。幼小病兒易發生驚厥,年長兒表現頭痛及全身疼痛,關節尤甚。可有冷感,但少寒戰。病兒面容呆鈍、缺乏表情,臉色灰白或發紺。起病數小時後,迅速出現出血性皮疹一一一瘀點,瘀點分布不均,多少不等,用手壓不退色,大小不一,可自針尖大至1~2厘米直徑,形態多為星狀,初呈紅色,後發展為紫紅色或擴大為成片瘀斑,肩、肘、臀部易於受壓處多見,也可見於口腔黏膜或結膜。

  (3)腦膜炎期大多數患兒在發病24小時左右即出現腦膜刺激征,此時仍有高熱、皮疹、因顱內壓增高患者頭痛加重,嘔吐頻繁,煩躁不安或嗜睡,病重者神智昏迷,或有驚厥。頸項強直,克氏征及布氏征等腦膜刺激征呈陽性。腦脊液可呈典型的化膿性改變,培養及塗片細菌多為陽性。

  【防治措施】

  注意室內衛生,經常通風,以保持新鮮空氣,常曬被褥,注意個人衛生,不帶兒童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流腦藥物預防應限於患者有密切接觸的易感者,患者周圍的病人和皮膚有出血點者。


  目前,我國多數地區流行菌群大多數對磺胺藥敏感,故仍可酌情採用。服藥方法為磺胺嘧啶(SD),兒童每日1~2克,1歲以下每日500毫克,連服3天;亦可選用磺胺甲基異惡唑(SMZ),磺胺一6一甲氧嘧啶(DS36)等新合成磺胺藥,服藥時應遵醫囑。

  早期診斷和及時恰當的治療是減少本病死亡率、防止發生後遺症的關鍵所在。腰椎穿刺對小兒並無害處,切不可因對腰穿有顧慮而拖延診斷,失去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機。不可等到出現驚厥昏迷等嚴重症狀時才下診斷,以致治療後出現智力減退、癲癇、四肢強直、腦積水、耳聾或精神異常等後遺症。因此,發病後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小兒時期以原發性肺結核為多見。小兒抵抗力弱,致使結核病變容易播散,可發展為粟粒性肺結核或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如腦、腎、腸、骨骼等,引起結核性腦膜炎、腎結核、腸結核、骨或關節結核等。

  【發病原因】

  結核病主要由結核桿菌通過飛沫、痰液和灰塵經呼吸道傳染,也可以通過與患者共同飲食、共用食具或飲用含結核桿菌的牛奶經腸道而傳染。結核桿菌在人體侵入處產生原發病變,但多數人在受感染後並無症狀。原發病灶經過一定時間後可完全被吸收,而機體對結核菌素產生陽性反應,只有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才能發病。如果小兒平日缺乏鍛鍊、營養不良、或密切接觸結核病患者,都是發生結核病的重要因素。

  【常見類型】

  原發性肺結核患兒有不規則發熱,一般呈低熱,伴有輕微咳嗽,食慾減退,多汗,略顯消瘦,有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肺部體檢常無異常體徵,X線檢查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肺部有時可見初期病灶陰影,且「OT」試驗陽性。

  原發性肺結核一般愈後良好,多數患兒經過治療,6個月至1年後逐漸痊癒,但如不及時徹底治療,特別是年齡小,營養差,或同時患麻疹、百日咳等傳染病時,結核病變可能播散全身。

  粟粒性結核由體內大量的結核桿菌侵入血液所致,起病可急可緩,急者多突然高熱,且持續不退;緩者表現不規則發熱,患兒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明顯消瘦,咳嗽頻繁。有時出現氣急,青紫,頸淋巴結和肝臟、脾臟常常腫大。肺部體徵不明顯,且因病灶細小,透視時常不易發現,但攝片可見兩肺滿布如粟米大小的點狀陰影。

  結核性腦膜炎起病一般比較緩慢,開始時有低熱,食欲不振,便秘、嘔吐,年長兒常訴頭痛。小兒脾氣忽然變得很壞,容易激怒,恐懼,睡眠不安,半夜哭叫,或者相反地忽然變得呆滯,對玩耍不感興趣,終日想睡覺。1~2星期後,患兒神志恍惚,眼睛常向遠方凝視,感覺過敏,頸部強直,嬰兒則囟門飽滿。至晚期,熱度升高,出現抽筋,且反覆發作,神志進入昏迷。常有一側肢體癱瘓,嚴重者全身強直,呼吸不規則。

  結核性腦膜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必須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當小兒有神志改變,不明原因的低熱和嘔吐時,應考慮到結核性腦膜炎的可能,可作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以明確診斷。

  應該明白,結核病是一個可以預防的疾病,小兒出生後即應接種卡介苗,此後還應定期作體格檢查。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必須堅持長期治療。病情比較嚴重,有發熱、咳嗽、盜汗、高度衰竭的小兒應臥床休息,病情較輕的可作適當活動。住室要經常通風換氣。常到戶外接觸新鮮空氣,鼓勵患兒多進飲食,食物要富於營養。抗癆藥物的應用是治療的關鍵,輕者可單獨用異煙肼,療程半年至1年。重者與鏈黴素聯用2~3個月。患粟粒性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時,異煙肼應加大劑量,療程約1年半至2年。

  蛔蟲病


  蛔蟲病是小兒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影響小兒的食慾和腸道功能,妨礙小兒的生長發育。其並發病較多,有時可危及生命,所以必須積極防治。蛔蟲卵主要通過手和食物感染。如吃瓜果不洗沖,飯前便後不洗手,喜吃生涼拌菜和泡菜,喝不潔生冷水,特別是河水,都是感染蛔蟲的重要因素。小兒玩物不潔,吮指,喜用嘴含東西,也能帶進蛔蟲卵。

  蛔蟲寄生在體內主要以小腸內乳糜液為食物,不但掠奪宿主營養,同時又分泌對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酶及組織蛋白酶E等的抑制劑,影響宿主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

  【病狀表現】

  腸道蛔蟲可無任何症狀,或有食慾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於臍周或稍上方,痛無定時,反覆發作,持續時間不定。痛時喜人揉按腹部,多無壓痛,亦無肌緊張。個別患兒可有偏食或異食癖,喜吃爐渣、土塊。也易發生噁心、嘔吐、輕瀉或便秘。大量蛔蟲寄生不僅消耗營養,而且妨礙正常消化與吸收,即使患兒食量較大,也常造成營養不良、貧血,甚至有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發育較差等現象。

  小兒蛔蟲病的另一特點是易出現精神、神經系症狀。由於蟲體代謝產物或崩解物被吸收後較易引起低熱、精神萎靡或興奮不安、頭痛、易怒、睡眠不好、磨牙、易驚,甚至反覆嘔吐等。

  蛔蟲有遊走鑽孔的習性,當蛔蟲過多或於小兒高熱、消化不良、驅蟲不當時均可使蛔蟲產生騷動,引起嚴重的臨床現象。常見的併發症有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膿腫,蛔蟲性闌尾炎。

  【防治措施】

  應教育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手的清潔,常剪指甲,不吸吮指頭。年長兒無症狀的感染,不必急於治療,除非發生再感染,一般於1年內蟲體可自然排出。對於感染較重或症狀明顯的,給予治療。

  (1)枸椽酸哌嗶嗪:療效較高,副作用少。劑量為160毫克/公斤/天,每天總量不超過3克,分2次口服,連服2天。一般無需服用瀉劑,便秘者可同時服輕瀉劑。蟲卵陰轉率約70%。驅蛔蟲糖漿適用於兒童,1毫升含派嗶嗪160毫克,其劑量為1毫升/公斤/天,每次最大不超過20毫升,體弱者用量酌減。用藥前必須充分搖勻,以免服藥不均引起嚴重消化道反應。對於嚴重感染的,1周后再重複用2天。

  (2)左旋咪唑:又名驅鉤蛔,劑量為15~20毫克/公斤/天。晚睡前

  1次頓服,也可於清晨空腹頓服,副作用小。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佝僂病是因缺乏維生素D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營養缺乏症。維生素D缺乏時,人體中鈣磷代謝異常,腸道攝取鈣、磷的能力降低,同時,腎臟排磷增加。

  骨的主要成份是鈣鹽和磷鹽,當血液中鈣磷含量不足時,特別是磷降低時,骨樣組織鈣化受到影響,骨骼生長緩慢,嚴重時發生骨骼畸形。

  人體內維生素D有兩個來源,一是內源性,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能合成維生素D;另一個是外源性,即從食物或藥物得到維生素D。


  【發病原因】

  引起佝僂病主要原因是嬰幼兒戶外活動少,攝取紫外線不足,尤其在北方,家長怕孩子著涼,常常整個冬天悶在屋裡,不見太陽,所以活動性佝僂病秋天開始增多,到第2年3~4月發病最多。其次由於食物中鈣、磷不足,或鈣、磷比例不合適,例如母奶中鈣、磷比例合適(2∶1)易吸收。牛奶中鈣雖比母奶多,但鈣與磷比例為12:1不易吸收。嬰幼兒時期生長發育迅速如維生素D和鈣補充不夠就容易患佝僂病。維生素D和鈣的吸收利用下降而較易發生佝僂病。

  【病狀表現】

  骨骼改變是佝僂病的主要表現,此外,還有神經精神症狀和肌肉鬆弛等。佝僂病活動早期主要表現神經精神症狀,小兒愛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睡驚、夜哭、枕禿。活動期主要是骨骼改變:

  頭部:顱骨軟化多見於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用手指輕按枕、頂部,有按桌球樣感覺。前顱和骨縫邊緣也有軟化現象,但在3個月以上的嬰兒才有診斷意義。頭顱變形多見於8~9個月以上患兒,最早見方顱,嚴重者可見馬鞍形或十字形。患兒前顱閉合晚(1歲半仍未閉全)。出牙晚,10個月後才出牙,或見出牙順序顛倒,牙質缺乏釉質而患齲齒。

  胸部骨骼改變:有肋骨串珠(前胸肋骨一部分像算珠子鼓起);肋緣外翻、嚴重的可見雞胸(胸骨向外突出),漏斗胸(胸骨下部凹陷)。

  四肢:手鐲和肢鐲多見於6個月以上。患兒手腕和足踝部成鈍圓形環狀隆起。到小兒會站立開始走路後因骨質軟化及肌肉關節松馳在身體重力影響下造成下肢彎曲。出現羅圈腿(兩足跟靠攏時以膝向外彎曲)和「X」形腿(雙膝靠攏時雙足分開向外)。其他骨骼變化還有脊柱彎曲、骨盆扁平等。活動期佝僂病還有全身肌肉鬆弛,表現頸部無力,坐、站、走較正常孩子晚,腹肌無力使腹部膨隆如青蛙肚子。佝僂病患兒血液化驗則有血

  鈣、磷、鹼性磷酸酶含量的變化,骨骼X線檢查也有特異的改變,結合臨床表現可確定佝僂病的診斷。

  【治療方法】

  佝僂病患兒用維生素D和鈣治療。應根據病情輕重和活動狀況決定用量和給藥方法。還要多帶孩子到戶外散步,多受到日光照射,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中醫以補腎、壯骨、健脾、益氣為主,治佝僂常用龍骨、牡蠣等藥味。

  佝僂病的預防應從孕婦做起。孕期和哺乳期婦女要多曬太陽。每天最好有2小時戶外活動,或服維生素D每天5千至1萬單位,同時口服鈣劑,每天應攝入鈣800mg~1000mg。目前有高效鈣如「益鈣靈」、「腎骨散」,療效高且便於服用。要提倡母乳餵養、戶外活動。嬰幼兒維生素D預防用量每天400單位。早產兒頭3個月用量加倍,要同時注意鈣的補充。目前有補骨液,鈣含量高,且易於吸收,補鈣效果較好。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本症又稱嬰兒性手足摔搦症,多數見於嬰兒時期,主要是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血清鈣低落,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出現驚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狀。

  本病常發於初春季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佝僂病症狀。1歲以內患兒,常表現突然四肢抽動,面部肌肉顫動,兩眼上翻,可暫時失去知覺,一般不發熱。每次發作時可數秒鐘、數分鐘或更長,發作次數也多少不定,可數日發作一次,或一日多次。發作緩解後多入睡,醒後神志、吃奶皆正常。少數嬰兒表現為喉痙攣,吸氣困難,吸氣時可有喉鳴,嚴重者可引起

  死亡。幼兒及兒童發作時神志清楚,僅表現為手足痙攣,手痙攣時大拇指貼近掌心,其他四指向掌心方向伸直腕關節稍屈,足痙攣時踝關節伸直,足趾下屈,足底略彎,發作時神志清楚。


  發作時如有驚厥及喉痙攣症狀則兆示病情危急,必須急救處理,可以針刺人中、印堂。喉痙攣較重者,應立即將患兒舌拉出,進行人工呼吸,即刻將患兒送往醫院,迅速控制驚厥或解除喉痙攣。

  本病主要原因是血鈣過低,因此,病因治療首先是用鈣劑而不是用維生素D,一般用10%葡萄糖酸鈣靜脈緩慢注射。驚厥、喉痙攣控制後,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鈣劑,鈣劑勿混在牛奶中或餵乳前後服用,因會產生奶塊,影響鈣的吸收。經鈣劑治療,低血鈣症狀控制一周後,即可加用維生素D治療。

  維生素A缺乏症

  本症一般見於3歲以下的小兒,多由於維生素A攝入量不足所引起。可影響全身皮膚,以眼部表現最為顯著。

  引起維生素A缺乏的原因可分為二種。一種是餵養不當,較長期缺乏富含維生素A或胡蘿蔔素的食物。另一種原因是某些疾病的影響,如慢性腹瀉,使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的吸收不良,肝或膽道的一些病也會影響維生素A吸收、貯存及胡蘿蔔素轉變為維生素A。

  本病多見於3歲以下小兒,男孩多於女孩。眼部症狀出現最早,症狀可有夜盲、眼乾燥、畏光,接近角膜的眼球上可有灰白色皺斑(結膜乾燥斑)。角膜混濁,繼之可有角膜軟化、潰瘍等穿孔以致失明。皮膚症狀可出現皮膚乾燥、脫屑、角化增生,摸上去如雞皮疙瘩。皮膚症狀多見於年齡較大的小兒。毛髮乾脆容易脫落,指甲多紋缺少光澤。容易發生反覆呼吸道感染,亦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嬰幼兒常見體格發育遲緩,營養不良,或伴有其他維生素缺乏症。

  預防本病,首先應充分供給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提倡母乳餵養,若母乳量不足則添加牛乳或羊乳,及時添加富有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的輔食。早產兒應及早給予含維生素A製劑,每日3000~50000國際單位,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兒,應積極治療,並及早補充維生素A。不要盲目忌嘴,例如麻疹時忌嘴、封眼會引起角膜軟化、潰瘍,甚至失明。孕婦應多吃含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的食物。

  治療主要以調整飲食為主,並適量補充維生素A及治療原發病。一般給予維生素A25萬~5萬國際單位/日,分2~3次口服(濃維生素A膠丸每丸含維生素A25萬國際單位),眼部症狀數天內即可見效。重症應根據醫囑可先用維生素AD注射劑,待病情好轉後改為口服魚肝油或維生素A膠丸,症狀消失後,繼續口服預防量。眼部治療可用抗生素眼藥水滴眼或局部塗入抗生素眼膏(如025%氯黴素眼藥水,05%紅黴素眼膏,05%金黴素眼膏等),防止繼發感染。如有角膜潰瘍,可用消毒魚肝油及抗生素眼藥水每1/2~1小時交替滴眼一次,並用1%阿托品擴瞳。注意切勿壓迫眼球,防止角膜潰瘍穿孔。

  小兒肥胖症

  小兒肥胖症是由於食慾旺盛,日常進食的營養超過生長發育所需,致使多餘的營養轉變成脂肪組織貯藏在體內,形成肥胖。

  本症患兒大多自嬰兒期就食慾很好,容易接受添加的輔食品。長大了,愛吃葷菜、甜食及油膩的食物。三餐之外,還吃較多的零食,如糕餅、點心、巧克力。在幼兒時,小兒長得比同年的孩子高、胖。但由於較胖,孩子行動不夠靈活,往往避免參加有競爭性的遊戲或體育活動。平時活動也較少,減少了運動的消耗,就相對地增加了營養的累積,使肥胖更加重。所以多吃與少動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現代醫學認為成年人的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疾病與脂肪代謝障礙有關,而肥胖者的發病率則顯著增高,所以早期預防及控制肥胖症很有必要,可減少成年後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控制小兒體重超常應從飲食調整及增加活動著手。肥胖的小兒一向食慾旺盛,故應從改變食物種類入手,避免多吃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即含脂肪、澱粉類豐富的食物,如肥肉、甜食、糕餅、土豆、山芋、油炸的食物、巧克力等。而多吃些含熱量較低,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魚、豆製品、粗糧。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使孩子每餐食後仍有飽足感。並要鼓勵孩子多參加各種活動,以增加體力消耗。但也不要一下子劇烈運動,往往大量運動後,反而肚子很餓,吃得更多,而適得其反。一般孩子進入少年期後,自己多能感到肥胖不美和不方便,而會自覺限制飲食,增加鍛鍊,使體態恢復正常。

  小兒肥胖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但如在較短時間內出現肥胖,而脂肪的分布不均勻呈「向心性」,即面部及頸背、胸、腹肥胖,而四肢卻相對較瘦。並伴有多毛、高血壓等,或可表現性徵不發育,則應疑有腎上腺或腦下垂體等內分泌功能疾病,必須去醫院確診。

  營養不良症

  嬰幼兒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主要表現為體重減輕,逐漸消瘦,嚴重時伴有各器官的功能減退。


  【發病原因】

  1、多為長期飲食不足,人乳不足,餵養的質量不適當,飲食習慣不良等,或長期缺乏蛋白質。2、急、慢性疾病:如遷延性肺炎、長期腹瀉、結核等。3、先天造成營養不良。4、多胎兒、雙胎、未成熟兒、先天不足,出生後需要營養高,但消化力薄弱,易造成營養不良。

  【病狀表現】

  營養不良的診斷:根據體重減輕程度和皮下脂肪消失程度,分為三度。脂肪減少有一定順序;首先是腹部,然後是軀幹、四肢和臀部,最後是面部。所以有的孩子身上很瘦,而面部還是胖乎乎的,就是這個道理。

  Ⅰ度營養不良,體重低於正常均值15%~25%,僅腹部皮下脂肪減少;

  Ⅱ度營養不良,體重低於正常均值25%~40%,腹部皮下脂肪近於消失,軀幹、四肢皮下脂肪明顯減少,面部皮下脂肪也減少;Ⅲ度營養不良,體重低於正常均值40%以上,全身各處的皮下脂肪近於消失,明顯消瘦呈皮包骨狀,皮膚彈性消失,多皺褶,似老人樣面容。其他方面表現為皮膚乾燥、鬆軟、蒼白、運動功能差,嚴重者影響智力發育。容易並發營養不良性水腫、貧血、各種維生素缺乏、易患感冒、肺炎及消化不良等。

  【預防與治療】

  嬰幼兒營養不良是完全可以預防的。首先,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品,所以要提倡母乳餵養,如果母乳不足或無母乳,應採取合理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動物乳類以牛乳或羊乳為佳,不應單獨以米糊類餵養。隨著小兒年齡的增長,必須添加各種輔助食品,以滿足小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及時治療原有疾病。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治療,應注意尋找病因,積極處理。調整飲食,補充營養要根據不同年齡、病情輕重、原有飲食習慣等,由少到多逐漸調整和增加,選擇適合患兒消化能力及符合營養需要的食物,並給予足量維生素,例如:單純用乳兒糕餵養而發生營養不良的嬰兒,治療時應先加少量牛乳代替一部分乳兒糕,逐步增加牛奶量,減少乳兒糕量,避免突然改變食物的質或量而引起腹瀉。因疾病引起營養不良的小兒,應首先治療原有疾病,疾病控制後,營養不良才有可能逐漸恢復。同時還注意促進消化和代謝功能,例如:捏脊、割治療法及口服消化酶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占兒科疾病首位,是指鼻、咽、喉部的感染。感染向下蔓延則可引起氣管、支氣管炎或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表現,輕重程度相差很大,年長兒症狀較輕,僅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頭痛、乏力等,可在3~4天內自然痊癒。如病變範圍較廣,涉及鼻咽部,常伴發熱、咽痛與聲音嘶啞、扁桃體及咽後壁淋巴結組織充血增生,有時頸淋巴結可稍腫大。年齡小的嬰幼兒症狀表現較重,大多有發熱、煩躁不安,因鼻塞和鼻咽部有分泌物,嬰兒常張口呼吸,甚至影響吸奶。可伴有食慾減退,精神不振,除咳嗽流涕外尚有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體溫可高達39~40℃,持續1~2天或10余天不等。少數嬰兒起病時可發生高熱驚厥,熱退後就不再有抽筋發作,且一般情況良好,沒有神誌異常及後遺症。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雖為普通常見疾病,但若不及時治療,炎症易涉及其他器官,引起併發症。常見的有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頸淋巴結炎、鼻竇炎、咽後壁膿腫。炎症向下蔓延累及下呼吸道,可引起氣管、支氣管炎甚至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的早期症狀也可表現為傷風感冒,因此在診斷中除根據臨床症狀外,還須結合當地流行病史,體檢和實驗室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有時還需觀察病情的發展才能確定診斷。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包括適當休息,多喝水,加強護理,室溫和濕度應適宜。高熱時給予降溫,鼻塞應清除鼻腔分泌物後用05%麻黃素滴鼻。因本病多為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繼發細菌感染或發生併發症時,可選用磺胺藥或青黴素、紅黴素等抗生素3~5天。抗病毒藥物可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此藥為較新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片劑含服或滴鼻液滴鼻治療。中醫認為:感冒外邪,常為停食著涼,或有積滯,可服至寶錠、萬應錠。還可用小兒感冒沖劑、銀翹散、板藍根沖劑等。流行性感冒病情較重,高熱不退者,要用清熱解毒通里攻下的中藥,有助於退燒和身體恢復。患兒要儘量隔離以免傳染他人,又可減少病兒發生併發症。不要帶小兒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平時要注意小兒體格鍛鍊,多到戶外活動,接受日光照射。冬季不要穿著過多,提高小兒耐寒能力。此外,合理餵養,防治小兒營養不良、貧血、佝僂病亦十分重要。


  小兒肺炎

  肺炎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季節及氣候驟變時多見,此外,濕熱季節發病率也較高。主要由細菌或者病毒自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下降,侵入肺泡而引起,因此肺炎常發生在上呼吸道炎或氣管炎之後,但也可以一開始就患肺炎。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蓉血性鏈球菌、肺炎桿菌等。近年來病毒性肺炎發病率逐漸增加,常見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可呈流行性發病。

  支氣管肺炎在小兒時期最為常見,占90%以上,大多見於1歲以內。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氣管炎向下蔓延所致。新生兒期也可由敗血症引起。病因以病毒和細菌最為多見。

  【症狀表現】

  肺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氣喘。體溫一般在38℃~39℃,熱型不定,腺病毒肺炎可於持續高燒1~2天后出現,少數起病即喘,患兒呼吸增快每分鐘可達50~60次甚至80次以上。有鼻翼扇動,重者有三凹征(鎖骨上凹、胸骨上下窩、肋緣下吸氣時凹陷),病情較重缺氧者,口、鼻周紫紺,指端紫紺。患兒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狀,常有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煩躁不安或嗜睡,輕度嘔吐腹瀉,腺病毒肺炎全身中毒症狀多較嚴重。

  重症肺炎由於嚴重缺氧和毒血症使得身體發生代謝紊亂及多臟器功能障礙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中毒性腸麻痹和酸中毒等,甚至危及生命。如患兒呼吸困難突然加重,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紫紺,脈搏細數無力,肝臟短期內腫大(大孩子可敘述上腹疼),尿少則是心衰的徵兆。如明顯嗜睡、煩躁不安、昏迷、甚至抽風,呼吸不規則是為腦水腫,中毒性腦病。嚴重腹脹壓迫肺部加重呼吸困難為中毒性腸麻痹。吐咖啡樣物,黑色大便或其他部位出血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遇有上述情況都必須立即到醫院搶救。重症細菌性肺炎,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可並發膿胸,肺膿瘍,肺大泡使病程遷延不愈,對健康危害極大。肺炎患兒都應當及時診治,重症肺炎必須住院治療,輕症肺炎可以在家治療。

  【治療方法】

  肺炎患兒的護理十分重要,室內要定時通風,保證患兒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室溫以18℃~20℃為宜、保持適當濕度(60%)以防痰變干不易咳出,冬天在暖氣上應放水槽或濕布,生爐子的要在爐上放一壺水。患兒要經常翻身變換體位,或抱起活動以減少肺淤血,增加肺通氣,促進痰排出。要勤餵水,給容易消化的食物,按醫生囑咐按時餵藥。肺炎一般需3~4天才能好轉,1~2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痊癒。

  小兒腹痛

  腹痛是小兒常見的症狀,其病因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腹痛,多由單純胃、腸痙攣引起;另一類為腹部器質性病變如炎症、腫脹、梗阻、損傷、缺血等。在器質性病變中尤其要注意外科急腹症,因這類疾病常需緊急處理,有些要手術治療,如延誤可引起嚴重後果。胃腸痙攣常由於飲食不當、暴飲暴食、大量冷飲、甜食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部受涼,一些過敏症如蕁麻疹、過敏性紫癜或上呼吸道感染、發燒時也可常發生腹痛。當然一些器質性病變也可誘發腸痙攣如痢疾、腸炎等。

  腹痛雖然多由腹腔內臟器病變引起,但其他系統、器官疾病也可反映到腹部而引起腹痛,例如腹壁、胸壁帶狀皰疹和大葉肺炎等。此外,腹部鄰近器官如肛門、尿道、腰、背等部位的疼痛,對年齡小體檢時不會合作的孩子與腹痛有時易混淆。

  小兒常見引起腹痛的疾病有:

  急性闌尾炎

  多見於3歲以上的小兒。起初腹痛多位於臍周或上腹部,約6~12小時後轉到右下腹,為持續疼痛陣發性加劇,常有發熱,可伴有噁心、嘔吐,腹部檢查右下腹有明顯固定的壓痛伴肌緊張。小兒闌尾炎的症狀有時不如成人典型,所以更需要仔細觀察。

  腸套疊


  多見於2歲以下。可見陣發性哭吵,面色蒼白,伴嘔吐,直腸指檢見果醬樣血便。仔細按摸小兒腹部,常可摸到一個似「香腸樣」塊物,發現上述情況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早期通過空氣灌腸可將套疊腸曲復位,時間太晚則需手術治療且套疊處腸壁可因缺血而壞死。

  腹股溝端

  即「小腸氣」,在腹股溝(大腿與軀幹交界處)部出現一橢圓形隆起,大多進入陰囊。當小兒站立、咳嗽或啼哭時,腫塊出現或增大;安靜躺下時,腫塊縮小或消失。這種能復位的疝,可等孩子稍大後再行手術。如不能復位即稱嵌頓疝。有小腸氣的小兒,如有陣發性哭吵應仔細檢查腹股溝,有無疝的腫塊突然增大及壓痛,以便及時發現嵌頓疝,立即去醫院就診。

  小兒腹痛病因複雜,診斷沒有明確之前,不可亂用止痛藥,以免遮蓋了症狀,增加診斷的困難。也不要在腹痛時自己服驅蟲藥或亂吃瀉藥等,以免使病情加重。

  嬰兒腹瀉

  嬰兒腹瀉是指2歲以下的小兒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腹瀉或嘔吐,大便性狀改變,水分增加,可含有不消化食物、粘液或濃血等,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本病為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對小兒的健康影響甚大,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但以夏秋季發病率最高。

  【發病原因】

  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和抗感染能力都比較薄弱,再加神經調節功能不成熟,全身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由於飲食不當或受各種病原侵入而引起腹瀉。

  嬰幼兒每天大便次數沒有絕對的標準,人奶餵養的小嬰兒大便次數稍多,每天大約2~4次,軟膏狀,有酸味,但不臭。人工牛奶餵養的小嬰兒大便每天1~2次,較稠些稍帶腐敗臭味。如小兒平時大便每天經常4~5次,但一般情況好,體重照常增長,不應認為是病。若平時大便每天1~2次,突然增加至5~6次,且性狀改變則可考慮為病態腹瀉。

  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可分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兩大類。由於各種病原感染引起的稱為感染性腹瀉或腸炎。非感染因素中主要是飲食因素,即餵養不當所致。父母都願意孩子吃得好,常自認為什麼營養好就吃什麼,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恨不得一口吃出個胖子。殊不知往往事與願違,由於餵養不合理,孩子可能吃了就拉稀,反而越吃越瘦。氣候變化或護理不當也可引起腹瀉,如腹部受涼使胃腸蠕動加快,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少,口渴吃奶過多等。此外佝僂病、營養不良,某些異常體質的孩子都易發生腹瀉。

  腹瀉可丟失大量營養物質、水分和機體必須的多種電解質,對機體危害很大。慢性腹瀉導致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缺乏和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可影響小兒正常生長發育。

  【注意事項】

  1、飲食:吐瀉嚴重的患兒應禁食6~12小時,吐瀉好轉後逐漸恢復飲食。母乳餵養者要縮短每次哺乳時間,限制哺乳次數。混合餵養和人工餵養的患兒可先給米湯;稀釋牛奶,脫脂牛奶等。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暫停增加輔食品。

  2、合理餵養:要注意餵養方法,鼓勵母乳餵養,尤以出生後最初幾個月及生後第一個夏天更為重要。避免在夏季斷奶,添加輔食不宜過早,要採取逐漸過渡的方式。

  3、注意氣候變化時的護理,勿使小兒衣著過多,避免過熱和受涼,夏天應多餵水。


  4、輕型腹瀉,營養不良或佝僂病等小兒腹瀉時要及早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

  急性闌尾炎

  急性闌尾炎是小兒最常見的腹外科疾病,可發生於小兒任何年齡,最常見於5~12歲,10~12歲發病率最高,3歲以下則很少見。

  【發病原因】

  小兒急性闌尾炎的發病原因較複雜,目前仍不夠了解,但最有可能的是以下幾種因素:1、闌尾腔梗阻:闌尾腔機械性阻塞,分泌物滯留,腔內壓力增高,闌尾壁血運發生障礙,有利於細菌的侵入。最常見的梗阻原因是糞石、異物(果核、蛔蟲)、闌尾扭曲、管腔癜痕狹窄等造成。2、細菌感染:細菌可經破潰或損傷的黏膜及血循環達到闌尾,引起急性炎症。如咽峽炎、上感、扁桃體炎等。3、神經反射:當胃腸道機能發生障礙時,常伴有闌尾肌肉和血管的反射痙攣,闌尾腔發生梗阻及血運障礙引起炎症。

  【病狀表現】

  典型闌尾炎有腹痛、發熱、胃腸道症狀及右下腹部壓痛和肌緊張四大症狀。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許多病都可以有腹痛,闌尾炎腹痛的特點是轉移性腹痛,即開始時在心口窩或肚臍附近,經過幾個小時或半天左右轉到右下腹痛,即肚臍右下方。少數患者也可以一開始就是右下腹痛。疼痛呈持續性,不太劇烈。如果是由於蛔蟲鑽入而引起者,可有陣發性劇痛。患兒常屈著右腿側躺著,不敢直腰走路。幼兒說不清疼痛部位,嬰兒則常常蜷著腿哭鬧不安。

  小兒闌尾炎發燒比成人出現早,一般於發病幾個小時後即可出現發燒,體溫達38℃左右,重症可達39℃以上。多數患兒病初就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有些患兒還有便秘或腹瀉。右下腹部壓痛是比較可靠的體徵,如果還有肌肉緊張、抵抗,那麼診斷就更明確了。有些闌尾炎症狀可以不典型,年幼者不典型症狀更多見。比如有的一開始就只是腹瀉,常以為是腸炎,如果同時有咳嗽、嗓子痛,病初容易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但隨著病情發展,大多會出現上述闌尾炎症狀。

  【治療方法】

  對小兒腹痛應特別注意,凡是腹痛或哭鬧2~3小時以上,應懷疑有闌尾炎(或其它腹部外科病),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小兒闌尾炎一般需要手術治療。輕症或早期症狀還不典型者也必須在醫生嚴密觀察之下用抗菌素治療,切不可大意。

  急性腎炎

  急性腎炎一般見於3歲以上小兒,多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或與其他細菌、病毒感染有關。由抗原一抗體複合物沉著在腎小球基底膜,使基底膜受損而發病,病程中可合併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壓腦病。一般預後良好,極少數可轉為慢性腎炎。

  【症狀表現】

  患兒發病時除可有低熱、頭昏、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一般症狀外,突出的表現有:

  浮腫、少尿浮腫多由眼瞼部開始,1~2日內漸及全身,用指壓時無明顯凹陷。於浮腫同時,尿量明顯減少,甚至尿閉,1~2周內尿量逐漸增多,浮腫也隨之消退。


  血尿所有病例均有血尿,嚴重者為肉眼血尿,尿呈鮮紅色或洗肉水樣,也可呈濃茶樣;輕者為顯微鏡下血尿。肉眼血尿通常在1~2周內消失,顯微鏡下血尿一般在1~3個月內消失,少數病例可持續半年或更久。

  高血壓大部分患兒在病初數天可有高血壓,隨著尿量增多,浮腫消退,血壓也隨之下降。如血壓過高或上升過急,則要警惕並發高血壓腦病或心力衰竭的可能性。

  若能及時控制併發症,本病預後良好,一般病程約1~15個月,浮腫、高血壓症狀常先消退,其次,為肉眼血尿,但顯微鏡下血尿常可持續3~6個月或更久。

  【治療方法】

  本病典型病例極易診斷,但有些病例尚需與尿路感染、慢性腎炎急性發作、病毒性腎炎等作鑑別。

  由於本病是一種感染後免疫反應引起的腎病病變,所以預防感染對本病的發生有直接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急性扁桃體炎、猩紅熱、膿皮病等感染應及時應用青黴素等治療。

  【注意事項】

  雖然,目前對急性腎炎尚缺乏特效藥物治療,但是為了減輕病情,促進痊癒,防止嚴重併發症,需注意以下幾點:

  1、休息起病1~2周內,不論病情輕重均需臥床休息,輕症患兒可讓其在床上作輕微活動,待浮腫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壓正常,才可允許逐步在室內活動或戶外散步,血壓正常後恢復上學,但仍應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直至尿液檢查多次正常才算痊癒。

  2、飲食病初浮腫明顯、尿量減少時應限制水、鹽、蛋白質的攝入,可給高糖無鹽或少鹽飲食,浮腫消退、血壓正常後即應逐漸由低鹽過渡到正常飲食,不需限制至病癒,因小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需要較多的鹽和蛋白質,過久的限制對之不利,另應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充分補充維生素C。

  3、藥物應用本病是免疫性疾病,抗菌藥物對疾病本身無治療作用,但為了徹底清除病灶或殘存的病原菌,可在病初用青黴素(如青黴素過敏可用紅黴素)7~10天。

  4、如有心力衰竭、高血壓或高血壓腦病、急性腎功能不全等時,應立即住院搶救治療。

  中藥在本病的治療中有相當作用,可根據患兒病情辨證用藥。

  齲齒

  齲齒是小兒牙齒硬組織逐漸被破壞的一種常見疾病。發病時部位在牙冠,如任病變繼續發展,可形成齲洞,終至牙冠完全破壞消失。


  齲齒的發病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細菌、飲食、牙和唾液,三者相互關聯,缺少一個方面都不可能發生齲齒。

  【臨床表現】

  齲齒最容易發生在磨牙和雙尖牙的咬面小窩、溝中,以及相鄰牙齒的接觸面。前者稱為窩溝齲,後者稱為鄰面齲。根據齲齒破壞的程度,可分為淺齲、中齲和深齲。

  1、淺齲齲蝕破壞只在釉質內,初期表現為釉質出現褐色或黑褐斑點或斑塊,表面粗糙,繼而形成表面破壞。淺齲沒有自覺症狀。

  2、中齲齲蝕已達到牙本質,形成牙本質淺層齲洞。病兒對冷水、冷氣或甜、酸食物會感到牙齒酸痛,但刺激去掉以後,症狀立即消失。中齲如及時得到治療則預後效果良好。

  3、深齲齲蝕已達到牙本質深層,接近牙髓,或已影響牙髓。這時齲洞已深,破壞也較大。病兒對冷、熱、酸、甜都有痛感,特別對熱敏感,刺激去掉以後,疼痛仍持續一定時間才逐漸消失。這時多數需要作牙髓治療以保存牙齒。

  【防治措施】

  預防齲齒的基本原則是針對發病因素,採取相應措施。

  (1)增強牙齒的抗齲性主要是通過氟化法增加牙齒中的氟素,特別是改變釉質表面或表層的結構,增強其抗齲性。但高氟區不能使用。

  (2)減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最實際有效的辦法是刷牙和漱口。

  (3)減少或控制飲食中的糖。

  治療齲齒的主要方法是充填。即將齲壞組織去除淨,作成一定的洞形,清洗、消毒以後,用充填材料填補,並恢復牙齒缺損的外形,齲壞即可不繼續發展。

  小兒痱子

  痱子是由於汗液排泄不暢所致的汗腺周圍發炎。大都發生在大汗以後,尤以夏季為多。患者多半是肥胖的嬰兒或兒童。

  【臨床表現】


  小兒痱子易發生在面部、頸部、軀幹、大腿內側、肘窩等處。一般分三類:

  1、晶痱(俗稱白痱子)常見於新生兒,或兒童突然大汗暴曬之後。是因角層下瀦留汗液所致。表現為多數散發或簇集的直徑1~2毫米或更大的含清液的表淺皰疹。易破,密集分布在前額、頸部、胸背部及手臂屈側等處。無自覺症狀,多於1~2日內吸收,留下薄薄的糠狀鱗屑。

  2、紅痱子(紅色汗疹)多見於嬰幼兒及兒童。是由汗液瀦留在真皮內所致。發病突然,迅速增多,多為紅色小丘疹或丘皰疹,散發或融合成片,分布在臉、頸、胸部及皮膚皺摺處,可有癢、灼熱和刺痛等感覺,患兒煩躁不安,遇熱後則症狀加重。

  3、膿痱子是以孤立、表淺與毛囊無關的粟粒膿皰為特點。小膿皰位於真皮內,以汗腺為中心,破後可繼發感染。多在皮膚皺摺處發生。

  上述三種類型,均可繼發感染,尤其小兒的頭部繼發感染時可形成小膿腫即為痱毒。

  【注意事項】

  1、應注意室內通風,勤洗溫水澡,保持皮膚乾燥、清潔。多撒些爽身粉、撲粉、痱子粉,以吸去汗水。忌用鹼性肥皂。宜穿寬敞單薄、布料的衣服。嬰兒要注意餵水和勤翻身。兒童要避免在烈日下玩耍。

  2、通常可用各種痱子粉,以滑石粉和氧化鋅為主要成分,可加0.1%

  薄荷及1%樟腦。亦可用各種止癢劑,可加氧化鋅、石炭酸及石灰水等。35~70%酒精對輕型痱子也有一定效果。油膏可使皮膚浸軟,妨礙汗液蒸發,切忌應用。

  小兒厭食症

  厭食症是指較長時期的食慾減退或消失。是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使消化功能及其調節受到影響而導致厭食。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另外還有家長的餵養方式不當、飲食結構不合理、氣候過熱、溫度過高、患胃腸道疾病或全身器質性疾病、服用某些藥物等。

  【臨床表現】

  患兒由於長期飲食習慣不良,導致較長時間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表現為精神、體力欠佳、疲乏無力、面色蒼白、體重逐漸減輕、皮下脂肪逐漸消失、肌肉鬆弛、頭髮乾枯、抵抗力差,易患各種感染。可有消化系統疾病的理化檢測。

  【治療方法】

  (1)西醫治療: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劑、乳酶生片、多酶片、酵母片等。


  (2)中醫驗方:

  1、曲麥枳術丸加味:神曲、麥芽、白朮各6~10克,枳實、陳皮、雞內金各3~6克。若舌苔厚膩濕重者,白朮易蒼朮6~10克。

  2、養胃增液湯加味:石斛、北沙參、玉竹、白芍各10~15克,山藥

  15~20克,甘草、烏梅各6~10克。

  3、參苓白朮散加減:太子參、扁豆、蓮米、苡仁各10~15克,白朮、茯苓、神曲、炒二芽各10克,砂仁、陳皮、甘草各3~6克。

  【注意事項】

  (1)調節飲食,糾正不良的偏食及零食習慣,禁止飯前吃零食和糖果,定時進食,建立正常生活制度和良好習慣。

  (2)糾正家長對小兒飲食不正確的態度,合理餵養,針對小兒的口味變換菜樣。

  (3)患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者應及時醫治。

  小兒遺尿症

  正常情況下,10~18個月的嬰幼兒即可開始訓練自覺地控制排尿,但有些幼兒到2~25歲時夜間仍有無意識的排尿,這是一種生理現象。但如在3歲以後,白天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從睡覺中醒來而自覺地排尿,稱原發性遺尿症或夜尿症。有些小兒在2~3歲時已能控制排尿,至4~5歲以後又出現夜間遺尿,則稱繼發性遺尿症。此症多見於10歲以下兒童,偶可延長到12~18歲。

  絕大部分小兒遺尿是功能性的,是由於大腦皮質及皮質下中樞的功能失調所致。引起功能性遺尿的常見原因是精神因素,如突然受驚、過度疲勞、驟換新環境、失去父母照顧及不正確的教養習慣等。遺尿大多見於易興奮、膽小、被動、過于敏感或睡眠過熟的兒童。個別病兒有家庭性傾向。少數患兒是由於器質性病變所致,如蟯蟲病、脊柱裂(隱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損傷、癲癇、大腦發育不全以及膀胱容積較小等。

  【臨床表現】

  (1)患兒常在夜間熟睡時夢中排尿,尿後不覺醒,輕則一夜一次,重則一夜多次,有時消失後再出現,時好時壞,有的甚至持續至青春期。

  (2)患兒常感羞愧、恐懼,精神負擔加重產生惡性循環,增加遺尿的頑固性。


  實驗室檢查尿常規正常。

  【治療方法】

  (1)西醫治療:可用氯酯醒、鹽酸丙咪嗪、苯甲酸鈉咖啡因等。

  (2)中醫驗方:

  1、桑螵蛸3克,炒焦研末,加白糖少許,每日下午以溫開水調服,連續服用10日。

  2、益智仁10克,醋炒研細末,分三次開水沖服。

  3、雞腸散:雞腸一具洗淨燒存性,牡蠣、茯苓、桑螵蛸各16克,肉桂、龍骨各8克。共研為細末,每服3~4克,一日服3~4次。

  4、甘草50克、白芍20克、白朮20克,水煎濃縮後,加白礬粉10克、硫磺粉50克。烘乾研細末。每次用5克,以大蒜鹽水調糊敷臍,2~5天換藥1次。

  5、蔥白7個、硫磺10克。共搗成泥,每晚睡前敷臍部,次晨取下。

  6、五倍子、何首烏各3克。研末,用醋調,敷於臍部,後以紗布覆蓋,每晚1次,連用3~5次。

  【注意事項】

  (1)自幼用良好的方法培養、訓練小兒的排尿習慣,避免不良刺激。

  (2)訓練膀胱正規排尿,傍晚以後不用流質飲食,少喝水,臨睡前排尿,在患兒經常排尿的鐘點前喚醒其排尿。

  (3)對患兒著重教育、解釋、消除緊張、恐懼及不安等情緒,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避免過度疲勞,鼓勵患兒樹立信心。

  小兒發熱


  發熱是小兒疾病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家長帶孩子看病的一個主要原因。

  人體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產生熱量,又不斷從皮膚和呼吸道散熱。在人的腦子裡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來調節體溫,使其相對穩定。正常人腋下溫度在36℃~37℃之間(試表調節時間5分鐘為準)。餵奶或飯後、運動、哭鬧、衣被過厚、室溫過高都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達375℃左右。新生兒、小嬰兒更容易受上述條件影響,有時甚至可達38℃以上。所以,一般認為375℃以上為發熱。(體溫在375℃~38℃稱為低熱,381℃~39℃稱為中度熱,39~41℃以上為高熱)

  【發病原因】

  小兒發熱主要是由於細菌、病毒或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如常見的流行性感冒、肺炎、敗血症、痢疾等都常引起發熱。發熱還可由於非感染性疾病引起,如藥物過敏、中暑、脫水、嚴重燒傷、創傷等。計劃免疫疫苗接種後也可有短暫發熱。

  【病狀表現】

  發熱既是疾病的一種症狀,也是機體與疾病作鬥爭的結果。一些身體非常衰弱的孩子或早產兒即使有嚴重感染也可能不發熱,甚至體溫低於正常。所以,不能單純以發熱高低判斷病情輕重。發熱時除體溫升高外還可以伴有四肢發涼、臉紅、呼吸急促、脈搏心跳加快、煩躁不安、消化功能紊亂如腹瀉、嘔吐、腹脹、便秘等症狀。少數幼兒可能發生高熱驚厥。發熱時心跳加快、血循環旺盛、白血球增高、抗體產生增加,這些都利於機體與疾病作鬥爭。

  【注意事項】

  在病因不明時不能急於用大量退熱藥退熱,這樣既抑制了機體防禦疾病的能力,又可能把熱型搞亂,影響疾病的診斷和治療。1、任何疾病都有一定的發展過程,即使診斷明確,用藥及時,也可能要持續2~3天才能退熱,有些病毒感染或較嚴重的細菌感染要持續3~5天甚至1周以上。不要因為一時未退熱,尤其有高熱抽風史的,要及時給予退熱。2、對於高熱39℃以上的孩子,尤其有高熱抽風史的,要及時給予退熱。3、還有一些孩子對某些退熱藥過敏,用藥後起了皮疹、誘發哮喘等。退熱藥都有一定副作用,故切勿濫用。

  【治療方法】

  1、發熱時,患者食慾明顯減退,應少量多餐,可口、清爽、少油膩。

  2、小兒發熱,需注意高熱驚厥。體溫超過395℃,應採取退熱措施。

  3、物理降溫方法:

  降低環境溫度,利用風扇、空調、通風換氣均可。

  利用冰塊、冷濕毛巾置於大血管處,比如頸部兩側、腋窩、腹股溝。降低血液溫度,但注意防止凍傷。置於頭部、前額降低顱內溫度。

  40%~50%酒精,進行擦拭,加速散熱。禁用部位:胸前區、腹部、頸後,因可引起反射性的心率減慢,腹瀉等不良作用。

  4、藥物退熱,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