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馮玉祥回憶錄> 6 從淮軍到武衛右軍

6 從淮軍到武衛右軍

2024-09-13 17:42:55 作者: 馮玉祥
  轉眼就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過新年的時候,營中的同伴們因為心緒苦悶,生活無聊,又嚷著要賭博,有幾位又勸又拉,非要我加入不可。

  這時,我已積有六七吊制錢,老朋友趙萬順也儲有四五吊,都存在我的鋪後頭,經大家一番勸誘,一瞬間的轉念,由於我那時年紀輕,竟又把持不住。

  賭博場設在本地大紳士趙東海家裡,頭一局大家公推我坐莊,因為沒有寶盒,臨時用竹子牌代替。

  頭一寶拖出來,趙東海就問我:

  「你向來不說瞎話,我問你,這一寶是幾?」

  我回答說:「是三!」一句話剛說完,大家不約而同地都把注子下在三上。

  等到把寶開出來,果不其然是三。這一寶,整整把我的莊底都挖空了。後來,大家過意不去,商量不要我賠錢。我說:「那不行,既然輸了,我自然應當要賠。你們不要不成!」

  大家散了之後,我找了一把刀,對準左手,憤恨地說道:

  「以後你再不改,還要繼續賭博,非把你砍掉不可!」

  到了正月初六,練軍始正式接到改編淮軍的命令,歸李鴻章節制,至此,我們的隊伍才算有了著落。

  改編的結果,計共編成騎兵五營,步兵五營。我編入元字前營,統由呂本元帶領,當時,之所以改編為淮軍,說起來也頗饒興味。

  李鴻章繼任直隸總督後,第一步即著手整理境內散住各處的潰兵,惟因大亂以後,財政異常困難,餉項無從籌措,不得不商請淮鹽商代墊。

  淮商應允了,但堅持須以改稱淮軍為交換條件,所以,隊伍一接到命令,即點名改編,換成淮軍的新名號。

  隊伍經過改編,老弱全部淘汰,被裁的官兵每人發四個月餉。餉銀系一種「松江銀錠子」,黑而且雜,成色極劣。這次,我領下來的餉,差不多全數都付了在趙先生家輸的帳,因為一些老朋友都被裁回家,沒法子不還帳。

  朋友們都走了,我們這一棚人,孤零零地只剩下我一個人,一時不免十分感傷。同時,我又重複拿起刀,對著左手,仍如前次一樣恨狠地罵了自己一遍。

  改編以後,隊伍仍舊駐蠡縣操練。我們的營長是李洙熙,幫帶是傅應金,哨官是何樹堂。名義上,雖然改編了,軍中的一切情況,仍然如從前一樣,散漫泄沓,種種惡習,一點也沒有革除。

  官長們,學識能力很好的固然也有,但大多數都是靠著眷戚鄉親援引,才升任上來的,他們既無學識,亦無經驗,根本不知練兵為何物,所知道的,只是「做官三輩爺」(自己是老爺,上輩是老太爺,下輩是少爺)的大道理,結果弄得死氣沉沉,糟成一團。

  因為改編的緣故,餉章也更改了,每三十三天,方才發餉一次,每人三兩三錢松江銀錠子。這時,大家有一句流行的諺語是:「三十三天三兩三,既扣吃來又扣穿。」甚至,連兄弟們結辮用的繩子。也被剋扣了去,弄到月底,往往一錢不剩。好像那時當官長的惟一工作,就是剋扣士兵的血汗錢。

  正月下旬,蠡縣邊境來了大股土匪,匪首車輪標,是保定府南著名的痞棍,因為犯案發作,急而生變,逐嘯聚流氓,結成極強悍的股匪,四出劫掠。

  我們的隊伍從正月底奉令追剿,一直剿到六月間,始終沒有把他剿伏,軍隊平素訓練的成績。由此也可略知梗概了。

  其中,柏管帶所統的右營,不僅隊伍被匪擊潰,連餉軍及「洋抬杆」(當時的一種兵器,每營二十桿),也被土匪劫去,這真是國家練兵以來空前的奇聞!

  原來柏管帶向來喜住民房,這次也是住的民房,出發的頭一晚上,護兵傳差,絲毫不知機密,高聲喊嚷道:「明天幾點鐘出發,某哨在前頭,某哨在後頭,餉車在中間。」

  這麼一嚷,土匪的偵探先都知道了,於是預先伏在高粱地內,等候餉車一到,一陣黑槍把軍隊擊散,餉車等即被搶去,士兵也傷亡很多,餉車被劫,全軍為之震動,上峰嚴令追擊,務要迅速剿平。

  土匪掠得餉車後,即竄往山中暫避,我們隊伍一聽說,接著也向山里追去,我們右後兩哨在一路,前左兩哨在另一路,前左兩哨走的是小路,兩岸皆山,形勢奇險。

  剛過望都西北的山中,就和土匪碰頭,倉促間被土匪一排槍,前頭的騎兵回馬便跑,因為來勢兇猛,後頭的步兵躲閃不及,被踏死的很不在少數。

  這一來,士兵幾乎嚇破了膽子,有幾個潰散下來,跑到民間,慌忙把軍衣脫下,將頭髮散開,就向麵缸裡頭亂鑽。等到我們隨後趕到,找了半天,才把他們從麵缸裡頭一一拖出來。

  那時候,官長貪錢不做事,當兵的沒有訓練,只知貪生怕死,膽小如鼠,說來真是異常好笑的。

  隊伍稍加整頓,繼續進剿,此時正值下雨,一路上走的都是山。原來預定的路線是由易州、淶水等處前進,出發後走了幾天,有一天上午,迎面來了一個狀似農夫的漢子,向幫帶報告:

  「車輪標正在前頭一家莊院前,特來報告。」

  幫帶聽見這話,立時令隊伍迅速前進,準備攻擊。走了沒好遠,前面果然就有一座大莊院,樹木密茂,隱約地可以看出鱗次櫛比的瓦房。這時隊伍就不問青紅皂白,散開了,對著那莊院開槍射擊。

  打了半天,裡頭一點動靜也沒有。許久,才走出來一個老頭兒,大聲喊問:


  「你們是於什麼的?」

  隊伍說:「我們來打土匪的。」

  「我們這裡哪有土匪呀?」

  士兵不由分說,蜂擁著向莊子裡跑去,搜得了細軟,就隨手望腰裡掖,看見成缸的蜂蜜和臘肉,好像八百年沒吃飽的一樣,一碗一碗盛了往外端,一邊走著,一邊用舌頭舐吃。後來,索性連櫥櫃也給撬開來,貴重的衣服攜取一空,弄得全院子裡亂七八糟,零亂不堪。

  土匪沒打著,倒把人家的莊子搶了。事後,人家怎麼也不肯干休,原來這是肅親王的一所莊院(聽說現在肅親王已住到日本去了),那時一共有十幾頃地,莊主著人追究此事。

  幫帶說,路上遇到一個狀似農民的人來報告,說車輪標正在莊子裡,所以才來打,並說那人穿的什麼衣服,什麼樣子。這才知道,那人是幾天前莊子裡被革去的一個長工,特意挾嫌捏報的。

  不過,莊主終不肯就此罷休,說無論如何,軍隊也不應該藉端劫掠,幫帶無可奈何,允許賠償損失,途中並將那謊報的長工抓獲,槍決了事。以後,聽說慈禧太后迴鑾,肅親王又把此事告到太后那裡,太后也答應賠償,此案始行了結。

  帶兵的人聽著什麼就信什麼,率爾從事,漫無紀律,鬧出這樣的亂子,真是太荒唐了。

  從這裡隊伍即未再前行,重複回到望都。這時,我聽到一個最痛心的消息,那就是這次訂立的《辛丑條約》中,有拆除大沽口炮台的一項規定。

  這個消息在旁人聽了或者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觸,然而在我,卻如同火山爆裂一樣的肝膽欲碎。當初修建這大沽口炮台,我是親身參加的。那時,我還抬不動土,白天幫著大家掃土,晚上隨父親出去巡營。同營的弟兄們辛辛苦苦一天到晚在那裡工作,經過長久時期,好容易修建成功,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海防工程!如今忽然宣布拆毀,而且叫中國人自己拆毀,這在我如何能不感到刺心的悲楚呢?

  四萬萬五千萬人民的血淚締結成《辛丑條約》,雖然眼前瓜分之禍暫時倖免,然而巨額的賠款,卻種下了中國人民日後永難逃脫的經濟厄運。

  關稅鹽稅都作為賠款的抵押品,致使清廷不得不加倍地在人民身上榨取,以支持其搖搖欲墜的政權,條約締結以前,李鴻章即已病故。他從廣東回北京時,路上曾暈了幾次船。到了北京,在強敵壓境的情勢之下,締結這樣的城下之盟,經過長期的折衝,交涉處處掣肘,因此外感內傷,一位晚清最負盛名的外交家,就輕輕殂謝了。

  李鴻章一死,算是感動了洋大人的心腸,才允許簽訂他生前所擬的最低限度不能再讓步的和約草稿,這就是後來的《辛丑條約》,繼李鴻章任直隸總督的便是袁世凱。

  和約既成,慈禧太后方從西安動身回北京,回駕的路程是由西安繞道河南,由河南到保定,11月21日駕到保定,這顯然是慈禧要避讓聯軍的鋒芒的緣故。

  因為,當她起身時,條約剛剛締結,京津一帶的聯軍還沒有完全撤退。可憐這位西太后,由北京逃到宣化,由宣化逃到大同,再由大同逃到西安,由西安又繞道河南回京,這沿途風塵之苦,也盡夠她消受的了。


  不過,聽說她這次從河南到保定,沿途上縣官因辦差不力,被太監王公們打跑了的很不在少數,官府尚且如此倒霉,我們老百姓所遭的災殃更可想知了。

  慈禧還沒有到,保定府已忙得不可開交。我們保定練軍奉派擔任「卡輪」的工作。所謂「卡輪」,就是護衛的意思,挑選的都是大個子,我自然也在被挑之列。

  我們身上都穿著藍布開衩袍,手裡拿著紅漆柳條小笸籮,淨水潑街,黃土墊路。慈禧的行宮就設在總督衙門內,我在衙門口「卡輪」,向裡面一張看,只見燈籠、火把、旗鑼、寶扇、斧鉞、紅氈,等等,輝煌奪目,擺成行列,極盡富麗堂皇的能事。

  國家快要亡了,仍然這樣窮奢極華,作威作福,百姓怎麼不遭殃呢?我一面灑水潑街,一面心裡這樣地想著。

  「兩宮」到站的時候,我正在車站站崗,因此得瞻仰到這位西太后娘娘的尊容。太后下車時,身上穿著青花緞的大坎肩,頭上梳著滿裝「兩把頭」,腳上穿著一雙三寸高的木底鞋,走起路來安詳緩慢,十分嬌貴。

  看她樣子,已有六十多,滿臉皺紋,臉上沒有抹紅,可是塗著一層很厚的宮粉。當她進站後,袁世凱叩見的時候,我聽見她說:

  「我們娘兒們不要緊了,到了家了,什麼事也沒有了。」

  「兩宮」在保定沒有久留,即轉回北京。

  我們的隊伍由望都回來,共計一營四哨,住在保定府西大寺,後來,又移住西邊的豐備倉,這時我已正式升任本哨的小教習。

  小教習又名副教習,因為軍隊中會喊操的長官不多,每哨里都設有喊操的正副教習。教習還有一個名號,叫做「靠把」,恐怕是可靠或有把握的意思。那時喊操的教習,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天,管帶李洙熙正在營部里坐著,何哨官去見他說道:「請管帶給馮教習加三錢銀子。」聲音很是卑謙。李管帶一聽,回答說:「這辦不到。」乾脆地回絕了。

  這時,我正在隔壁房間裡,所以他們的話我都聽得清清楚楚。當時管帶的薪俸,每月連同吃空名字在內,可以有四百兩銀子,當哨官的至多也不過四十兩銀子,如今這位哨官要求加給三錢銀子,竟碰了這樣一個釘子,可見此時的武官是怎樣的視財如命了!

  營里的伙食,是每天發給小米,我向來是不慣吃米的,而且,那種小米沙子極多,怎麼也吃不下去。勉強吃到肚子裡,一天到晚咕嚕作響,一點也不能消化。不得已只有自己買兩個燒餅充飢,可是每天只能吃兩個,多了便沒錢,於是整天餓得肚子發慌。

  實在餓得沒辦法,便弄點水把小米向嘴裡吞,雖然勉強咽了下去,但終是很難過的。

  我這時心身俱感壓迫,可是努力上進的心卻益發來得強烈,便開始讀武衛左軍編的《操法》、《陣法》以及《新建陸軍七項》等書,得暇即讀,有時徹夜不睡,偷偷地就著燈前讀。


  初時十句不過懂得三句,其餘都茫然不解,於是各處找人求教。如此長時期地努力苦讀,精神漸感虧疲,首先表現出來的是面色萎黃,食量低減。同棚子裡一位尚得勝是好朋友,這時就規勸我說:

  「看你一天瘦似一天,這樣的下去,一定要生病的。你應該保重你的身體要緊。」

  我說:「尚二哥,你的好意我謝謝。我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我就是念書念死了也好,免得變成一個庸碌無知的廢物,消耗世界上的食糧,一點事也不能做;第二,假使有一天我真念好了,有了真知識真學問,出人頭地。那時能夠從南方接我的父親出來同住。那就好了。」

  此後,尚得勝再也不勸我了。正在這時候,意外地我精神上得到一次極大的興奮和安慰,正月底,直隸定縣王瑚鐵珊先生到了豐備倉。

  他是清末有名的翰林之一,秉性清廉,持正不阿,而節儉刻苦方面尤為當時士大夫中所僅見,他在我心目中真是聞名已久,渴欲一見的一位高人。

  恰好,他同我們前哨哨官王德清相熟。我就由王哨官的介紹,得有同他見面談話的榮幸。這次,王先生給我寫了一個片章,使我喜歡得說不出口來。我把這個片章找人刻好了以後十分珍重地保存著。隔幾天拿出來把玩一次,惟恐把它遺失了。

  這時候,淮軍的暮氣一天加深一天,精神紀律,都散漫廢弛,不堪聞問,我們的前途希望,至可焦慮。因此,我漸漸生出異志。正在我躊躇徘徊的時候,同棚的一位朋友卻補上了武衛右軍第三營左哨的新兵。

  於是,我也決心離開淮軍,要投入武衛右軍去。

  武衛右軍是規定初一、十五驗兵,一天,我換上便衣,前去應募受驗,走到那邊,正好驗上。回來我就同何哨官告假。我說:

  「我要到北京去,那兒有個朋友叫我。」這怕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的謊話。

  何哨官是老交情,他的父親同我的父親是很好的同事,他就和我說:

  「你如果有好投向,不妨去。不過在這裡,咱們住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能不離開還是不離開的好。」

  我堅持要去,他說:

  「那也好,你明天再走,我請你吃頓飯,同你送送行。」

  我謝絕了他的好意,回到棚子裡就收拾行李。同棚弟兄們都七嘴八舌地問我到哪裡去。我說:「上北京去。」大家聽說,就托我捎東西,有的捎帽子,有的捎辮繩。我說:「你們把要捎的東西開下來,我回來再拿錢。」


  到了晚上,我自己扛著行李,順著城根往西門走,由西門繞到炮台附近我認識的一位朋友安亮先生的茶館裡歇腳,座談了一回,當晚,就進入西箭道里去,營盤就在那邊。

  從此,我正式充當了袁世凱衛隊第三營左隊左哨六棚正兵——這是1902年3月20日。

  我們新兵每半月換一次班,上半月住在城東營盤裡,下半月住在城裡總督衙門裡,伙食自理,每月每人關四兩八錢銀子的餉。

  到這裡,吃的食糧是小米綠豆,沒有沙子,可口得多了。有一次,我們買了綠豆抬回營里去,因為斤兩太重——足有一百八十斤——路途又遠,一下子把我右肩壓了個大疙瘩,比鴨蛋還大,多天沒有好過來。

  我雖然時常練習大刀、拳術、翻槓子、耍石頭等運動,可是扛抬重東西,卻還是第一次。我覺得這實在是一件苦事,非經過一番練習絕不能勝任的。

  以後我在車站上,或輪船碼頭上,看見扛抬東西的腳夫,就要想起我那次所受的苦楚。

  武衛右軍在「練」的方面實在比淮軍好,但在「訓」的方面,卻不大講究,軍官中不識字的占多數,不會喊操的卻很少見。合計三十個軍官裡面,挑不出一個不會喊操的,這一點就比淮軍軍官高明多了。

  軍中很注意射擊,打靶的教法雖不見佳,但能夠注意實習,即已不錯。我們直接的統領姓徐,領官姓張,哨官姓李。

  八月中旬,袁世凱將總督衙門移到天津,隊伍也隨著同去,計共去右翼第二營,第三營的左右兩隊,陸炮山炮兩隊,騎兵一隊。

  隊伍開到距天津二三十里的地方,外人即出頭干涉,不許開進,理由是《辛丑條約》內曾規定,天津二十里以內不准中國駐兵。經此阻止,前頭隊部即行折回,我們到了楊柳青也是奉令向獨流鎮撤退。

  《辛丑條約》中規定不准中國在天津駐兵條文,百姓不用說固然不知道,就是袁世凱怕也不見得清楚,不然,這次也不會冒冒失失地調令軍隊往這裡開了。後來,右翼第二營換上警察的服裝,仍攜帶原來的槍械,才准開入,這是庚子之役後,我所親身忍受的最大的一件侮辱與刺激。

  我們的隊伍駐紮獨流鎮,這裡兩面臨河,前面是一條橫貫南北的運河,後面緊臨直達天津的小清河,兩河相隔六七里,獨流鎮即在運河之邊。

  隊伍退到這裡,我們一部分暫時住在一家關閉了的當鋪里,其餘則分駐鎮內其他各處。我們開來的時候,行李都由後河乘船裝運,等船靠了岸,大家急忙去搬運行李。

  那時正碰著下雨,越下越大,因為急於要抬完,行李都打得特別大,每件至少也在一百六七十斤左右。獨流鎮土質非常的黏,一下雨就滿街爛泥,行李又重,地下又滑,走幾步就滑倒,滑倒了爬起來再抬,抬幾步又再跌倒,我一直抬到當鋪里,足足摔了十幾跤,弄得滿身爛泥,壓得我直咧嘴。

  有一天出操回來,走過街上,一家門口站著兩個織靴子的女子,年歲都在二十三四上下,隊伍來了,她們倆也不預先讓開,等到隊伍到了她們門前,,站在門左邊的一個女子恰恰地把靴子弄掉在地上,一時慌張,就急得光著兩隻小腳往門邊跑,那狼狽的神情,真令人忍不住笑。


  當時,我就笑得對那女子的後身指了一下,這一指剛剛湊巧,哨官正戴著一副墨色水晶眼鏡走在我頭裡,我指的時候,手指恰好在他反光的眼鏡上閃映了一下。

  回到營里,哨官就問二行排頭閻寶發:

  「你為什麼指人家的女人?」

  「我沒有指。」

  「一定是你指的。前行排頭馮某人老實,決不這樣的輕舉妄動。」

  閻寶發還是說沒有指,哨官硬一定說是他指的,弄到後來,看看哨官發脾氣了,我趕忙說:

  「報告哨官,不是他,是我。」

  哨官聽我這樣一說,嗤的一聲笑了,說:

  「是我弄錯了,散了吧。」

  哨官這樣地寬容我,真是使我慚愧極了。

  我們在當鋪住,有一個時候,每天都要丟失東西,今天你失了小褂,明天他又失去包頭布,一天到晚嚷著丟東西,六棚人,共計八十多個弟兄住在一間大房裡,你猜疑我,我猜疑你,互相在背地裡嘀咕。

  我們六棚中有兩個平素好吃零嘴的弟兄,一個綽號叫做牛毛,一個叫王火燒,他倆有時看見人家擲下半截香菸也要拾起來吸。

  失竊的事情發生了,於是大家疑神疑鬼,都說就是他倆乾的,常常對他們兩個人指桑罵槐,冷嘲熱譏,一天,一位王某失了一件小皮襖,他就向正目去要。

  王某原是由李鴻章的肅毅衛隊來的,李鴻章死後,衛隊解散,每哨里撥派幾名,王某即被派到我們這一哨里。他自以為來頭不同,氣焰很大,說話向來不檢點。

  正目就和他說:「你的皮襖沒了,只怪自己不小心,為什麼要賠償?」王某見他說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大怒道:「你憑什麼當老總?」結果兩個人大吵起來,幾乎動武。

  後來相持不下,哨官知道了,立時召集大家講話。哨官對大家說:

  「我看出是誰拿了東西了。我說就是你,快拿出來吧!」

  這原是嚇詐的法子,心想誰要是偷了東西,聽見這話,心裡驚慌,一定會自己出來招認的,但結果竟然沒有效,一點點破綻也看不出來。於是,哨官又召集各棚子裡的夫役小孩講話,仍然使用那個詐法,這次卻奏了效,正說到「我看就是你」這一句話時,一個小孩子就嚇得渾身哆嗦,一經追問,他就一一招供了。

  他說皮襖是他偷的,放在他哥哥開的茶館裡的一座風箱下面,當即派人到那裡去找,果然找了出來。從前多次丟失的東西,他也一一承認是他偷的,案子查出來了,過去疑神疑鬼的人,此時再也不做聲了。

  可是,被嫌疑的兩個弟兄卻大罵起來:「真不開眼,看看我們吃零嘴,就說是我們偷東西!冤枉好人,真他媽的不開眼!」罵了幾天,沒人出頭計較,一場風波才算平靜。

  沒有半點證據,就憑空猜疑某人偷竊,實在太不對了。小說上有個故事,說一個樵夫上山砍柴。半途上把斧頭丟了。這時,他看見另一個人在那裡砍柴,他就疑心是那人偷的。看見那人的眼睛,也像個賊,看看那人的鼻子,也像個賊,只差沒有實證,不好明指。

  後來他在河邊把斧頭找著了,回來看看那人,眼睛也不像賊,鼻子也不像賊。處處都像個好人了。這故事的意思是很深刻的。所以,無故猜疑,最須切戒。這次幸虧偷東西的人終於查出來了,要不然,說不定就會逼出什麼大亂子來的。

  我們在獨流鎮住到月底,又奉令開往楊柳青。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