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瓦片> 九十一

九十一

2024-09-13 20:31:04 作者: 李建華
  田老太太還是沒有挺過千禧之年,便駕鶴西去了,享年九十歲。

  能活到九十歲,在臨江小鎮,那可是高壽之人了。在小鎮上凡活過六十歲,且有男孫子的人,都被稱為壽終正寢,都可葬入祖墳了。

  有老人能壽終正寢,作為子孫們,是引以為傲的事情,是可以作為白喜事大操大辦的。

  對於母親的去世,田繼承和柳葉顯得很平靜,因為到了自己這個年齡,經的生死多了,對生死也看得淡了,何況每天都有很多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故去。倒是田華卻接連哭了好幾場,不過她哭時都是背過人的,作為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她多少還要顧及一下影響。

  作為父母,田繼承和柳葉知道,小女兒的哭,很大程度上是帶有一定內疚心態的,因為相隔太遠,她沒能經常盡孝,也沒能在病床前親自奉水敬藥,故心裡追悔莫及。

  母親走得很安詳。

  她是看著全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近二十口人一個不少的環恃床前時,才微笑著閉上了眼睛,這一閉就再也沒睜開過。

  田繼承很佩服母親在離世前的那一份淡定和從容,更佩服母親驚人的清醒和睿智。

  當母親的目光一一掃過眾人後,仍在不停地找尋,當最後一個小重孫,終於被她目光找到後,她才閉上了眼睛。

  不知別人是否感覺到,但田繼承真真聽到了母親輕輕地出了一口長氣。算是對人世間最後的告別。

  墓穴無需再看,因為當初田老太爺百年後的旁邊,就已經給田老太太預留了位置。

  當下在農村盛行的法事也免了,因為老太太的孫輩們大多都是官場上的人,做這些事,怕影響不好。何況田繼承和柳葉都想得開,他倆都是奉行並親身踐行厚生薄死的人。人活著時多盡孝,人死了沒必要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更沒必要做給別人看。

  田老太太備極哀榮。三天的停靈期,前來弔唁的人絡繹不絕。人們發現在這些弔唁的人群中,有不少是過去電視上報紙上才能看到的大人物或名人,現在卻有幸在小鎮上看到了,於是就免不了圍觀和指指點點,甚至品頭論足。

  就是田中和田華,也是他們這輩子見到的級別最高的官。

  他們曾好奇地問田繼民,田中和田華的廳級幹部,放到古時應是幾品。田繼民想了想,說,應是四品吧。又有人問,四品是多大的官?田繼民又想了想,說,是道台吧。這時就有人驚嘆道:「天呀喲,和何道爺一樣大,這在古時,出門可是用八抬大轎了!」

  何道爺可是文縣有史記載以來,最大的官了。關於他在江南當考官時的佚聞佚事,誰都能講出一段或幾段來。更有人說,當初何道爺他媽夢見日入懷,才懷了他。還說他是文曲星下凡,心有七竅,故聰明得很。

  送花圈的送輓聯送挽幛的人你剛走罷他又來,以至花圈幛子擺了多半條街。

  看落款有本省的亦有外省的。

  就本省而言,省地縣鄉村級的一個不落一個不少,都盡讚譽之詞。

  開始時,田繼民還有心統計到底收了多少個花圈、多少個輓聯和挽幛,後來實在太多了數不過來,他也懶得再數了。

  花圈雖多,但內容幾乎千篇一律,無甚新意。倒是挽幛上寫的內容引起了他的興趣。

  從大門上看起,有寫四字一幛的,如:音容宛在。駕鶴西去等。

  有寫八字一幛的,如:前世典範、後世楷模;恩澤四海、功高九天;花凝淚痕、水放悲聲等。

  有寫十字一幛的,如:壽終德望在、身在音容存。高風傳千里、亮節昭後人等。

  當然了最多的還是十四字一幛的,如:英靈已作蓬萊客、德范就薰故鄉人。終生儉樸留典範、一世勤勞傳清風。有靈為子孫成材、多德讓後代繼業等。

  起靈下葬的那一天,滿七十歲的田繼承親自跪在地上摔了瓦盆,親自執了紅幡走在眾孝子的前面。

  送葬的人流綿延數里,以至前面的到了墓地,而後面的人才剛剛起步。

  雕刻有祥雲和鳳凰及壽字的紅漆棺槨分外醒目和耀眼。

  小鎮上有懂規矩的老人說,唯有重孫子的高壽老人歸天后,才能配享這紅壽材。

  一路上,紙錢翻飛猶如黃蝶銀蝶飛舞,鞭炮聲聲不絕於耳沿途可聞。

  老太太入土為安後,孝子們專門在飯店裡招待感謝大家。

  開了多少席,待了多少客,沒有幾人清楚,但小鎮所有的飯店包廂都被人坐滿,卻是不爭的事實。

  有不少老人言,此是小鎮有史以來最為隆重的葬禮。

  「雨淋新墳,定出貴人。」天公也作美,出殯時陽光明媚,下葬起墳包後,天卻下起了毛毛細雨,這種罕見的自然情景,足見田老太太懿德望重,也突顯田家此時正興旺昌盛!

  一手資源突破防盜章節,收藏czbook.cc。請分享更多的讀者,讓站長能添加更多書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