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海與林> 第二章 批判與接受

第二章 批判與接受

2024-09-14 07:35:56 作者: 禾子
  一

  我與海山叔在讀中學前,就已經讀過了我爺爺的許多藏書。

  我爺爺少言寡語,從不高聲說話,有些悶悶的,鄉里人最初大都覺得他呆,其實他真的不是書呆子。他一向研究理學,他不死讀書,能夠入他法眼被他收藏回家的,一定是考據清晰可靠、邏輯清楚、令人信服、經得住品鑑的書。

  「五四運動」後,人們張揚個性,否定過去,崇尚西方文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國落後的原因,打倒孔家店,反對封建迷信,因此對自己的祖宗普遍持歧視態度,毫不客氣地質疑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數典忘祖,中國傳統文化不幸被硬生生割裂。

  那時,作為新新人類的我們明明就是腦中無物的少年,偏偏又覺得自己知道得格外多格外清楚,這個了解那個明白的,其實什麼都不是,還往往自以為是、自命不凡,批評這個看不慣那個。

  這樣去讀書,不虛心不欣賞不尊重,再好的書也要被糟蹋了。

  而且我們年齡小,從報紙刊物上看到了一星半點,撼人聽聞的、被肢解了的或者被歪曲了的東西,就覺得蠻有道理,自以為再高明不過,就認為傳統經典文化腐朽不堪,甚至反動,經常用幼稚的眼光直截了當地批評一切。

  讀書與吃飯差不多,滿滿的一副肚腸當然裝不進什麼東西,也沒有欲望去吃。肚子裡空空如也,才能裝得進。讀書最好是放空了大腦,不要有成見和預設,如果能像新生嬰兒一樣,大腦里空無一物更好。原本就持了批判的態度去讀,我們的腦袋裡已經裝滿了亂七八糟經不住推敲的東西,心裡有無數話語要熊熊燃燒起來,仿佛一座即將要爆發的火山,熱騰騰地一定要尋找了出口噴出去,那裡還有空間裝得進去東西。對別人嚴厲苛刻,對自己放縱寬容,導致我們體會不到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聽不進好言。明明守著我爺爺這一座傳統文化的寶庫,我們從中收穫不大也就毫不意外了。


關閉